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利欧股份投资理想获利达90亿元 预计明年1月底解除限售
财经网汽车讯利欧股份持有的理想股票预计明年1月底解除限售。
日前,利欧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通过香港全资子公司持有理想汽车折合ADS(美国存托股份)为3431.624万股,投资成本为4.5亿元。截止11月23日测算,公司持有理想汽车股票的市值约98亿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利欧股份通过投资理想汽车,获取的损益目前超过90亿元。
美东时间11月23日,理想股价大幅上涨,收盘价为43.64美元/股,涨幅达14.48%,总市值约为364.98亿美元。
理想今年7月30日在美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11.5美元/股,盘前市值97.24亿美元。从上市到现在,理想的股价和市值已翻了近两番。
利欧股份持有理想股票的限售期为180天,预计将于2021年1月底解除限售。针对解除限售后是否会将持有的理想股票进行交易,利欧股份表示,“公司非常看好理想汽车的发展前景。”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表示,一般参与企业初始轮投资的投资者,其持有的投资公司的股票会有6个月锁定期,后面减持也有相应要求。
天眼查显示,利欧股份参与了理想汽车前身车和家A轮和A+轮融资,时间分别是2016年5月、2017年9月,两轮融资合计金额14亿元人民币。利欧股份是上述两轮融资的领投者。
不过11月初,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权发生变更。利欧股份、灿谷退出股东行列;董事樊铮、刘庆华从主要人员中退出;理想注册资本由约4.33亿元降至约3.44亿元。
创始人李想持有车和家股权比例由61.50%升至77.56%。
销量方面,理想汽车表示,理想ONE在10月上险数为3438辆,1-10月累计上险数为22160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为上市铺路理想汽车股权再次变动
日前,我们从天眼查信息查询得知,理想汽车的运营主体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11条股权出质信息,11位股东全部出质股权,质权人为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对于理想汽车来说,零售中心仅仅负责产品展示,维修和保养服务均交给远离市区的维修中心来完成。据官方介绍,理想体验中心的平效比要优于苹果的AppleStore,产品展示效率惊人地高。甚至,他们将零售中心的员工称为“产品专家”,他们更注重于为客户讲解产品本身,这点和AppleStore更加相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❸ 理想汽车是全员持股吗
不是。
理想汽车的普通员工不分配股票,只有高管会有少量股权。
理想汽车关联公司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了工商变动,利欧股份、上海灿谷投资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显示已经退出该公司股东行列,表明利欧股份已经退出理想汽车。
❹ 车和家的投资人为什么会转让股权
在车和家搭建VIE架构开始筹备海外上市之际,出现首例投资者转让其股权的事件。8月16日,在江苏省国资委的官网上,出现了一则股权转让公告,常州武南新能源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南新能源”)转让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0.91%的股权,让外界得以窥视车和家投资人的收益情况,这则公告也透露出了车和家的营收状况。

武南新能源转让车和家0.91%股权的底价为9560.63万元,对比其实际出资5000万元,如果以底价成交,账面收益1.91倍,一点也不高。可资对比的是,蔚来于2018年9月12日上市时,于2015年入场的早期投资者的账面收益高达4-5倍。
❺ 理想汽车资本信息变更 11位股东出质全部股权
财经网汽车理想汽车新增股权出质信息,疑为上市铺路。
天眼查信息显示,理想汽车的运营主体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11条股权出质信息,11位股东全部出质股权,质权人为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注册资本为10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理想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想,由LeadingIdealHKLimited全资控股。
财经网汽车与理想汽车方面核实此事,对方表示不予置评。
自2019年下半年至今,理想汽车开启了多轮股权结构和注册资本调整,疑是搭建VIE架构,为上市铺路。
2019年8月,理想汽车股东、上市公司利欧股份发布公告称,理想汽车拟搭建VIE架构并实施相关重组。重组完成后,理想汽车股东将通过持有开曼公司(Leading?Ideal?Inc.)的股份,间接持有理想汽车及其附属公司权益。
2019年12月13日,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9.15亿元变更为约6.83亿元,同时蓝驰创投、梅花创投等多位股东退出。
2020年1月,据路透社报道,理想汽车已申请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筹资至少5亿美元,最早于2020年上半年上市。
2020年2月和3月,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从约6.83亿元增至约7.25亿元,同时股东信息发生变更。
