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搜集什么填空
1、搜集(资料)。
2、搜集(证据)。
3、搜集(标本)。
4、搜集(意见)。
5、搜集(情报)。
搜集近义词
1、收集
[拼音]shōu jí
[释义]使聚集在一起。
[例句]春天像一幅画,它收集大自然的色彩,让花儿们在画中争芳斗艳。
2、汇集
[拼音]huì jí
[释义]累积。
[例句]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⑵ 搜集是什么意思
意思:搜索、收集,从组内的所有进程收集数据到一个进程/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基本解释
搜寻聚集
他从山区搜集的122首民谣编成的集子
详细解释
1. 搜求汇集。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书之残缺不全者,必搜集分门,滙订成帙,统名之曰‘断简残编’。”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搜集谣谚,则《尔雅》之滥觞;包兼夏冬,则属词之秘钥。” 巴金《秋》二:“爹辛辛苦苦搜集来的字画,我们已经分过一次了。”
2. 蒐集:搜集。
清 曾国藩《<湖南文徵>序》:“唯考据之文,蒐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宏,后世之欣慕亦寡。”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⑶ 搜集的意思
意思: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搜集意见。搜集革命文物。
搜集
拼音:sōu jí
出处:《秋》二:“爹辛辛苦苦搜集来的字画,我们已经分过一次了。”
朝代:近代
作者:巴金
(3)搜集扩展阅读:
搜集的近义词:搜求、征集、搜罗、收集
一、搜求
搜寻;寻求:搜求孤本秘籍。
引证解释: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张着含冤的眼睛,向世界搜求公道。”
二、征集
征募并聚集:征集新兵。
引证解释:袁鹰 《悲欢·故乡夜话》:“到这时,故居的那位同志才收回冷冷的眼神,告诉我现在正征集总理遗物,但线索不多。”
三、搜罗
到处寻找(人或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搜罗人才。搜罗史料。
引证解释: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由于自卫团搜逻得很厉害,没有出城的变兵都躲藏了起来。”
四、收集
招收聚集。
引证解释:秦牧 《花城·海滩拾贝》:“有一些专门收集贝壳的‘贝壳迷’。
⑷ 搜集什么
最才学最高——才高八斗材料最长——长篇累读冲得最高的气——气冲霄汉胆子最大——胆大包天胆子最小——胆小如鼠份量最重——重如泰山根据最足——铁证如山好的记忆——过目成诵挥霍最多——穷奢极欲看得最近——鼠目寸光看得最远——高瞻远瞩考虑最密——谨小慎微力气最大——力大如牛漏洞最多——千创百孔能力最强——气吞山河身体最瘦——骨瘦如柴事最稳妥——稳如泰山说话最多——废话连篇文章最雅——阳春白雪写作最快——一气呵成行走最快——健步如飞性最刚直——宁折不弯胸怀最宽——虚怀若谷学识最广——学富五车最爱对月吟咏的骚客——吴牛喘月最爱工作的人――废寝忘食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最安静的时候——不声不响最肮脏的财产——不义之财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最宝贵的时间——一刻千金最悲惨的世界——惨不忍睹最本分的人——安份守己最不安的饭局——一馈十起最不动脑筋的部落——群龙无首最不花钱的白吃——狼吞虎咽最惨的结局——一败涂地最差的视力——鼠目寸光最差的证据——不足为据最差劲的教学环境——一傅众咻最差劲的买卖——不惜工本最长的棍子――一柱擎天最长的句子:文不加点最长的时间——千秋万代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最长的腿――一步登天最长的文章——有头无尾最长的夜晚——长夜难明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最长的议论文——长篇大