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中國式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我國「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後的局面尚未改變」,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就要從這一現實出發。我國農業現代化道路,絕不是照搬歐美規模化、大農場化的模式,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不是「歐美化」,而是要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在市場機制和政府調控的綜合作用下,以保障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現代科技和裝備為支持,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資源產出率和商品率,建成農工商貿緊密銜接、產加銷融為一體、多元化的產業形態和多功能的產業體系。總的思路和措施主要有: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育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
2. 農業現代化的含義
現今意義的農業現代化應由以下內容組成:1.科學技術化,由「自然農業」轉向了「科學農業」。科學農業要求:農業基礎設施先進而完善,水利設施能確保農業最大限度地免受自然災害的侵蝕,最大限度地使用機械,種子、化肥等供給統一而科學,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等農業生產管理科學有效,科學適宜的栽培種植模式,農產品深加工化,勞動者技能科學化和專業化,等等;2.產業布局區域化,從「增量農業」轉向了「效益農業」;3.生產專業化,由「自然農業」轉向了「市場農業」;4.產銷經營一體化,由「原料農業」轉向了「加工農業」;5.開放立體化,「耕地農業」轉向了「國土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