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还记得《朝闻天下》主持人赵普吗离开央视后他怎样了
曾经主持《朝闻天下》的央视主持人赵普,现在安徽老家也从事着主持的相关工作,与此同时,他还做着记录与传承手工艺的工作。另外,他还成为普雷投资的创始人,又开了直播,一句话,他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当初,赵普在主持《朝闻天下》时,不仅台风稳健,而且给人感觉非常踏实靠谱,让人莫名觉得值得信赖。事实上,赵普确实是一个有追求有真情实感的主持人。就拿赵普播报2008年汶川地震传回的一线新闻时,眼泪都流出来了,哽咽到失声。可以说,赵普的真实打动了所有在电视机前的观众。
后来央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告诉直赵普,说北京广播学院在安徽招人了,不过只招一个人。赵普二话没说,抓起书本开始复习课程。赵普一方面够努力,另一方面运气也挺好。北京广播学院因为学生比例严重不平衡,女多男少的原因之下,录取了赵普,放弃了另外一位考生。毕业之后的赵普先是在北京电视台作主持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台风,后来因为表现出色,赵普进入了央视,圆了自己的梦想。
现在的赵普,离开了央视,做起了手工艺传承记录的工作,还开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又加入了短视频平台,有能力的人无论在哪,日子都过得挺滋润的。
❷ 原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赵普现在在哪里工作
目前赵普正在筹建关于传统手艺这个门类的学术研究中心,有人认为这个摊子铺得太大、太难。“其实这件事文化部、中国文联一直都在做,只是没有更好地分享,我来做,只是踩在前辈的肩膀上更进一步而已。”
他认为中国这些年高速发展下来,传统手艺这个门类已经进入了一个迫切需要提升的阶段,他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有兴趣与同道共同扮演这个深挖“金矿”的角色。
“站在历史的峰巅才能看清未来。不是站在今天看未来,历史像山巅,当下是山脚,站在山脚看群山看到的当然只能是山脚,只有站在峰巅去看未来,才会看到层峦叠嶂。”赵普认为传承不代表就是老旧的东西。让传承成为潮流,手艺人愿意成为“守艺人”,这才是他想做的。
不过一步步做下来,赵普在传统文化保护这件事上也经历过很多反复,单独学术研究能不能保护?简单商业开发能不能保护……“不真正去做永远没有答案”。
他在慢慢推进以及从分析失败案例中,渐渐找到了方向。
他认为,丽江模式就是失败案例。一开始丽江古城有原生态的手工艺品,纳西族的木刻、银器,大家觉得很新鲜,生意也不错,但做生意有个基本逻辑,“什么赚钱我做什么,比如银器好卖,大家都来了,几年下来成了外省人的天下,操着各地口音的生意人敲着纳西银器,感觉完全不对。”
这个案例让赵普明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集中在一个街区,目前看来是不太可行。虽然农耕文明的产物,有聚落性,但这种聚落性是自然生成的,不是人为的,离开了乡土感觉就不对了,只是土生土长的东西又太分散难以流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机成熟了。
“所以我选择今天走出来,开始往这个方向努力不是因缘巧合,而是自然累积的过程”。
❸ 赵普主持央视什么节目
赵普主持的央视节目有《朝闻天下 》、《晚间新闻 》。
赵普(1971年4月24日-)出生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1997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后进入北京电视台工作,期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并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2006,参加《开心辞典》魅力新搭档的评选活动,获得比赛前三名;同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资讯节目《朝闻天下》的主持人。
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广西桂林站的第28棒火炬手。
2009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特别节目《聚焦小升初》的主持人。
