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贵州茅台发展历史
“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这是著名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作出的断言。
藉此观点反思国酒茅台的成长发展史,从中得到一个启迪:历久弥新的“茅台文化”,是国酒茅台生命体中的“核心元素”。国酒茅台核心竞争力即由之所产生的影响、导向及推进、提升作用得以构成;贵州茅台酒享有的“国酒”地位,也因之而弥固弥坚。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茅台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力,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为国酒茅台书写着新的辉煌。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一个文化过程。短期的经济行为,可以用经济逻辑来解释;而长期的经济行为,必须进入文化的逻辑。这一点,可以从国酒茅台在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断面中看出来。
———初始及成长阶段。茅台酒在这个跨越两千来年的历史时空中。从被认知进入当时的主流社会视野到与社会经济“共生共荣”,“茅台酒文化”即已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据贵州史学工作者考证,在贵州开发史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古夜郎栈道”得以修筑,是因茅台酒的物质初始形态“枸酱”而引出。《史记》记载汉武帝饮枸酱“甘美之”的赞叹,以及前人赋诗“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既表明了茅台酒酿造历史的久远,又界定了其源生地———今天的茅台镇地区。这与当今某些“白酒新贵”千方百计寻根觅祖或杜撰品牌文化历史,藉以图解品牌文化价值的做法,显然无以类聚。
对茅台酒及其文化的成长,《贵州六百年经济史》就说道:仁怀的茅台村,大约在明万历年间即有酿酒作坊。清乾隆时期,开修赤水河,茅台地方地盐业兴隆,商贾云集,对酒的需求与日俱增,兴起了许多“烧房”。及至清道光年间,茅台酒已负盛名,远销云、贵、州、湘四省的广大地区。“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反映了茅台酒与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共生共荣、相得益彰的繁荣景象。
茅台酒在这个历史时期内,已展示出品质优秀、品味特殊的魅力,“茅台文化”亦随之步入了成长期。前人所谓“于今好酒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贩去千里市上卖,谁不称奇亦罕哉”,以及“茅台香酿酽如酒,三五呼朋买小舟,醉倒绿波人不觉,老渔唤醒月斜钩”,即是“茅台文化”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真实写照。
———丰富及发展阶段。这当从茅台酒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和“世界名酒”称号时算起。当时,国力赢弱的中国能有像茅台酒这样的传统民族工业品牌在世界列强面前一展雄风,不能说不是“茅台文化”发展史页上最为精彩的篇章。
在此后近百年里,特别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茅台酒更是以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直接参与、见证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使其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茅台文化”也随之得到了极度的提升与张扬。茅台酒被人民拥戴为中国的“国酒”,标志着“茅台文化”已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历史根基。
这是历史对“贵州茅台”的选择,是历史把一次又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都给了茅台酒,使之能凭借历史的舞台展尽自身的魅力与风采,也使茅台酒与国内其他名优白酒之间,于无形中泾渭分明地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品牌价值区隔”。
———创新及升华阶段。这主要表现在,国酒茅台踏上了为国际企业界公认的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攀登的“文化管理阶梯”。作为一个标志,就是国酒茅台在2003年荣获了等同于世界一流先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国质量管理奖”。
“无论是从文化酒的标准,还是从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来说,茅台酒都堪称中国文化酒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说:“但是,我们不满足于挖掘历史,我们有必要也完全有能力创新茅台酒文化!”