论最彻底的变化——翻天覆地最彻底的劳动——斩草除根最彻底的美容术——面目全非最成功的地方——不败之地最成功的生意——一本万利最成功的外科手术——狗尾续貂最成功的战斗――一网打尽最诚实的人——心口如一最错的追求:南辕北辙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最大的本领:开天辟地最大的变化——天翻地覆最大的差别——天壤之别最大的抄袭——不易一字最大的地方——无边无际最大的福——福如东海最大的工程——移山填海最大的谎言——弥天大谎最大的家——四海为家最大的叫声——一鸣惊人最大的空间:无边无际最大的跨步——一步登天最大的满足――天遂人愿最大的冒险:孤注一掷最大的磨难——九死一生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最大的声响:惊天动地最大的誓言――海枯石烂最大的手:一手遮天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最大的手掌——一手遮天最大的寿——万寿无疆最大的树叶——一叶障目最大的树叶——一叶障目最大的效益——一本万利最大的幸运——九死一生最大的眼――放眼世界最大的影集——包罗万象最大的鱼网——一网打尽最大的嘴——气吞山河最大的嘴——口若悬河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最多的颜色――万紫千红最多的资源——取之不尽最多私宅的拥有者——狡兔三窟最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最繁忙的航空港——日理万机最繁忙的季节――多事之秋最繁忙的季节——多事之秋最反常的天气——晴天霹雳最费时的工程――百年树人最锋利的刀剑——削铁如泥最富的资源:取之不尽最干净的地方——一尘不染最干净的交情——君子之交最高超的技术――鬼斧神工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最高的人——顶天立地最高的寿——寿比南山最高的柱子——一柱擎天最高点——至高无上最高明的医术――药到病除最高明的指挥——一呼百应最公开的事情——路人皆知最怪的动物——虎头蛇尾最怪的人――虎背熊腰最怪的声音——南腔北调最广的话――一言千里最好的搬迁——不次之迁最好的副业门经——狗拿耗子最好的记忆――过目成诵最好的箭术——一箭双雕最好的司机——驾轻就熟最好的司机——驾轻就熟最好的药方——灵丹妙药最黑的时候——暗无天日最红的心——赤子之心最后的结论——盖棺定论最华丽的建筑——琼楼玉宇最坏的名声——遗臭万年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最荒凉的地方——寸草不生最激烈的辩论——唇枪舌剑最急的事——杀鸡取卵最佳搭档——狼狈为奸最佳的配对——才子佳人最佳减肥法——画饼充饥最尖的针——无孔不入最坚固的建筑——铜墙铁壁最艰难的争辩——理屈词穷最紧张的阶段——一触即发最精彩的表演——有声有色最精彩的魔术——虎头蛇尾最精明的投资——一本万利最精湛的技术——鬼斧神工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最可怕的吻——豺狼之吻最可笑的绝食——不食周粟最快的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最快的阅读——一目十行最宽的视野——一览无余最宽的嘴巴――口若悬河最困难的生意——惨淡经营最牢固的城墙——铜墙铁壁最离奇的想法——异想天开最厉害得贼——偷梁换柱最厉害的举重运动员——拔山举鼎最厉害的目光——一目十行最厉害的贼――偷天换日最厉害的贼——偷梁换柱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最没吃的地方——不食之地最没价值的东西——分文不值最没见识的人——井底之蛙最美丽的情话——甜言蜜语最美妙的梦——一枕黄粱最秘密的行动——神出鬼没最南的捷径——终南捷径最难的话――一言难尽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最难行的礼——五体投地最难治的病——不治之症最难做的菜——众口难调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最能击中的要害——一针见血最怕事的人——胆小如鼠最漂亮的帽子——冠冕堂皇最贫的土地——寸草不生最奇怪的动物——虎头蛇尾最奇怪的人——一鼻孔出气最强壮的身体——钢筋铁骨最亲密的伙伴——一丘之貉最韧的头发——千钧一