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四大件
擴展閱讀
愛普檢測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資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四大件

發布時間: 2021-06-01 07:44:37

A. "四大件 "是哪幾種樂器

"四大件 "並不是指樂器,而是指四件家庭物品。

在中國20世紀50年代的後期,當時國家有能力出產,而為各個家庭所希望擁有的四件家庭物品。這四件家庭物品分別為: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及手錶,被稱為三轉一響,又名四大件。後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四大件所代表的物品逐漸發生變化。

1、自行車

20世紀50年代中期,隨著生產漸漸恢復,自行車成為大眾日常生活的必備品,因為那是大眾可以負擔的交通工具。當時著名的品牌有飛鴿牌。

2、收音機

自從中國可以自行生產晶體管之後,亦可以自行生產收音機

3、縫紉機

與中國傳統的男耕女織的思想有關。

4、手錶

那時中國三分之一的人擁有。

(1)四大件擴展閱讀:

三轉一響又稱四大件。20世紀60~70年代的流行詞,指的是手錶、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那時一般家庭有了這「三轉一響」就覺得是過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三轉一響」是那個時代人民所能擁有的最高財富!同時也是大部分女性擇偶的重要標准之一。反映出那個時代中國的經濟狀況和中國人民的生活水準。

這些都是當時普通老百姓所希望擁有,也比較稀有的四件家庭物品,一般都需要憑票購買。而縫紉機、自行車和手錶都是會轉的,收音機是會響的,故又稱「三轉一響」。

縫紉機,一般是指「飛人牌」或「熊貓牌」的。

自行車,一般是指「鳳凰牌」、「永久牌」或「飛鴿牌」的。

手錶,一般是指「上海牌」的。

收音機,一般是指「紅星牌」或「紅燈牌」的。

B. 「四大件」是什麼,「四大件」的變遷說明了什麼

「四大件」是指四種家庭物品。四大件在不同的年代,所代表的物件是不同的。

1、20世紀50-70年代:

「四大件」包括: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又被稱為三轉一響。

2、20世紀80-90年代:

「四大件」包括:彩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

2、21世紀:

「四大件」包括:手機、電腦、汽車、房子。

四大件」的變遷彰顯了經濟的發展。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生活需求也隨著社會在變遷。

(2)四大件擴展閱讀:

20世紀60至70年代的「四大件」,明顯貼著計劃經濟的標簽。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這「四大件」會讓上了年歲的人如數家珍。那時的「四大件」無疑是財富的象徵,以至於成了人們爭相炫耀的資本。那時,騎著一輛自行車在街上閑逛,其得意的勁頭和現在開輛「大奔」去市場買菜的心情,估計是一樣的。

哲學人說:時尚所創造出的美觀東西總是隨著時間而變得醜陋。「四大件」作為時尚的一種標志,自然無法逃脫歷史的自然法則。

人們在盡情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和舒適的同時,似乎也懶得總結什麼「四大件」了。新生事物的層出不窮,各式各樣生活用品目不暇接,使人很難從中選擇出哪種商品與你息息相關,稱得上真正意義的「大件」。即使你真的遴選出了幾件,沒過多久,它們也會被更先進、更完美的商品所替代。

