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洋垃圾进口禁令让英国无措无能力处理吗
“英国马上就要面临塑料废物的堆积问题。”新年伊始,英国各大媒体集体发声。引发英国舆论的关键是中国对“洋垃圾”的进口禁令,其相关条例就在近日生效。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根据该实施方案,2017年年底前,禁止进口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废纺织原料、钒渣等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目前,英国正在思考垃圾的未来去向,短期做法是将废物出口到越南和印度,但这些国家能够接受的规模有限,如果焚烧还将面临一系列环境问题。
英国2日称,目前一切还没有定论,还不清楚英国将如何达成这种长期目标,以及如何解决中国禁令带来的短期危机。
对此,BBC指出,任何焚烧塑料废物的行动都会遭到环保团体的强烈抵制。
来自绿色和平组织的路易丝·艾奇(Louise Edge)说,“焚烧是错误的选择——这是一种高碳排放和不可再生的方式,还将带来有毒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如果你建造了焚烧炉,它将在未来20年内加剧一次性使用塑料市场的形成,而这正是我们现在需要减少的。”
同时,英国地方政府协会(Local Government Association)的彼得·弗莱明(Peter Fleming)也对BBC表示,“显然焚烧将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英国所有地区都有垃圾焚烧炉。”
弗莱明说,“这是一个挑战——但只是在短期内……我们会应对的。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一个更明智的垃圾处理策略。”
绿色和平组织的路易丝·艾奇将矛头对准了英国政府,“政府不断推延决策,推卸责任,搞得我们一团糟。”
据BBC报道,英国环境大臣迈克尔 高夫(Michael Gove)承认他对这个问题确实有点后知后觉。
高夫告诉BBC,他的长期目标是减少经济结构中的塑料制品使用量,减少塑料的类别,简化地方当局法规来使人们更加容易判断什么是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来提高回收率。
高夫也表示,英国必须“停止向海外输送垃圾”。
此外,对一次性使用塑料制品的征税问题,根据回收废料难易程度采用的浮动税率,改变垃圾分类方法以达到中国的垃圾分级新要求等举措,也成为英国方面正在讨论或是已经实行的方法。
也有声音指出,中国的禁令对英国回收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英国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产品和市场,重建一些因中国的禁令而失去的产能。
中国“洋垃圾”问题已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中国的“洋垃圾”进口禁令源于对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
中国环保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郭敬在去年7月介绍称,过去有一部分进口原料的固体废物在弥补国内资源短缺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此前,中国的废料回收公司每年都从其他国家进口数百万吨的废物,作循环再造之用。据国际再生局(Bureau of International Recycling)估计,中国2016年从欧洲、日本和美国进口了730万吨废料胶和2700万吨废纸。
但是郭敬也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暴露出不少问题。一些国家通过多种方式将固体废物转移到其他国家,有的甚至是非法出口。这些废物污染了环境,损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尤其是“洋垃圾”问题,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郭敬特别介绍,国内外都有一些不法商人为利益非法进口、夹带走私“洋垃圾”,造成不少环境问题,必须严厉打击查处。
1月2日,报道称,自2017年3月1日以来,中国多部门已经开展了4次集中打击洋垃圾的整治行动。然而,洋垃圾仍有屡禁不绝的趋势,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有巨额利润吸引。
报道称,一些国家之所以将垃圾出口,是因为很多国家严禁在垃圾回收和处理过程中对环境有破坏,并强制企业对垃圾进行再利用。但垃圾处理和再利用费用较高,所以不少外国企业盯上了此前管理较松的中国市场。而我国一些不法分子则用买垃圾的价格买回这些废料,稍经加工便以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价格卖出。制度上的漏洞,监管上的漏洞使固体洋垃圾不断流入我国。
为此,我国有关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形成多部门合力,依法严厉整治洋垃圾走私、收购、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