5月14日,该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其注册资本从约7.3亿元减少至约4.3亿元;赵天旸、赵永、王华东退出董事行列,并有18位投资人退出。此外,企业类型由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网汽车,此举是为了优化整体组织架构。
据《晚点LatePost》6月24日报道,理想汽车即将获得5.5亿美元D轮融资,其中美团点评领投5亿美元,李想跟投3000万元,投后估值达到40.5亿美元。利欧股份对此回复称“相关交易正在进行中”,证实了此次融资的真实性。
中汽终端零售数据显示,2020年1-5月理想ONE的销量为7775辆,在中国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场中排名第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❻ 有了蔚来的前车之鉴,理想靠精打细算冲击美股IPO
李想在湖畔大学的采访中曾表示:
“一个城市有或没有理想汽车门店,市场占有率相差8倍,这意味着实体门店能大大提升汽车销量,所以要进行渠道扩张。”
截至6月,理想全国门店数量仅有21家。从ONE的上险数据来看,深圳、上海、苏州、杭州、成都等地,部分月份的数据已经超过了大车标杆汉兰达。
显然,理想ONE的竞争力是实打实的,但线下渠道的不足限制了其销量的扩张。于是才有了前文提到的门店扩张计划。
这也是为什么理想拿着10.5亿元的现金流,8%的单车毛利,半年破万的交付成绩,还要执意上市的原因。
不过,无数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市场扩张必然是伴随着不可估计的风险。尽管李想至今仍保持着稳扎稳打的成绩,下一步60家门店也不算过于夸张的目标,但是60家门店之后,还会有下一个60吗?IPO之后与更庞大资本挂钩的理想汽车,真的还能如此前这样对方向把握精准吗?这是李想需要持续思考的灵魂叩问。
李想的心中不只有“理想”,当然还会有“野心”,但是野心往往既可以是灵药,也可以是毒药,最终是精神焕发还是毒发攻心,还需三思斟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❼ 理想汽车成立新公司 或为提升零部件自主生产能力
财经网汽车讯??理想汽车成立新公司,车和家全资持股。
近日,据天眼查显示,浙江理想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沈亚楠,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电机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该公司由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就成立新公司的目的和意义财经网汽车联系到理想汽车方面,对方表示,这属于正常的企业运营动作。
招银国际研究员白毅阳表示,理想此举目前看不出来有什么重大变化,应该就是个正常运营。从经营范围来看,关注的是零部件方面,可能希望借此举加强零部件方面的把控。从其上险数据看,仍在小幅度环比增长,也比较符合预期。
另有行业人士认为,随着交付量的提升,理想汽车此举意在核心零部件方面提高掌控力,并提升自主生产能力。
理想走向正轨?拆分利于管理
理想汽车始终保持在造车新势力的头部。
今年7月30日,理想汽车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LI”,发行价格为每股11.5美元,高于此前的定价指导区间,总募资规模达到12.56亿美元。
11月10日,理想汽车美股报收23.77美元,总市值达到198.8亿美元。
此前在9月15日,理想汽车宣布王凯出任公司首席技术官(CTO),全面负责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和量产工作,包括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平台化开发和LiOS实时操作系统等。
9月22日,理想与英伟达、德赛西威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目前,英伟达的L2级自动驾驶芯片市场占有率还是相当可观。奔驰、沃尔沃、丰田、小鹏的部分量产车当中已经搭载英伟达的L2级自动驾驶芯片。有业内人士认为,短时间内英伟达在自动驾驶计算芯片领域仍会是领头羊,在自动驾驶车辆、初创公司、测试公司、高精地图领域保持着硬件上的优势。
理想汽车在具备充足资金后开始补强自身智能化水准。
销量方面,理想汽车近日宣布,理想ONE10月上险数为3438辆,1-10月累计上险数为22160辆,理想ONE连续两个月成为中国新能源SUV销量第一名,连续10个月成为新能源中大型SUV销量第一名。
电动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理想汽车目前发展比较稳定,成立新公司是类似蔚来汽车把换电业务拆分独立出来是一样的,这有利于公司的区别管理。另一方面拆分后可以独立融资甚至上市,总的来说更有利于公司的运营和管理。
成立新公司加强零部件品控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11月6日消息,理想将召回生产日期在2019年11月14日至2020年6月1日间的10469辆理想ONE电动汽车。
理想汽车发布道歉信,并表示将严格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对出现问题隐患的车辆进行召回整改。
