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肇始是什么意思
开始的意思
Ⅱ “肇始”与“伊始”分别是什么意思
肇始
[zhào
shǐ]
发端,开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至
鬻熊
知道,而
文王
谘询,馀文遗事,録为《鬻子》。子目肇始,莫先於兹。”
清
姚鼐
《孙忠愍公祠记》:“观察以谓
孙氏
建功,肇始於
忠愍
,而无专祠,非所以表忠义以光后嗣。”
康有为
《<味梨集>序》:“四五七言、长短句,其体同肇始於《三百篇》。”
柯灵
《香雪海·历史老人摊了牌》:“一九四九年是
中国
历史的分水岭,它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肇始。”
伊始
[yī
shǐ]
初始,事情的开端。
晋
陆机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匪愿伊始,怡命之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巴陵本末》:“朕访落伊始,首下诏求谠言。”
明
何景明
《寄赠王子衡》诗之一:“昔饯迈伊始,今怀缅犹故。”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摺》:“昔
日本
维新伊始,废藩置县,前此藩士,皆有世禄。”
Ⅲ 肇始和伊始的区别
肇始:
发端,开始。
康有为 《序》:“四五七言、长短句,其体同肇始於《三百篇》。”
柯灵 《香雪海·历史老人摊了牌》:“一九四九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它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肇始。”
伊始:
开端;开始。伊,助词,无实义。
时国家草创,网络伊始。《隋书·辛彦之传》
粒食伊始,农之所先。《唐书·音乐志》
二者意思相同,不同于两者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文言色彩重,后者更偏重口语色彩。
Ⅳ 肇始 开始 有什么区别
一、表达意思有差异
1、肇始:发端,开始。
2、开始:从头起,从某一点起;着手进行;开始的阶段。
二、出处不同
1、肇始:出自中国电影理论家、剧作家柯灵《香雪海·历史老人摊了牌》,“一九四九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它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肇始。”
2、开始:出自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这时候,群众散而稍聚,稍聚而复纷散,枪声便开始了。”
(4)肇始扩展阅读:
“开始”的反义词:结束
1、读音:jié shù
2、表达意思:完毕,不再继续;装束;打扮;收拾;处置;拘束。
3、出处:出自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翻译:鸷鸟在风中忧伤地盘旋啊,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不断地悲鸣。为什么不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啊,人生苦短何必处处自我约束!
4、例句:眼看考试时间快结束了,同学们也陆续交卷了,可是我的好朋友小王却还在那“绣花”呢,真令人为她着急!
5、反义词:开始
Ⅳ 肇始与伊始的区别,分别的意思是
肇始 [zhào shǐ]
发端,开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至 鬻熊 知道,而 文王 谘询,馀文遗事,録为《鬻子》。子目肇始,莫先於兹。” 清 姚鼐 《孙忠愍公祠记》:“观察以谓 孙氏 建功,肇始於 忠愍 ,而无专祠,非所以表忠义以光后嗣。” 康有为 《<味梨集>序》:“四五七言、长短句,其体同肇始於《三百篇》。” 柯灵 《香雪海·历史老人摊了牌》:“一九四九年是 中国 历史的分水岭,它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肇始。”
伊始 [yī shǐ]
初始,事情的开端。
晋 陆机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匪愿伊始,怡命之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巴陵本末》:“朕访落伊始,首下诏求谠言。” 明 何景明 《寄赠王子衡》诗之一:“昔饯迈伊始,今怀缅犹故。”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摺》:“昔 日本 维新伊始,废藩置县,前此藩士,皆有世禄。”
Ⅵ 肇始 的 拼音 是
肇始拼音:
[zhào shǐ]
[释义] 开始;发端
Ⅶ 肇始的介绍
【拼音】zhào shǐ【释义】发端,开始。
Ⅷ 肇始这个词怎么用啊
肇始:开端。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至於晋代之书,繁乎著作。陆机肇始而未备,王韶续末而不终。
中性词 书面用语
"肇事"是贬义词.
Ⅸ 肇始的出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至鬻熊知道,而文王谘询,馀文遗事,录为《鬻子》。子目肇始,莫先於兹。”
清 姚鼐 《孙忠愍公祠记》:“观察以谓孙氏建功,肇始於忠愍,而无专祠,非所以表忠义以光后嗣。”
康有为 《序》:“四五七言、长短句,其体同肇始於《三百篇》。”
柯灵 《香雪海·历史老人摊了牌》:“一九四九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它宣告了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肇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