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股票 » 为何证券评估越好股票越跌
扩展阅读
买创业板股票盈利多少 2025-09-09 02:38:45
三大 2025-09-09 02:38:11

为何证券评估越好股票越跌

发布时间: 2022-04-05 08:04:47

❶ 股市大涨的时候,证券股不涨反跌,是不是有何猫腻

大盘大涨证券板块不涨反跌是非常正常,并没有什么猫腻,也不违背券商股违背不涨反跌的常态,大家别觉得这种现象有什么奇怪的。

因为股票市场有一个特征,就是板块轮动,并非大盘上涨的时候所有板块就一定会涨,总会有一些板块会下跌的。

证券板块是股票市场特殊板块,不能按照正常思维去看待证券板块的涨跌,证券板块是关键时刻才会启动拉升的。

比如节前大盘持续震荡阴跌,证券股并没有跟跌,反而逆势拉升,为什么其他板块都在跌,证券股反而上涨不跌呢?

这种现象是不是有猫腻,也违背证券股上涨不低的常态呢?

总之一定要清楚证券股走不同寻常的行情,不要觉得有什么不正常,每个板块的股票都会自己的独立走势。股市有涨有跌,板块轮动涨跌是规律,不能以某个交易日走势不正常就觉得有猫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希望投资者正确看待证券板块的涨跌现象。

❷ 为什么股票越涨越买,越跌越卖。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❸ 如何解读证券公司对股票的评级

有一定比例的行业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在发出来之前,其实我们都能看到推荐的标的都在发出来前面一到两天都大幅上涨了!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这就是这个行业里面有它的利益链条,他在发布出来这些研究报告之前,已经把相关的内容提前给到他的核心客户了,但是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对不起,你不是核心客户。

总之,分析报告什么时候可以用了?就是个股技术上从底部起来,然后涨幅还不大的时候,从基本面上,个股后面的企业它的一个成长预期比较确定的时候,而且他的数据可以验证他的一个成长逻辑的时候,这种分析报告才是有参考意义的,才是真实给投资者服务的一个报告。

❹ 为什么证券股连续大跌

证券股一定意义上是牛熊市的风向标,如果市场预期牛市到来,证券股会提前表现并上涨,熊市到来,则提前表现并下跌。
当前阶段,上证指数自6.15股灾之后(大盘暴跌30% 以上),长期在半年线(俗称牛熊分界线)以下徘徊,这两个指标都表明我们已经进入熊市,如果不是国家队救市,大C浪下跌早就来了。所以证券股大跌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所谓的慢牛,可能是头牛,也可能是头熊,关键看政府的态度和力度。目前市场上可以说只有机构、期货才能在熊市中挣钱,散户类似对冲产品很少。不过你可以关注一下 股票先机 这个微信号,或者下载app(只有安卓版),他们推出了一款叫牛熊宝的产品,可以买卖大盘涨跌,熊市也可以挣钱,据说快完成内测了,这款产品迎合了很多散户的需求。

当然,如果你非要在股市中抄底,也有几个技巧贡献给你:
1、抢反弹选股十分重要,一般都是选一些超跌的个股,这类股价跌幅较深,但是基本面情况较好,受到大盘疲弱影响,这类个股所积蓄的反弹动能十分强烈,往往能爆发出强劲的上涨行情。
2、反弹的种类主要包括有:技术性反弹、超跌型反弹、报复性反弹、脉冲式反弹、中继型反弹和诱发型反弹。其中脉冲式反弹、中继型反弹我们尽量避免参与;技术性反弹和诱发型反弹需要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以及诱发反弹的利好消息的实质作用来研判;对于超跌反弹比较适合投资者参与。
3、抢反弹,要见好就收,千万不要贪,以短线为主,快进快出。不要制定盈利目标,一定要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股价上涨趋缓时就要果断卖出。
4、技术分析在反弹行情的操作中尤为重要,不仅在参与反弹前需要根据技术面因素确定反弹性质,即使在操作后,也需要根据技术分析把握卖出时机。在使用技术分析时要重点参考超买超卖型指标,发出超卖信号可以考虑买入,一旦进入超买区,就要注意随时获利卖出。

❺ 为什么业绩好的股票总跌,业绩越差的股票涨的越厉害

基本面信息包括业绩或者利好利空和股价不是绝对关系,而且你所知道的利好利空,都是公司公告以后或者看新闻才知道的消息,你想想,公司老板,大股东甚至行业对手,去调研过的机构都会比你先知道情况吧。那么是好他们就会先卖股票,股价就会先涨,是坏就会先卖出,股票就会跌。往往在出基本面利好之前先把股价炒上去,出利好的时候就会借消息出货套人,比如公布三季度利润上升106%的赣锋锂业,当天跳空下跌4%,之后跌了20%多了。 现在才涨回来。

也就是说,你现在看到业绩好,但股价跌可能是公司有没公告的利空,而现在业绩差却涨,有可能背后有你没看到的利好,比如现在大部分公司还没出年报,你看到的业绩数据还是17年前三季度,那么如果四季度大幅度增加呢?

