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罗援
扩展阅读
什么东西看股票 2025-07-11 01:40:11
宁波钢构股票行情 2025-07-11 01:36:32

罗援

发布时间: 2021-06-08 18:02:18

Ⅰ 罗援少将是谁的儿子

罗援少将是罗青长之子。

罗青长(1918年9月4日—2014年4月15日),四川苍溪人。1932年秘密参加共青团,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参加长征,在红军政治部门从事联络工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军总政治部干事。

1937—1938年,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入中国共产党中央社会部情报训练班,任林伯渠机要秘书,1941年调回延安,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情报机要工作;建国后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分管外交、情报、对台工作;还曾任中央军委联络部副部长,中共中央调查部副部长、部长,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等职。

(箭头所指的就是罗青长。)

(1)罗援扩展阅读

罗青长一共有六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罗抗,次子罗挺,老三罗援,老四罗振,老五罗挥,老六罗扬。

长子罗抗,西门(远东)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及西门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1941年出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爸爸妈妈给他取名叫战生,学名罗抗。罗抗自幼聪颖活泼,深得老一代革命家的喜爱。

从延安保育院随着中央纵队的马队南征北战,过黄河,越秦岭,从延安、西柏坡-路走进首都北京城。先后就读于育英小学、一零一中学。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为留苏预备生。中苏关系恶化后,考入中国科技大学,以后转学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七机部二院,从事国防尖端项目研究。

次子罗挺由海军干部副部长,任命到西沙当政委一呆就是十年,在他的领导下,西沙海军基地是海军的先进标兵。

三子罗援1968年入伍。曾任指导员、军作训处参谋,参加过抗美援越作战。1978年调入军事科学院工作,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少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

四子罗振(我的同班同学)名字的意思是“振兴中华”,却歪打正着当上了和纽约华荣集团总经理及美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09年回国后担任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公司总经理。

Ⅱ 罗援将军是谁

罗援将军,原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之子。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少将军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著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等。

Ⅲ 罗援的个人语录

“对年轻人,我有三段寄语:第一段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也就是要有信心、有志向、有抱负;第二段是‘天道酬勤,勤以补拙’。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但是,只要你勤奋,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去做,你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目标;第三段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这也就是说,你将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了。”
针对驻韩美军前司令贝尔在韩国首都首尔表示,“应对朝鲜挑衅的措施,除了武力没有其他选择”,并强调称,若中国再次参加半岛战争,中国经济将退后到100年前。罗援少将表示,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唯一出路是对话和谈判,武力解决不了朝鲜半岛问题。中国热爱和平,但也不会惧怕战争的威胁,中国军队根据中国国家利益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军事行动,绝对不会受制于他人的挑唆或者恐吓。罗援少将表示会不会倒退100年前这个问题,在6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已经有了答案。罗援还引用了朝鲜战争中美军陆战1师的作战处长鲍泽上校的一段回忆录:“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罗援提醒那些战争狂人不要忘记这段噩梦。“不是倒退百年而是噩梦百年”。
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4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绝不与其他国家搞军备竞赛,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但也决不允许别的国家威胁我们。 ”

Ⅳ 罗援的人物经历


曾在总参测绘学院、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防大学深造,曾任驻丹麦副武官,曾应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邀请任高级访问学者。
兼任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特邀研究员、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被中国台湾研究会、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北京台港澳交流促进会选为理事。出访过10余个国家。
罗援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家庭的耳濡目染使罗援从小就向往军旅生活,希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罗援青少年时代最大的愿望是想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一名军事工程技术人员,报效祖国。
但是,十年动乱摧毁了罗援的梦。因为父亲被打成了“走资派”,罗援连当兵的资格都被取消了。罗援父亲罗青长的老战友,原高等军事学院的副院长刘忠,冒着政治风险,将罗援送到了云南边陲他的老部队,圆了罗援当兵的梦。但是,当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罗援必须隐瞒身份,被送到连队的生产点劳动锻炼,当上了一名不发军装,没有领章帽徽的特殊的生产兵。这一段的经历对罗援的人生影响还是很大的。罗援白天放牛、割草、垫牛圈,晚上就伴着牛睡觉。身上被跳蚤咬得浑身是包,感染后,血水脓水浑在一起,奇痒无比,每天放牛回来,最大的乐趣,就是在泉水边冲个澡。
后来,随着政治环境的好转,罗援终于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式一员。罗援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更感谢近半年的劳动锻炼,它完成了罗援从学生到军人的转变。