中国垃圾进口禁令的影响已开始显现。迄今中国内地有数十人因试图进口非法垃圾被捕;在中国香港,废纸堆积在街头,因为这些垃圾无法再进入中国内地。
B. 中国拒绝处理洋垃圾后,地球会因为垃圾过多变成垃圾场吗
近日,受垃圾无地可运的影响,英国伦敦市中心的几十家星巴克宣布每杯咖啡涨价5便士;反之如果能自带杯子,那么便优惠25便士。中国全面启动洋垃圾进口的禁令,让许多发达国家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类似的“蝴蝶效应”。
作为曾经全球最大的垃圾进口国,中国的一纸禁令切断了全球经济的“黑色产业链”,让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垃圾经济”面临十分尴尬的遭遇,希望能重新进口;预计在澳大利亚,约有619000吨的材料(价值5.23亿美元)将受到影响;英国每年向中国运送的50万吨塑料或将没有能力处理;在美国,媒体甚至用“混乱”来形容洋垃圾禁令之后美国垃圾处理的情况。
C. 中国洋垃圾禁令的好处和坏处
它说明了国家,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利益平衡点。更加注意长远利益与发展的持久性
D. 中国“洋垃圾”禁令 是机遇吗
2018年年1月1日起,中国的一项新规正式生效——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的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在内的24种固体废物。这一法规的出台,对中国和多年来向中国出口“洋垃圾”的国家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今,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加快提高垃圾源头化、本地化处理能力才是出路。看看北欧国家,他们还在愁垃圾不够,因为他们能用最先进的科技将垃圾高效转化为能源。从包装设计到回收处理,从政府政策到个人生活习惯,产业链各环节以及全社会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中国这个最大、最方便的垃圾处理场的“关闭”,也许正孕育着新的机遇,中国将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迎接挑战。
E. 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英美垃圾回收站崩溃了吗
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后,欧美垃圾的下一步去向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让西方国家感到不安的是,中国腾出来的这个缺口,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无法填补。进入12月以来,英美多家媒体密集报道了该国因为中国垃圾禁令,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中国进口的洋垃圾一度占到世界垃圾出口量的一半。今年7月份,中国政府宣布自2017年年底起,中国将不再进口包括废弃塑胶、纸类、钒渣、纺织品等24类外来垃圾,并严格限制其他进口废料的污染量。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加拿大中文报”,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如果中国不再进口洋垃圾,欧美各国会怎么样?
自从今年夏天中国宣布将从2017年9月禁止进口24类垃圾回收物后,目前这个禁令的效应逐渐在美国、英国的回收产业、居民生活、垃圾处理上产生威力。
全面禁令将在2018年1月1日正式实行,用英美垃圾回收商的话来说,就是“用不到6个月的时间,来改变我们20年的垃圾处理体系。”
中国政府虽然下定决心禁止洋垃圾的进口,但是要想摆脱洋垃圾的窘境,还需从培育公众环保观念和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两方面下功夫,否则即便全面禁止了洋垃圾进口,在利益的驱动下,还是容易滋生洋垃圾“偷渡入境”的地下交易。
F. 中国禁进口“洋垃圾”为世界回收行业敲警钟了吗
英媒称,中国决定从2017年年底禁止进口包括英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可回收垃圾产品。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9月21日援引泰晤士报报道,中国的作法是在减少和清洁环境污染努力的一部分,无可厚非,但中国全面禁止从国外进口可回收性垃圾,将引起连锁反应并对全球产生巨大深远影响。
同时,北京政府担心中国的环境恶化以及公众健康等。此外,随着中国环保意识的加强,国内的回收也在增加,因此当局希望能更多地利用国内的回收资源,而非依赖进口的回收废品。
布鲁奈特则表示,中国的禁令也给全球的回收行业提出了一个挑战,他们必须要适应新的环境,并通过投资新技术和垃圾分类提高回收废品的质量。
一些人士认为,可以把中国的禁令视为敲响警钟,旨在让各国政府和回收行业行动起来,投资回收行业以及提高其竞争力,但这要花一定的时间。
