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台风“麦莎”名的来历
据省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介绍,2000年之前,我国一直按照一年当中台风生成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如1997年发布的“9711号台风”就是指1997年西太平洋海域生成的第11号台风。但是从2000年1月1日起,台风委员会为提高人们的警觉,在发布台风警报时,除继续使用原来的编号外,还对其进行命名。这些名字由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成员国提供10个,按预先确定的次序排名,循环使用。本次台风的名字“麦莎”(英文名为‘Matsa’,意为美人鱼),来源于老挝。中国提供的10个台风名字分别为: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海棠。
B. cctv《麦莎事件》
抱歉找遍了所有 视频门户网站都没有这个咨询 只有这个介绍了 抱歉 台风“麦莎”8月6日凌晨从浙江登陆,气势汹汹横扫浙、沪、皖、苏、鲁、津,直扑北京,一时间,京城如临大敌。京郊4万人待命转移,17座病险水库空库迎汛,1000辆公交救援客车紧急待命,地铁做好了临时封站、短时停运的准备,卫生部门紧急发布汛期水污染预警……此外,北京市还调整成立72个防汛指挥部,全市动员防汛抢险队伍30万人,其中驻京部队3.5万人,专业抢险队伍100多支。然而,就在北京全城严阵以待之时,“麦莎”却姗姗来迟,遂成强弩之末。昨日(15日),北京气象台再次发布大范围降雨警告,北京市有关部门当晚再度启动紧急应对机制,但昨晚仍未遭遇大雨,又被“忽悠”了一次。面对两次代价不菲的准备,社会上议论不一。一些官员认为,进行的准备白费了,这是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另外的意见则认为,这样的浪费很值,是一种必须的“矫枉过正”。两种看法似乎都有道理,但从公共政策水平来看,不能不提的是,政府应该关注紧急事态处理机制的应对水平和效率。紧急事态当然要想事情最坏的情况,但从公共资源来看,必须考虑到投放的效率,否则就会导致另外一种资源浪费。把握好其中的平衡和分寸,就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过程。
C. 谁能告诉我台风云娜和麦莎是哪年哪月哪日来的
麦莎台风形成过程
7月31日0时在北纬10.5度,东经136.0度开始形成热带低压。8月1日演变为轻度台风;8月2日演变为中度台风。8月3日0时登陆台湾,发布海上台风警报;18时发布陆上台风警报。8月5日12时台湾解除陆上台风警报,19时登陆浙江省玉环县。8月6日0时,台湾解除台风警报。
在中国大陆地区,登陆玉环县后,向西北方向移动,7日转向偏北,其减弱为低气压后,先后穿越浙江、安徽、江苏、山东和辽宁。最后在辽宁减弱消亡。
云娜台风
2004年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省登陆,登陆时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45米/秒),并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据了解,这是自1997年以来登陆中国最强的一次台风。截至13日下午,浙江省50个县(市、区)因台风死亡的人数已升至115人,失踪16人,伤病1800多人。
在8月5日在西北太平洋上形成,NRL热带气旋中心给予其扰动编号为98W。98W随后缓缓发展,组织逐步好转,并朝西推进。
98W 于8月8日早上发展为一热带低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给予其临时编号为16W。当时16W位于季风槽内,并受到相关之微弱西南气流影响,缓慢地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在不错的大气环境下增强。当晚16W增强为一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把其命名---云娜。
8月9日,云娜转向偏北的方向推进,并于下午增强为一强热带风暴,并渐渐发展出一"中心密集云团区(CDO)"。
8月10日,云娜转向西北至西北偏西移动,迫近台湾。当晚,云娜进一步增强为一台风,中心发展出一浑圆而且清晰的风眼。云娜随后继续以时速15公里向西北方向推进,趋向台湾。 台湾中央气象局(CWB)于 8月11日早上11时30分发布"海上陆上台风警报"。
8月12日下午,云娜强度达至巅峰,并中心风力达至145km/h,其巅峰强度维持了约6小时。当晚云娜于浙江登陆,因而迅速减弱。当晚系统组织显著转差,风眼亦被填塞。
8月13日清晨,云娜转向西北偏西移动并减弱为一强热带风暴(轻度台风),并进一步于中午减弱为热带风暴,并于下午减弱为一低压区。
D. 麦莎台风是哪年
台风麦莎是2005年
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广义上而言,“台风”这个词并非一种热带气旋强度。将中心持续风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均称台风。在非正式场合,“台风”甚至直接泛指热带气旋本身。当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名称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E. 麦莎台风几号刮的
原编号10-6
名称 麦莎
退役原因 2005年台风麦莎袭击中国东南部
代替名称 柏加
“麦莎”,(英语:Typhoon Matsa;菲律宾命名:Gorio;台湾译名:马莎;国际编号:0509;JTWC编号:09W),由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台风委员会成员之一的老挝命名,意为“美人鱼”。
台风麦莎是继1997年11号台风后,对中国影响最严重的台风。台风经过途中出现大风、暴雨,造成洪涝、山地灾害。