參考資料:網路-四大件

C. 為什麼叫四大件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仍然是個商品匱乏、收入微薄的年代。據吉林省城市社會經濟調查隊住戶處許松山處長介紹,1984年以前,受「文革」的影響,全國居民收入雖比10年前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家庭用品仍以手錶、自行車、半導體收音機、縫紉機「四大件」為主。據抽樣調查,1984年,吉林省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自行車178.2輛,比1978年增長86%;縫紉機67.7台,比1978年增長29%;手錶281.7塊,比1978年增長46.2%;收音機111.1台,比1978年增長27.4%。80年代中期以後,電視機、冰箱等高檔消費品開始少量進入了居民家庭,「四大件」又被重新定義為「電視、冰箱、洗衣機、收錄機」 。
年近半百的長春居民張寶江夫婦如今回憶起當年的「四大件」,總是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據張寶江回憶,自從1981年他買了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後,家裡那12平方米小屋就成了街坊鄰居的俱樂部,連鄰居80歲的老奶奶都來看電視。夫婦倆每天都按時為大家准備茶水和香煙,而不論什麼節目,鄰居們總是等到深夜電視節目演完才肯離開。
張寶江說:「從下午下班一到家,就有人來佔位置等著我們開電視機。有人看我們就得陪著啊,當時為了大夥高興,我們倆可吃了不少苦。」
據他介紹,那時電視台的節目僅有中央和地方兩個頻道,對於生活單調、娛樂缺乏的人們來說,還滿足不了大家的需求,電視節目的選擇也給不少家庭帶來磨擦。張寶江的妻子黃雅琴很懷念和丈夫爭看電視節目的年代,因為自己常常是「勝利者」,但現在家裡一個房間一台大彩電,連最小的都是29寸,已經沒有「爭」節目的機會了。
與第一台電視機相比,張家第一台洗衣機的壽命就顯得可憐一些。黃雅琴介紹,1985年買了第一台單缸洗衣機後,它就成為了「公用」洗衣機,鄰居家裡除了小件衣物自己洗外,大件的全部拿到張家洗衣機來洗,這台洗衣機在邊修邊使中不到兩年就壞了。
隨著日子一天天好轉,張家又添置了家裡第三樣大件——電冰箱,這是唯一讓他們沒有感到物有所值的物品。張寶江說:「那時就是看人家買冰箱,我們也買了一台。但買來冰箱就覺得沒什麼用處,除了凍冰塊以外就沒有什麼往裡放。」黃雅琴認為冰箱買得沒有意義,因為根本沒有食物可以冷凍儲藏。
對於喜歡音樂的張寶江夫婦來說,收錄機是帶給他們歡樂最多的一大件。夫妻倆錄制自己喜歡的音樂,學唱歌,學跳舞,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
據許松山介紹,由於當時人們的收入水平、消費觀念以及科學技術發展水平都限制了人們在消費上的選擇餘地,因此人們基本上不會追求以消費的差異來顯示自己高人一等。從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我國城鎮居民經歷了以家用電器普及為主要內容的第一次消費結構升級,據抽樣調查,截止到1994年,吉林省城鎮居民每百萬戶擁有彩色電視機81.08台、洗衣機89.4台、電冰箱40.96台、收錄機72.11台,分別比1984年增長21.5倍、59%、203.8倍和2倍。隨著新「四大件」的普及,居民家庭其他用品在數量、質量和品種等方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D. 現在的四大件是什麼

手機,電腦,汽車,房子。

在七十年代,這四大件是手錶、自行車、半導體收音機和縫紉機;到八十年代,「四大件」變成了冰箱、電視機、石英手錶和洗衣機;到了九十年代,空調、計算機、手機和小汽車則成了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如今,再談論四大件已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很多中國家庭都可購買大額的消費品。

之前那些年代的物件已經煥然一新,現在的年輕人結婚更多的在房子、汽車、首飾、婚宴、存款和首飾上面。

拓展資料:

四大件,又名三轉一響,是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的一個名詞,指的是當時國家有能力出產,而為各個家庭所希望擁有的四件家庭物品。這四件家庭物品分別為: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及電風扇。後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四大件所代表的物品逐漸發生變化。