“茅台文化”的创新,集中地反映在从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在企业管理领域内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中所蕴涵的软性精神因素出发,寻求一种释放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生产力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其中,最为鲜明、突出的表现是:深刻把握“文化酒”的内涵和发展趋势,洞察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竞争焦点,提出了“绿色茅台”、“人文茅台”、“科技茅台”的企业发展战略,以及确立和实践“酿造高品位的生活”的经营理念,从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牢牢地奠定在独具“茅台文化”特色的基石上,体现出一种现代新型企业与消费者在情感与利益上的深度沟通。
此外,国酒茅台提炼和确立的一系列企业文化新理念,如“铸造一流企业”的企业愿景、“以人为本,以质求存,恪守诚信,团结拼搏,继承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爱我茅台,为国争光”的企业精神、“以顾客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完美”的质量方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的发展方向、“立足国酒,奉献社会,成就自我,完美人生”的人生价值观等,更是极大地丰富和升华了“茅台文化”的内涵,更为鲜明地展示出“国酒”企业的光辉形象。
思维质量,在企业家的手中可以变为一种新型生产力。从恪守“质量第一”这条生命线到丰富和升华“茅台文化”的全部进程,无一不反映着国酒茅台历届领导班子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不要把竞争看作是争夺第一的竞争,而是通过竞争变得与众不同,更独特。”联想到国际上竞争力理论创始人迈克尔·波特的这句名言,不禁使人深切地感悟到,国酒茅台,作为中国企业和品牌的一面代表性旗帜,无论是决策者的思维,还是企业的创新运作,都已在时代渐流的发展中抢先树立了独特的发展战略,并且义不容辞地主动担负起了引领中国白酒健康发展的历史重任。而这一切,又都融入充满生命活力的“茅台文化”之中,显得那么地富有传统精神,那么地富有时代气息,那么地充满独特的魅力!(闻熙)(第一食品网)
2. 茅台酒的历史
应该说茅台酒和盐有很大的联系。
贵州地区自古就交通不便,相对与世隔绝。而且食盐匮乏,贵州地区先民的用盐主要是依靠山西盐商经过四川地界运入贵州。
3. 茅台酒历史文化起源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因为酿酒所用原材料和酒的酒精含量不同,世界各地酒的种类有数万种之多。葡萄酒、啤酒、朗姆酒、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等都有许多让世界人民耳熟能详的名酒品牌,但遗憾的是这其中只有个别是来自中国的。中国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但知名度大多仅局限于华人世界。现在能让世界人民熟悉的中国酒,应该就只有国酒茅台吧。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我国,学习文化并喜欢上中国元素。最有名的例子便是中国美食,但中国酒品牌却没有乘此东风走向世界。喜欢记得点赞走起!
4. 贵州茅台的文化
茅台集团企业文化理念概览:
企业使命——弘扬国酒文化追求创新卓越
企业愿景——享誉全球
企业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以质求存恪守诚信继承创新
企业经营理念——理性扩张统筹发展
企业决策理念——谋则科学民主定则果断执行
企业人才理念——以才兴企人企共进
企业领导理念——务本兴业正德树人
企业精神——爱我茅台为国争光
5. 茅台酒有哪些特色茅台的文化
【导读】茅台酒有哪些特色,茅台的文化。酒是我国的一种传承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当今已经成为人们餐桌聚会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除了红酒,啤酒,白酒的种类也有很多,下面小编来为朋友们介绍下茅台酒的文化特色,为什么它的价格会如此之贵,还会受到朋友们的青睐呢?
