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马光远博客
扩展阅读
什么东西看股票 2025-07-11 01:40:11
宁波钢构股票行情 2025-07-11 01:36:32

马光远博客

发布时间: 2022-01-10 21:05:06

❶ 博客的传播

博客的传播还是要靠点击率。而点击率是否高又在于你自己写的博客能否吸引别人经常光顾了。
另一方面,你可以经常进入别人的博客,多多回帖,然后别人才有可能进行回踩,这样你的博客才会慢慢有人气

❷ 360和腾讯发生了什么事拜托各位大神

新闻首先来关注QQ与360之争,最近几个月,腾讯QQ和奇虎360之间的纷争闹得沸沸扬扬,昨天下午,事情有了最新的进展,腾讯公司宣布,将在所有装有360安全卫士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两家公司之间的争战迅速升温。 昨天下午,腾讯在其官网上发布了《腾讯公司致用户的一封信》,表示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在腾讯公司发布公告后不久,记者在一台同时安装了360安全卫士和QQ聊天软件的电脑上做了实验,发现网页版的Q Q已经无法登陆,页面显示的是腾讯公司致QQ用户的一封信。而软件版的QQ虽然能成功登陆,但使用不到几分钟,QQ就弹出了一个警示框,接着软件版QQ就不能正常使用,只能选择退出。腾讯公司客服:近期360强制安装,并向用户推广Q Q保镖,该软件劫持了QQ的安全模块,导致了QQ失去相关功能,在360软件运行环境下,我们无法保障您的QQ账户安全,为保护您的安全,请您卸载360相关软件,就可以正常使用QQ软件。 就在腾讯发布致用户公开信不久,360公司昨天晚间正式下线扣扣保镖产品,并对外发布“致网民的紧急求助信” ,称目前是360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希望用户“为了互联网安全的未来停用腾讯QQ三天”。360公司公关部负责人:我们已经有正面的回应了,我们刚刚发了一个,针对它那个360和腾讯QQ二选一这样的一个正面的回应,另外我们也有一个应急的方案,就是给网民同时使用网页QQ和360安全卫士啊,尽量不影响用户的使用,(记者:现在两个软件会不会冲突)会,已经有了,我们现在正在解决。 腾讯公布三项和解条件360没回应 针对与360公司纠纷一事,腾讯公司昨天还发布了三项和解条件,包括要求360必须在所有客户端完成对扣扣保镖和隐私保护器的卸载,公开承诺今后不拦截腾讯程序,并向腾讯公开道歉赔偿损失。不过到目前为止,360方面尚未对此做出相关回应。 QQ与360”掐架“折腾用户 相信不少人电脑都同时装有360安全卫士和QQ聊天工具,现在必须在这两种软件之间二选一,腾讯公司的行为的确给不少网友出了一道难题,他们会如何选择呢? 在天涯等知名网络论坛上,记者发现,由于腾讯公司明确表示,QQ和360之间,用户只能二选一,于是,一夜之间,类似“360与QQ到底选谁”这样的帖子已经成了热帖,跟帖数量超过上万。据新浪网的网络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选择卸载QQ软件的投票网民占比超过了55%,选择卸载360软件的投票网民占比超过23%,还有22%的网民表示不清楚该怎么办。而对于两家公司之间纷争,绝大多数网民表示,他们只是为了自家利益,而不考虑用户的权益。网民:现在过来都是上QQ,你上不了QQ那怎么能行呢,对吧,反正你说QQ上不了这是肯定不行的。网民:公司之间的争执属于他们之间的矛盾,你不能影响到现实当中的,QQ也好,360也好这些个用户。从今天开始,使用QQ的人就禁止使用360,这明显地侵犯到我们使用者的权利。京银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喆:360和QQ之间的这场争议呢,我们感觉使广大的软件的使用者被绑架了。 如果消费者因为QQ和360之争而利益受损,要如何维权呢?徐律师表示,消费者一旦选择了QQ或者360安全卫士,就已经形成了合同关系,如果因为两家公司采用技术手段,导致网络用户的电脑软件使用功能受限的话,消费者可以向两家公司提起诉讼,保障自己的权益。京银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喆:打个比方,如果说QQ的用户,因为360,或者某一家公司的软件导致自己的软件不能使用了,功能受限了,那么因为他的缔约主体是QQ,那么就可以向腾讯公司去主张自己的权利。 QQ与360:从阵地战到肉搏战 众所周知,腾讯QQ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网络聊天客户端,拥有2.9亿活跃用户。而奇虎360则是装机量最大的安全客户端,用户数量也接近2亿。一个是网络通讯的老大,一个是系统安全的王者,他们本来都过着井水不犯河水的日子,为什么一夜之间就兵戎相见了呢? 腾讯QQ与奇虎360之间的恩怨,可谓由来已久。2010年春节前后,腾讯在二线城市强行推广QQ医生安全软件,一夜之间,QQ医生占据国内一亿台左右电脑,市场份额近40%。此时360很快就意识到了QQ医生的威胁。中秋长假期间,腾讯低调将QQ医生升级为QQ电脑管家,功能更加强大,包含云查杀木马、系统漏洞修补、实时防护等多项安全防护功能,与360安全卫士展开直接竞争。这显然超出了360的底限。图穷匕见,于是,口水仗开打。“流氓软件”成为两家公司互相指责的言辞。今年9月27日,奇虎360推出 “360隐私保护器”,这个程序名义上是专门曝光那些窥视用户隐私的软件,但有意思的是,360隐私保护器监控的软件只针对一个,那就是腾讯QQ。360和腾讯之间的纠纷逐渐升级。10月27日,腾讯联合多家软件公司联合声讨360,并以奇虎涉嫌不正当竞争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索赔400 万元,不过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10月29号,奇虎360的反击进一步升级,推出名为“扣扣保镖”的软件,屏蔽QQ插件、弹窗和广告等功能,掐断了腾讯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至此双方的纠纷进入白热化。 腾讯诉360案昨日在北京朝阳法院受理 昨天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正式受理腾讯起诉奇虎360涉嫌不正当竞争一案,受此消息刺激,在港交所上市的腾讯公司股价昨天收于187.10港元,涨幅0.97%。 专家声音 QQ与360的这场互联网大战,最终将走向何方?业内人士又是如何看待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经济学家马光远:腾讯公司行为涉嫌垄断。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腾讯停止QQ的运行。这种行为直接涉嫌违反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涉嫌垄断。选择使用某一个软件,是用户的权利,而不是腾讯公司的权利。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360公司有不当之处,腾讯也没有考虑用户权益。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表示,在两家公司的纠纷中,360公司虽然有不当之处,但是腾讯作出如此举动也没有考虑用户权益。互联网资深分析人士谢文:腾讯和360之争不是理性的商业竞争。互联网资深分析人士谢文认为,腾讯和360之间的纠纷不是理性的商业竞争。商业公司的斗争可以很激烈,但是不能斗气,更不能拿用户撒气。易观国际首席执行官于扬:QQ和360争斗两败俱伤。易观国际首席执行官于扬认为,QQ和360恶意争斗,对用户、对产业发展都是没有好处的,争斗只能是两败俱伤,甚至是多方都会受到伤害。 早间观察:别在我们的桌面打架 两个公司软件之争说小很小,都只是来自电脑桌面的右下角的两个小图标,但是,事情说大很大,因为可能影响到数亿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合法权益,律师也表示,这个事件,涉及到了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隐私权保护、软件著作权保护、不正当竞争、反垄断与损害商誉罪等复杂的法律问题,不管怎样,公司利益之争,不能拿消费者的权益当筹码

