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千手观音"谁是编导的问题
这2个人都给我上过课!
真的就是各有各的说法
高金荣 给我看过一本书,上面写的是她现在享有国家金帖,还说什么她是墩皇舞蹈创始人之一
她排过《千手观音》但是好像没有注册版权
这场官司就以为这一点,没有注册就算你前好几十年也没用
张纪纲呢 就说其实《千手观音》是他的原创,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这版《千手观音》就是他的作品,但是在这之前也有这个舞蹈的出现
他说他没有看过,也没有听说过,但是我有点不信,不可能他没有听过,看过嘛我到不赶保证
这也不是什么权大不大的问题,就是高金荣笨了,哑巴吃黄连啊?谁都不能怪谁```
㈡ 茅迪芳的从艺经历
茅迪芳在莫斯科留学期间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师从戴爱莲、吴晓邦、韩世昌、马祥林、白云生、候永奎、王萍、索科斯基、巴兰诺娃)
1956年:赴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国立音乐学院舞蹈系深造学习舞蹈导演专业1959年:归国任云南省歌舞团舞蹈编导
1962年:进入中国舞蹈家协会
1979年:出席全国第四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
1980年:出任甘肃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1980年:调入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任舞蹈编导
1981年:茅迪芳(著名舞蹈编导)被收录进入《中国艺术家辞典》
1986年:茅迪芳(中国杰出妇女)被《中外著名妇女辞典》收录
1996年:退休
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就任中国北京群众艺术馆舞蹈教员;
茅迪芳在捷克留学期间,1951年:创作了著名的群众广场舞蹈《青年友谊圆舞曲》为主的群众集体舞;如《欢乐的节日》、《野游》、《豌豆花》等等十余个群众集体舞,并延续至今依旧是中国广场群众舞蹈中传播最为广泛的舞蹈,为建国初期开展的群众舞蹈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80年调入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任舞蹈导演。
在此期间《景颇刀舞》(集体舞)、军旅题材《激流飞渡》、《滦水情》等多部作品屡屡获奖(详见作品表) 1987年中国古典集体舞《吉祥天女》(又名:《大佛》、《千手观音》等详见历年节目单)本作品汲取了敦煌壁画、山西大同彩塑、云南筇竹寺罗汉堂等中的‘千手千眼’观音造型为核心,融汇了傣族舞蹈、印度舞蹈的特色并吸取了当时年轻人时尚的霹雳舞等多种舞蹈贯穿语汇为主要创作。
㈢ 茅迪芳的介绍
茅迪芳,女,1935年浙江出生,中国著名舞蹈编导家1。代表作品:电影《阿诗玛》获得国际电影节舞蹈片大奖2,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舞蹈编导 3、《赶摆》、《吉祥天女(即“千手观音”原作)》4 《绣金匾》 5、《阿瓦人民唱新歌》 6、《青年友谊圆舞曲》 7《景颇刀舞》 8等,亲自发掘培养出:著名傣族舞蹈家刀美兰、杨丽萍、杨丽坤、马羚、独臂舞蹈明星马丽以及左青、赵明、官明军、赵小津、李福祥、韩茹、张卫东、许建、刘露等多名军旅舞蹈家。其创作的近百余部舞蹈作品多部作品获得全国、全军奖项并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㈣ 茅迪芳的作品年表
1960年: 多次深入云南西盟及澜沧佤族地区撰写了《阿佤族舞蹈介绍》并发表于1980年第一期舞蹈杂志(成为舞蹈从业者学习阿佤族舞蹈的范本)
舞蹈作品:
1951年:创作了著名的群众广场舞蹈《青年友谊圆舞曲》为主的群众集体舞《欢乐的节日》、《野游》、《豌豆花》等。
1959年:傣族舞蹈《赶摆》(群舞)领舞:刀美兰,本作品吸收进大型歌舞史诗《东方红》改编为独舞。本作品是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作品)。1962年: 佤族舞蹈《舂米》(群舞);僾尼族舞蹈《采茶舞》(群舞);其中:《赶摆》、《舂米》和《采茶舞》被电影《彩蝶纷飞》收录。僳僳族舞蹈《簸箕舞》(群舞)。
1963年:中国首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舞蹈电影《阿诗玛》;任舞蹈导演与(电影导演刘琼合作)。主演:杨丽坤。于1982年西班牙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舞蹈片奖》成为中国第一位同时也是至今的唯一一位在国际电影节上获此殊荣者。