E. 各個年代的四大件是什麼

四大件,又名三轉一響,是中國在1950年代後期的一個名詞,指的是當時國家有能力出產,而為各個家庭所希望擁有的四件家庭物品。這四件家庭物品分別為: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及電風扇。
自行車
1950年代中期,隨著生產漸漸恢復,自行車成為大眾日常生活的必備品,因為那是大眾可以負擔的交通工具。當時著名的品牌有飛鴿牌。
收音機
自從中國可以自行生產電晶管之後,亦可以自行生產收音機。
縫紉機
與中國傳統的男耕女織的思想有關。
電風扇
那時中過三分之1的人擁有。
「四大件」的變遷
50-70年代的四大件: "三轉一響"——縫紉機,自行車,手錶,收音機(當時,手錶,上海的90塊,縫紉機180塊,收音機 180塊,自行車180塊)
80-90年代的四大件: 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 (500元左右)
新世紀新四大件: 手機,電腦,汽車,房子
說起家用「四大件」,稍微有些生活閱歷的人就不會感到陌生。因為這個字眼兒曾經風靡一時,很多人都以擁有它們而驕傲而自豪而興高采烈、手舞足蹈過。不像現在的年輕人,他們會用懵懂的眼光注視你,然後冒出一句:「四大件」是啥?
60至70年代的「四大件」,明顯貼著計劃經濟的標簽。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半導體(收音機),這「四大件」會讓上了年歲的人如數家珍。是它們伴隨著百姓走過了一段能讓人開懷大笑,也能使人潸然淚下的歷史,而他們一生中的某段人生經歷已經和這「四大件」產生了難以割捨的聯系,在其頭腦中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因為一塊手錶曾經就是她的嫁妝,而一輛嶄新的「飛鴿」或「永久」也許使他當上了新郎。那時的「四大件」無疑是財富的象徵,以至於成了人們爭相炫耀的資本。那時,騎著一輛自行車在街上閑逛,其得意的勁頭和現在開輛「大奔」去市場買菜的心情,估計是一樣的。
哲人說:時尚所創造出的美觀東西總是隨著時間而變得醜陋。「四大件」作為時尚的一種標志,自然無法逃脫歷史的必然法則。進入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中國社會的千家萬戶,標志著人民生活水平欣欣向榮的是憑票供應時代的終結。老「四大件」再也不會被人們趨之若鶩,取而代之的是新「四大件」的誕生。黑白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電子時代的到來極大地豐富和改善了每個家庭的家居生活,它使人們在8小時以外有了更為新鮮的娛樂方式,它使居民們的菜籃子四季長青。然而,新「四大件」走入家庭沒多久,就由流行走向了沒落。黑白電視雖好,但它的魅力哪裡比得上彩色電視?何況這個世界本就五彩繽紛,人們希望看到它本真的面貌。錄音機的效果也不差,可把它和「家庭影院」放在一起,明顯就相形見絀了。還有家用電話、空調、電腦、微波爐……隨著90年代的來臨,人們在盡情享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和舒適的同時,似乎也懶得總結什麼「四大件」了。新生事物的層出不窮,各式各樣生活用品目不暇接,使人很難從中選擇出哪種商品與你息息相關,稱得上真正意義的「大件」。即使你真的遴選出了幾件,沒過多久,它們也會被更先進、更完美的商品所替代。
嶄新的21世紀,是一個網路時代,它會給人們的居家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樂趣。許多需要我們勞心費神的事情都可以通過網路來實現——工作學習、走親訪友、外出購物……網路給了我們更多的時間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情。不知未來還會不會有「四大件」這個稱謂存在?如果有,什麼是網路時代的家用「四大件」呢?也許有一個小型的家庭健身房——因為人們的健康是網路無法包辦的;也許應該有輛私家車,人們用它作為外出旅遊度假的工具;也許……因為「四大件」從誕生之日起,就隱含著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蘊意,但現在已經不會有人再為它奔忙了——鮮明的歷史痕跡註定了它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消失的命運。.
謝謝

F. 現代的四大件是什麼

在六十年代,四大件是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和收音機,價錢一共是350元,在八十年代,錄音機,電冰箱,洗衣機和電視機,價錢是5000元,現在的四大件是電腦,手機,空調和小汽車,價錢大概是10萬元左右。

G. 四大件是哪幾件

「四大件」是指四種家庭物品。四大件在不同的年代,所代表的物件是不同的。

1、20世紀50-70年代:

「四大件」包括: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手錶。又被稱為三轉一響。

2、20世紀80-90年代:

「四大件」包括:彩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

2、21世紀:

「四大件」包括:手機、電腦、汽車、房子。

四大件」的變遷彰顯了經濟的發展。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生活需求也隨著社會在變遷。

(7)四大件擴展閱讀:

「四大件」作為時尚的一種標志,自然無法逃脫歷史的自然法則。進入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 進了中國社會的千家萬戶,標志著人民生活水平欣欣向榮的是憑票供應時代的終結。老「四大件」再也不會被人們趨之若鶩,取而代之的是新「四大件」的誕生。

黑白電視、電冰箱、洗衣機、錄音機——電子時代的到來極大地豐富和改善了每個家庭的家居生活,它使人們在8小時以外有了更為新鮮的娛樂方式,它使居民們的菜籃子四季長青。然而,新「四大件」走入家庭沒多久,就由流行走向了沒落。

因為「四大件」從誕生之日起,就隱含著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蘊意,所以一直以來都是普通百姓最奢華的奢飾品,隨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四大件也在慢慢的轉變。

H. 四大件有哪些

四大件的變遷 1,40-50年代的四大件: "三轉一響"——縫紉機,自行車,手錶,收音機 2,60-70年代的四大件: 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 3,新世紀新四大件: 手機,電腦,汽車,住房

I. 求解,什麼是四大件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四大件,又稱三轉一響。是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的一個名詞,指的是當時國家有能力出產,而為各個家庭所希望擁有的四件家庭物品。
這四件家庭物品分別為: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及手錶

後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四大件所代表的物品逐漸發生變化:
1、80年代中期以後的「四大件」:電視、冰箱、洗衣機、收錄機

2、如今「四大件」:住房,汽車,好工作,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