❸ 日本地震感想

日本一直以来给我的感觉都是坚不可摧的刚硬形象,他们发达的高科技,特别是他们的机器人研究,真的很厉害,令我们望尘莫及。但是谁能想到日本这次的地震以及由于地震牵发的核泄漏问题给日本造成重挫。日本人民也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大自然的灾害真的是难以预测,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再一次真真切切得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国家,无论强大与否,无论富裕与否,都应敬畏自然,并时时刻刻做好直面自然无常的安全设施和保护工作。

❹ qq和360

360,你敢出个通讯软件,哥就扔了QQ号,跟你走!
什么狗屁腾讯,忍了你好多年了,最开始用你是因为你是那个互联网还不盛行年代,害的哥丢了UC跟了你,让我们摆脱了聊天室,可以和很多人建立长久的网友关系,哪个时候你是完全免费的!!!!
后来呢?红钻,黄钻,蓝钻。。。。。。各种钻!!!!!!
一开始你模仿人家OICQ,后来你被迫改名QQ
从哪个时候你就成了剽窃的专家
看人家CS打的火热,你就来个狗屁CF,一套装备好几百????????看人家魔兽世界玩的火爆,你就搞出来一个寻仙,画面垃圾不说,搞点装备都要用仙玉???????现在一个5或6位的QQ号炒的比房价还高,你以为你是移动通讯啊? 居然还出个靓号系统,还不支持手机开通!!!
人家出博客你开空间,人家开淘宝,你开拍拍,人家有支付宝,你就来个财付通,人家有网络知道你就有QQ问问,人家有人人校内,你就出QQ校友,还有什么你没有剽窃的?
小样儿的,你就一聊天软件你冒充什么变性金刚????
一个QQ等级,当初搞的全民挂机
360再有什么目的,它也是免费的,知道不?
话说回来,360你为什么不出个即时通讯呢?
只要你敢保证永久免费,哥就扔了QQ跟你走!!!!
受够了腾讯赚完广告商的钱还赚网民的钱,这么贪得无厌,你还想开多少种钻?????
你还想赚多少钱?干点啥都要钻,干啥都要豆,干啥都要点,你还想要啥?哥的菊花你要不?
哥说到做到,360,你敢出个聊天软件不?
用户数量你拼不过它么?就凭你那句永久免费,哥跟你走。。。
以后谁找我我都告诉他:加我360!!!!
马化腾,你爸是马刚啊?这么横!!!
有你没我,不让我用。
你敢停服务吗?
用户追究你承受的起吗?
别人花这么多钱开钻,用你的东西。
你说停就停,有亿万人要你赔损失,你拿钱出来?
只知道收钱,想尽办法敛财,东西一概抄别人的。
不就是占着你用户多的优势吗?
一但人民不理你,你就坐着等死吧。
得寸进尺,一个搞聊天的。
看别人什么红抄什么。
QQ游戏出来了,对战平台出来了,农场出来了,网络电视出来了,听歌的出来了,播放器出来了,输入法出来了…… 现在还来搞杀毒,你是那块料么?傻X。。
一但人民不理你,你就是一坨耙耙!!!
你出的那些东西早就有了,你不过是仗着自己用户多,从别人碗里抢饭吃。
你赚的钱不够多吗?你腾讯什么东西不要钱?
你还想当武林盟主啊? 电脑上的全部软件成你的就好了?就可以更随心所欲的要钱了?
哪个装中国游戏在线中心,QQ游戏+QQ就用不了是不?
哪个装PPS网络电视,QQLIVE+QQ就用不了是不?
哪个装酷狗音乐,QQ音乐+QQ就用不了是不?
哪个装搜狗拼音,QQ拼音+QQ就用不了是不?
哪个装暴风影音,QQ影音+QQ就用不了是不?
哪个装迅雷,QQ旋风+QQ就用不了是不?
哪个装360,QQ医生+QQ就用不了是不?
哪个装MSN,QQ就用不了是不?
哪个玩盛大,腾讯游戏+QQ就玩不了是不?
哪个玩CS,穿越火线+QQ就玩不了是不?
哪个玩开心农场,QQ农场+QQ就玩不了是不?
哪个用新浪微博,QQ空间+QQ就玩不了是不?.
哪个用网易邮箱,QQ邮箱+QQ就用不了是不?
哪个用支付宝,财富通+QQ就不能用是不?
哪个用网络,搜搜+QQ就不能用是不?
哪个用淘宝,拍拍+QQ就不能用是不?
................
你说你无耻不无耻,有做软件做成你这样的吗?
不想说什么了,QQ,你让大家失望了,大家也会让你失望.
这将会是一场革命.反对你的霸道和强权的革命!!!
每一个有血性的人都会用行动告诉你,腾讯没什么,离开照样活。
你所占的优势全部是我们给你的,我们一样可以全部拿回来!!!(转发的 说的经典)