1964年:茅迪芳舞蹈《激流飞度》僾尼族舞蹈《采茶》。
1966年:阿佤族舞蹈《阿佤人民唱新歌》(群舞);傣族舞蹈《草鞋歌》(群舞);傣族舞蹈《筒裙之歌》(群舞)。
1967年:傣族舞蹈《一江水》(独舞:表演者:刀美兰)。
1988年:大型舞剧《召树屯与婻姆诺娜》(另名《孔雀公主》原领舞女主角:杨丽萍)任舞剧艺术指导并亲自参加编舞,兼任舞蹈基本功训练教员。 汉族陕北舞蹈《绣金匾》(群舞);撒拉族舞蹈《奶茶献给华主席》(群舞);军旅题材舞蹈《冰峰雪莲》(群舞)。
茅迪芳舞蹈《吉祥天女》 汉族陕北舞蹈《绣金匾》及撒拉族舞蹈《奶茶献给华主席》《冰峰雪莲》作品获得《第四届全军文艺汇演》优秀舞蹈作品奖(被收录入电影《胜利号角》)
军旅题材《永不下岗》及军旅、藏族题材《雪山曙光》被评为全国独舞、双人舞、三人舞汇演优秀节目奖。(表演者)左青、韩茹等。 军旅题材《山花浪漫时》获得兰州军区创作奖
军旅、土族舞蹈《追星星》,
军旅、裕固族舞蹈《红柳丛中战歌亮》军旅、彝族舞蹈:《红灯照彝水》 舞蹈作品:
1980年作品:景颇族舞蹈《景颇刀舞》(集体舞)(获得1985年获全军第五届文艺汇演优秀舞蹈作品奖、1999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舞蹈比赛获‘金奖’) 。
1980年作品:中国古典舞《心中的玫瑰》双人舞 1983年作品:军旅题材《激流飞渡》。
茅迪芳舞蹈《永不下岗》领舞:赵明、张卫东,本作品获得全军第五届文艺汇演优秀作品奖 。
1983年作品:军旅题材集体舞《滦水情》为引滦入京工程特别创作的作品,获得北京军区表彰,抗日战争题材女子集体舞蹈:《八女投江》。1984年:中国古典舞、双人舞《橘颂》表演者:赵小津等。 彝族舞蹈、双人舞《酒歌》表演者:A组:赵永斌、杨青,B组:赵香 、张明(中央民族歌舞团)(使用罕见的彝族烟盒舞为舞蹈的主要语汇)。
1984年:中央电视台大型连续剧《西游记》全剧舞蹈编导;与著名电视导演:杨洁合作。表演单位:北京舞蹈学院、煤矿文工团、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等等……
1985年:傣族舞蹈《盘鼓灯》(又名:《吉祥之光》)表演者:A组:朱梅 B组:马羚 C组:杨丽萍 本作品获得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艺术
节:‘优秀作品奖’、‘表演一等奖’、全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汇演优秀
创作、表演奖(本作品使用手中托举明火蜡烛的祭祀为舞蹈主要语汇。)
1987年:中央戏剧学院话剧《桑树坪记事》舞蹈总设计(与著名戏剧导演徐效钟合作)
1987年:中国古典集体舞《吉祥天女》(又名《大佛》、《千手观音》等)
表演单位:
A: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表演者:李彤、张博、刘露
B: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
C:中国东方歌舞团,本作品汲取了敦煌壁画、山西大同彩塑、云南节竹寺罗汉堂等中的‘千手千眼’观音造型为核心。
1987年:佤族舞蹈《猛侗》集体舞(应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蹈团特约创作)表演者:官明军,表演单位: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
1988年:军旅题材《清风送爽》 1988年:大型舞剧《召树屯与婻木喏娜》(复排)表演单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
其中,1987年的作品,中国古典集体舞《吉祥天女》于1999年被领舞演员,刘露教授给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于2000年世界残疾人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表演并于2005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播出,大获好评并获奖。
2010年为青年残疾人舞蹈家马丽、小伟(3+3舞蹈组合)创编了借助轮椅比较完美的表现双人舞的技巧及托举。并于2010年3月参加国际慈善晚会首演成功。
㈤ 千手观音原创作者是谁
《千手观音》原创作者叫“张继刚”。
