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公司給的股票很坑
擴展閱讀
今日洋河股票價格表 2025-07-09 10:13:12
如何看股票橫盤 2025-07-09 10:01:50
佛吉亞股票價格 2025-07-09 09:58:44

公司給的股票很坑

發布時間: 2021-07-26 03:26:17

① 為什麼有些公司股票價格這么低

大公司股票發行往往也比較多,而且成長性相對要差一些,增資擴股的可能性就比較小。因此一般你看大公司的股票價格都不是很高,這個是相對於它的每股凈資產而言的。業績衡量指標我們一般用市盈率來表示,市盈率低的,證明業績好,回本快。市盈率高的,正常邏輯來講盈利水平相對於股價偏低,回本慢。但是炒股炒股,往往在於這個炒字,大家買的都是公司預期,由於盈利水平的不穩定性,很多公司可能出現未來高盈利預期,導致市盈率偏高。

② 股票真是太坑你了。

對啊,同樣

③ 為什麼很多很大的公司的股票價格卻很低呢

一般很多很大的公司的總股數(俗稱盤子大小)較大,所以股票價格卻很低。

總股數是指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的總數量。

  • 股價=公司總資產/流通總股數

  • 每股收益=盈利總額/總股數

④ 公司給股票有什麼用

新上市股票有一部分可以流通,另一部分暫時禁止流通。
給優秀員工的,可能就是這一部分,叫做原始股。一般在上市後1~3年解禁。
解禁後可以流通變現。在沒有變現以前,每年可以享受公司分紅。

不過我建議你不要抱太高期望。老闆們很喜歡用這個給員工畫大餅。
我之前做過的一家公司,說好了每年分紅,給股份,每一年老闆都會有借口。直到我做了三年離職,一股都沒落袋。分紅都被老闆以各種借口吃掉了,一分錢沒拿到。

⑤ 我不明白為什麼做股票會虧錢

呵呵,你說的很有道理
所以股票拿長線,不賺錢不出,那還是能賺錢的
但大部分人都做短線,今天賺明天虧的,那總的就是虧的。
當然也有做短線賺的比較多的,人想多賺錢的想法是無窮的。
還有人是想做長線來著,可是看到有些股票如果短線做的好,能翻幾倍。拿長線才賺一點點。就改變了當初想做長線的初衷
一般大資金的都是拿長線的。幾年不動。
你說的都明白,可在實際操作中就看人的心了。總會被動搖。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別的

⑥ 我是一家效益並不好的私企老員工,公司讓我買股權,請問這是坑嗎

  1. 那要看公司是做什麼的?

  2. 公司成立了多久,

  3. 公司的經營策略是怎麼運行的

  4. 如果公司是以長遠的利益為目標的話暫時的效益一般的話完全可以理解,你也可以大膽的去嘗試,要知道一個好一點的公司的原始股利益很可觀的,

  5. 如果公司的管理團隊不行,老闆的決策失誤和沒有長遠的目標的話那你還是先看看再決定

⑦ 公司上市後發行股票得到融資,是坑人嗎

周瑜打黃蓋,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無所謂
坑人

買股票
的人,是想以後以更高價格賣出去,掙差價,發行股票的公司是從股市上拿到不用支付利息的資金。

⑧ 既然說上市公司的股價很低(大多都是一塊)、那錢給誰賺了、、在下菜鳥、真心求教

通常說的股票買賣 股票必須有人買 有人賣才會變現 要不就是公司破產了

你一塊賣 有人一塊五買 你就變現賺錢了

你一塊賣 沒人買 就是套牢了

你一塊賣 只有人出價五毛 你只能賣了 這就叫「割肉」平倉

⑨ 如果我買了自己工作的公司的股票,是不是我也是股東了

從很多投資的理論來說,普通員工其實是不應該主動增持自己公司股票的。原因很簡單:你不能陪著公司一起跳坑,得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但這話半年前說,會被無數互聯網公司員工出來打我的臉,因為人家都覺得近水樓台,幹嘛不買?
從有良心的經營者的角度來說,企業管理者也不應誘使員工購入本公司股票。這個邏輯是:公司的運營責任,以及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如何,其實都取決於管理層在經營上的策略方針。基層員工領到的是工資,完成的是份內的工作,沒有理由將自己的勞動所得再貼補到公司的股票里,為公司撐台。這么說雖然略顯自私,但企業與員工的關系本就應該公私分明,不應該用感情來綁架或者利誘員工。
你買了,公司股票漲了,你賺,是你自己的事情;同樣,公司股票跌了,賠的也只是你自己。
當然,很多朋友都不傻,可以說:「我看到公司業務蒸蒸日上,對公司未來有信心,我為什麼不買?」這就牽扯到了一個「系統性風險」的問題。
恰好目前系統性風險正大,所以我也不用舉太多例子:A股幾乎全盤腰斬的局面里,難道裡面都是爛公司?公司業績再好,你也只能把它和年終獎掛鉤,但股票,該跌還是要跌的。好公司並不代表好股票,這是炒股的第一節課你就該學到的。
話說回來,持有自己公司的股票是一種什麼體驗?
普通員工里也有不少加入了「員工持股計劃」的,這就是所謂的「期權」。擁有期權的普通員工,盡管在嚴格意義上不是直接持有股票,但你擁有的是「定價購買權」,隨你心意可以折換差價兌現期權,或者直接用現金買入這部分股票。對於很多互聯網從業者來說,這已經是很常見的事兒了。
我曾經先後拿過兩家公司的期權,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家在東京A證上市。拿期權的滋味其實沒有拿股票爽,因為大多數期權條款里都會規定「如果你提前滾蛋了,那麼期權全部收回」。這就是所謂的 One Year Cliff ,拚死拼活你也要干滿一年,否則期權對你來說就是白紙一張。
大多數期權的全額兌現時間設為3-5年時間,即使董事會批給你5%股份的期權,如果你只幹了2年就走,可能也只能兌現1%左右的水平。這其實是董事會對公司的保護條款:如果聘任的人不符合公司要求,或者公司臨時覺得這個人請的太貴了,那麼就早點兒讓他走人,少分點兒錢給他。
對於普通員工來說,拿著期權也不是想套現就能套現的----所有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都需要受到證監會的監管,在公司公布季報、年報、並購、拆分、重大事項之前的2周左右時間之內(各國規定不一),所有內部員工的持股和期權的交易都會被列為「內幕交易」的調查范疇。很多公司乾脆直接在這段時間里關閉交易。而可以交易的時間段,被稱為「窗口期」。
嗯,所以盡管你看到公司股票飛漲,但是也無法套現;或是價格跌破你的期權行權價格,但還是沒法出逃,看著期權變成廢紙-----這就是員工持股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