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感动中国2020年度颁奖盛典开启,都有哪些人获得了该奖
1、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了敦煌石窟。她扎根大漠,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2、四川森林消防员:英雄归厚土,019年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西昌大队组织消防队员开赴一线展开扑救。3月31日消防队员克服山高坡陡、沟深林密、缺氧难行等困难,每人负重30余斤,徒步行军8个小时,在海拔3700余米的地方与森林大火展开了搏斗,当天下午,明火已被扑灭后,消防员在向山谷两个烟点迂回接近时,遭遇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三名当地扑火人员全部牺牲。
Ⅱ 怀念糖丸爷爷!他曾做出什么巨大贡献
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但他的功劳和成就确实可谓“功在当代,泽被子孙”。他是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院士。
顾方舟不仅是协和医学院的院士,更是中国的院士、人民的院士。即使方舟驶向了远方,那一颗颗糖丸依旧能映出他的模样。
Ⅲ 哪一个人发明了“糖丸”,解决了小儿麻痹症,去世的消息还不如明星怀孕
这位就是中国著名病毒学家之一的顾方舟,他所研制并推行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拯救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孩子,将被祖国永远铭记。
小时候,打针是不喜欢的,因为太怕疼。而对医院的印象,除了消毒水味就是尖尖的针头,唯一的一抹亮色,就是甜甜的糖丸。一直以为糖丸是医生爷爷给的安慰,现在才知道这糖丸包含了多少人的汗水。糖丸的应该叫做脊髓灰质炎疫苗改良版,是以顾方舟老师为首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研究团队研制并改良的,让孩子们脱离了死亡及残疾的威胁,健康生活茁壮长大。
在前苏联,得贵人相助,获得了一批疫苗原液,如获至宝。顾方舟与同事们迅速返国,开始自主研究疫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顾方舟一行,来到了云南昆明。他们用九个月的时间,将昆明生物研究所从无到有建立起来。而后来的,疫苗研制成功,也进行了动物实验,但是还未进行人体实验。顾方舟居然将自己的孩子送上了“前线”,幸运的是测试期安全度过,中国自己的疫苗就此诞生了。
自疫苗诞生,到二十世纪末,全国脊髓灰质炎发病率下降了不止百倍。而到了千禧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已经是一个无脊髓灰质炎国家。这一切的功劳,都是顾方舟以及其团队的。顾老先生将自己大半生时间,倾注在脊髓灰质炎的预防,疫苗研制以及推广上,拯救了无数孩童和家庭。年初时,顾老先生于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二岁。
Ⅳ 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20感动中国人物有樊锦诗、在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中牺牲的31名扑火勇士、顾方舟、朱丽华、张富清、杜岚、尤端阳、伍淑清、黄文秀、潘维廉、中国女排。
1、樊锦诗:根入石窟蟠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了敦煌石窟。她扎根大漠,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
颁奖辞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2、四川森林消防员:英雄归厚土
2019年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支队西昌大队组织消防队员开赴一线展开扑救。
3月31日消防队员克服山高坡陡、沟深林密、缺氧难行等困难,每人负重30余斤,徒步行军8个小时,在海拔3700余米的地方与森林大火展开了搏斗,当天下午,明火已被扑灭后,消防员在向山谷两个烟点迂回接近时,遭遇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三名当地扑火人员全部牺牲。
颁奖辞
青春刚刚登场,话语犹在耳旁,孩子即将出生,父母淹没于泪水。青山忠诚的卫士,危难的永恒对手,投身一场大火,长眠在木里河两岸,你们没有走远,看那凉山上的秋叶,今年红得分外惹眼。
3、顾方舟:一丸济世德
中国著名病毒学专家,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2019年1月逝世。1957年,31岁的病毒学家顾方舟临危受命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
为加快进度,他举家搬到云南大山深处的科研所,在疫苗问世后,顾方舟和同事们除在动物身上试验,还自己以身试药,为尽快确定安全性,顾方舟还偷偷隐瞒家里人,喂自己孩子疫苗。
1965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向全国推广以来,“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使数十万儿童免于致残。2000年,世卫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
颁奖辞
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
4、朱丽华:光明溢天地
43年前,浙江嘉兴人朱丽华因伤失明,她自学成为当地唯一盲人中医师,从事推拿工作30余年,开创了自己的诊所,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同时,她坚持做慈善,到目前为止,朱丽华已累计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为希望工程捐款累计达373万元。
颁奖辞