2005年8月6日上海的浦东机场与虹桥机场,大约有200多个航班受到影响而延误。 台风对中国大陆共造成3064.2万人受灾,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77.1亿元。
形成过程
7月31日0时在北纬10.5度,东经136.0度开始形成热带低压。8月1日演变为轻度台风;8月2日演变为中度台风。8月3日0时登陆台湾,发布海上台风警报;18时发布陆上台风警报。8月5日12时台湾解除陆上台风警报,19时登陆浙江省玉环县。8月6日0时,台湾解除台风警报。
在中国大陆地区,登陆玉环县后,向西北方向移动,7日转向偏北,其减弱为低气压后,先后穿越浙江、安徽、江苏、山东和辽宁。最后在辽宁减弱消亡
F. 麦莎的台风“麦莎”
“麦莎”,(英语:Typhoon Matsa;菲律宾命名:Gorio;台湾译名:马莎;国际编号:0509;JTWC编号:09W),由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台风委员会成员之一的老挝命名,意为“美人鱼”。是2005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于2005年8月1日在菲律宾东方的海面上形成,最初预测的路径朝向日本冲绳或台湾。台风行经台湾东北之后,在中国浙江登陆,并继续北上至江苏及山东。
虽然台风“麦莎”的中心位置离上海市区尚远,但其外围带来的大量降雨今天使申城各处积水严重。 积水倒灌地铁隧道,一号线停运5小时。积水也导致了一些漏电事故,并造成了人员伤亡。据一二0急救中心介绍,今天凌晨,杨浦区政修路二一六号院内严重进水,有两人在使用电器时不慎触电死亡。因“麦莎”影响,上海的死亡人数已升至四人。 “麦莎”给浙江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6亿元。温州、台州、宁波、舟山、丽水、嘉兴、湖州、绍兴等8个市49个县(市、区)、623个乡镇、840.3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3108间。因灾死亡2人,失踪2人。农作物受灾200.5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71.2万吨,绝收面积22.4千公顷,减收粮食24.1万吨;水产养殖损失面积47.9千公顷,损失水产养殖产品27.7万吨;工矿企业停产63470家,公路中断178条,毁坏公路路基(面)266.1公里,损坏输电线路558.9公里,损坏通讯线路465.3公里;损坏小型水库和山塘水库21座,损坏堤防1017处221.6公里,堤防决口106处17.6公里,损坏护岸542处,损坏水闸111座,冲毁塘坝72座、灌溉设施1176处,损坏机电井36眼,损坏水文测站24座,损坏机电泵站201座、小水电站64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5.6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4.8亿元,工业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7.5亿元。
G. 台风麦莎的介绍
台风麦莎(英语:Typhoon Matsa;菲律宾命名:Gorio;台湾译名:马莎;国际编号:0509;JTWC编号:09W)是2005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2005年8月1日在菲律宾东方的海面上形成。台风行经台湾东北之后,在中国浙江登陆,并继续北上至江苏及山东,转化为温带气旋。 麦莎是由老挝气象单位所提供的名字,有美人鱼之意。
H. 台风麦莎的形成过程
0509号台风“麦莎(MATSA)”于2005年7月31日生成。
8月2日8时,热带风暴“麦莎”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中心风力10级(25m/s),气压985hpa。
8月3日2时,强热带风暴“麦莎”加强为台风,中心风力12级(33m/s),气压975hpa。
8月4日18时,台风“麦莎”再次加强为强台风,中心风力14级(45m/s),气压950hpa。
8月6日3时40分,强台风“麦莎”在浙江省玉环县干江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m/s),气压950hpa。
8月6日5时,强台风“麦莎”在浙江省乐清市境内减弱为台风,中心风力13级(40m/s),气压960hpa。
8月6日17时,台风“麦莎”在浙江省义乌市境内减弱为强热带风暴,中心风力11级(30m/s),气压980hpa.
8月6日23时,强热带风暴“麦莎”由浙江省杭州市进入安徽省宣城市,并于次日(8月7日)凌晨2时在宣城市境内减弱为热带风暴,中心风力9级(23m/s)。
8月7日17时,热带风暴“麦莎”由安徽省马鞍山市进入江苏省南京市,中心风力9级(23m/s),气压988hpa。
8月8日6时,热带风暴“麦莎”由江苏省连云港市进入山东省日照市,中心风力8级(18m/s),气压995hpa。
8月8日14时,热带风暴“麦莎”由山东省潍坊市进入渤海,中心风力8级(18m/s),气压995hpa。
8月9日5时,热带风暴“麦莎”在渤海南部变性为温带气旋。
I. 台风麦莎在浙江哪里登陆的
今年第11号热带风暴“海葵”的中心8月5日05时位于日本冲绳县东偏北方约2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26.5度,东经129.7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2百帕。
预计,“海葵”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受其影响,东海大部海域将出现7~10级,阵风11级的大风,“海葵”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风力可达11~12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