但是这个人物是比较有争议的。舞蹈《千手观音》走红后,先有高金荣,后是刘露都宣称自己是原创,她们上法庭的上法庭,见记者的见记者,然后就都悄无声息了!茅迪芳也是也是颇有争议的人之一,她也曾经说过她是原作者,但有很多人不相信她是原创。因为春晚上的节目和她以前的那个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㈥ 茅迪芳的人物简介
茅迪芳,中国著名舞蹈编导家,1935年她浙江出生,1951年开始从事舞蹈事业,1956年赴捷克布拉格音乐学院戏剧系学习舞蹈编导及教育专业,1958年回国后历任:云南省歌舞团、兰州军区歌舞团、北京军区歌舞团编导、教员。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全国第四届文代会代表,甘肃舞蹈家协会第一任副主席等职务;
茅迪芳是中国当代著名舞蹈编导家,其个人传记于1981年被《中国艺术家辞典》收录,于1986年被《中外著名妇女辞典》收录。
茅迪芳编导的代表作品:电影《阿诗玛》获得国际电影节舞蹈片大奖,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舞蹈、《赶摆》、《吉祥天女(即“千手观音”原作)》《绣金匾》、《阿瓦人民唱新歌》、《青年友谊圆舞曲》《景颇刀舞》等等,其创作的近百余部舞蹈作品多部作品获得全国、全军奖项并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作为舞蹈教育方面茅迪芳亲自发掘培养出:著名傣族舞蹈家刀美兰,著名白族舞蹈家杨丽萍,著名彝族电影演员杨丽坤、著名时装设计、影视、主持多栖明星马羚、著名独臂舞蹈明星马丽以及多名军旅舞蹈家:左青、赵明、官明军、赵小津、李福祥、韩茹、张卫东、许建、刘露等等,桃李满园硕果累累。
㈦ 感动中国《千手观音》,辉煌背后恩怨不断,幸好还有谁
我国著名聋哑人舞蹈家邰丽华参加了文艺界抗击疫情主题MV的拍摄,年过不惑的她风采依旧,身上依然散发出舞蹈家特有的魅力。
此时,距离邰丽华在春晚和20位搭档共同表演《千手观音》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但是,要说舞蹈《千手观音》最大的人生赢家是邰丽华也不准确。笔者认为,这支舞蹈还有一个更深层的社会意义,那就是带给无数残疾人和残疾儿童父母深刻的影响和恒久的信心。
当命运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㈧ 茅迪芳的状告《千手观音》侵权
2005年春节,张继刚以编导身份署名并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单位演出的《千手观音》在央视春晚演唱后引起好评。因认为舞蹈《千手观音》侵犯自己的著作权,71岁的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原舞蹈编导茅迪芳女士将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告上海淀法院。茅迪芳称,自己的《千手观音》最初名为《吉祥天女》,创作于1987年8月,为12人版,排演的时候,就被称作“千手千眼”、“千手观音”、“大佛”等名字。她认为张继刚春晚版《千手观音》和自己作品主要相同点在于,首先,主题思想没有变,都是洒向人间都是爱;其次使用了长指甲和手心里的眼睛。茅迪芳在云南生活了15年,在兰州呆了8年,傣族就有一种长甲舞,她把这种舞蹈运用到了《千手观音》。最重要的相同点是造型和韵律上的相同,在造型上茅迪芳吸收了敦煌、大同、云南、西藏等壁画和雕塑的精华,其所使用的舞蹈语汇多为傣族舞和印度舞蹈的韵律完成,另外加入了当时的时尚元素霹雳舞蹈动作。此外,两部作品在结构、道具、表演者性别设置、静态造型、动态造型、音乐篇章、节奏等方面也都是一致的。海淀法院于2007年作出判决,驳回了茅迪芳的全部诉讼请求。法院审理后认为,作为编导,茅迪芳只享有编导的署名权。因此,茅迪芳作为署名编导,有权主张自己的署名权,并不享有署名权之外的其他权利。而且经过对比,《吉祥天女》与《千手观音》两个舞蹈的背景音乐、舞美、灯光、演员服装等均不相同。两个舞蹈并不构成实质性相似,因此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㈨ 她是《千手观音》的最大受益者,拒追求8年的富豪,如今怎样了
聋哑人一直都是中国非常关注的一个群体,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音乐,只能用心去感受。
而要说起“千手观音”,可能不少人对于千手观音的印象都在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
当年这个节目可以说是让观众们都十分的吃惊,不仅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华贵典雅的样子也让人十分难忘。
也希望邰丽华能够延续这样的精神,并且能与丈夫白头偕老!