2010年,获得年度乙等级双十佳主持;同年,凭借《聚焦小升初》获得2010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提名。
2011年,担任“党的阳光雨露哺育我成长”演讲比赛的决赛评委;同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资讯类节目《晚间新闻》的主持人。
2013年,受邀担任安徽省法律援助形象大使。
2015年1月,出席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举办的五周年庆典暨感恩会,并获得“公益人物奖”;同年,客串都市轻喜剧电影《顺风车》。
❹ 赵普辞职了 央视主持人赵普为什么辞职原因去哪里儿了
央视《晚间新闻》“赵普在北京祝您晚安”的问候语落下,央视主持人赵普站完了他在央视的“最后一班岗”。赵普同事王石川透露,赵普辞职后将回归母校中国传媒大学。王石川称,我与赵普共事多年,在《晚间新闻》他是主播,我是主笔。尽管对其辞职一事早有知悉,当这一天真正到来,仍不免戚戚然。近年来,赵普屡传被辞职,一再被证伪。在一些人看来,央视非他久留之地,辞不辞职,并无悬念,何时辞职,才是看点。
❺ “央视最帅主持人”赵普去哪里了
去经商了,做有关于手工艺文化的电商平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致力于中国手工艺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不仅做得很用心而且做得非常好,我觉得赵普在这方面真的很厉害。他曾经在央视主持的时候就深受大家的喜爱,现在即便已经离开央视很多年了依旧能发展得很好,说明他真的是一个很有本事并且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的人。
当初赵普被大家评为“最帅主持人”,我觉得到现在他依然称得上“最帅”二字。不仅人帅,而且品行帅。
❻ 央视主持赵普最近在干什么
抗震电影《人民至上》首映 赵普再谈主持落泪 2008年5月,他在大地震电视直播中哽咽,引来无数观众的共鸣。2009年4月,他再次来到曾经的废墟之地,眼泪再次流下。昨天下午,抗震题材纪录电影《人民至上》在合肥举行全国首映式。央视新闻主播赵普应邀主持,他接受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祈愿万家灯火,大家如常生活。 ■商报合肥专电 特派记者 陈和生 文/图 汶川大地震,赵普在电视直播时情不自禁,含泪说道:“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这样的声音、这样的画面感动,因为我们爱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懂得相互关怀……”如此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算是央视主持历史上的第一次。 商报记者:回头再看一年前的感动落泪,没想到有那么大的反响吧? 赵普:我想有一个标准答案,那就是请大家不要关注我,我的表现不值一提。 商报记者:因为你是主播的身份,所以大家才那样的敏感。 赵普:如果现在说起来,大家应该反思一下。主播在应该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居然引发了这么大的反响,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过去我们很多应该表达的感情没有表达出来。哽咽与痛哭不一样,里面已经包含了情感的控制。 商报记者:地震发生以后,你每天坚守在直播间,有没有想过去第一现场? 赵普:最不满足的是当时领导没有派我去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把我留在了直播间。直到地震后的第49天,我才踏上那片土地。今年的清明节我又一次去那里,看了看久违的乡亲们。 画外音 清明节,赵普再次来到灾区。他走在零落的废墟中,面对镜头一时哽咽语塞。他发现,灾区人民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救助。这一工作,也恰恰是最难办好的。 商报记者:清明节再次去灾区,看到的是什么样情景? 赵普:触动我的地方很多。有些危房的阳台上还挂着去年的衣服,在风中飘动。偶尔有小动物,从废墟边跑过来,一切都好像地震刚刚发生过。身在废墟中,我看到了生命的复苏,发现重生的力量。 商报记者:有些朋友拿你再次感动落泪这件事开玩笑,你的感觉? 赵普:真是无语啊。 商报记者:作为新闻主播,你今年去灾区关注的内容和去年有什么不一样? 赵普:去年的直播报道,我们关注的是还有多少人能得到营救,还有哪些道路能被抢修。今年我们关注的是灾区人民心理上的救助,给他们一些信心。 商报记者:心理上的救助比物质上的救助更艰难吧? 