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證券公司可以做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
基本所有公司都有這個業務
⑵ 哪些股票可以作為中銀證券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標的證券
初始交易的標的證券為上交所上市的A股股票或其他經上交所和中國結算認可的證券。
補充質押的標的證券為上交所上市的A股股票、債券、基金或其他經上交所和中國結算認可的證券。剔除以下證券:B股股票、暫停上市A股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A股股票、沒有完成股改的非流通股股票、 股權激勵限售股、中小企業私募債。
更多問題可關注中銀國際證券官方微信號「boci-cc」,點擊「個人中心-問問客服」尋求幫助。
⑶ 證券公司公布的融資融券相關信息主要包括什麼內容
您好,證券公司公布的融資融券相關信息主要包括:
1.標的證券種類及保證金比例
2.可充抵保證金的證券種類及折算率
3.平倉維持擔保比例、補倉維持擔保比例、取保維持擔保比例
4.融資融券息費率標准
5.停牌證券的估值方法
6.證券公司代表投資者利益行使對證券發行人的權利的相關信息
7.其他應公布的內容
⑷ 證券上市層次一般包括哪三個
上市的證券公司主要審理層次主要分為審核詢價,申購上市
⑸ 股票質押回購的違約處置成交確認內容包括哪些東西
違約處置成交確認內容包括:成交編號、申報編號、成交日期和時間、違約處置交易代碼、合同編號、融入方證券賬號及其指定交易單元號、融出方證券賬號及其指定交易單元號、初始交易日或是補充質押日、初始交易成交編號或補充質押成交編號、標的證券代碼、標的證券數量等。
⑹ 上市公司高管股權質押給證券公司錢主要干什麼用
以5%為標准,達到5%或以上的是必須公告的,主要的參考政策是《上交所發布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法(試行)》,其中相關條款如下:第四條業務協議應當載明甲乙雙方的聲明與保證,包括但不限於:(一)甲乙雙方應當具有合法的股票質押回購交易主體資格。甲方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等禁止、限制或不適於參與股票質押回購交易的情形;(二)甲乙雙方用於股票質押回購空間的資產(包括資金和證券,下同)來源合法,並保證遵守國家反洗錢的相關規定。甲方向乙方質押的標的證券未設定任何形式的擔保或其他第三方權利,不存在任何權屬爭議或權利瑕疵;(三)甲方承諾按照乙方要求提供身份證明等相關材料,保證提供信息的真實、准確和完整性,信息變更時及時通知乙方。甲方同意乙方對信息進行合法驗證,同意乙方應監管部門、上交所、中國結算等單位的要求報送甲方相關信息;(四)甲方承諾審慎評估自身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自行承擔股票質押回購的風險和損失;(五)甲方承諾遵守股票質押回購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交易規則等規定;(六)甲方為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眾多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東,且以持有的該上市公司的股票參與股票質押回購的,則創造承諾遵守法律法規有關短線交易的規定;(七)甲方為持股5%以上的股東,且以其持有的該上市公司的股票參與股票質押回購的,則承諾按照有關規定的要求及時、准確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八)標的證券質押或處置需要獲得國家相關主管部門的批准或備案的,甲方承諾已經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事先了相應手續,否則將自行承擔由此而迅速產生騰達的風險;
⑺ 證券包括哪些
1、按照所體現的內容分為
貨物證券
證券本身就能表明某種財務所有權的證券。貨物證券也叫商品證券、財務證券,如提單、棧單等。
貨幣證券
屬於一種金融證券。是指證券本身能用來代替貨幣使用並使持券人或第三者取得貨幣索取權的書面憑證,如匯票、本票、支票、存單等。
資本證券
由金融投資或與金融投資有直接聯系的活動而產生的證券。其主要包括股權證券與債權證券,前者具體表現為股票和認股權證,後者則表現為各種債券。
2、按發行主體分
公司證券:由公司企業等經濟法人發行的,主要包括公司股票、股權證及公司債券等。
金融機構證券:由銀行、保險公司、信用社、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發行。包括金融機構股票、證券、保險單、儲蓄存摺、定期存款單、可轉讓的大額存款單等。
政府證券:包括國庫券和公債券兩大類。
3、收益分類
從廣義上,按照是否能給使用者帶來收入,證券可以分為有價證券和無價證券兩大類。
無價證券,是指不能給使用者帶來收入的證券。包括憑證證券和所有權證券。
有價證券,是證券的一種,即其本質仍然是一種交易契約或合同,任何有價證券都能給其持有人在將來帶來一定的收益。
有價證券可以按不同的標准做不同的分類。按發行主體來劃分可以分為政府證券、金融證券和公司證券。按上市與否,可以分為上市證券和非上市證券;
4、性質分類
證券按其性質不同,證券可以分為證據證券、憑證證券和有價證券三大類。
證據證券
只是單純地證明一種事實的書面證明文件,如信用證、證據、提單等。
憑證證券
是指認定持證人是某種私權的合法權利者和證明持證人所履行的義務有效的書面證明文件,如存款單等。
有價證券
是指標有票面余額,用於證明持有人或該證券指定的特定主體對特定財產擁有所有權或債權的憑證,區別於上面兩種證券的主要特徵是可以讓渡。
⑻ 證券公司給予上市股票的評價有幾個級別分別推薦到何種程度
證券公司將股票投資評級一般分為:買入--增持--中性--減持--賣出
股票評級標准,股票評級系數:1.00~1.09強力買入;1.10~2.09買入;2.10~3.09觀望;3.10~4.09適度減持;4.10~5.00賣出
由於業界對股票投資評級並無統一的規范,因此我們在閱讀各證券公司研究所的報告時,常常看到不同分類的股票評級,而且即使是稱謂相同的評級,其具體的定義也可能存在明顯的差異。
例如,申銀萬國的分類為「買入」、「增持」、「中性」與「減持」。其中「買入」的定義為:報告日後的6個月內,股票相對強於市場表現20%以上,「增持」則是相對強於市場表現5%-20%。而海通證券的評級體系中雖也有「買入」、「增持」,但其「買入」是指未來6個月內相對大盤漲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來6個月內相對大盤漲幅介於5%與15%之間。對比可知,同樣是給予一隻股票「買入」的評級,申銀萬國的分析師理應比海通證券的分析師對該股後市表現更為樂觀。
與上面不同,國信證券採用的股票評級體系為「推薦」、「謹慎推薦」、「中性」和「迴避」。依據其定義,這里的「推薦」與申銀萬國的「買入」相類似,同樣是指優於市場指數20%以上,不過,其「謹慎推薦」則是指優於市場指數10%-20%之間,與申銀萬國的「增持」稍有差別。
容易讓人迷惑的是,在招商證券的評級體系中,「推薦」並非表示特別看好,只是「預計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為10-20%之間」,其「強烈推薦」才是最為看好的評級層次,即「預計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為20%以上」。從這里還可以發現,招商證券考慮的是股價的絕對漲幅,而非其他研究機構所指的相對漲幅。
此外,光大證券評級體系中的「最優」、「優勢」大致與海通證券的「買入」與「增持」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