Ⅳ 罗援将军是逃兵吗

你这是什么问题?怎么不用头脑先仔细想想再提问!一个逃兵能经常在电视里面作军事理论嘉宾吗?想都不想想就提个这么荒唐的问题!
罗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人,罗青长之子。少将军衔,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出生于1950年。全国政协委员 、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Ⅵ 罗援少将的儿女

罗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人,罗 青 长 之 子。少将军衔,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国际军事分会会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出生于1950年。全国政协委员[1] 、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1] 、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2] 。

Ⅶ 大家相信罗援是逃兵这个说法么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决策,是在1978年11月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上正式确定的,作战命令的下达是1978年12月3日。罗援1978年初就调回北京了,难道他能未卜先知,知道要打仗了啊?这很显然就是造谣的!

Ⅷ [转载]罗援老婆在哪里

昨天网络里出现了一个咄咄怪事,“秦火火诈尸”,被秦火火在2013年捏造的谣言,突然又在微信圈疯传:诽谤罗援将军是“逃兵”,造谣其妻子子女在美国,好不热闹。
这一轮攻击,一看就是有预谋、有组织的。它有如下特点:
一是时间集中,就是昨天一天的时间,“井喷式”的疯传;
二是境内外配合,许多境外朋友来短信询问真假;
三是渗透到传统的红色文化圈中,由不知情者传播;
四是手段隐诡,在微信中采取“点对点”的方式,规避监控。
这一轮攻击的背景是,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台独”、“港独”不断向中央政府发难,朝鲜半岛风云诡谲……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罗援等一批“鹰派”将领强硬发声,为党和国家鼓与呼,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踩了一些西方走狗的尾巴,于是他们疯狂反扑,不惜拾起秦火火几年前的牙慧对罗援将军进行人身攻击。其目的就是想抹黑罗援将军,减杀他的公信力,迫使他停止发声。
————————————————————————上面那个账号回复是造谣的,相信大家看搜很多 罗援将军家属在哪的问题 全是这种回复,希望大家不要被网络特务迷惑!!

Ⅸ 罗援是谁的儿子

是罗青长的儿子
罗青长(1918-),四川苍溪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调回延安,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情报机要工作,建国后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分管外交、情报、对台工作,还曾任中央军委联络部副部长,中共中央调查部副部长、部长,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等职。

Ⅹ 罗援少将的父亲是谁

罗青长。

罗青长(1918—2014),汉族,1918年9月生,四川省苍溪县人,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相当于高中文化。1931年至1934年在四川苍溪县中学学习并从事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

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同年5月起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1981年8月起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是中共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2014年4月15日15时45分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同志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6岁。罗青长同志告别仪式将于2014年4月21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

(10)罗援扩展阅读:

16岁便参加红军的罗青长可称“老革命”。他1918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苍溪县,14岁加入共青团,随后参加了长征并开始在政治部门做联络工作。20岁后参加中共情报训练班,上世纪30年代后开始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从事情报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罗青长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分管外交、情报、对台工作。罗青长曾在周恩来逝世后撰写的悼念文章里写道:我自30年代起即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工作,40年的风风雨雨,40年的谆谆教诲,40年的关怀爱护,而今一朝失去,悲痛之情难以言表。

据罗青长在该文中回忆,1975年12月中旬后,周总理已在弥留之际,连续几天处于半昏迷状态。20日这天,周的神志稍微清醒,清晨一醒来就催促身边的工作人员去找罗青长。罗到后,周恩来抓紧时间向他询问了台湾的近状及在台湾老朋友的情况,并嘱咐“不要忘记那些对人民做过有益事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