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於無聲處聽驚雷全詩
擴展閱讀
愛普檢測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資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於無聲處聽驚雷全詩

發布時間: 2021-06-01 05:49:28

Ⅰ 於無聲處聽驚雷全詩是什麼

"心事浩芒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句描述在那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詩人魯迅的心跟全國人民連在一起,他想得很遠,想得很深,感受到人民革命驚天動地的偉大力量。詩句形象地寫出了對革命勝利的信心,給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以極大的鼓舞。這是講魯迅的人格。

出自《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4年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者通過描寫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群眾的苦難生活,表達了作者對於抗戰勝利的嚮往之情。

原文如下: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譯文如下:

黎民百姓們像黑瘦的囚徒,流離失所於荒野,哪還敢有慷慨悲歌,引發動地的哀聲。

我心裡想的事很多、很遠,連通著廣大國土上的人民,從表面沉寂中,聽到革命春雷的萌動。

(1)於無聲處聽驚雷全詩擴展閱讀:

本詩中,詩人以深沉的筆調描繪了在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社會中人民的困苦生活,萬家凋零破敗,淹沒在蒿草叢中,人民在生存線上掙扎。同時詩人心裡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心事浩茫連廣宇)。依然是痛定之後的長歌當哭,動地的哀吟之中,是對驚雷的期待。魯迅沒有李白的疏狂,沒有杜甫的愁苦。

有的是屈原那樣飛揚馳騁的想像和綿密深刻的憂思。從「我以我血薦軒轅」,到「於無聲處聽驚雷」,魯迅耗盡了一生的精力。心事浩茫,不為國君,為萬家墨面的人民。

Ⅱ 於無聲處聽驚雷是那首詩

魯迅的《無題》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Ⅲ 「於無聲處聽驚雷」這句話的出處及其含義是什麼

該詩句出自魯迅的《無題》,該詩篇創作於1934年,他後期的一些詩篇形象地寫出了革命勝利的信心,給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以極大的鼓舞。1934年5月30日寫的《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聲處聽驚雷」可謂石破天驚之筆。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意思是即便是萬籟無聲,彷彿也能聽到人們心中悲憤的怒吼。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詩人的心跟全國人民連在一起,他想得很遠,想得很深,感受到人民革命驚天動地的偉大力量。這樣的詩,反動派看了會不寒而慄,革命人民看了會鬥志昂揚,其社會意義是不可低估的。詩句形象地寫出了對革命勝利的信心,給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以極大的鼓舞。

Ⅳ 「於無聲處聽驚雷」到底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在沒有聲音的時候,在平平靜靜當中,人們會聽到驚雷的聲音。

"心事浩芒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句描述在那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詩人魯迅的心跟全國人民連在一起,他想得很遠,想得很深,感受到人民革命驚天動地的偉大力量。詩句形象地寫出了對革命勝利的信心,給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以極大的鼓舞。這是講魯迅的人格。

出自《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4年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者通過描寫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群眾的苦難生活,表達了作者對於抗戰勝利的嚮往之情。

原文如下:

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譯文如下:

黎民百姓們像黑瘦的囚徒,流離失所於荒野,哪還敢有慷慨悲歌,引發動地的哀聲。

我心裡想的事很多、很遠,連通著廣大國土上的人民,從表面沉寂中,聽到革命春雷的萌動。

(4)於無聲處聽驚雷全詩擴展閱讀:

據《魯迅日記》1934年5月30日:「午後為新居格君書一幅雲:『萬家墨面沒蒿萊……。」』收入《集外集拾遺》。新居格是日本評論家。毛澤東主席於1961年10月7日接見以黑田壽男為首的日中友協代表團時,親筆書寫了這首詩,交給黑田。

毛澤東說:「這一首詩,是魯迅在中國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裡寫的。」「中國革命經過無數次的曲折,勝利、失敗、再勝利、再失敗,最後的勝利屬人民。日本人民是有希望的。」新居格生前珍藏本詩手跡,他病故後,手稿由其夫人保存。

魯迅寫這首詩時,國民黨發動的第五次反革命「圍剿」已經進行半年多。毛澤東在總結這一時期的特點時指出:「這時有兩種反革命的『圍剿』:軍事『圍剿』和文化『圍剿」。……而作為這兩種『圍剿』之共同結果的東西,則是全國人民的覺悟。」而魯迅這首詩,正恰當的反映了毛澤東所說的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