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平台 » 股票那年上市交易
扩展阅读
平国股票行情 2025-07-27 17:04:38
和小女孩一起洗澡 2025-07-27 16:52:05
按sar买股票 2025-07-27 16:49:46

股票那年上市交易

发布时间: 2025-07-27 09:51:24

Ⅰ 中国股市哪一年上市

中国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股市。1989年开始作为试点,本着试得好就上、试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运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国股市试点要停、股市要关门这类消息。后受"3.27国债期货事件"影响,中国期货市场于1995年进行全面的整顿清理,中国股市成为扶持的对象,这样股市才由此迎来了真正的利好,转而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

Ⅱ 中国股市哪一年上市

中国股市是在1990年12月19日开盘的,最初只有上海证券交易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圳证券交易所也于1991年成立,从此股市开始了快速发展的历程。目前,中国股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

中国股市出现过几次牛市熊市分别有什么特点?

经常听到一些人问:在中国的股市里能赚钱吗?

其实这原本就是一个伪问题,没有什么好回答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伪问题,却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特别是对那些初入股市,或者是驻足观望准备入市的人。

为什么是一个伪问题呢?

因为这好比是问:我倒腾海鲜能不能赚钱?我开个火锅店能不能赚钱?我搞个度假村能不能赚钱?……

这些问题能用能不能赚钱来回答吗?

一切都取决于你。

你的条件,你的状况,你所拥有的资源、渠道,甚至是你的认知,你的阅历。

这些都要结合起来,才能对所要从事的项目前景进行评估。

做生意是这样,做投资做交易也是如此。

自然也没有炒股能不能赚钱这一说。

炒股能不能赚钱?一切也取决于你。

取决于你是否能看懂股票?理解市场?是否可以严格的执行规则?是否能够克服自己的贪嗔痴疑。

而不是A股能不能赚钱?或者H 股、美股能不能赚钱?

还有不少人经常骂A股,动辄拿美股或其他股说事,什么A股就是垃圾,人家其他的股市才适合投资者云云。这种人显然是不了解什么是资本市场,更不了解中国的股市。如果你在A股都赚不了钱,凭什么你就能在美股或者其他股赚到钱?

炒股如同做生意一样,必须要对这个市场有所了解,明白这个市场的逻辑才行。如果满脑子都是扭曲的认知,还要指望来这里挣钱,那真是有违天理。

要说炒股和做其他的生意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炒股的自主性更强。是赢还是亏,赢多少,亏多少,基本上取决于自己如何做。而做其他的生意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得受各方面外部条件的制约和牵绊。

但这并不意味着炒股就比做生意来的更容易更轻松。当然,如果你本身就是以一种游戏的心态,拿一小点资金来股市玩玩,根本不在乎输赢,那也可以做得很轻松。

但那就不是做投资,而是玩游戏了,那是另外一个范畴的事情。

另外炒股的风险性一点都不比做生意小。不管做什么生意,只有少数人能够长期活下来,炒股票同样如此。

而且炒股所受的煎熬同样也不逊于做其他的生意。

炒股风险那么大,成功率那么低,还要承受那么多煎熬和辛苦,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生生不息?

因为门槛低!

只要门槛低,进入的人就会足够多。

但是门槛低的事情恰恰是不容易的事情。

当然,如果你看懂了股票,明白了市场,炒股也可以成为一件轻松的事情。

但是要达到这个阶段并不容易!必须要在市场上经历过锤打煎熬,甚至付出代价,才可能达到。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确实很惬意,只是之前的艰辛往往被人忽略了。

中国股票的面值是多少

中国股市20年间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

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坎上,资本市场既有5 21的暴涨又有8 10暴动,但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邓小平南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试”这四个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三个月内快速上涨,301%的涨幅至今为股民津津乐道。

第三次

行情特点:1993年至1994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同时A股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容,使得大盘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证券市场一片萧条,94年7月29日大盘创下32589的最低点。

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沪指跳空高开,第三次牛市启动。井喷行情随即展开,市场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上涨至105294点。

第四次

行情特点:1993-1995年,我国为了推进与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开设了国债期货市场,立即吸引了几乎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

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第四次牛市仅3个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却从58289涨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点: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

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扬,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