❺ 会发生新一轮金融危机吗

谢国忠:美国即将引领世界走向新一轮经济危机

迄今为止,美国依然是不确定性最大的源头,亦是量化宽松大战的始作俑者。造成上一场经济危机的那些人,将引领我们迈入下一场危机。另一轮全球性危机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编者按:
近日,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福布斯》网站发表文章,就美国施压各国提高汇率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为观点摘录。
谢国忠:
整个世界烟雾四起,一场货币大战似乎一触即发。量化宽松(QE)是这场战争所选择的武器。如果你敢印1万亿,我就敢印1万亿。当然,他或她也会这么做。倘若印了1万亿钞票之后,汇率还是没有变化,怎么办?没关系,让我们实施第2轮量化宽松政策。在美国财长盖特纳等人看来,世界末日已经离我们非常近了。不仅仅是中国人,世界各地的富人都在争相购买黄金,以求得心境的一丝安宁。实际上,他们正在把一吨一吨的黄金拉回家。当货币在量化宽松大战的硝烟中变得一文不名时,富人至少还有黄金来维系自己的财富。
在美国的专家、政客和政府官员看来,这一切全是中国人惹的祸。中国绝非一身清白。其货币政策当然称不上完美无瑕。但中国并不是世界经济的病根。迄今为止,美国依然是不确定性最大的源头,亦是量化宽松大战的始作俑者。美国的精英创造了自1929年以来最大的金融泡沫,甚至去除了旨在预防这类泡沫的监管措施,泡沫破裂之后,美国经济一片狼藉。现在,正是这些人想找一个快速疗法,以维系其权势。不幸的是,这种快速疗法是不存在的。
美国已经将利率削减至零水平,其预算赤字已攀升至GDP的10%。这是凯恩斯主义政策的“震慑”(shock-and-awe)版本。但是,在经历了几个季度的强劲增长之后,美国经济再次呈现下行势头,失业率依然接近10%(如果将未充分就业和已经不再寻找工作的人包括在内,失业率或许远不止这个数,很可能跟西班牙差不多,接近20%)。经济刺激计划业已失败。
那么,应如何解释这个结果呢?如果你是保罗•克鲁格曼,你肯定会说刺激力度不够。当然,如果政府将预算赤字提升至GDP的20%,并且实施另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依然起不到效果,他可能还会说力度不够。你永远也没有办法证明克鲁格曼是错的。好聪明的家伙!

第二种解释是,经济的康复是需要时间的。没有哪个经济体在经历了如此庞大的泡沫之后,依然能迅速复苏。当巨大的泡沫长期延续的时候,资源错配异常严重,进而导致重新配置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尤其是当劳动力市场严重错配时,它根本就没办法迅速自我矫正。因此,当一个经济体处于错配状态时,刺激措施可以通过自身的能量,启动经济增长,但无法实现维系经济可持续增长所需的乘数效应。
第三种解释是,这是中国的过错。诚然,在美国刺激计划带动经济增长期间,中国对美出口急剧攀升,也就是说,部分刺激效应流向了中国。但这又该怪谁呢?苹果公司的iPhone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因为甚至在中国工人工资大幅上涨之后,每部iPhone的制造成本依然不到20美元。苹果公司的毛利是流向中国的加工成本的30倍。苹果的例子或许有些极端。但事实是,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在美国的零售价是其出厂价的3到4倍。美国公司乐意在中国制造商品,以满足刺激计划带动的需求。
盖特纳等人可能会说,中国应该提升人民币汇率,迫使美国公司将生产线搬回美国。我猜想,这或许就是逼迫人民币升值背后的全部逻辑。但人民币汇率处于何种水平时,美国公司才会产生这个念头?美国的工资10倍于中国。难道中国应该将人民币汇率提升10倍?
当然,美国的专家是不会这样说的。他们会提及中国经常帐户的盈余,以及不断攀升的外汇储备,并将其视为中国进行汇率操纵的表面证据。我并不想否定,不断攀升的外汇储备是中国必须要应对的一个问题。但这是另一项议题,跟美国经济并无关联。人民币升值也并非解决之策。