慢慢来吧。
G. 中国垃圾禁令什么时候
1.去年7月,中国政服宣布,为了解决国内的污染问题,2018年1月起开始禁止从国外进口24种“洋垃圾”。在本月23日于日内瓦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货物贸易委员会会议上,美方代表就要求中国取消这一禁令。
2.“我们要求中国立即停止实施并修改这些措施,遵守全球现存废料贸易标准,这为透明、有利于环境的商品回收贸易提供了一个全球框架……中国对可回收商品的进口限制导致全球废料供应链从根本上中断,让它们无法有效地再利用,走向废弃。”一名参会的贸易官员援引这名美国代表的话说。
3.目前美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废品在其境内处理,剩下的三分之一则出口到全球150个国家,其中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废品出口地,占了大约40%的份额。因此,中国的“洋垃圾”进口禁令让美国垃圾出口商措手不及。
4.美国西海岸的许多州从今年1月开始就面临着废品堆积的问题,俄勒冈州一个废料回收商今年1月底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称,从年初开始,他的库存已经“失控”。
5.美国废品回收业协会(ISRI)高级主管阿迪娜·阿德勒今年1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中国此次颁布的标准是空前的,要在半年的时间内适应这个变化,对于美国的企业而言“几乎不可能达到”。
H. 中国禁收洋垃圾后法国造纸商为何会高兴
中国颁布“洋垃圾”禁令,曾引发不少西方“垃圾”出口国的恐慌。但法国有一拨人,却为此高兴不已。
中国“洋垃圾”禁令致法国原材料价格下跌
自2018年1月1日起,中国向24类境外固体废物关上了大门,其中就包括未分拣的纸类废品。
在此之前,中国会从欧洲(尤其是法国)回收纸张和纸板。法国造纸行业工会(Copacel)的负责人在采访中透露,随着废纸出口量的大幅下降,法国出现了“原材料过剩”的情况。
“洋垃圾”禁令实行后,法国纸类废物的产生量并没有变化,但帮他们处理废纸的公司却少了,法国原材料的价格也随之降低。
法媒体消息,造纸行业工会副主席伊夫•埃尔博尔(Yves Herbault)对此认为,“欧洲和法国的造纸商们需要回收纸张和纸板,这在短期内对他们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不啻于一个意外惊喜。
I. 中国“洋垃圾”禁令实施有何意义
5月5日报道境外媒体称,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回收资源”进口国,许多国家视为理所当然,但北京决定今年1月起禁止进口24种可回收废弃物,此举令各国“手忙脚乱”。如今禁令已经实施四个月以上,资源回收出口商仍忙着“另谋出路”。
如今,中国大陆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益重视空气和水资源污染问题。中国大陆已关闭数万家污染严重的工厂,推广采用可再生能源,大量发行绿色债券。
报道称,不过,中国大陆仍有一段长路要走。尽管如此,在环保组织眼中,中国大陆禁收24种废弃物仍是一大胜利,此举不但让中国大陆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干净,也迫使各国加强处理自己的“可回收资源”。
J. 中国开始什么时候禁止洋垃圾
中国在2017年7月决定禁止进口的“洋垃圾”有4大类共24种,分别是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8种、未经分拣的废纸1种、废纺织品原料11种和钒渣4种。从去年12月31日起执行。
中国自2018年年底起还将禁止另外16种废金属、化学废品的进口:
一、将废五金类、废船、废汽车压件、冶炼渣、工业来源废塑料等16个品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自2018年12月31日起执行。
二、将不锈钢废碎料、钛废碎料、木废碎料等16个品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自2019年12月31日起执行。
(10)中国洋垃圾禁令扩展阅读:
从2018年一开始,我国就宣布了公告,禁止洋垃圾进入国内市场,这个欧美等国家带来很大的困扰,一时间让他们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垃圾了。
据21世纪经济报报道称,中国向世贸组织提交的文件中指出,进口废料中有大量“肮脏、甚至有害的废物”混在可用作原材料的固体废物中,严重污染中国的环境。
由于新政策的执行,“洋垃圾”禁令冲击最大的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过去高度依赖中国接收废塑料,如今指望增加本国内的废塑料回收处理能力,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见效,而且可能仍不足以负荷所有本国产出的垃圾。
有业内人士表示,英国、日本等国家,也在趁此出台了大量积极的应对措施。这一波中国“洋垃圾”禁令冲击波,对全球环境治理而言或不失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