业绩公布不如预期大跌20%的寒锐钴业现在却是历史新高对不对
然后,股票的涨跌,基本面的信息和消息面只决定他的根本质量,而不是直接决定因素。
直接决定因素,第一是筹码面,意思就是持有这家股票大多流通股份的人是主力还是散户,如果是主力,易涨难跌,如果是散户,易跌难涨。然后,如果是主力的话是哪一种类型的主力。国家队,法人机构,外资这类型的主力,股票确定上涨趋势后,就会沿着固定的均线上涨,正乖离过大就会拉回,比如茅台,格力的六十日均线。但如果主力是牛散,游资,私募之类,股性就会较为活跃,来回波动大,需要更多的方法去判断买卖。
直接决定因素,第二是技术面,技术面不是网上泛泛而谈的什么技术指标,K线组合这些,而是量价,趋势,波浪,时间转折等等,这些东西是主力进出的痕迹,可以最快捷的判断要涨要跌或者要盘整。
股票不是跌多了就会涨,有业绩有概念。会不会涨取决于有没有主力进货做他。而一旦主力进货了,技术面上就一览无余。
有不懂可以追问

❻ 为什么股票越跌越挣钱

答:你理解的有点浅薄,买股票首先要看大势,在大势好的时候才能做,如果07年或09年 无论你怎么买卖都是赚钱的 ,而08年 无论你怎么买卖都是亏钱的。我做股票很多年了得出一个心得,这个不是用钱能买的到的 ,今天正好你问了 我教你,如果大盘为震荡市那么你说的就对 简称高抛低吸。
如果大盘是单边上涨 像07 09 只涨不跌的行情 那么你应该采取追涨杀跌的作风 比如去追买已经上涨幅度过大的 去卖掉那些涨不起来的。 当然如果像目前这样的行情 我认为应该空仓 因为是单边下跌的。
我是专业的股票人士 希望你能采纳 并对你股票投资有所帮助。祝你未来投资顺利。

❼ 为什么证券股票利润乐观估值却这么低

估值是对未来的估值。
券商的主要收入的佣金,还有通道收入。
如果未来市场不乐观,即使是现在的市盈率低也算是高估,这个估值可以说是动态的。
大盘并不是牛市,大家对未来都比较悲观,不看好后市,你们意味着未来券商会持续赚不到钱,也就是说市盈率会逐步升高。
所以看上去估值偏低。

❽ 你是如何看待中信证券给出的卖出评级做空股市的行为呢

我个人认为中信证券卖出评级做空股市的这种行为非常不好,因为会造成很多影响。在我们生活中,炒股票这种事情已经非常常见,因为很多人现在工资都挺可以,除了支付生活费之外,剩下还有很多钱去理财。大家理财的方式都是选择炒股,因为炒股票非常简单,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行。大多数人炒股票有涨有跌,基本不会遇到特别离谱的现象,就比如暴跌或者是连续跌停。但是还有一些情况是由于商家的操作行为,让股票连续暴跌,也就是做空股市。最近有一个中信证券卖出评级做空了股市,可能让很多人赔了钱。中信证券也是一个中国证监会批准的一个公司,所以很多人都会买它的股票,但是做空股票的行为,却让很多人赔了钱。现在我就来谈一谈中信证券做空股市的行为到底有何影响。

一、首先就是在业界会留下不好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一旦有某个公司做控股是让自己赚钱让股民赔钱,那么这个公司就会在业界留下不好的影响。因为做空股市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非常受人批评的操作。一旦在业界如果影响很差的话会让很多公司暂停合作,所以对自己公司本身也是一种危害。

投资股票大家一定要谨慎,千万注意各种做空股市的行为。

❾ 为什么股票最近一直跌,分析下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❿ 为什么业绩越好的股票,跌越多

1.基本面信息包括业绩或者利好和股价不是绝对关系,而且你所知道的利好,都是公司公告以后或者看新闻才知道的消息,你想想,公司老板,大股东甚至行业对手,去调研过的机构都会比你先知道情况吧。那么是好他们就会先卖股票,股价就会先涨,是坏就会先卖出,股票就会跌。往往在出基本面利好之前先把股价炒上去,出利好的时候就会借消息出货套人,比如公布三季度利润上升106%的赣锋锂业,当天跳空下跌4%,到现在位置跌了20%多了
2.股票的涨跌,基本面的信息和消息面只决定他的根本质量,而不是直接决定因素。
3.直接决定因素,第一是筹码面,意思就是持有这家股票大多流通股份的人是主力还是散户,如果是主力,易涨难跌,如果是散户,易跌难涨。然后,如果是主力的话是哪一种类型的主力。国家队,法人机构,外资这类型的主力,股票确定上涨趋势后,就会沿着固定的均线上涨,正乖离过大就会拉回,比如茅台,格力的六十日均线。但如果主力是牛散,游资,私募之类,股性就会较为活跃,来回波动大,需要更多的方法去判断买卖。
4.直接决定因素,第二是技术面,技术面不是网上泛泛而谈的什么技术指标,K线组合这些,而是量价,趋势,波浪,时间转折等等,这些东西是主力进出的痕迹,可以最快捷的判断要涨要跌或者要盘整。
有不懂可以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