在我看来,人民币其实被高估了。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在过去10年呈爆炸式增长,从12万亿飙涨至70万亿。没有哪一种货币在货币供应量海量增长之后没有出现过贬值。中国产业的迅猛增长,只能解释货币供应增长的部分原因。大批货币流向了估值过高的房地产市场。当房产市场实现正常化之后,资金流出,人民币贬值压力随之显现。估计2年内,我们就将目睹这一幕。
正确的措施现在并不重要。政治上的权宜之策才是重要的。美国人想快速摆脱经济困境,并且试图通过美元贬值的方式来实现这一愿景。如果美国能逼迫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那么日元、欧元和其他主要货币也将同步升值。占全球经济总值四分之一的美国,就可以通过出口摆脱困境。
问题在于,其他国家并不会遵循美国人的如意算盘。中国不可能大幅度提升人民币汇率。这样做将导致热钱涌出,房地产市场全面崩溃,进而导致银行体系崩盘。中国现在进退维谷。中国正开始启动紧缩措施,以期实现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预期也会阻止热钱离开。这套组合拳或许将支持一个延续数年的调整期,从而为银行业赢得筹募资本的时间。
日本现在也不能让日元大幅升值。日本的产业在竞争力方面,已经输给了德国,甚至美国。日本公司好多年都没有推出一款全球热卖的产品了。德国和美国的汽车业正在蚕食日本公司的领地。日元大幅升值这一幕是很难看到的。日本央行很容易受到政治压力。它在这方面的履历并不算好。如果日本央行放任日元摧毁丰田、本田等公司,其独立性将难以保持。因此,它会采取量化宽松的政策,压低日元币值。
欧元正在高歌猛进。欧洲央行(ECB)现在的口气依然像德意志联邦银行。但倘若欧洲再次爆发主权债务危机,ECB的立场恐怕也延续不了多久。当欧元高企时,一些经济体(不会是德国和法国)将坠入危机模式。ECB或许也将加入量化宽松大军。
在采用量化宽松政策方面,英国是不需要外人劝说的。英国就像是一个大号的香港,完全依赖炒股票和炒房产度日。但泡沫破裂后,它就没有太多的事情可做。货币贬值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韩国虽小,但总想步大国后尘。汽车、电子和化工产品在韩国经济的地位举足轻重。韩国政府会主动关注汇率变动。最近,它正在“调查”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的不合需要之举。
温和的巴西也被激发起来了。过去10年间,巴西任由市场将本币汇率翻了一番。巴西人对由此而来的低通胀率心存感激。但经济的增速相当缓慢,对一个发展中经济体来说,这显然不够好,更何况它还自夸为“金砖四国”的一员呢。
似乎没有哪个国家想让其货币升值。大多数主要经济体都愿意采取措施,压低本币汇率。对于美国来说,这是一盘将死之棋。倘若货币贬值无法带动出口增长,量化宽松政策就只会造成通货膨胀,这将首先体现在不断攀升的油价上。美国人正在承受房价下跌和高失业率的打击。如果油价在现有水平上翻一番,这个国家或许就陷于动荡。它的精英将作何反应呢?或许会出台更多的类似措施吧。
世界正在步入一个高通胀率和政治不稳时期。另一轮全球性危机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首要迹象将是国债市场的崩溃。美联储正在通过其量化宽松项目控制收益率曲线。但其他投资者不会陪它玩这个疯狂的游戏。留在国债市场的唯一理由是,美联储不会让市场下跌。但国债的潜在价值正在随着不断增长的货币供应量及其引发的通胀后果而逐步蒸发。当所有投资者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们都会仓皇出逃。美联储将无力阻止狂奔的人群。如果它引发的钞票足以接管整个市场,那么,拿着新鲜出炉的美元的人们势必想将其转化为其他资产。美元也将彻底完蛋。
世界似乎正径直走向将于2012年爆发的另一场危机!
造成上一场危机的那些人现在依然掌握着权杖。他们将引领我们迈入下一场危机。冰岛前首相因导致银行危机,被送上特别法庭接受审判。比之更糟糕的命运,正等待着正在煽起下一场危机的精英们。

