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冷却塔嗜肺军团菌处理报告
闭式冷却塔能有效抑制军团菌
冷却塔一般被安放在建筑物的顶层,塔顶有大型风机,塔内的循环水在风机的作用下极易形成气溶胶,如果冷却塔循环水受到污染,无疑就会成为污染源。因此,要加强对冷却塔系统的卫生管理和循环水的监测,对其进行定期有效的清洗消毒。下面简单列举一个当前国际制冷空调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用来说明冷却水中的肺亲和性菌的危害,以及它是如何繁殖、生长,最后简要阐述应如何防止。
肺亲和性菌是一种病原细菌,其感染症状早在1942年就被列为不明原因的疾病而报道过,但引起人们十分震惊则是70年代中期的一次会议发生的严重死亡事件,1976年7月至8月间,美国费城饭店召开退伍军人会,到会者许多人发生原因不明的急性肺炎,很快不治而亡,死亡率达15.8%,因此后来便称之为《肺炎型退伍军人病》,经研究证实,这种病菌的生成、繁殖及传播与空调设备(包括冷却塔)有关,原来,肺亲和性菌是一种在各种环境下均可发现且分布极广的士壤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和水中。之所以易在水塔的循环水中生成和繁殖,估计是由于水中的多种成份经不断浓缩又成为各种微生物滋生的营养液。虽然目前尚未弄明白这种细菌什么条件下侵入及什么条件对其滋生最有利,但无疑地,水塔中循环水的水温(约20—32℃)周围潮湿的环境以及不断浓缩而形成的营养液,都为肺亲和性菌繁殖提供了条件,这种细菌在冷却塔运行时随水飘出而进入大气中,如被人们吸入,便被感染,尢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和免疫性差的人更易染上。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知道,除非不使用冷却塔,否则肺新和性菌侵入冷却水中并随水飘出而进入大气中是可能的,且又是难于避免的;可是,由于冷却塔具有空冷式冷却设备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如冷却效率高,逼近值可低到3~5℃,第一次投资和能耗低等,因此,在以前、现在乃至将来,它的广泛应用,已是人们所接受的事实,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来抑制肺亲和性菌的滋生和繁殖。我公司根据多年来对冷却塔的生产和研究,总结出一些防止细菌生成的措施,这些措施十分简便易行,而且又是十分有效的,我们只需做到“明确制度,付之实施,持之以恒”。这些措施大致如下:
1、定期于冷却塔循环水中投放消毒(杀菌)剂。
2、冷却塔应定期检查水质,定期清洗和换水。
3、降低冷却水营养化程度——即提供较大比例的补充水,有关资料指出:补充水量占总量的4%时,仍可测出有肺亲和性菌,不言而谕,从防止肺亲和性菌滋生而言,补充水应大于总量的4% 。
相对于开式冷却塔,闭式冷却塔的冷却水由于是密闭循环工作,也就是说,冷却水与空气没有直接接触,这就能很好的遏制肺新和性菌的产生,我公司生产的飞扬菱电牌闭式冷却塔采用独特设计的高效收水器,使得闭式冷却塔的漂水率只有0.001%,大大减少肺新和性菌在冷却塔运行时随水飘出而进入大气中的几率。
⑵ 嗜肺军团菌的微生物检查
一般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肺活检组织或胸前积液等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 用BCYE培养基分离细菌,再根据肺炎特性、菌落特征、生化反应作出鉴定,但往往结果出现较晚。 可将标本用一只荧光标记抗体进行直接荧光实验,既特异又可做出快速诊断。 可用ELISA、RIA及乳胶凝集等试验检测标本中该菌特异性抗原或用PCR技术检查该菌核酸进行快速诊断。
⑶ 制作盲样,将嗜肺军团菌接种到水中,需要培养吗
简单的说,是。
一、1976年美国费城退伍军人协会会员中曾爆发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经研究,发现一种细菌命名为嗜肺军团菌.随后,许多有关细菌暂被列入这一属,且追溯研究发现早在1943年即有军团人员病的病例.现已提出了超过30种军团杆菌,至少19种是人类肺炎的病原.其中最常见病原体为嗜肺军团菌(占病例的85%~90%),其次是L.micdadei(占5%~10%),再次是L.bozemanii和L.moffii.此类细菌形态相似,具有共同的生化特征,引起类似疾病。
二、疾病的范围包括:(1)无症状血清变化;(2)自限性无肺炎的流感样病态,有时叫做庞提阿克热(Pontiac fever);(3)军团人员病为最严重和最常见到的肺炎类型;(4)局限性,罕见的软组织感染。
三、军团病占需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8%,占致性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4%左右.大多数病例为散发性,多发生于夏末和秋初.人和人之间的传播尚未得到证实.当给水系统受到污染或形成气溶胶的病原体经空调系统冷凝器的蒸发气体,或污染的淋浴喷头传播时,嗜肺军团菌则暴发流行.军团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人都是中年男性.已确定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滥用酒精和免疫抑制,特别是由皮质类固醇引起的免疫抑制。