赵普:确实比较艰难。上次我走的是东线,也就是彭州、绵竹那一带。我专门邀请一些心理专家随行,遇到采访对象,首先让他们接受心理专家的询问,心理上能承受得住的人,我们再进行采访。 商报记者:如果遇到非常有价值的采访对象,也会因为心理上接受不了而放弃采访? 赵普:心理专家进行心理评估,达不到指标的坚决不打扰。即便是新闻价值再大,我们也要放弃掉。这也是新闻价值与道德范畴之间的一种选择吧,不想再去揭开他们心理上的伤疤。 画外音 纪录电影《人民至上》,以影像的方式采撷了抗震救灾过程中一些感人的片段。电影片长只有90多分钟,但是许多镜头是之前没有公开过的。赵普说,人民至上这四个字分量重,纪录片也堪称悲情史诗,传递给观众的将是一种力量。 商报记者:清明节你在灾区的报道,会在央视播出吗? 赵普:计划从5月8日开始白天播出,大概会持续一周。 商报记者:《人民至上》马上要首映了,之前你看过吗? 赵普:没有完整看过,我了解到里面有许多感人的珍贵镜头。在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十部献礼片中,《人民至上》是唯一一部抗震题材电影。本人备感骄傲,我为这些新闻工作者们骄傲,灾区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与电影同名的5集电视剧,将于5月12日13时在安徽卫视独家播出,我建议观众再去回忆一下当时震撼人心的场面。
❼ 央视赵普去哪了
貌似说被封杀了啊,就因为报道老酸奶和果冻工业胶超标的事情,估计是惹着相关的利益集团了吧
❽ 有谁知道央视主播赵普的资料
1971年,赵普出生在安徽省太平县一个小山村,初中毕业后就参军了。
1987年12月,16岁的赵普离开家乡,到北京某后勤部队当了一名士兵。在新兵连的一次联欢会上,他表演了诗朗诵。赵普的表演引起了注意,新兵连训练结束,他被分配到连队广播室当了一名广播员。
1990年3月,赵普退伍后到安徽省体育局下属的省体育馆当了一名保安。他每个月只有几百元钱的工资,但大部分都被他买了有关主持艺术的书籍。为了练好普通话,他将新华字典上的字连同拼音抄成小卡片,一有时间就练习。而为了练好形象和表情,他从书店里搜集来一些印有电视主持人形象的挂历,贴在镜子旁边,对照着模仿。
兼职临时气象播报员
不久,机会降临了。1991年,安徽省气象台面公开招聘一名临时气象播报员。虽然,气象播报员只有短短3分钟的出镜时间,而且还只是一个每月只拿200元劳务费的临时工,但想到能出镜,可以尝试当主持人的滋味,赵普还是决定一试,他应聘成功了。
但他并不满足只是当一名临时气象播报员,而是想以此做敲门砖,最终成为正式的电视主持人。他报名参加了北京广播学院的自学考试。
1994年11月,赵普的父亲因患膀胱癌不幸去世。3个月后,他又意外接到了体育馆“不再续聘”的通知。
24岁上北广专修班
接连遭受丧父和下岗的双重打击,24岁的赵普暂时终止了当正式主持人的梦想,下岗后的赵普开始在合肥四处找工作。
有一天,赵普偶然得知一个同学在城隍庙摆了一个服装摊,门面不大,但生意红火。他急忙找到这位同学,同学提议赵普出点本钱加盟。赵普最终答应了同学的提议,拿出2000元积蓄加盟小店。
从此,赵普身兼数职,为了谋生放弃自学考试。白天,他是服装小店的伙计,为了淘到物美价廉的货物,他必须凌晨赶往千里之遥的武汉市汉正街,与小商小贩们讨价还价淘出新货,并且在天黑前赶回合肥。而夜晚,他则是衣着光鲜的临时气象播报员。
此时,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开设了干部专修班,全国招生。他从招生简章中得知,北广播音系属艺术专业,既要考文化课又要考专业课,而文化课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专业课则是寄送本人主持或播音的作品。此时已是1995年6月,而文化课考试10月就要举行。
1995年10月,赵普参加了文化课考试。可考完他才得知,干修班招生实行配额制,当年安徽只有一个名额。赵普急了,赶紧将自己主持的作品送到北京去争取名额。1996年2月,赵普接到了北广播音系的录取通知书。
靠450元助学金上完学
1996年9月,赵普拿着退出服装店得到的8000元钱,来到了北京。不同于别的公派来参加学习的同学,赵普必须在学习之余打工,挣够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学过篆刻的赵普在广院附近的一个地下通道里摆起了印章摊……为了能够尽可能地找到更多的活儿,他制作了一些类似名片的小纸片,写上自己能胜任临时家教、抄写员和主持人等岗位……没想到这种宣传方式非常有效,他终于可以赚到足够的钱了。
那时,学校一位姓李的老师不太了解赵普的情况,见赵普整天匆匆忙忙,特意把他叫到办公室,“你这个年龄考进我们学校,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一定要珍惜,以学习为主,知道吗?”