马光远:突然加息预示通胀已成经济头号大敌
在8月份CPI再次冲高至3.5%之后,9月份CPI创新高已成定局。这意味着,收缩流动性,控制通胀向恶性发展已经提升为央行首要的任务。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这是自2007年以来,时隔34个月央行第一次加息。这次加息特别令人意外,就在前不久央行行长周小川还表示,中国年内不会加息,而且,就时机而言,恰逢全球汇率战争一触即发,欧美逼人民币升值的敏感时期。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加息,不仅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更会使得热钱加速涌入,而央行在这个时刻依然加息,剑指何方,的确耐人寻味。
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加息是一把无奈而又不得不拔出的利剑。所言无奈,是中国目前已经进入通胀时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就货币政策的基本目的而言,管理通胀预期是其首当其冲之责,在8月份CPI再次冲高至3.5%之后,9月份CPI创新高已成定局。这意味着,收缩流动性,控制通胀向恶性发展已经提升为央行首要的任务。特别是,房地产调控历经一年而收效甚微,在负利率的推波助澜下,买房成了很多人保值的最好选择,而各种商品的轮番涨价使得“价格翘尾”的种种说辞不攻自破。可以说,负利率和宽松的流动性已经成了当前价格高烧不退的主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加息事实上成了央行不二的政策选择,但在欧美等国经济复苏前景不明,美国的宽松量化和零利率政策遥遥无期的情况下,中国一旦加息,基于人民币升值和热钱的压力,对于依旧不确定的外贸前景将产生负面影响。这样,央行一度陷入两难:如果要治理通胀和房价泡沫,改变负利率,则必须加息;但一旦加息,人民币将升值。
但是,一国的货币政策应该基于本国经济的基本面,既然通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头号大敌,而以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也成了悬在中国宏观经济之上的堰塞湖。就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而言,是通胀,而不是热钱和人民币升值。
货币政策急需从宽松向适度从紧转型,而这个质变,只有通过加息的信号才能真正传递;目前的负利率只能通过加息来改变,房价也只有在加息等政策利器之下才会回归理性。因此,加息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尽管属于“两难”的选择,会带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热钱,对中国的外贸形势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考虑到中国经济的长治久安,加息应该是一个必须的选择。
从这次加息的力度来看,属于非常温和的加息,而且,加息之后负利率的情况依旧没有改变。但通过加息,透露出货币政策对于未来通胀的担忧和宽松货币政策的逐步退出,达到这个信号传导的目的即可。而这种谨慎的做法主要还是担心加息如果过猛,热钱加速涌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难以承受。因此,就控制未来的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这次加息的“药量”显然还远远不够,未来依旧不排除还有再次加息的可能。