不幸关上了你的门,但你帮别人打开了窗。看见过这世界的阴影,但还是面向光明。在黑暗中,靠自己的一双手,推拿出灿烂人生。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你能感受到。
5、张富清:初心自慷慨
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新中国建立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人们发现。
颁奖辞
都知道你朴实勤勉,却不知你曾战功赫赫。你把奖章深藏在箱底,对战友的怀念深藏心底。从不居功索取,只为坚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献。于国于民,你是忠诚伟大的士兵。
6、杜岚、尤端阳:薪火传无尽
1949年10月1日,杜岚在濠江中学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此后,每年校庆和十一国庆日濠江中学都要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澳门回归祖国当天,已经87岁高龄的杜岚,放下拐杖亲自升起国旗,把对国家的爱传递给澳门濠江中学的孩子们。濠江中学后任校长尤端阳继承了杜岚的教育理念,在澳门回归后的20年里,每逢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让爱国情怀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
颁奖辞
濠江上升起游子的梦。离乱中的骨气、志气,归来后的元气,锐气,你们为它养成了浩然之气。阳光下最有意义的工作,五星红旗下不灭的薪火。飘扬吧,这面旗留下澳门最美的记忆。
7、伍淑清:山河澄正气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企业家。伍淑清一家人爱国爱港,改革开放之初,伍家父女北上创业,创办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
香港回归后,伍淑清致力于香港和内地的交流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积极增进香港青年对中华历史和文化的认识。组织青少年赴内地交流学习百余次。
修例风波发生以来,她严辞阻止乱港分子发起的学生罢课,成为乱港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放言要声讨、抵制伍淑清及美心集团。2019年9月,伍淑清现身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例会,向世界说出真实的香港。
颁奖辞
四十年前,你说有件事值得做;四十年后,你说有些事必须做!逾古稀而不辞,虽千万人而往。超越港岛的远见,不让须眉的担当。爱青年,更爱香港,是美心,更是良心。
8、黄文秀:兰谷遗芳远
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2018年担任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身患重病,重重压力之下,黄文秀总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从进村开始,黄文秀就努力融入当地生活,挨家挨户走访,学会了桂柳方言,一年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黄文秀任上,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
黄文秀驻村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颁奖辞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9、潘维廉:相知无远近
潘维廉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4年后,他申请永居资格,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
在中国工作生活31年,他了解并热爱中国,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先后帮助厦门、泉州等地获得国际花园城市金奖,他还荣获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中国“友谊奖”、“厦门市荣誉市民”等称号。
2019年,潘维廉出版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以一个外国人的独特视角,记录和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变革。
颁奖辞
打开心扉,拥抱过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见,太平洋就不算距离。家乡的信中写下你的中国,字里行间读得出你的深情。遥远来、永久住、深刻爱,我们都喜欢你这种不见外。
10、中国女排:为国著功成
上世纪八十年代,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五连冠,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三十多年来,女排魅力不衰,粉丝遍中华,纵跨几代人。
2019年国庆前夕,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战绩赢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这也是中国女排第十次荣膺世界大赛冠军,女排姑娘的成就,显露出祖国至上、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的英者风范,也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动见证。
颁奖辞
三十年拼搏不息,几代人热泪盈眶。在低谷中奋起,从不放弃,面对强敌出手,永不言败。你们的身影是民族性格的缩影,你们的脚步是一个国家成长的历程。奏国歌,升国旗,你们超越了体育,是国家的英雄。
Ⅳ 消灭我国小儿麻痹症的病毒学家顾方舟去世,享年92岁,你知道他的哪些成就