发最傻的嫌犯——自投罗网最深的缘分——不解之缘最神秘的行动——神出鬼没最神奇的魔术——海市蜃楼最守秘密的人——守口如瓶最受关注的难产——老蚌生珠最贪吃的人——吃不了兜着走最突然的变化——一反常态最徒劳的工程——精卫填海最危险的差使——与虎谋皮最危险的游戏——玩火自焚最无用的做法——捕风捉影最惜时的人——争分夺秒最稀罕的东西——凤毛麟角最喜欢说别人好话——逢人说项最狭隘的见解——一孔之见最先进的做饭——无米之炊最险恶的地方——龙潭虎穴最香的饭菜——回味无穷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最新的时装表演——沐猴而冠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最勇敢的人——万死不辞最勇敢的行为——螳臂当车最有“营养”的话——食言而肥最有本事的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有福的人——福星高照最有价值的笑——一笑千金最有权威的决策——一锤定音最有效的讥讽——讽一劝百最有效的禁令——不敢越雷池一步最有效率的动作——一挥而就最有效率的劳动——一劳永逸最有学问的人――无所不知最有学问的人——博古通今最有毅力的人——锲而不舍最有用的木材——栋梁之材最有用的衣冠——优孟衣冠最有预见的人——未卜先知最珍贵的时光——一刻千金最正直的人——正人君子最值钱的话——一诺千金最忠诚的语言――金玉良言最重的话语——一言九鼎最壮观的赛马运动——万马奔腾最准的话――一言为定
⑸ 搜集方法
有关N个球称t次挑出异常球的通解通法[申精]
相信常年混迹于论坛之间的网友们,一定遇到过这样一道经典题目:
有12个球,其中有1个球是次品,重量与其他球不同。现在有一个没有砝码的天平,要求称3次,将次品球挑出,并说出是轻是重。
此题答案网上到处都有,在此就不作详解了。
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遇到类似的题目,是否能够找到一种通解呢?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类题(有1个异常球,且已知轻重):
1-1:有9个球,其中1个球是次品,质量比其他球都要重。现在有一个没有砝码的天平,要求称2次,将次品球挑出,请问应当如何操作。
解:本题非常容易。将9个球分别编号为1-9。
第一次:1、2、3-4、5、6 空闲:7、8、9
如果左边重:
则有如下三种情况:1重,2重,3重。
如果右边重:
则有如下三种情况:4重,5重,6重。
如果一样重:
则有如下三种情况:7重,8重,9重。
此时将3个疑似重球(以下简称重球)中的2个放于天平两端,如天平不平,则重的那一头是次品球。如果一样重,则剩下的1个是次品球。
现在我们对1-1题做个推广。
1-2:有n个球,其中1个球是次品,质量比其他球都要重。现在有一个没有砝码的天平,要求称t次,将次品球挑出。请问能否做到?
解:将n个球分别编号为1-n。
我们首先来分析结果的可能性数目(以下简称判断)。共有n种,即从1重、2重一直到n重。而每一次称,都会出现三种结果:左重,左轻,左右等重。则
t次之后,共至多会出现3^t种情形。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合理放置球,使得每一种判断都有一个情形对应,且一个情形至多对应一种判断。
因此当3^t>=n时,可以做到,否则不能。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1-1。我们要做的不是找到题目的答案,而是运用刚才的思维方法。
解:将9个球分别编号为1-9。可见共有9种判断。
由于可以称2次,因此共有3^2=9种情形,9>=9,因此本题有解。
首先,在第1次称完后,至多会出现3种情形。设每一种情形为所对应的所有的判断集合。则这些情形的并集必是全集,且这些情形两两之间没有交集。
我们知道,还剩下2-1=1次称量的机会,而1次称量至多可产生3种情形,即最多可分辨3个判断。
现在开始解题。第一步需要思考的是,左边放几个球,右边放几个球。空闲几个球。
由于当左右所放的球数目不相等时,只会出现球多的一边重1种情形,显然不可取。
所以,天平两边应放置数目一样的球。
接着考虑空闲几个球。如空闲m个球,则当天平两端相平时,共有m种判断,m<=3^(2-1)=3,所以m至多为3。
而天平两端各放a个球,由于左边重和右边重对称等价,因此2种情形各对应a种判断。a<=3^(2-1)=3,所以a至多为3。
又2a+m=9,所以a=m=3,天平两边各放3球,空闲3球。