㈩ 86版《西游记》里“十家人”,许晴姐妹客串,杨洁夫妻搭档,还有谁
《西游记》首席摄像师王崇秋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记录了《西游记》剧组中曾经出现过的“一家人”。他们有的是夫妻,有的是父子,有的是母女,有的是父女,还有的是姐妹。笔者选择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十家人”做了一个集锦,以纪念这些为《西游记》的拍摄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们。
先从主演们来吧:
吴桂苓的老伴吕中老师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只是由于时间不凑巧没能在《西游记》中客串,但她还是发挥所长为黑狐精的化身做了配音。
七、林如和王雪纯母女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著名的《致橡树》,林如老师的朗诵版本是其中评价最高的。她在《西游记》中为车迟国王后配音。
林如的女儿是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和主持人王雪纯,她的声音甜美而且可塑性很强,在《西游记》中她先后为哪吒和红孩儿配音。
八、邹赫威和李文玲夫妻
《西游记》《计收猪八戒》一集中,给猪八戒的老丈人和丈母娘配音的是一对夫妻邹赫威和李文玲。
邹赫威声音变化很强,他先后给高太公和猪八戒化身配音,李文玲还是一位出色的演员,晚年在一些热播剧如《好先生》中都有出镜。
九、许晔和许晴姐妹
许晴的父亲许国成和杨洁导演很熟悉,当剧组寻找太上老君身边两位童子时缺少一个,有人推荐了许国成的女儿许晴。
十几岁的许晴一来,杨洁导演就看中了,因此就让她出演了这个有些婴儿肥的小道童。《西游记》全部播出的那一年,许晴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
鲜为人知的是,许晴的姐姐许晔也在《西游记》中出演了一个角色,就是《坎途逢三难》那集中,黎山老母身边的小丫鬟,这个标致的小姑娘一出现就被猪八戒看上了,她扭头一声“哼”平添了可爱劲儿。
正是由于猪八戒偷看许晔,这才导致黎山老母决定给猪八戒一次教训,于是就有了真真、爱爱和怜怜。
平心而论,许晔的颜值可不比许晴低,而且导演还给了特写。
十、王崇秋杨洁夫妻
说《西游记》是个夫妻店也是说得通的,因为剧组里最重要的几个人里必定有导演和摄像师两位,《西游记》的导演是杨洁,首席摄像师甚至是唯一摄像师则是王崇秋。正是杨洁和王崇秋的夫妻合作才有了这么多精彩的镜头。
值得一提的是,杨洁导演要比王崇秋大14岁,根绝杨洁导演自传显示,当年她带着三个女儿和王崇秋结婚在中央台也是一个惊世骇俗的事情。不过说起来两人走在一起也很正常,一个是转播导演,另一个是摄像师,工作上本来就是最紧密的搭档。两人合作了几十年,堪称国内电视剧的神仙眷侣。
人说“举贤不避亲”,从《西游记》剧组里这么多的一家人来看,他们是对这句话贯彻最好的团体了,有了这么多一家人的努力,才有了经典流传的《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