绿色茅台
茅台酒是目前中国白酒行业为数不多的几个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的酿造环境,以及与众不同的绿色的传统酿造工艺。以此为基础,不但对其内在品质,而且对外在包装质量等方方面面,我们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从原材料开始,每一个环节都确保无公害、无污染、无毒,坚持不懈地、严格地向国际环保食品的标准看齐。如今,茅台集团已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就使得茅台酒及其系列产品更加符合广大消费者“绿色、环保、健康、自然”的消费趋势和要求。
茅台酒有哪些特色 茅台的文化
人文茅台
茅台酒茅台地区有2000多年的酿酒历史,早在司马迁《史记》中就有记载,明清之际,作为重要航运码头,又呈现出“秦商聚茅台,蜀盐走贵州”的盛况。1915年,茅台酒一举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留下一段“怒掷酒瓶震国威”的传奇,从此跻身世界名酒行业;新中国成立后,更因它在我国政治、外交生活中发挥了特殊作用而佳话不断,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国酒”。可以说,每一个细小的“侧面”都有着动人的历史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积淀与人文价值。建国50周年之际,茅台酒因其淳厚的历史及文化内涵,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中华“文化酒”的杰出代表。
科技茅台
茅台酒属于传统产品,但茅台集团历来重视科技进步。已拥有成立数十年的白酒科研所、技术中心,以及中国白酒界一流的(包括诸多国家、省评酒委员会委员)科研队伍。未来的茅台酒,工艺的科技含量要进一步加大,勾兑技术等要进一步提高。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包装材料、防伪等,都应该广泛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使产品无论内在外在都成为浓缩高科技的结晶,做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统一。让人一拿起、一打开就感到高科技的魅力扑面而来,有着美的享受。
茅台酒有哪些特色,茅台的文化。传承文化,其实很久以前喝酒都是品酒,作为一种文化,而当今社会风气的原因,喝酒已经成为另一种消遣的方式。
6. 茅台酒有哪些特色
总结出了茅台酒的特色,有三大特色,具体三大特色有:人文茅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积淀与人文价值;绿色茅台,茅台酒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拥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的酿造环境,以及与众不同的绿色的传统酿造工艺;科技茅台,已拥有成立数十年的白酒科研所、技术中心,以及中国白酒界一流的科研队伍。在贵州美酒商城都有详细的介绍的,了解更多请进贵州美酒商城网站
7.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文化
使命 —— 酿造高品位的生活
愿景 —— 健康永远国酒永恒
核心价值观 —— 天贵人和厚德致远
企业精神 —— 爱我茅台为国争光核心竞争力 —— 工艺环境品牌品质文化
经营理念 —— 稳健经营持续成长光大民族品牌
质量理念 —— 崇本守道坚守工艺贮足陈酿不卖新酒
营销理念 —— 坚持八个营销追求和谐共赢
服务理念 —— 行动换取心动超值体现价值
领导理念 —— 务本兴业正德树人
人才理念 —— 以才兴企人企共进
8. 茅台酒的文化
仁怀市-茅台酒文化城
2005-9-22 16:43:38 来源:贵州信息港
茅台酒文化城
贵州茅台享誉四海,是我国的“国酒”。
茅台酒是以它的产地命名的,它产于贵州省西南部仁怀市西13公里处的茅台镇,该镇因而也被称为“国酒之都”。酒镇茅台前临赤水(当年红军长征曾四渡赤水),后依寒婆岭,酿酒条件得天独厚,早在汉武帝时期,当地人便已经开始酿酒,到盛唐时代,已经酿出美味的蒸馏白酒,这可能便是茅台酒的前身。现在,茅台酒已经与法国的“白兰地”和英国的“威士忌”齐名,被公认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
作为国酒的产地与红军长征途经之地的茅台还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已经建设成为以国酒文化、红军长征文化、赤水河自然风光三位一体的国际旅游区,区内具有上百个古朴秀美的景点,主要有赤水河小三峡、十里长滩、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国酒文化城、怀阳洞国嘉陵江洞穴探险和攀岩基地等等。
交通:先从遵义到仁怀(2小时左右车程),从仁怀有专线车到茅台。
建议:到仁怀后可参加当地国旅组织的“酒乡游”,一般参加二天一晚游就可以了。
