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资讯 » 谁主沉浮
扩展阅读
简单看股票盘 2025-07-11 09:45:39
股票价格与均线 2025-07-11 09:42:32

谁主沉浮

发布时间: 2022-01-28 12:20:36

⑴ 谁主沉浮

“谁主沉浮”最早出自《沁园春·长沙》。另外有同名电视剧,该剧讲述了闯王进京,三桂叛降,崇祯自尽,清兵入关,多尔衮病危,鳌拜夺权的故事。

⑵ 谁主沉浮什么意思

谁主沉浮的意思是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主:主宰。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

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现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谁主沉浮扩展阅读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所作。长沙是毛泽东人格形成的地方,长沙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源地,是毛泽东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1911年,毛泽东来到湖南长沙第一师范。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与同学畅谈人生国事,毛泽东更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⑶ [谁主沉浮]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由谁来决定主宰呢?原文出自于现代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白话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3)谁主沉浮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⑷ 谁主沉浮的歌词~

《谁主沉浮》

作词:韩磊

作曲:韩磊

演唱:韩磊

兴亡多少事岁月总悠悠,天上星斗转人间演恩愁

西风啸古道良田战马瘦,看夕阳红如血明月何处有

大江东去古今依旧,逝者如斯夫永不回首

问苍海茫茫谁主沉浮,看大地茫茫谁家春秋

琼浆美酒谁酿就,是百姓血泪万苦愁

青山依旧绿水依旧,让干戈寥落雨霁云收

五岳刀影四海浪险,全化作豪杰杯中酒

豪杰杯中酒,大江东去古今依旧

逝者如斯夫永不回首,问苍海茫茫谁主沉浮

看大地茫茫谁家春秋,琼浆美酒谁酿就

是百姓血泪万苦愁,青山依旧绿水依旧

让干戈寥落雨霁云收,五岳刀影四海浪险

全化作豪杰杯中酒,青山依旧绿水依旧

让干戈寥落雨霁云收,五岳刀影四海浪险

全化作豪杰杯中酒,豪杰杯中酒

(4)谁主沉浮扩展阅读:

《谁主沉浮》于2008年上线。歌曲时长04:18。韩磊所演唱的2008年主拍的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长河东流》主题曲。,一上线就收到了广泛的关注,收获了众多的喜爱。

2008年该歌曲获得中国歌曲排行榜第一季度金曲。2008年,该歌曲获得MusicRadio中国TOP排行榜“港台年度金曲奖”。2009年2月19日,该歌曲获得网络娱乐沸点最热门影视歌曲奖和最热门十大金曲奖。

《谁主沉浮》有众多的翻唱版本,截止2019年3月,孙耀威、刘明、陈伟伦等都进行过翻唱。

⑸ “谁主沉浮”是什么意思

读音:[shuízhǔchénfú ]

释义: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⑹ 谁主沉浮指的是什么意思

谁主沉浮...按客观方面理解是此句是探求生命之规律,自然之法则,追寻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既然注意到这方面了,自然会比其他没注意到这方面的人理解更深,做得更好.
按主观方面理解这句话是表明态度,谁主沉浮呢?我主沉浮呗.主观上有一个积极的进取态度,愿意承担这历史责任.既然主观客观人家都占了先了,别人看起来自然觉得他是"暗示非他自己莫属".
其实这句话,每个人看起来不一样,就代表了每个人给自己的定位是不一样的,我看起来就没觉得是非他莫属的意思,是非能人莫属,也有可能是我自己

⑺ “谁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1、深层含义:

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与当时的形势之下,革命的领导权到底由谁夺取?
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之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运命前途的大任。

2、出处及原文:

近代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3、白话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 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7)谁主沉浮扩展阅读

《沁园春·长沙》的赏析: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

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⑻ 谁主沉浮什么意思

谁主沉浮的意思是谁来主宰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呢?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

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座山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

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雄鹰敏捷矫健,在辽阔的蓝天里飞翔,鱼儿轻快自如,在明净的水底里时沉时浮,

一切生物都在秋天里争求自由。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

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

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大家是否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中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驶而来的船?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

(8)谁主沉浮扩展阅读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天写的。长沙是毛泽东人格形成的地方,它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祥地和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中心。1911年,毛泽东来到湖南长沙第一师范。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毛泽东通过与同学谈论生活和国家大事,更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上阕描绘了一幅色彩鲜艳、充满活力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提出了这广阔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看到的灿烂景象。它不仅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更是诗人的激情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词人从山、河、天、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态、静态,对比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宽阔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情,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整个词通过描写长沙的秋色,回忆青年时期革命斗争的生活,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它抒发了诗人、战友的英雄革命精神和改造旧中国的雄心壮志,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参考链接:网络-沁园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