理想ONE此次召回是因为其车辆前悬架下摆臂球销脱销力设计存在缺陷,车辆受到碰撞冲击时可能导致前悬架下摆臂球销脱开,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极端情况下会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对此张翔认为,理想汽车在美股上市,发展势头较好,销量也稳步增长。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有召回消息,但销量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但理想汽车也为此有所警醒,成立新公司最大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零部件的质量,避免今后更多的问题出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❽ 股东退出致理想汽车注册资本再降
今天你是股东,明天可能你就不是了,理由是变现、退出或其它,因此任何一个企业,都没有永远的股东。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近日就遭遇股东退出的“平常事
正是由于上述股东退出,致使创始人李想持有车和家股权比例由61.50%升至77.56%,樊铮、秦致等股东的持股比例也略有上升。
理想汽车股权变更并不是第一次。今年5月,车和家注册资本从7.25亿元降至4.33亿元。李想当时股权比例从36.77%变更为61.50%。而最近这次的股权变更,使得理想汽车持股比例进一步扩大,达到77.56%,拥有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目前,上述股东退出的真实原因,理想汽车没有向外界透露。市场有一些猜测,谈到有可能是正常架构优化,有可能是股东转换至开曼公司,也有可能是VC(风险投资)股东退出。但这些只是猜测,没有准确的定论。
你认为理想汽车股东为何退出?可以在下方留言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❾ 造车新势力登陆美股第二名,理想的IPO之路好走吗
刚迈入2020年,新造车就向IPO发起冲击。
李想和李斌,这一对同时从媒体行业出走到造车新势力的两人,身上有太多相同点。而在海外上市上,二人也是你追我赶。
作为造车新势力第一股的蔚来,此前公布财报也显示,2018年总收入为49.51亿元,全年经营性亏损为95.96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亏损收窄,但仍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和特斯拉早期面临的盈利难题一样,造车新势力也将同样将面临长期亏损,而融资则成为了救命稻草。
但是随着国内资本对于新能源投资的热度消退,同时在补贴退坡和国六排放政策实施后连续5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造车新势力获得融资的难度更是加大,这将对他们原本就相对脆弱的资金链造成影响。登陆美股IPO也不失为一个吸纳资金的办法。
但是作为理想汽车来说,在蔚来之后登陆美股,或许并不是一个好时机。作为造车新势力第一股的蔚来,在18年9月登陆美股之后,股价和市值可以用过山车来形容。
蔚来曾经创下股价最高13.8美元,市值超过140亿美元的成绩,但也在去年一度逼近1美元美股“退市红线”,市值只有不到14亿美元,接近10倍的市值缩水,也让投资者对于登陆美股的造车新势力更多的或许采取观望的态度。
IPO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IPO固然对造车新势力们可以起到“输血”的作用,但能够让它们更好地活下去的关键,还是在于是否有着与之匹配的“造血”能力。而体现它们造血能力高低的衡量标准,还是得靠产品来说话。国产Model3都已经下探到30万元以下的售价了,这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可并非太好的事情。
处于造车新势力中第一梯队的蔚来日子尚且不好过,而其他的新造车势力则更不用说。更何况理想ONE在上市之初就曝出了频繁故障,中信银行不予批复贷款等负面消息,等待着理想汽车需要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❿ 理想汽车注册资本再降 李想持股比例升至77.56%
财经网汽车讯理想汽车注册资本从4.33亿元降至3.44亿元。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11月5日,理想汽车运营主体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权发生变更。
利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欧股份”)、上海灿谷投资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灿谷”)退出股东行列;董事樊铮、刘庆华从主要人员中退出;企业注册资本由约4.33亿元降至约3.44亿元。
天眼查显示,利欧股份主要参与了理想汽车A轮和A+轮融资,时间分别是2016年5月、2017年9月,两轮融资合计金额14亿元人民币。灿谷则参与了理想汽车C轮融资,时间是在2019年8月,此次融资金额为5.3亿美元。
对于理想汽车股权发生变更,一位证券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有多种可能。他指出,理想汽车赴美上市主体公司是注册在开曼群岛,如果是国内注册资本变化,“有可能是正常架构优化,有可能是股东转换至开曼公司,也有可能是VC(风险投资)股东退出。”
事实上,这不是理想汽车第一次发生注册资本和股权变更。今年5月,车和家注册资本从7.25亿元降至4.33亿元。李想当时股权比例从36.77%变更为61.50%。
另外,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表示,受召回事件影响,理想汽车近期股价波动较大。
11月9日,理想汽车收盘价为26.46美元/股,下降5.8%,总市值约为221.3亿美元。
理想ONE在10月交付3692辆;1-10月,理想ONE已累计交付21852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