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王光远的介绍
有乐禅师,俗名王光远,号外来和尚,1970年生于河北省大城祖寺。自幼承家传习书画,研佛经,善冲墨画白菜,泼墨写笑佛,在海内外有“当代画佛”之美誉,2006年于湖北黄梅四祖寺短期出家,亲近禅门泰斗上净下慧老和尚,同年闭关参悟生活禅,2009年出关,于沈阳西塔护国延寿寺礼上观下圆大和尚剃度出家,2010年在辽宁千山龙泉寺受具足戒,佛缘殊胜,同时又得高旻禅寺临济宗法脉一支,为临济正宗第四十九代法脉传人,成为首位国内出家修行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② 王光远的简介
王光远, 1924 年 3 月 25 日出生于河南省温县南韩村一个小学教师的家里。该村位于太行脚下黄河之滨,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由于当时天灾人祸,他从小备尝生活之艰辛。他在父亲的影响下,很早就树立了 “ 科学救国 ” 和 “ 教育救国 ” 的思想。
③ 王光远的终成大师
1959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独立建院,成为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同年,经国家批准,王光远等开始培养四年制研究生。 “ 文化大革命 ” 以前,他共培养研究生 6 名,其中霍达、张毅刚、李桂青、刘季现在都已成为博士生导师。
从 1978 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王光远主要从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全系统全寿命的优化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已发表论文170篇,出版专著10本,培养出博士30余人,硕士48人,指导过博士后18人。在此期间,他和他的学生们建立了 “ 结构模糊随机优化设计理论 ” 、 “ 工程大系统全局性优化理论 ” 和 “ 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 ” ,并且初步建立了 “ 结构维修理论 ” 的框架。这些工作已总结在《结构优化设计》、《工程软设计理论》和正在编写的《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中。
④ 当代佛门画家王光远的人物多少钱
不是所有画的价钱都一样 看看是什么级别了 还有这各个画家的影响力
分装饰级别 收藏级别 成名作 等
普通的画家一般这个价
装饰级别就200左右 收藏级别1000一平尺差不多了 要是本人成名作 那可能就 3000一平尺了
全国知名画家
装饰级别就800左右 收藏级别8000一平尺差不多了 要是本人成名作 那可能就 10000一平尺了
在世的世界闻名的画家价位
装饰级别就2000左右 收藏级别20000一平尺差不多了 要是本人成名作 那可能就 100000一平尺了
⑤ 王光远的学术成就
建立了“建筑物的空间整体振动理论”
50 年代后期,王光远在大模型试验和对大量真实建筑物进行测试的基础上,指出在建筑物的静力和动力计算中必须考虑建筑物的空间整体作用,并发现了在建筑物变形时,屋盖和楼板在其本身平面中呈现以剪切变形为主的特点,使计算不仅符合实际情况而且简便实用。此成果被评定为 1964 年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并被我国一些设计规范所采用。后来,在 1978 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建立了“结构模糊随机优化设计理论”
由于结构设计是根据现有的信息,利用试验和计算的办法,预测各种设计方案在其未来使用期间的各种表现,所以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过去的结构设计都未考虑这些不确定性,不仅使设计不够合理,而且出现一些不可解决的矛盾。王光远 1984 年首先发表了“结构模糊优化设计理论”,使设计中得到的不再是一个所谓的“最优解”,而是一族“满意解”,这样,就可以在满意解族中作进一步优选,找出正式采用的设计方案。这项成果获得了 1986 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 1987 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此基础上,王光远和他的学生们进一步提出了多目标多约束的普遍型结构模糊随机优化设计(称为“软设计”)理论。这个成果还推动了模糊数学的发展。
建立了“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
地震地面运动模型不仅具有随机性,而且还与地震烈度和场地分类有关,它们具有强烈的模糊性,王光远和他的学生 1985 年提出将地震地面运动模拟为具有模糊参数的随机过程,给出了计算方法。后又提出了模糊随机振动的一般理论。为此,他们提出了动态模糊集合、模糊过程、模糊随机过程等概念,这就把模糊数学从静态推到了动态。这项成果获得 1993 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提出了“广义可靠性理论”
目前,系统的可靠度被定义为系统在使用期间能正常工作的概率,这说明只考虑了事物的随机性。王光远在研究结构软设计理论过程中,提出了“广义可靠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即在系统内部或系统所处环境中的任何不确定性(随机性、模糊性和未确知性)都会导致系统工作状态的不确定性,从而带来系统的可靠性问题。
建立了“工程大系统的全局性优化理论”
目前国内外的工程优化都局限于对单个结构设计的优化,但一个工程项目大多是由一系列结构所组成的工程系统。对各个结构单独进行优化所组成的工程系统却并不优化,这是因为全局的利益往往要求某些局部作出牺牲,只对各个局部分别进行优化就割裂了各局部间的联系。王光远用所有结构、子系统和大系统的可靠度为指标进行全局优化,优化的目标函数中包括当前投资(造价)和长远经济效益(失效损失的期望值)。经过结构、子系统和大系统间的不断协调求出工程大系统的最优可靠度分布,然后各个结构就可以按其最优可靠度进行本身的优化设计。这就是在工程全局优化指导下的结构优化设计。