顾方舟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消灭脊髓灰质炎这一可怕的儿童急性病毒传染病的战斗中,是我国组织培养口服活疫苗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消灭“脊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个成就就足以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Ⅵ 如何看待顾方舟逝世后上热搜这件事
你也许没听过顾方舟的名字,但一定吃过他发明的“粉色小糖丸”。
60年代后至今今日出生的人,大多会受益于顾方舟先生对预防“小儿麻痹症”糖丸的研究。当年顾方舟冒着瘫痪的危险,亲自率先试用疫苗,发现无异常后,他还用自己刚满月的儿子做试验,最终证明疫苗是安全的,并推广普及到了全国。让“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使数十万儿童免于致残。
但讽刺的是,很多拥有伟大成就的人生前被忽视却在死后被推上神坛。直至今天,顾方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2日3时35分在北京逝世,他的名字才重新被大众提及,甚至上了热搜。
在我看来,与其身后赋予虚名,不如从现在起关注那些值得被记住的人,比如浙大教授蒋克铸、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等那些被流量明星压垮的人,因为他们才是让这个年代熠熠生辉,也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的英雄。
是否在生前或死后上过热搜并不能作为评定一个人地位与价值的标准。
至少在身后,无论多少年过去,历史会铭记顾方舟。因为是他发明了“糖丸”,消灭了中国小儿麻痹症!那些小时候吃过他研发的“糖丸”的人,如今也会心怀感恩,感谢顾方舟的努力为万千家庭孩子成功预防了“小儿麻痹症”这个疾病,使数十万儿童免于致残。
最后引用一句臧克家在1949年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顾先生,一路走好!
Ⅶ 罗伟因病逝世,他的杰作有哪些
提到罗伟老师,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的导演身份。至于他的杰作,我想最能体现的部分就是那他曾参与编导的十一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及导演的七届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的现场直播了 。当然,除此之外,他还曾多次在国内外的比赛当中获得各种大奖,其中不乏“星光奖”、“彩虹奖”、“金童奖”、“金鹰奖”以及“金鹰奖最佳导演奖”等等。
除此之外,据说罗伟老师还参与了一些杂技类以及武术类表演的导演工作,使得这些中国传统的经典表演项目通过艺术形式最终走出了国门,由此可见,对于罗伟老师的因病过世而言,真的是对于我们当年这些看着他节目长起来的人来说,是一种特别可惜的事情。而且说来,通过他的杰作与成就而言,真的只能用天妒英才来形容,所以在段落的最后希望罗伟老师一路走好的同时,也愿罗伟老师的夫人以及家人能够节哀顺变。
Ⅷ 著名院士顾方舟逝世两周年,他对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
顾方舟院士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带领团队为国家研制出了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使得后世的无数人因而得以免受脊髓灰质炎病痛的困扰,甚至当今的我们也是深受其惠的,这是一位国家栋梁,让我们为他点赞,为他致敬!
Ⅸ 拯救14亿中国人的“糖丸爷爷”去世,“糖丸爷爷”是谁
顾方舟。
顾方舟研制出脊髓灰质炎疫苗,推进脊髓灰质炎的免疫计划,做出采用活疫苗的科学决策,并以糖丸的方式,解决了让疫苗真正广泛进行免疫的问题。顾方舟于2019年1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研究经历:
1、1955年,江苏南通大规模爆发该病,随后迅速蔓延,全国多处暴发疫情。1957年,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进行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他带领了一个研究小组,从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
2、1960年,2000人份的疫苗在北京投放,结果表明疫苗安全有效。顾方舟将受测人群从2000人一下子扩大到450万人,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沈阳等大城市展开了试验。
3、1965年,全国农村逐步推广疫苗,从此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明显下降。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计划免疫,病例数继续下降。
4、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卫生部举行, 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9)顾方舟逝世扩展阅读
主要成就:
1、顾方舟从事“脊灰”减毒活疫苗研究,建立了“脊灰”病毒的分离与定型方法,制定了“脊灰”活疫苗的试制与安全性标准。
2、顾方舟成功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部“脊灰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指导了中国后来20多年数十亿份疫苗的生产与鉴定。
3、截至2019年1月,顾方舟发表期刊、会议论文共49篇。2018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顾方舟的口述史《一生一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送别“糖丸爷爷”顾方舟 他一生只为这一件事
Ⅹ 顾方舟是得什么病逝世的
顾方舟是得什么病逝世的,这个并不知晓,因为在网上也查不到具体的信息。
只知道顾老是因病去世的,但到底是啥病,官方并没有公布相关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