接下去运用这样的思路,即可得出正解。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类题(有1个异常球,轻重未知):
2-1:有12个球,其中1个球是次品,质量与其它球不同。现在有一个没有砝码的天平,要求称3次,将次品球挑出,请问应当如何操作。
解:将12个球分别编号为1-12。可见共有1重、2重、……12重、1轻、2轻、……12轻,共24种判断
而3次称量,共会产生27种情形,27>24,所以本题有解。
接着考虑左右各放几个球,空闲几个球。
设各方a个球,空闲m个球,由于当天平两端等重时,次品球必在,m个球中,则有2m种判断。而剩下2次称量机会,即至多有9种情形,所以2m<=9,m至多
为4。
当天平2边不等重时,由于对称等价,不妨设左边重,则有左边a球重和右边a球轻共2a种判断。2a<=9,所以a至多为4。
又2a+m=12,所以a=m=12,两边各放4球,空闲4球。
1、2、3、4-5、6、7、8 空闲:9、10、11、12
第二次;
当左边重(右边重同理,不作分析),有1重、2重、3重、4重、5轻、6轻、7轻、8轻,共8种判断。将9、10、11、12这4个正常球剔除。
现在考虑8个球中,左右各放几个球,空闲几个球。
由于剩1次称量机会,故最多可空3个球。而天平两端放球需相等。且左边重和右边重至多各包括3种判断。所以至少需空2球。
如果空2球。则有2重空法。
第1种,空1轻1重,设空4和8。此时剩下3重3轻。可知有一边至少有2个重球。设1、2在1侧。
如果3重-3轻,则没有右边重的情形,显然不正确。
如果2重1轻-2轻1重,如1、2、5-3、6、7,则当左边重时,有1重、2重、6轻、7轻4种判断,4>3所以也不正确。
所以必须空2轻或者2重。
设空2轻(7、8)。则留下1、2、3、4、5、6。
如果3重-1重2轻,当左边重时,有5种判断,5>3,不正确。
如果2重1轻-2重1轻,则左边重和右边重各有3种判断。第三步将疑似球中的2重相互比较,即可得出结果。如果一样重,2轻之间相互比较即可得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有2点:
1。判定天平两边各放几个球,空闲几个球。
2。凑出称量方法,使得三种情形均包含小于3^x种(x为剩下称量次数)判断。
而这种凑出也是有技巧的,就是利用对称等价原理,使两边疑似性质等同的球数目相同(如前面两边都是2重1轻),而空闲的球疑似性质均相同。
现在来讨论13个球的问题。
2-2:有13个球,其中1个球是次品,质量与其它球不同。现在有一个没有砝码的天平,要求称3次,将次品球挑出,请问应当如何操作。
解:将13个球分别编号为1-13。可见共有1重、2重、……13重、1轻、2轻、……13轻,共26种判断,26<27,本题有解。
天平2端最多共9球,而最多空4球,所以天平上必须有9个球,所以必须借助一个标准球才能解题。
此后的过程近似于2-1,不在详述。
由此可以推广出一个结论:有n个球,其中1个球是次品,质量与其它球不同。现在有一个没有砝码的天平,要求称t次,将次品球挑出。则当3^t>2n时,
本题有解。且当且仅当3^t=2n+1时,需要1个标准球辅助。(证明略)
最后来看第三类题,也是更加有难度的题目(2个异常球,1轻1重,和的轻重已知):
3-1:9个一模一样的小球,其中7个正常球重量一样,但是另外有1个偏重,1个偏轻,而且这个球加一起又和2个正常球一样重,给你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
,称量4次把这两个非正常球找出来,并说明哪个重哪个轻。
解:
将9个球分别编号为a-i。可见共有a重b轻、a重c轻、a重i轻、b重a轻、……i重h轻,共72种判断
而4次称量,共会产生81种情形,81>72,所以本题有解。
运用以上思路,可很快得出答案。希望大家自己尝试一下。
答案公布如下:
第一次:abc-def 空闲:ghi
如果一样重,则第二次:adg-beh 空闲:cfi
显然不可能一样重
设左边重:
a重b轻,a重c轻,c重b轻,d重e轻,d重f轻,e重f轻,g重h轻,g重i轻,i重h轻
第三次:
abd-efg 空闲:chi
如左边重:
则有:a重c轻,d重e轻,d重f轻
第四次:e-f。如e重,则d重f轻;如f重,则d重e轻;如一样重,则a重c轻。
如右边重:
则有:c重b轻,g重h轻,g重i轻
第四次:h-i。如h重,则g重i轻;如i重,则g重h轻;如一样重,则c重b轻。
如一样重:
则有:a重b轻,e重f轻,h重i轻
第四次:a-e。如a重,则a重b轻;如e重,则e重f轻;如一样重,则h重i轻。