受到老师的批评,赵普觉得非常委屈,而李老师后来得知赵普是在一边上学一边挣学费后,主动到学院为赵普争取了一个在图书馆勤工俭学的机会,这样赵普每月都能拿到450元的助学工资。
北京电视台争取机会
转眼半年的学习过去了,1996年底,学院开始鼓励干修班的学生实习,但因为干修班学生属于成人教育,因此他们的实习单位和将来的工作都完全要靠自己去找。为了能够找到一个毕业后接收自己的实习单位,赵普通过114台查询各个电视台的电话,一家一家地询问。
正在招聘节目主持人的北京电视台,看了他的资料和临场表现后,同意给他3个月的试用期。
赵普进台第三天,就主动请缨出镜,但台里只是让他配音,或是跟着台里的正式职员到演播室看他们出镜。赵普心想:这样长期坐冷板凳,哪里能通过展示自己才能从而留下来?必须去寻找机会!当时春节将近,台里一片忙碌。赵普觉得越忙越可能出现缺人的情况,他便打电话告诉母亲,春节不回家了……从广院到位于西三环外的北京电视台,每天仅是来回往返就需要四五个小时,赵普深恐在这段时间失去机会,就索性买了一张简易床放在办公桌下面,把电视台当成家来守候。
1997年2月12日,大年初六,台里先前录制了一档迎新春的节目,还需要补录一些外景,需要一个外景主持人。可是这时台里的正式主持人不是正在录制其他节目,就是回家过春节还没回来。机会终于等来了,赵普找到节目制片人:“可不可以让我试一试?”制片人同意了他的请求。
节目受到好评,台里另一个制片人看过这期节目后,竟主动找到赵普,要他主持自己负责的《财经报道》节目。1997年底,赵普又被选中当《热线律师》的主持人。
自此,他开始频频出现在台里的“新闻播音排班表”上,终于,北京电视台正式与他签订了聘用合同。
出人意料进入央视
到了2001年,赵普又到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进修制片专业。
2005年7月,赵普拿到了制片专业的本科学位,他先后主持近20档节目,并获得了中国第六届金话筒奖提名。
2006年初,中央电视台举办魅力新搭档比赛,赵普出人意料地拿着材料去报了名。
对于赵普的这一举动,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赵普的母亲更是极力反对,此时在北京已颇有知名度的赵普,还有什么必要自降身价跟一批后辈选手进行比拼呢?
最终,赵普夺得了这次比赛的第三名,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节目——《朝闻天下》的主播之一。
❾ cctv主持人赵普档案
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主播赵普,曾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体育馆保安……
退伍后当了一名保安
1971年,赵普出生在安徽省太平县一个小山村,初中毕业后就参军了。
1987年12月,16岁的赵普离开家乡,到北京某后勤部队当了一名士兵。在新兵连的一次联欢会上,他表演了诗朗诵。赵普的表演引起了注意,新兵连训练结束,他被分配到连队广播室当了一名广播员。
1990年3月,赵普退伍后到安徽省体育局下属的省体育馆当了一名保安。他每个月只有几百元钱的工资,但大部分都被他买了有关主持艺术的书籍。为了练好普通话,他将新华字典上的字连同拼音抄成小卡片,一有时间就练习。而为了练好形象和表情,他从书店里搜集来一些印有电视主持人形象的挂历,贴在镜子旁边,对照着模仿。
兼职临时气象播报员
不久,机会降临了。1991年,安徽省气象台面公开招聘一名临时气象播报员。虽然,气象播报员只有短短3分钟的出镜时间,而且还只是一个每月只拿200元劳务费的临时工,但想到能出镜,可以尝试当主持人的滋味,赵普还是决定一试,他应聘成功了。
但他并不满足只是当一名临时气象播报员,而是想以此做敲门砖,最终成为正式的电视主持人。他报名参加了北京广播学院的自学考试。
1994年11月,赵普的父亲因患膀胱癌不幸去世。3个月后,他又意外接到了体育馆“不再续聘”的通知。
24岁上北广专修班
接连遭受丧父和下岗的双重打击,24岁的赵普暂时终止了当正式主持人的梦想,下岗后的赵普开始在合肥四处找工作。
有一天,赵普偶然得知一个同学在城隍庙摆了一个服装摊,门面不大,但生意红火。他急忙找到这位同学,同学提议赵普出点本钱加盟。赵普最终答应了同学的提议,拿出2000元积蓄加盟小店。
从此,赵普身兼数职,为了谋生放弃自学考试。白天,他是服装小店的伙计,为了淘到物美价廉的货物,他必须凌晨赶往千里之遥的武汉市汉正街,与小商小贩们讨价还价淘出新货,并且在天黑前赶回合肥。而夜晚,他则是衣着光鲜的临时气象播报员。
此时,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开设了干部专修班,全国招生。他从招生简章中得知,北广播音系属艺术专业,既要考文化课又要考专业课,而文化课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专业课则是寄送本人主持或播音的作品。此时已是1995年6月,而文化课考试10月就要举行。
1995年10月,赵普参加了文化课考试。可考完他才得知,干修班招生实行配额制,当年安徽只有一个名额。赵普急了,赶紧将自己主持的作品送到北京去争取名额。1996年2月,赵普接到了北广播音系的录取通知书。
靠450元助学金上完学
1996年9月,赵普拿着退出服装店得到的8000元钱,来到了北京。不同于别的公派来参加学习的同学,赵普必须在学习之余打工,挣够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学过篆刻的赵普在广院附近的一个地下通道里摆起了印章摊……为了能够尽可能地找到更多的活儿,他制作了一些类似名片的小纸片,写上自己能胜任临时家教、抄写员和主持人等岗位……没想到这种宣传方式非常有效,他终于可以赚到足够的钱了。
那时,学校一位姓李的老师不太了解赵普的情况,见赵普整天匆匆忙忙,特意把他叫到办公室,“你这个年龄考进我们学校,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一定要珍惜,以学习为主,知道吗?”
