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利用dcf模型来确定权益资本成本,有哪些优点
股票资本成本一般不论税前或者税后,因为股东获得的收益都是税后支付,所以只有税后成本。负债利息是税前支付,为了与股票成本相比较,才会在税前的基础上再扣除税率计算税后成本。
Ⅱ dcf现金流量估值模型
基本上是
1、根据自由现金流定义调整财报数据
2、估算一些基本参数,要根据客观世界情况
3、根据公司估算未来企业现金流,并根据时间价值计算现值
Ⅲ 用excel计算dcf模型,DCF估值法的公式怎么用
1、首先打开电脑中的excel表格,然后在页面中选择要编辑的单元格C2。
Ⅳ dcf现金流量估值模型怎么计算
是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及其风险进行预期,然后选择合理的折现率,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折合成现值。使用此法的关键确定:第一,预期企业未来存续期各年度的现金流量;第二,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公允的折现率,折现率的大小取决于取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风险越大,要求的折现率就越高;反之亦反之。
任何资金都是有成本的,即有时间价值。而就企业经营本质而言,实际上是以追求财富的增加为目的的现金支出行为。在经济货币化乃至金融化后,财富的增加表现为现金或者金融资产的增加。现金一旦投入运营,其流动性完全或部分丧失,随着经营的进行或时间的延续,其流动性又趋于不断提高,并最终转化为现金。因此,公司的经营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现金流动过程。未来各个特定经营期间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就是公司价值的衡量形式,即:
(1)其中,FCF是税后经营现金流量的总额;
WACC是资本成本。
在将(1)式展开时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上是无限长,不可能对所有未来年份做出预测,因此,通常将展开式分成两部分,即:
价值=明确的预测期间的现金流量现值+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现金流量现值
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现金流量现值称为连续价值。可以用简化模型公式估算连续价值,公式如下:
连续价值=净现金流量/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假定明确的预测期后的现金流量为一恒定值,当未来现金流量按某一固定比率增长时,计算公式如下: (3)其中:NOP为明确的预测期后第一年中自由现金流量正常水平;
g为自由现金流量预期增长率定值;
r为新投资净额的预期回报率。
DCF应用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有限的范围内即上述的明确的预测期内(通常5到10年)预测自由现金流量;
第二步:根据是简化了的模型假设计算预测之后的自由现金流量水平;
第三步:按照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WACC)法折现自由现金流量。
Ⅳ DCF(折现现金流量模型)中自由现金流量增长率g如何估计
Ⅵ 贴现现金流法(DCF)和净现值法(NPV)在投资决策上有区别么
有,两者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现金流量贴现法(DCF)就是把企业未来特定期间内的预期现金流量还原为当前现值以确定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净现值法是把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的净现金流量按预定的目标收益率全部换算为等值的现值之和。净现值之和亦等于所有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所有现金流出的现值的代数和。
2、特点不同
净现值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能够在各种投资方案之间 进行比较,针对同一投资方案可以进行敏感性分析。 而用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方法容易造成低估甚至无法评估企业战略性投资的价值。因为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方法的重要前提之一是收益的存在,当人们使用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方法时,评估的对象普遍局限于“已到位”资产或正在展开的经营活动有获利能力的资产。
3、缺点不同
由于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方法(DCF)反映的是企业具有较可确定的所有能够产生现金流的资产的收益价值,如果企业存在未利用的资产(如闲置资产),这些资产当前不产生任何现金流,那么这些资产的价值就不会体现在估算的价值当中。而净现值法并不能揭示投资方案本身的收益率。
Ⅶ DCF估值如何具体计算(希望能有具体公式及步骤)
计算公式
一、FCF是税后经营现金流量的总额,WACC是资本成本。
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上是无限长,不可能对所有未来年份做出预测,因此将展开式分成两部分,即:
1、价值=明确的预测期间的现金流量现值+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现金流量现值。
2、连续价值=净现金流量/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二、DCF应用的步骤如下:
1、在有限的范围内即上述的明确的预测期内(5到10年)预测自由现金流量;
2、根据是简化了的模型假设计算预测之后的自由现金流量水平;
3、按照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WACC)法折现自由现金流量。
(7)dcf模型扩展阅读:
实际运用
1、用现金流量法折现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兼并后增加的现金流量和用于计算这些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然后计算出这些增加的现金流量的现值,这就是兼并方所能支付的价格。如果实际成交价格高于这个价格,兼并不但没有给兼并企业带来好处,反而引起亏损。
现金净流量:NCF=X(1-T)-I,其中,NCF是现金净流量;X是营业净收入(NOI)或税前息前盈余(EBIT);T是所得税率;I是投资。
2、折现率
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中,折现率是投资风险后,兼并方要求的最低收益率。自有资金的成本可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式(CAPM)求得,而债务成本则可用债务利息经税务调整后的有效利率得到。最后,该项投资的资本成本就是这2者的加权平均,也就是平均资本成本(WACC),即:
WACC=K=Ks(S/V)+Kb(1-T)(B/V)
其中:B是企业向外举债;S是企业动用自有资金数量;V是企业的市场总价值;Ks是企业股东对此次投资要求的收益率;Kb是债务的利率;T是兼并后企业的边际税率。
Ⅷ 如何用excel建立dcf模型
如何用excel建立dcf模型?关于现金流贴现估值法(DCF法)
之前有知友在 财务分析小工具v25版 中建议我将工具中的PE估值法替换为DCF估值方法,其实我并非没有考虑过,只不过考虑到DCF需要假设很多变量,因此也就迟迟没有动手。
鉴于了解DCF可以更好的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必要报酬率等的实践意义,因此借本文与知友们做一个简单分享。
1)货币的时间价值
这个是在公司理财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说的是今年的100元,在明年就不止100元了,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算我把这100元钱存入银行,一年后价值也应该是102元
2)必要报酬率
如果我投资收益率基本能稳定到8%,那今年的100元,放到明年,价值就是108元,很显然,如果你再向我借钱,如果利率低于了8%,我就不会再借给你(没有任何收益嘛),这8%,就成了我的必要报酬率。
3)现值和终值
还是拿上面存钱的例子,假设存款利息2%,那么,可以认为今年的100元与明年的102元等值,我们称这个一年后(或者n年后)的货币价值为终值,而对应当前的价值,为现值。
4)复利
还是拿上面的存款来说,假设100元存三年,第一年本息和为102元,第二年就是102(1+0.02)=104.4元,第三年就成了104.04(1+0.02)=106.12,如果一直这样下去,N年后存款价值:FV=C*(1+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