现在来看第一次不是一样重的情况。
不妨设abc>def 空闲:ghi
第二次:adg-beh 空闲:cfi
如果左边重:
则a重e轻,a重f轻,a重h轻,a重i轻,c重e轻,c重h轻,g重e轻,g重f轻,i重e轻。
如果右边重:
则b重d轻,b重f轻,b重g轻,b重i轻,c重d轻,c重g轻,h重d轻,h重f轻,i重d轻。
如果一样重:
则a重d轻,a重g轻,g重d轻,b重e轻,b重h轻,h重e轻,c重f轻,c重i轻,i重f轻。
可以看到,左边重和右边重的情况是对称的。因此不讨论右边重的情况。
当左边重时:
第三次:abe-dfg 空闲:chi
如左边重:
则有:a重f轻,a重h轻,a重i轻
第四次:f-h。如f重,则a重h轻;如h重,则a重f轻;如一样重,则a重i轻。
如右边重:
则有:c重e轻,g重e轻,i重e轻
第四次:c-g。如c重,则c重i轻;如g重,则g重e轻;如一样重,则i重e轻。
如一样重:
则有:a重e轻,g重f轻,c重h轻
第四次:a-g。如a重,则a重e轻;如g重,则g重f轻;如一样重,则c重i轻。
当一样重时:
第三次:adh-bei 空闲:cdf
如左边重:
则有:a重g轻,h重e轻,c重i轻
第四次:a-h。如f重,则a重g轻;如h重,则h重e轻;如一样重,则c重i轻。
如右边重:
则有:b重h轻,g重d轻,i重f轻
第四次:b-g。如b重,则b重h轻;如g重,则g重d轻;如一样重,则i重f轻。
如一样重:
则有:a重d轻,b重e轻,c重f轻
第四次:a-b。如a重,则a重d轻;如b重,则b重e轻;如一样重,则c重f轻。
解答完毕。
由此推广,大家来尝试一下这道题目;
3-2:9个一模一样的小球,其中7个正常球重量一样,但是另外有1个偏重,1个偏轻,而且这个球加一起比2个正常球轻,给你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称量
4次把这两个非正常球找出来,并说明哪个重哪个轻。
⑹ “搜集”和“收集”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一、“搜集”和“收集”的意思分别是:
1、“搜集”:搜索、收集(Gather),从组内的所有进程收集数据到一个进程/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2、“收集”:招收聚集;把零散的东西搜罗、搜集、收拢在一起。
二、区别:
1、搜集较收集而言,有一定的选择性,方向性。
2、搜集代表寻找东西然后集合,收集代表不用寻找,直接集合的意思。
举例说名:“收集邮票”,可能是市面上有某种邮票出售,你仅仅是去收买;而“搜集邮票”,则是某种珍稀邮票市面上买不到,你需要四出搜寻并收购。你甚至可以这样理搜集=搜索+收集。
3、拼音不同:
搜集(sōu jí)
收集(shōu jí)
4、反义词:
搜集的反义词:分发;
收集的反义词:分散、散发;
5、基本释义:
搜集:搜索、收集;
收集:使聚集在一起;
6、英文翻译:
收集:collect gather;
搜集:to collect,to get together,to gather,to glean;
(6)搜集扩展阅读:
收集:
1. 招收聚集。
《后汉书·张奂传》:“ 奂不听,遂进屯长城,收集兵士。”(张奂不听,于是进军驻守长城,收集士兵。)
2. 把零散的东西搜罗、搜集、收拢在一起。
秦牧 《花城·海滩拾贝》:“有一些专门收集贝壳的‘贝壳迷’。”
搜集:
1. 搜求汇集。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书之残缺不全者,必搜集分门,滙订成帙,统名之曰‘断简残编’。”(书的残缺不全的,一定要搜集分门,滙订成册,统称为‘断简残编’。)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搜集谣谚,则《尔雅》之滥觞;包兼夏冬,则属词之秘钥。”(搜集歌谣谚语,就《尔雅》的源头;包兼夏冬季,那么这些词的秘密钥。)
巴金《秋》二:“爹辛辛苦苦搜集来的字画,我们已经分过一次了。”
2. 蒐集:搜集。
清曾国藩《<湖南文徵>序》:“唯考据之文,蒐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宏,后世之欣慕亦寡。”(只有根据的文章,搜集非常少,前代哲人的倡导不宏,后世的欣慕也少。)
⑺ 收集和搜集的区别是什么
“收集”和“搜集”,都有把不在一起的事物集中起来的意思,但两者意义侧重的方面不同。“收集”侧重于“收”,即收拢,对象是现成的事物;“搜集”则重于“搜”,即搜寻,对象是须到处寻找的事物。