茅台美酒盛名扬,与众不同韵味长,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芳。
外运五州千户饮,内销全国万人尝,漫道此酒只为外,空杯沿留满室香。
茅台酒的魅力是无以伦比的,在众多的名洒中稳居首位。因此,茅台酒被视为酒中珍品,国之瑰宝。茅台酒为典型的酱香型白酒,酒度达53度,产于贵州仁怀县茅台镇。用当地优质高梁为原料,高山深涧的井水为酿造水操工艺独特,酒色纯净透明,入口香馥郁,味感醇厚,余香绵绵,黔省称第一,神州占榜首,因此一百多年来,诗人写下了"茅台香酿酽如油","何时乘兴君西去,自有茅台供洗尘"等佳句。
酿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的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茅台酒的酿造方法独特,采高温大曲,并且用曲量很大,超过了原料高梁,在酿造当中,两次投料,八次高温堆集发酵,八次下窖,七次蒸馏取酒,由于每次取的酒质量不同,香味有别,最后要互相掺兑起来,调入陈酒,使之达到最适口的程度。
茅台酒在调配时,从不加一滴水,都是以酒勾酒。因此酒度低而不淡,纯洁、微黄、晶莹,柔绵醇厚,既不刺喉,又不打头,饮后令人愉快舒畅,荡气回肠,且有舒筋活血、促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功效。
9. 茅台酒的茅台文化
1、电话调酒毛泽东送金日成“茅台”
在茅台酒厂集团公司,珍藏着数张毛泽东主席和外宾用茅台酒碰杯的照片。其中,有两张是毛主席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首相金日成碰杯的镜头。这两张照片正好拍摄角度相反,但金日成面带笑意,微露白齿,虔诚而敬重毛主席的神情清晰跃然。
2、“火烧”白宫
1972年2月底,尼克松与周恩来签订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后返回华盛顿。访华的成功使他兴奋不已,周恩来燃酒的即兴表演亦萦于脑际。他向女儿特里西娅讲述访华的趣味时,也想让她领略茅台酒的“厉害”。
他把一瓶茅台酒倒进碗里点着了火。岂知蓝色的火焰跳跃着,越烧越旺,竟不熄灭,不一会便将盛酒的碗烧炸开。冒着火焰的茅台酒霎时流满了桌面,使这个“美国第一家庭”的全体成员大为惊骇,手忙脚乱的奋力扑救,才把这场“火灾”扑灭。
3、首相醉茅台
1984年12月19日下午5日时半,中英两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法发表声明,正式举行签字仪式,这是关系香港前途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应邀前来参加这次签名仪式的有一百零一位香港各界人士,他们亲友目睹这一庄严的仪式。
(9)贵州茅台酒文化扩展阅读:
产品特点
茅台酒是中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被尊称为“国酒”。它具有色清透明、酱香突出、醇香馥郁、幽雅细腻、入口柔绵、清冽甘爽、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中国酱香型风格的典型。
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
茅台酒香气成分众多,有人赞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茅台酒香而不艳,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10. 贵州茅台酒的历史渊源,了解一下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是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和参股公司等多达20多家公司共同构成的,其涉足的领域众多,主要有白酒、葡萄酒、啤酒、银行、保险、证券以及科研和物业等等。早在1949年末,当时贵州刚刚解放,中央来电要求贵州省委以及仁怀县委必须坚持正确的执政党政策,切实保护好贵州茅台酒厂的所有酿酒生产设备,并且还需要继续扩大生产力度。此后,贵州省根据中央下达的指示,对恒兴、成义以及荣和这三家烧房在经济上给予了较大力度的支持,切实促进其发展。而且还对这些企业给予了一定的政策优惠,政治待遇较高。直到1951年,贵州省实现了最大的烧房并购,即成义烧房并购案,充分实现了两家烧房并购的目标,进而成立了至今一直在生产的国营茅台酒厂。随后地方政府调入了众多得力干部,扩大茅台酒厂的生产,对其投入了大量资金,进一步扩大的茅台酒厂的生产规模。1949年10月,也就是开国大典的前夜,贵州茅台酒就已经进入了中南海怀仁堂,为参加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们共同庆贺。有消息称,开国大典当天的开国第一宴就设置在北京饭店,从选择厨师到菜品和酒品的选择都是由周总理亲自审定的,选定主酒为茅台。因此,茅台酒就这样成了“开国喜酒”。贵州茅台有着特殊的地形地势,而且水质、土壤和空气中含有的特殊微生物这些都造就了贵州茅台酒的酱香特质,口感优雅细腻、味道饱满,让人回味悠长,这些特性都是其他酒类产品无法仿制的。 