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报志愿的技巧
一是“三查看”: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录取分数。
二是“三了解”: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一般专业。
三是“三结合”:兴趣爱好,能力优势,就业考研。
四是“三兼顾”:学校,专业,城市。
五是“三层次”:冒险,稳健,保底。
六是“三清楚”:投档原理,录取规则,规避风险。
七是“三重视”:学校排序,专业排序,服从调剂。
(1)报志愿技巧扩展阅读:
所有的院校无论如何都希望考生都能够选择“服从”调剂,因为一方面,录取过程中,操作起来最便捷,进档就录取,随便啥专业都有理由,不必面对考生没完没了的责问与质疑。
另一方面,每一个院校都不可能全都是好专业,那些没人肯学的烂专业还指望并等候无数“服从”调剂的考生去充实呢。然而,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出于职业生涯的考虑,专业一定比院校更能够决定人的一生。
2. 报考志愿的技巧
首先是定位策略。要想更科学地定位,考生需要根据往年所在省份的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等位分”,也就是自己成绩对应的排名,在往年同名次下对应的分数。然后用这个分数来比较对应年的录取结果。
其次是批次策略。在处理批次间关系时,要遵守整体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有的考生本来可以冲刺一本的志愿,提前批却填报了比一本还保守的志愿,这样就丧失了机会。
第三是同一批次的冲保策略。考生在处理填报志愿“冲、稳、保”原则的时候,需要区分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录取规则。平行志愿提档规则的特点是可以冲(普通批实行顺序志愿则不能冲)。考生仍然要注意规避政策性退档的风险。
3.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有哪些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
4. 高考志愿填报时,有哪些关键技巧
“技巧谈不上,有一点小建议”
下边整理了一些选专业报考的知识,希望同学们都会选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对于即将填报志愿的准大一新生而言,不要对网上某些自媒体、公众号、甚至某些官媒的小以冲一下学校,这当然意味着你极大可能会被调剂一个差的专业,但如果你能力确实强,大一好好刷个高绩点,转专业基本都会成功,除非你想转的专业不招人。最后,还是祝愿所有大一新生都报考顺利,通知书早日到手。
5. 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技巧和原则
你好:名校或重点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率很高,但并不是所有本科院校都拒绝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有些普通本科院校每年都录取第二志愿考生才能完成招生计划,因此认真对待第二志愿是明智的,往往第二志愿能决定一个考生的命运,使他起“死”回“生”。选填第二志愿要遵循以下原则:
1.要与第一志愿拉开梯度
2.要填报有招收第二志愿考生历史的院校
3.最好填报本省的高校或分数级差小的高校
4.专业应选择服从调剂。
在以上原则基础上,也要注意一些技巧。对于那些分数高又无十足把握上第一志愿,但又不愿上二、三流一本学校的考生,第二志愿可以考虑填报一些特意为高分第二志愿的考生留出名额的重点院校甚至名牌高校。其实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对第二志愿高分的考生产生兴趣,他们在对待“高分二志愿”问题上都表现出积极态度。对于分数达到一本的考生,在选填第二志愿时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一本第一志愿“赌”一所较好的重点高校,但不把希望全部寄托于它,第二志愿填一所本省较为一般的重点高校,确保能上重点;第二种就是一本志愿全“赌”好的重点高校,但做好“输光”的心理准备,关键的二本第一志愿填一所较好的普通高校,像北方工大等。第一种选择适合看中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分的考生,第二种选择适合看中学校真正实力的考生。每个考生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去选择。对分数在一本和二本之间的考生,基本不用过多考虑一本的志愿,关键是填好二本志愿,那些高考发挥得不太理想,但有非常强的考研愿望的考生,可考虑相对一般的普通高校。不管怎么说,第二志愿的录取率远低于第一志愿的录取率,第三志愿的录取率更小得多,因此,不如采取“冲第一,保第二”的方式,把第二志愿作为保底志愿对待更稳妥。录取第二志愿考生时往往有附加条件,常见的是要求服从专业调剂。如学校录取规则会规定在招生人数不足时,按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录取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但考生应保证服从专业调剂。一方面考生要有心理准备,自己被二志愿学校录取的话,专业要求是无法保证的,另一方面二志愿学校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不填专业服从调剂,则只能退档,因此在填志愿时“服从专业调剂”不是可随意处置的,往往可决定其高考的成败。而且,高校对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办法除前面提到过的志愿分数级差、专业服从调剂之外,还有对学校志愿服从的态度也有区别。有一类学校明确表示,未填报该校志愿的考生不予录取,哪怕填了学校服从调剂也没有用。另有一类学校则表示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包括服从学校调剂的考生。还有一个问题是梯度多大才算合理。高校招生录取时是分批进行的,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分四批录取,即提前录取、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及高职和专科院校的录取。