受到老师的批评,赵普觉得非常委屈,而李老师后来得知赵普是在一边上学一边挣学费后,主动到学院为赵普争取了一个在图书馆勤工俭学的机会,这样赵普每月都能拿到450元的助学工资。
北京电视台争取机会
转眼半年的学习过去了,1996年底,学院开始鼓励干修班的学生实习,但因为干修班学生属于成人教育,因此他们的实习单位和将来的工作都完全要靠自己去找。为了能够找到一个毕业后接收自己的实习单位,赵普通过114台查询各个电视台的电话,一家一家地询问。
正在招聘节目主持人的北京电视台,看了他的资料和临场表现后,同意给他3个月的试用期。
赵普进台第三天,就主动请缨出镜,但台里只是让他配音,或是跟着台里的正式职员到演播室看他们出镜。赵普心想:这样长期坐冷板凳,哪里能通过展示自己才能从而留下来?必须去寻找机会!当时春节将近,台里一片忙碌。赵普觉得越忙越可能出现缺人的情况,他便打电话告诉母亲,春节不回家了……从广院到位于西三环外的北京电视台,每天仅是来回往返就需要四五个小时,赵普深恐在这段时间失去机会,就索性买了一张简易床放在办公桌下面,把电视台当成家来守候。
1997年2月12日,大年初六,台里先前录制了一档迎新春的节目,还需要补录一些外景,需要一个外景主持人。可是这时台里的正式主持人不是正在录制其他节目,就是回家过春节还没回来。机会终于等来了,赵普找到节目制片人:“可不可以让我试一试?”制片人同意了他的请求。
节目受到好评,台里另一个制片人看过这期节目后,竟主动找到赵普,要他主持自己负责的《财经报道》节目。1997年底,赵普又被选中当《热线律师》的主持人。
自此,他开始频频出现在台里的“新闻播音排班表”上,终于,北京电视台正式与他签订了聘用合同。
出人意料进入央视
到了2001年,赵普又到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进修制片专业。
2005年7月,赵普拿到了制片专业的本科学位,他先后主持近20档节目,并获得了中国第六届金话筒奖提名。
2006年初,中央电视台举办魅力新搭档比赛,赵普出人意料地拿着材料去报了名。
对于赵普的这一举动,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赵普的母亲更是极力反对,此时在北京已颇有知名度的赵普,还有什么必要自降身价跟一批后辈选手进行比拼呢?
最终,赵普夺得了这次比赛的第三名,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节目——《朝闻天下》的主播之一。
❿ 主持人赵普简历
出生日期:1971年4月24日
属相:猪
星座:金牛座
身高:174cm
血型:O型
毕业学校:北京电影学院
所学专业:制片管理
籍贯:安徽合肥
民族:汉
嗜好:书法
偶像:很多
最喜爱的书:《历代碑帖》
座右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播,《朝闻天下》主持人
主持感言:当台上的主持人不说话时,是最值得你关注的。
工作经历:
1987--1990总参装甲兵服役
1990--1995安徽省体育局职员
1995--1997北京广播学院学生
1997--2006北京电视台(期间就读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目前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MFA在读)
2006--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
曾获奖项:
中国播音主持作品奖一等奖(政府奖);中国主持人金话筒奖金奖提名;三次春燕杯主持人奖(北京市电视艺术最高奖);北京市十大志愿者;首届中国希望工程贡献奖;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慈善之星;北京希望工程大使;“慈善1+1”志愿者。长期参加
“希望工程”等各种慈善公益活动。
在汶川地震现场直播中,赵普潸然泪下的几度哽咽,被广大人民深深记住。
“
举国上下,共渡难关”,这是赵普在每一次直播报道里都会讲到的一句话。
他让我们看到央视直播节目主持人在面对灾区惨况时的真情实感,正如他自己所说,“
我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传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