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股票的会计分录编制方式如下:
发行股票时: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购买股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借:应收股利 借:应收利息 借:投资收益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其他货币资金等
后续计量时: 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或到期计提利息时: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等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等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收益
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时: 产生转让收益: 借:投资收益等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产生转让损失: 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贷:投资收益等
以上即为股票相关会计分录的编制方式,涵盖了发行、购买、后续计量、股利处理、出售及增值税等多个方面。
❷ 出售股票缴增值税分录怎么做
出售股票缴增值税的分录处理如下:
1. 收到出售股票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2. 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若出售前股票公允价值有变动,需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至投资收益: 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或借:投资收益
3. 缴纳增值税 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事项: 公允价值变动: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其公允价值的变动需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进行反映,并在出售时一并结转至“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出售股票实现的收益或损失最终通过“投资收益”科目进行反映。 增值税处理:企业出售股票取得的收益,需按照税法规定申报缴纳增值税,并在账务处理中体现这一税收支出。
以上分录处理基于一般会计原则和税法规定,具体操作时还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税法最新要求进行。
❸ 卖股票涉及的税费如何做账务处理
企业卖出股票,一般会涉及增值税和印花税的核算。对于增值税,应计入“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对于印花税,一般不用做账。
卖股票涉及的税费怎么做账?
1、如果股票实际转让后,产生转让收益的:
借:投资收益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2、如果股票实际转让后,产生转让损失的:
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贷:投资收益
3、在缴纳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卖出股票时,对于收取的印花税、交易佣金、过户费,是由证券公司进行代扣代缴,我们无需做账。
印花税、交易佣金、过户费对应的收取标准:
1、印花税0.1%;
2、交易佣金0.1‰-0.3‰,最低收取标准是5元,不足5元的按照5元收取。
购入股票的账务处理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购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购入股票作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会计分录: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股票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成长或交易市场波动带来的利润,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