提出了“地震工程全系统全寿命费用最小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这项最新的成果完全符合最新《国际标准 ISO2394 ; 1998 》提出的目标,解决了国际难题。
⑥ 王光远的院士之路
1955 年,国务院提出十大研究课题,其中土木建筑方面的就是 “ 抗地震结构的计算方法 ” 。考虑了国家的迫切需要、结构力学发展的趋势和本人的主客观条件后,王光远响应号召,参与了开辟当时在我国尚属空白的这个研究领域的工作。
当时,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现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决定将这个课题作为该所的主攻方向。 1956 年,王光远应该所所长刘恢先的邀请,担任了该所的兼职副研究员。这时,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亦被提升为副教授。
从 1956 年到 1964 年,王光远在地震工程理论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并创立了 “ 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 ” 。这些工作直到 “ 文化大革命 ” 后期才得以总结并写出专著《建筑结构的振动》和《应用分析动力学》。
⑦ 王光远 有哪些院士学生
欧进萍院士,沈世钊院士等都是王老的学生。
⑧ 王光远的主要论文
[1] 王光远、张世海、刘晓燕、欧进萍, 高层结构方案实例库系统及其在结构智能选型中应用,工程力学, 20(4):1~8 , 2003
[2] 王光远、季天健、张鹏,抗震结构全寿命预期总费用最小优化设计,土木工程学报, 36(6):1~6 , 2003
[3] 王光远、于玲,抗地震结构三级设防的可靠性分析,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35(1):1~6 , 2002
[4] 王光远,论不确定性结构力学的发展,力学进展, 32(2):205~211 , 2002
[5] 王光远、张鹏,具有中介状态的工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土木工程学报, 34(3):13~17 , 2001
[6] 王光远、张鹏,表决工程系统抗地震全局优化设计,建筑结构学报, 21(2):28~35 , 2000
[7] 王光远、吕大刚、张世海, 论结构选型的若干关键问题,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33(1):1~7 , 2000
[8] 王光远,论时变结构力学,土木工程学报, 33(6):105~108 , 2000
[9] 王光远,工程设计理论展望,工程设计 CAD 及自动化, 1998-5
[10] 王光远、顾平、吕大刚,基于规范和最优设防烈度的抗地震结构优化设计, 32(2):41~46 , 1999
[11] 王光远、吕大刚,基于最优设防烈度和损伤性能的抗震结构优化设计,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32(5):1~5 , 1999
[12] 王光远、朱靖华,简单复合工程系统抗地震设计的全局优化,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32(3):1~7 , 1999
[13] 王光远,抗震结构最优设防烈度的决策方法,建筑科学, 15(5):42~45 , 1999
[14] 王光远,论抗灾结构优化设计的实用化,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32(1):1~5 , 1999
[15] 王光远、朱靖华,地震作用下串、并联工作系统中结构失效相关性的近似处理,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8(4):1~7 , 1998
[16] 王光远,简单工程系统抗地震设计全局优化的直接解法,土木工程学报, 31(6):23~29 , 1998
[17] 王光远,抗灾结构的最优设防荷载和最优可靠度,土木工程学报, 30(5):12~19 , 1997
[18] 王光远 刘玉彬,结构模糊随机可靠度的使用计算方法,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5(3):38~46 , 1995
[19] Zhang, Yue; Wang, Guang Yuan. Analysis of structural fuzzy random seismic response ource: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 8(2):271, 1995
[20] 王光远,论工程优化,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11(2):199~204 , 1994
[21] 王光远、张淑华、顾平,论完全相关系统的可靠性,哈尔滨工程建筑学院学报, 27(1):1~5 , 1994
[22] Qiao, Zhong; Wang, Guang-yuan. On solutions and distribution problems of the linear programming with fuzzy random variable coefficients. Fuzzy Sets and Systems , 58(2): 155-170, 1993
[23] Wang Guang-yuan; Qiao Zhong. Linear programming with fuzzy random variable coefficients, Fuzzy Sets and Systems , 57(3): 295, 1993
[24] 王光远.未确知信息及其数学处理.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0 , 23(4)
[25] Wang Guangyuan, Tan Dongyao. Global Optimization of Engineering large scale system. Proc. Of International Conf.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ation , Beijing :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0