词语详解:
收集[ shōu jí ]
1,招收聚集。
《后汉书·张奂传》:“ 奂 不听,遂进屯长城,收集兵士。”《元史·世祖纪十》:“辛巳,收集工匠之隐匿者。”
2,把零散的东西收拢在一起。
秦牧 《花城·海滩拾贝》:“有一些专门收集贝壳的‘贝壳迷’。”
搜集[ sōu jí]
1,搜求汇集。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书之残缺不全者,必搜集分门,汇订成帙,统名之曰'断简残编'。"
2,搜集。
清 曾国藩《<湖南文徵>序》:"唯考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宏,后世之欣慕亦寡。"
拓展资料
造句:
1,春天是一幅画,它收集大自然的色彩,让花儿们在画中争芳斗艳。
2,我收集了不少格言警句,都写在日记本上。
3,老师组织我们来到郊外搜集秋天各种颜色的叶子,贴出各种美丽的形状。,
4,我们可以由读书而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
5,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
⑻ 收集和搜集有什么区别
“收集”【shōu jí】:侧重于指把分散在各处的东西等收拢、聚集在一起。
造句:
会议之后,你把大家的意见收集一下,整理后交给我。
别这么乱放着,把已经写好的卡片收集起来,放到抽屉里。
我收集了不少格言警句,都写在日记本上。
他收集了许多学习参考资料。
爸爸收集了许多老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搜集”【sōu jí】:搜集则比较有选择性,方向性的进行收拢、聚集的活动,而且搜集一般强调过程,用时较长,完成难度也较大等。
造句:
爷爷毕生致力于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们在老区搜集了不少红军时代的革命文物。
我开始研究民间文艺,搜集了一些民歌和剪纸。
这次到野外搜集植物标本,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些年,他搜集了不少当地民谣,已经整理好,准备出版。
这些年,他走南闯北,搜集了一大批古玩字画。
⑼ 搜集资料的途径有: 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
1、调查法
通过访问信息收集对象,与之直接交谈而获得有关信息的方法。它又分为座谈采访、会议采访以及电话采访和信函采访等方式。
2、观察法
通过开会、深入现场、参加生产和经营、实地采样、进行现场观察并准确记录(包括测绘、录音、录相、拍照、笔录等)调研情况。
3、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手工检索通过信息服务部门收集和建立的文献目录、索引、文摘、参考指南和文献综述等来查找有关的文献信息。计算机文献检索,文献检索的计算机实现,其特点是检索速度快、信息量大,是当前收集文献信息的主要方法。
4、网络信息收集
通过计算机网络发布、传递和存储的各种信息。收集网络信息的最终目标为给广大用户提供网络信息资源服务,整个过程经过网络信息搜索、整合、保存和服务四个步骤。
(9)搜集扩展阅读
社会研究所搜集的资料一般可分为数据资料和文字资料。前者为通过结构化的调查问卷及访问表格得来的,它涉及大量调查对象,对此可进行统计分组和汇总;后者多为无结构的观察、访谈材料和文献资料,一般是少数典型或个案的材料。这两类资料的整理过程大致相同,但整理方法不同。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定性资料基本上都是文字资料,因此一般也把文字资料整理称作定性资料整理。由于文字资料在来源上存在差异,所以其整理方法也略不同。但是通常情况下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
在资料的整理阶段,为了便于得出正确的调查结论,需要对数据资料作进一步的处理,其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检验,主要是对数字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检验,以确保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