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大奕赴美上市失敗意味著什麼
「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的如涵赴美上市後的的道路並不順暢。4月4日有消息稱,中國網紅電商如涵控股赴納斯達克上市之後股價一路下跌,而且還是穩固的下跌。其IPO發行價確定為12.5美元,發行1000萬股美國存托股,募集1.25億美元。如涵控股開盤價為11.50美元,低於此前IPO發行價格12.50美元。
傳統的電商現階段已經是觸頂下降,而網紅代銷的的模式卻被人們所接受,通常產品的展示只是單一性的圖片,而在網紅手裡,商品的特點被展現的淋漓盡致,更能讓大眾發現商品的亮點,網紅代銷不僅成本低,而且粘性較強,沉澱客戶容易,轉化率也很高。這種模式被資本家所看好,大量的資本介入產生了像張大奕和如涵的出現,網紅經濟的模式也隨之確定,有流量的網紅負責產品的展示、店鋪的設計,如涵負責運營、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等工作。這種模式固然成本低,利潤高。但長時間的不改變還是會讓人感覺枯燥,網紅與平日里的明星還是有區別的,網紅的紅利時期較短,過度依賴個人IP最終還是會導致用戶的流失。早在16年如涵就借殼上市,但在半年後進終止掛牌,這次又募資赴美上市,並沒有期待的美好,網紅如何應對紅利周期短和過度依賴個人IP的問題將直接影響如涵的走勢,像這樣的新鮮模式幾乎每年都在出現著,但能長期保留下來的少之又少,大眾所需要的新鮮感隨著科技的發展將不斷的提高,商家的經營模式如果跟不上大眾的口味,在好的IP也會慢慢失效,無法轉化為利潤。
2. 張大奕上市首日股價下跌,網紅模式為何不被資本看好
2019年的時候,在美國的納斯達克發生了一件大事,中國的網紅概念股如涵控股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鍾上市,前一段時間爆出小三丑聞的網紅,張大奕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納斯達克敲鍾的網紅
可是如涵的股價並沒有受到美國人的追捧,和中國股市新股上市必漲的情況不同,這個股票在那次大課以上是當天就下跌37.2%,非常的慘烈,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美國不相信網紅
雖然是網紅帶貨,如涵控股一下子簽約了100多個網紅,但是張大奕一個人就占據了他們連續兩年收入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說他一個人頂了剩餘的一一百多個人的產量,這說明了什麼?網紅帶貨模式並不成熟,沒有可復制性,張大奕的成功沒有辦法推而廣之!那麼這些情況其實精明的華爾街投資人都已經早已掌握,你說他們會放著可口可樂不買而來投資如涵嗎?我想這是不可能的,對於一項穩健的美國投資人來說,如涵的投資風險實在太大,如果如涵能夠證明他們不止擁有一個張大奕,他們有第二個,第三個張大奕,那麼才有可能使得他們形勢有一個逆轉。
3. 張大奕公司虧損嚴重退市,疑因經濟緊張賣奢侈包,對此你怎麼看
如果是真的經濟緊張到要賣掉奢侈包來度日,我肯定拍手叫好喊一句「惡人自有天收!」,賣假貨、抄襲、知三當三還挑釁原配,借著情人的權利給自己走後門,她早就該涼涼了。但張大奕即便是公司虧損也不可能虧到要賣奢侈包包來度日,頂多就是因為看這個包包膩了,家裡也沒有多餘地方放了,於是就把這個包包低價賣給別人,自己好重新買更好的包包,她怎麼可能淪落到賣包那麼狼狽的地步呢?自己的淘寶店賺得就夠多了,蔣某人也給她夠多錢了,她這一輩子不工作都能奢侈活下去,電視劇那些小三的落魄下場在現實世界裡是很難看得到的。
我真心希望電視劇里小三悲慘的下場能真的發生在現實世界裡,這種不要臉的小三就應該有報應才對的!
4. 張大奕上市首日股價下跌,網紅模式為何不被資本看好
因為網紅大多數都是被資本所瞧不起的。現在網紅越來越多,不管是誰都想做網紅,但是大多數的網紅其實學歷都不是很高。
張大奕是一個不怎麼會說好聽話的人,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但是因為紅吧就會有很多人嫉妒她,他長得不是讓人眼前一亮的,甚至在網紅群體里不算漂亮,她不認同「漂亮是第一生產力」,卻說「信任所帶來的粉絲粘性比美貌要牢靠得多」。為了增強粉絲黏度,張大奕還多了一個知心姐姐的身份。在網紅和粉絲的關系建設中,讓粉絲感知到自己的參與度。當分析起自己為何能成功時,張大奕說:在對的時機做了對的事情,而別人正好覺得自己挺可愛,衣服質量也不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美只是這當中的潤滑劑。
5. 網友互動區大奕凱做股票和股指期貨的不同點在於做股指期貨
股指期貨只要一個就是IF1502主力合約,別的都是黑平台,山寨的,
6. 張大奕控股的如涵控股為什麼能上市又有哪些不足
但是這種網紅模式的店鋪卻並不是一個長遠之計,將店鋪的收益完全寄託在幾個人身上,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並且大部分網紅吃的都是青春飯,如果有一天網紅不再紅了,那麼可以接替他位置的人太少,因為再培養一個網紅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