[26] Ou, Jin-ping; Wang, Guang-yuan. Fuzzy random dynamic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aseismic structures. Proc ICOSSAR 89 5th Int Conf Struct Saf Reliab , 1775-1778, 1989
[27] Duan, Ming-zhu; Wang, Guang-yuan. Fuzzy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 structural systems with continuous states of failure Source: Proc ICOSSAR 89 5th Int Conf Struct Saf Reliab , 779-786, 1989
[28] 王光远,欧进萍,汪培庄.动态模糊.模糊系统与数学, 1988 , 2(1)
[29] 王光远,王文泉,欧进萍.系统的广义可靠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88 , 6(1)
[30] Wang, Guang-Yuan; Ou, Jin-Ping. Fuzzy random vibration of multi-degree-of-freedom hysteretic systems subjected to earthquake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Structural Dynamics , 15(5): 539-548, 1987
[31] 王光远,欧进萍.多自由度滞变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模糊随机振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6 , 6(3)
[32] 王光远,王文泉.抗震结构的模糊可靠性分析.力学学报, 1986 , 18(5)
[33] Wang, Guang-Yuan; Wang, Wen-Quan Fuzzy optimum design of aseismic structure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Structural Dynamics , 13(6): 827-837, 1985.
[34] Wang, Guang-Yuan. Two-stag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intensity and its applicati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 Structural Dynamics , 13(1): 67-73, 1985
[35] 王光远.地震烈度的模糊综合评定及其在抗震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984(4)
[36] 王光远,王文泉.结构模糊优化设计.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1984 , 1(2).
[37] Wang, Guang-yuan; Dong, Ming-yao; Guo Hua. Optimum rigidity distribution of aseismic design for multi-story shear frames, Turk Natl Comm on Earthquake Eng , Ankara , 1980(5):25-32
[38] Wang, Guang-Yuan; Wang, Wen-Quan. Fuzzy optimum design of structures . ASCE, 1984(1):50-53
[39] Wang Guangyuan. Dynamic and static analyses of single-story factory building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ir space action . Scientia Sinica, 13(2) 1964
[40] 王光远.在非平稳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的分析方法.土木工程学报, 1964(1)
⑨ 王光远的专著
王光远著 . 建筑结构的振动 . 科学出版社, 1979
王光远编著 . 应用分析动力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1
王光远、董明耀编著 . 结构优化设计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87
王光远著 . 工程软设计理论 . 科学出版社, 1992
张跃、王光远著 . 模糊随机动力系统理论 . 科学出版社, 1993
王光远、张跃著 . 模糊随机过程论(模糊数学及其应用丛书) . 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4
王光远、陈树勋著 . 工程结构系统软设计理论及应用 .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6
乔忠、王光远著 . 模糊随机规划理论 . 科学出版社, 1996
欧进萍、王光远著 . 结构随机振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王光远、程耿东、邵卓民、陈厚群等著 . 抗震结构的最优设防烈度与可靠度 . 科学出版社, 1999 年
王光远等著 . 工程结构与系统抗震优化设计的实用方法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王光远、张鹏、陈艳艳、于玲著 . 工程结构及系统的模糊可靠性分析 .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王光远、吕大刚等著 . 结构智能选型理论及应用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