四、军团菌是隐藏在空调制冷装置中的致病菌,随冷风吹出浮游在空气中,吸入人体后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及发热的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和肾衰竭。军团菌最早是由于部队室内密闭作业,导致群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而得名。军团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有时可以致命的肺炎。军团病是由军团杆菌引起,这种细菌产生在自然环境中,在温水里及潮热的地方蔓延。人工供水系统有时也能为军团杆菌的大量繁殖提供生存环境。这些系统包括淋浴器、矿泉池、喷泉以及空调设备的冷却水塔。人们通常是由于呼吸了被军团杆菌污染的水源散发的水雾而传染上军团病的。
据估计,在美国每年都有国每年都有8000~18000人感染上军团病。有些军团病感染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比较温和,甚至根本就没有得病的迹象。军团病患者通常有发烧、畏寒及干咳或咳痰等表现。部分患者还有肌肉疼痛、头痛、疲劳、食欲不振及偶尔腹泻等症状。这种病的潜伏期约为的潜天。许多病例表明,出现症状需要5~6天的时间。军团病可以用红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军团病已知的首次爆发是在发是1976年美国费城,221人感染疾病,其中亡34人。由于大多的者都是军团成员,因此称为军团病或退伍军人症。该病的第二次大爆发是1985年在英国的斯塔福德医院。这次101个被感染者中有28人亡。
⑷ 冷却塔中出现嗜肺军团菌该怎么处理
军团菌通常寄生在某些原生动物及藻类的体内。要彻底清除军团菌必须彻底清除军团菌的寄主微生物。然而,绝大多数的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不能杀灭军团菌所寄生的原生动物和藻类,因此也就无法彻底杀灭军团菌。次氯酸溶液则可以渗透到菌体内部杀死军团菌。处理冷却塔中嗜肺军团菌可以采用丹麦的次氯酸发生器进行投加处理。
⑸ 嗜肺军团菌的介绍
嗜肺军团菌是一种有鞭毛,革兰氏阴性,军团菌属多形态性的短小球杆菌。二名法 Legionella pneumophilaBrenner DJ, Steigerwalt AG, McDade JE
⑹ 嗜肺军团菌的基因组
2004年,三种类型的嗜肺军团菌的基因序列已被成功测定,这为从分子生物学层次了解嗜肺军团菌及军团菌属铺平道路。对180种嗜肺军团属的DNA序列改变的基因比对检测证实了其基因具有高塑性以及频繁的突变频率。更详细的有关其生活周期的资料是来自于对生活在其自然宿主——卡氏棘阿米巴之中的嗜肺军团菌的基因表达分布的研究。研究发现了嗜肺军团菌的生活周期分为两段,而且深入研究了其可感染、可复制的特性。
⑺ 嗜肺军团菌能治好吗
可以有效治愈,需要在呼吸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性治疗。具体需要结合临床分析判断。
⑻ 嗜肺军团菌的简介
1976年美国费城退伍军人协会会员中曾爆发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经研究,发现一种细菌命名为嗜肺军团菌。随后,许多有关细菌暂被列入这一属,且追溯研究发现早在1943年即有军团人员病的病例。现已提出了超过30种军团杆菌,至少19种是人类肺炎的病原。其中最常见病原体为嗜肺军团菌(占病例的85%~90%),其次是L。micdadei(占5%~10%),再次是L。bozemanii和L。moffii。此类细菌形态相似,具有共同的生化特征,引起类似疾病。
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特征描述
嗜肺军团菌不抗酸,无孢子,无荚膜,类似于杆菌。不能分解明胶、糖类或是尿素,同时,不可参加酵解反应。嗜肺军团菌无色,也非自身荧光。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测试阳性。β-内酰胺酶阳性。
专性需氧,在自然界可长期存活,如在蒸馏水中可存活139天,自来水中可存活369天,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菌落特征为灰白色,有光泽,湿润,圆形,凸起,并有特殊臭味。革兰氏染色不明显,多用镀银法或Giemsa法染色。
⑼ 嗜肺军团菌的鉴别要点
您好
嗜肺军团菌是一种有鞭毛,革兰氏阴性,军团菌属多形态性的短小球杆菌。二名法 Legionella
pneumophilaBrenner DJ, Steigerwalt AG, McDade JE 1979
1976年美国费城退伍军人协会会员中曾爆发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经
嗜肺军团菌
是尿素,同时,不可参加酵解反应。嗜肺军团菌无色,也非自身荧光。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测试阳性。β-内酰胺酶阳性。
专性需氧,在自然界可长期存活,如在蒸馏水中可存活139天,自来水中可存活369天,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菌落特征为灰白色,有光泽,湿润,圆形,凸起,并有特殊臭味。革兰氏染色不明显,多用镀银法或Giemsa法染色。[1]
⑽ 嗜肺军团菌,不知道怎么治疗,
嗜肺军团菌属革兰阴性需氧菌,为胞内寄生菌。嗜肺军团菌引起军团病,该病流行于夏秋季,主要通过吸入带菌飞沫而感染。常见的感染来源为污染的空调和供水系统。军团病主要有流感样型和肺炎型两种临床类型,流感样型预后良好,肺炎型死亡率较高(大于15%)。确诊依赖于特异性抗体的检查(应为阳性或强阳性)及在痰、胸腔积液、肺组织活检标本中分离出细菌。红霉素、利福平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好。
您的妹妹嗜肺军团菌抗体是弱阳性,只能说明肺内寄生着嗜肺军团菌,但不一定致病。如果是嗜肺军团菌引起军团病,胸片检查也应该有病变。
所以,我建议您的妹妹拍胸片进一步检查一下。
另外,反复咳嗽,需要注意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