贵州茅台酒的发展历史十分久远,更是世界三大整流名酒白酒中的代表,又被誉为是我国曲酒酱香型白酒发展史上的鼻祖,历史源远流长。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贵州茅台酒企业其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早在2001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了。上市之后,贵州茅台酒厂的主营业务收入已经从2001年的16,8亿元上升到了2015年1000多亿元,整整翻了10倍之多。这么多年来,贵州茅台酒一直秉承的是“质量第一,酿造高品质生活”这一经营理念,并且逐步推行着“质量兴企”的战略,而且一直恪守的是“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和“驻足陈酿,不卖新酒”这一发展理念。每年的端午节开始进行踩曲,直到重阳节开始下沙投料,需要经过八次摊晾,再加曲堆积以及入池发酵,然后再经过反复的蒸煮,还需要再经过七次取酒这样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为了切实保证茅台酒的品质,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陈酿,事先精心勾兑,所以茅台酒厂的工作人员一直都在捍卫着其“质量生命线”。从当前情况来看,贵州茅台酒厂主要的销售的是年份酒,还有普通酒以及其他酒类产品,涵盖了中高档各个系列。 目前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酿酒工艺主要可以划分成两大类型,其一是蒸馏酒;其二是酿造酒。茅台酒独特的酿酒工艺,以传统黄酒为基本酒液,用大米做原料,在经过了长期的蒸煮加曲之后使其保持在半液态状态下经过糖化发酵之后,再进行压榨形成。茅台酒这一精湛的酿酒工艺生产出健康且舒适的酒液,这不单单是一项科研课题,更是这个时代一项伟大的创举。茅台酒的发明者是一群探索者,探索出了酿酒工艺中一种全新的方法,正是这种科学的探索的精神留给人们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文化意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无论打开哪一部中华民族酿造科技的发展史都能够看出,关于名酒的记录就像是昙花一现快速地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渐渐消失了。虽然这些“名酒”耗费了大量的广告费,然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当属茅台酒,至今广受民众的赞誉,并且多得数项殊荣。这些荣誉的获得均归功于茅台酒本身超凡卓绝的精品品质,而不是一味地吹捧。茅台酒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当时著名学者名为郑珍的在其编著的书本《田居蚕室录》中曾经记载到:“仁怀(县)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直到道光末、咸丰初成书名为《黔语》的也记录到:茅台村的“寻常沽贳,皆烧春也。”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浙江大学因为西迁到了遵义,当时一名浙大的教学名为张其昀的在其编著的《遵义新志.产业与资源》文章中就详细记录了茅台酒的发展历史,其中记载到:“酒为贵州名产,尤以‘回沙茅酒’最为驰名,因产地而著称”。茅台酒当时的生产以及销售都极为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再到后来新中国成立,国际领导是非常重视并且发扬茅台酒的品牌文化,并且将茅台酒这种特殊的生产工艺当做是民族瑰宝保存起来,在茅台酒的酿造上投入了巨额资金。在新中国第一届“中国名酒评选活动”上,茅台酒一举多得八大名酒中的第一名,因此被国人称之为“国酒”。茅台酒如此辉煌的发展历史可谓是全中国的骄傲。 茅台酒有着如此大的魅力和社会影响力,而且还获得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从生产至今一直都是国人闲谈时的重头戏,有关茅台酒的酿酒工艺的历史剧更是全国舞台上慢慢影响开来,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白酒业的发展。从1984年发展至今,随着茅台酒文化意义的不断深远,贵州酒液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较大的影响力,尤其是遵义地区很多酿酒师也陆续受聘到了浙江、山东、河南以及广东等地,精湛的酿酒技艺得益于在茅台酒厂的锻炼,当这些酿酒技师被受聘到其他地区的时候,同时也将遵义地区十分先进和发达的酿酒技术和经验传到了当地,这对于振兴我国酿酒业的发展做出十分突出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茅台酒的文化效应及功劳能够因此载入史册。 来源;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