孙立坚:央行突然加息意味着什么?
央行突然加息了!在主要发达国家继续采取超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时候我们逆势而为意味着什么?主要有三大方面的意义:1.通胀和楼市泡沫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主要的问题,而靠数量调整力度不够。2.人民币增值加快会带来人民币金融资产升值的预期,当年德国和日本都经历过,所以加息防止泡沫膨胀。日本当年没有加息,直到今天还在为那时的宽松货币政策所导致的资产泡沫而后悔。而德国当年加息却避免了日本的悲剧!3.告别宽松货币政策的特殊环境。十二五规划,政府提出了不求高增长而求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目标,加息就是为今后健康的货币环境打下基础,也就是中国率先释放退市的信号!当然,今天只是打开了加息的通道,加息的力度是有限的。更多地是一种心理上的示范效应——不至于让还处于宽松货币政策“惯性”中的中国经济掉头过猛!所以,今后央行还会根据上述所提到的三点政策目标实现的效果好与坏,再来决定是否采取继续加息的策略。
不可否认此时加息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在世界跟我们相反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会激发热钱的流入,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其次,虽然银行息差不变,但银行信贷业务正在面临全面整顿,加息对银行的利润也是一个打压;另外,加息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内外市场消费能力有限,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受到影响;最后,因为消息突然,还可能对股市暂时带来利空影响。但不管怎样,既然政府在此时“选择”加息,一定是做好了相应的“补救措施”!比如,加强对外资流入的管理,疏导银行资金进入“十二五”规划所扶持的产业领域等。至少我认为,物业税和房产税等会推迟一段时间。
从另一个角度看,今天中国政府主动采取人民币升值和加息的政策组合拳,事实上意味着我们正在负起大国的责任,没有加入到今天愈演愈烈的贬值竞争游戏中!目前由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解决他们所遭遇到的高失业等“大国的烦恼”问题,这使得全球的流动性迷失了价值方向,市场正在从美元资产、欧元资产等“软通货”转向大宗商品和新兴市场的“硬财富”上,导致这类“资源”所在国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货币升值、通胀加剧、泡沫膨胀的冲击。所以,我们才看到今天反而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受不了外来游资的冲击,率先加息,尤其是经济还没有复苏的国家,更加凸显出它们“小国的痛苦”!
造成今天混乱动荡的世界经济局势,单靠中国一方面负责任的行动是远远不够的,关键的问题是今天充当全球“货币锚”的国家和地区,即美元、欧元和日元等相对应的国家和地区,如果不继续承担“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崩溃后所肩负起的信用本位体系下货币稳定的责任——即停止目前用超宽松货币政策救市的做法,而是一味地只考虑本国当前的利益,甚至伴随着今天恐慌性的国际资本的流出倾向的加剧,为了遏制国内流动性的减少,而继续变本加厉地向国内投放货币的话,那么,这不仅会造成有责任心、并率先采取行动的中国蒙受单方面的利益损失,而且更严重的是让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稳定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美好愿望也付诸东流。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充当“货币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复苏问题,应该放到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的框架下共同来加以解决。否则,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大国的烦恼”和“小国的痛苦”局面,靠“自力”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在今天开放的经济环境中,会给其他国家的努力造成更大的麻烦,恶劣的外部环境反过来也让自己吞噬由此带来的苦果。事实上,今天“货币大战”的火种已经在向全球蔓延,而且越烧越旺,这样自由放任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本文摘编自孙立坚个人博客)

❻ 傅园慧为什么会火 马光远 新浪博客

直率又是段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