第六次

行情特点:第六次牛市俗称5 19行情。由于管理层容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筹码已经相当多了,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报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

2000年2月13日,证监会决定试行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空前增加,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推动沪指创下2245的历史最高点。

第七次

行情特点: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

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在5 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此轮牛市曾被媒体称为全民炒股的时代。

第八次

行情特点:伴随着四万亿投资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A股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股价从1664点涨至3478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大涨109%。3月3日后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

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只大盘股上市和紧缩的宏观政策才阶段性结束了第八轮牛市。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

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

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发行额度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沪指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第三次

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

而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

第四次

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为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也被开始安排上市,沪指再下一城。

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地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

行情特点: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

行情特点:2001年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这让当时的中国股民为之欢呼雀跃。1个千点似乎预示着一个千年,点数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然而在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冲击下,2000点很快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险峰,从此之后,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调整,指数拦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点。第六次熊市是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

第七次

行情特点:随着市场的亢奋,监管部门不断提示风险,07年10月16日见到6124的历史高点后,在中国的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和大小非的减持等利空影响下,引发了第七轮熊市,在下跌过程中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易攻破。

直到1664点止跌,后迎来四万亿投资政策,才结束了第七次跌幅惊人的超级大熊市。

(2)股票那年上市交易扩展阅读

导致牛市和熊市的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①企业盈利状况。盈利是企业红利(股息)的来源,企业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红利多,该企业股票的购买者就会增加,股票价格就看涨,形成牛市;相反,企业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红利少,该企业股票的购买者就会减少,股票价格就看跌,形成熊市。

但是投资者在评估股价时,不是根据现在的企业收益状况,而是根据企业将来的收益评估。同时由于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有时企业盈利的变动对股价的影响力小于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现股价变化与企业现时盈利状况不一致的情形。

②国民经济状况。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工业生产增加,产品畅销,企业盈利增加,投资者看好企业股票,股票价格就看涨;而在经济衰退和危机时,产品滞销,生产减少,企业盈利减少或者无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减弱,股票价格就看跌。

③利率变动。利率下降,使企业利息负担减轻,盈利相对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价格就看涨。利率下降,使贷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资和投机增加,股票价格上涨;

反之,利率上升,使企业利率负担加重,盈利相对减少,则会减少投资者购买企业股票的兴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价格跌落。由于贷款成本提高,还可能迫使投机者抛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

④货币供应量变动。在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甚至发生通货膨胀时,由于流入股票市场的资金增多,对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涨。而在信用紧缩,货币供应量减少时,由于股票市场的资金可能减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

Ⅲ 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家上市交易的股票是哪一只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的第一天,上市交易的股票共有八只,它们分别是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股份、申华实业、飞乐股份、豫园商场和浙江凤凰。由于这八只股票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公开上市交易的一批股票,因此它们被统称为“老八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1月26日,位于上海浦东新区。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始营业。到2019年末,上海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572家,总市值达到356万亿元。在2019年全年,股票市场的累计成交金额达到了544万亿元,日均成交额为2229亿元。股市筹资总额达到5145亿元;债券市场共有15368只债券挂牌,托管量达到101万亿元,全年累计成交额为22179万亿元;基金市场共有292只基金上市,全年累计成交额为69万亿元;衍生品市场全年累计成交额为3389亿元。截至2019年,上海市场的投资者开户数量已经超过了24398万户。
深圳证券交易所(Shenzhen Stock Exchange,缩写SZSE,中文简称“深交所”)于1990年12月1日开始试营业,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受中国证监会监督管理。深圳证券交易所履行市场组织、市场监管和市场服务等职责。深交所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全局,经过29年的发展,初步建立起板块特色鲜明、监管规范透明、运行安全可靠、服务专业高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Ⅳ 中国股市哪一年开始

中国股市是从1990年开始的。具体信息如下:

  •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并上市,标志着中国股市的正式诞生。在这一年,上海交易所只有八支股票开始正式交易。
  •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也成立并开始上市交易,但当时的股票交易数量仍然较少,深圳交易所只有五支股票,被形象地称为“五朵金花”。

中国股市的起步较晚,因此存在着涨停与跌停的限制。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股市经历了多次的牛市和熊市,具有较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投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