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到本地招生高校的办学层次来划分,每一批学校都不止几个、十几个,除提前录取院校相对少一些外,其他批次录的院校少则几十,多则百多个,虽然是同一批录取的高校,但录取分数可能相差很大,譬如北大、清华与同批录取的高校相比,投档分和录取分可能相差几十分。所谓“梯度”,就是指在同一批次的学校,因多种因素,在录取分数上形成的高低差别。“梯度”是客观存在,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就得认真对待。到底什么样的梯度才是合适的呢?这里虽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数值来表述,但是提出一些把握原则。首先,对那些明确表示不招第二志愿考生或原则上不招收第二志愿考生的学校,可以视其分数级差为任意大,选择那样的学校为第二志愿,填了也是白填。其次,对拟选的第二志愿学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如知名度、地域、招生专业及人数、近几年在本省(市、自治区)的录取分等,如果同一志愿相差无几,说明这两个学校间的“梯度”很小,属于同一层面的学校,他们彼此之间是不宜互为第一、第二志愿的。第三,对于高分考生而言,第二志愿学校也不能选择层次太低的学校。例如某考生第一志愿报北京大学,第二志愿选的是同批录取中录取分最低的,录取分相差七八十分的学校,虽然有梯度,但是太大了,极可能造成“高分低就”,那也不合适。第四,第二志愿学校不能与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分倒置。总之,在填报志愿时,第一、二、三志愿之间要避免“并列式”,也要避免波浪式,更不能从低到高地倒置,就经验而言,志愿梯度选在第二志愿学校的分数级差30分左右较合适,看自己的考分减去分数级差后能否给第二志愿学校投档,如果够的话,万一第一志愿落选,被第二志愿学校录取仍有较大的把握。
6. 高考填报志愿有什么技巧
以下几点希望对你有用:
一、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二、录取批次关系
由于招生学校在客观上存在差异,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实行分批录取的方法,分为提前录取、第一批录取、第二批录取、艺术类高职、专科录取。
(1)提前录取的院校,指军事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和少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艺术院校及招收艺术专业的院校、体育院校及招收体育专业的院校。
(2)第一批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重点本科院校、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经批准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
(3)第二批录取的院校,一般本科院校。
(4)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
(5)专科录取的院校,指全国(含北京市)的专科类院校和招收专科学生的本科院校。
在录取中,以上每批录取院校之间按批次顺序录取,互不影响,只有上一批结束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批录取。
三、在录取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院校或专业不能满足招生计划,还有一些线上考生因填报志愿不合理而未被录取的情况。对此,在各批次录取结束时,如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高校一般会有如下做法:
对已经达到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且有该校第一志愿的考生降分补录;
对已经达到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且有该校第二志愿的考生降分补录;
如仍未完成招生计划将通过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开剩余计划征集志愿,电话或者网上填报;
如生源仍不足的高校将有可能进一步降分录取。
7. 高考填报志愿有哪些技巧
议你在填报的志愿中,设置一些“保”的志愿,这些志愿的录取名次比你高考的名次低一点;建议你再设置一些“稳”的志愿,这些志愿的名次与你的高考名次大致相当;建议你再设置一些“冲”的志愿,这些志愿录取名次比你高考所在的名次略高一些。至于“冲”“稳”“保”三个方面的志愿数量的设置,由你的喜好和意愿所决定。
在录取的专业的选择上,建议你能平衡自己的喜好与父母亲的意见。说实话,你所选的专业与之后所从事的职业之间或许有很大可能是不一致的,但是同时转念一想,如果大学这四年学习了自己不够中意的专业,并且要持续四年,这其中的心理感受是不是不够好?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有很大可能会与父母亲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冲突,这在大多数考生的志愿填报当中都是很正常且常见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必须做到的一点就是承认报考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在这个基础上开展耐心的工作,与父母尽量保持耐心的沟通,达成一个人人都接受的结果。
报考的过程是比我们想象当中困难的,有些学生报考的态度认真,以至于他们把报考的书都翻烂了,而他平时做作业可不会那么认真地把作业本翻烂的。
在大致挑选好自己想报的大学之后,再对这些大学当中自己比较中意的专业方向进行筛选,根据自己的方向筛选出自己中意的专业。在你所选的每个大学内部的各个专业,所录取的分数都是不同的。可以在自己所中意的这些专业之内又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分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