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委託朋友在公司買內部股票
擴展閱讀
股票前加了dr可以買嗎 2025-08-18 00:41:44
白雲電氣 2025-08-18 00:35:43
海爾員工工資大概多少 2025-08-18 00:35:04

委託朋友在公司買內部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1-09 08:35:59

㈠ 委託別人炒股怎麼知道買的是什麼股票

首先我不知道你委託的人是不是在用你的名頭開的帳戶里操作,要是在你名下的帳戶里操作的話就好辦,你可以在自己的電腦里下載(不要在網吧里下載並登陸密碼小心被盜)所在開戶證券公司的交易終端,在那裡輸入你的資金號和帳戶密碼就可以登陸你的帳戶並查詢歷史交易記錄了(歷史交易包括過去12個月內的股票交易記錄)。另一種方法是通過電話查詢的方法,你可以撥打所在開戶的證券公司提供的電話委託系統,先撥打該號碼,按照電腦語音提示輸入資金客戶號,密碼進入你的帳戶,按鍵查詢。最後一種方法,到開戶的證券交易所通過交易所內的電腦終端查詢,方法同上。

㈡ 私自轉讓公司內部股票有效嗎

某市鄉鎮企業立達股份有限公司向內部職工發行內部股票3000萬股,每股面值一元,以每股1.3元的價格發行。立達公司發行內部股票的消息傳開以後,一些人通過各種渠道設法購買立達的內部股票。當時傳言,如果股票上市至少漲8倍。個體戶李先富一心想購進股票,苦於沒有渠道。後來,經朋友王某介紹以每股5.2元的價格買進了2000股立達內部股票。事後,李先富發現立達公司內部股票只是向立達公司內部職工發行的記名股票,並且該類股票嚴禁私下交易和轉讓。於是,訴至法院,要求確認該股票買賣無效和歸還全部款。
問題:李先富能否要求退還內部股票並要回全部款項?
答:所謂內部股票,是指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司內部職工發行的股票,定向募集方式設立,是指公司發行的股份除由發起人認購之外,其餘股份不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但可以向其他法人發行部分股份。經批准也可以向公司內部職工發行部分股份。內部股票是內部職工股份的表現形式。內部職工股屬於個人股的一種,與國外採取的「雇員股」相似。在我國,內部職工股的股東即職工不僅有股利的待遇,而且也能夠以股東身份直接參與公司重大問題的決策。內部職工股一般可以分為基本股和自願股。基本股要求職工必須認購,必要時作為公司職工資格的條件;自願股則由公司職工自願購買,但規定最高限額。自願股可以在公司內部自由轉讓,基本股不得轉讓,但可以繼承。
內部股票在發行公司以外進行轉讓是無效民事行為。我國有關規定:公司發行的內部股票既不得上市交易,也不能向公司以外的個人或機構進行轉讓。公司內部股票之所以嚴禁在公司以外進行交易和轉讓,是由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性質、特點及其管理方式所決定的。如果超范圍發行內部職工股,無非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公司外部人員通過內部職工代買,二是公司主動超范圍發放給關系單位、上級有關部門或法人股單位的職工。無論哪一種情況,超范圍持取的投資者都不能進入公司內部職工持股的股東名冊。這樣,該類人員由於不是公司正式的內部職工股東,就不能名正言順地參加公司的股東大會,進而也就不能參與公司的管理,行使股東權利。而且內部股票是記名股票,股息紅利一般是按持股的職工姓名和持卡證發放的,因而投資者難以名正言順地取得股息紅利。此外,公司內部職工股東所享受的公益金的福利待遇、接受公積金轉增的股本,以及原有股本的自然增資部分等權益,「編外股東」也是不能享受或完全享受的。所以,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國家禁止內部股票在公司以外交易和轉讓。
本案中股票和購股款雙方應當互負返還義務。按民法通則規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無效後,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轉讓內部股票的雙方當事人主觀上都是有過錯的,所以應當恢復原狀。

㈢ 委託別人炒股票,他能不能取走我的錢

委託別人炒股票,錢財可能會被騙,也有可能會被賠掉,所以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炒股能賺錢,尤其是委託別人進行炒股。

尤其是在委託炒股中,還由協議的,在法院的審判中針對不同類型的受託人形成不同的做法:受託人為證劵金融機構,未經許可原則上合同認定為無效;受託人為一般企事業單位的,如果不具備相應資質,訂立的金融類委託理財合同原則上認定為無效。

受託人為自然人的,原則上合同認定有效,但個人接受社會上不特定多數人委託炒股或理財,會認定為無效。還有保底等,法院在審判中一般做法是原則上認定保底條款無效,考慮到保底條款違背市場基本規律,容易誘導非理性的理財,引起市場泡沫從而放大金融證券市場系統性風險。

(3)委託朋友在公司買內部股票擴展閱讀:

委託別人炒股票,都是不安全的,尤其是騙錢或者炒股票時全部賠掉。但是很多人認為委託別人簽訂了協議或保底等保障,但是一旦保底條款無效一般會導致整個委託理財合同無效。而且委託理財糾紛,受託人一般被判返還本金與利息

一旦委託理財的合同無效,法院在司法實踐中原則上是要求受託人返還全部委託資金並支付同期存款利息,並綜合考量委託方、受託方的過錯程度、不對稱的優勢地位等因素加以司法自由裁量權之調整。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委託炒股賠28萬 兩老友對簿公堂

㈣ 接受別人委託,替別人炒股票,是否合法

我國對委託代理炒股這類行為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1、我國對委託代理炒股這類行為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再者是此類《委託資產管理合同》是否有效。

2、有人認為這類委託代理是自然人之間的協議,是有效的;也有人認為受託方不具備理財資格或不具備經營證券業務資格,因違反證券法或金融法規而協議無效,雙方應根據過錯程度分擔虧損。案件大多以調解結案。

3、有法律界人士認為:這里受委託的自然人也要分類而視:

(1)如果是單個的一對一,都是個人,僅僅是委託炒股,沒有踏准市場節奏,並沒有進一步的犯罪行為,只要其不違反民法通則、合同法以及國家金融法規的禁止性規定,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即應受到尊重,其委託理財合同亦應認定有效。

(2)如果是「一對多」,也就是說一個所謂的高手在同一時期內共同或分別接受社會上不特定多人委託從事受託理財業務,特別是進行集合性受託投資管理業務情形的,因該行為顯然與其身份和資質不符,故應認定合同無效。

(4)委託朋友在公司買內部股票擴展閱讀:

委託炒股引發糾紛的高峰期大約是在2008年。因為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曾到達過歷史高點6124.04。之後一路下探,僅僅半年不到的時候,到2008年5月,大盤就已經在3300點附近徘徊了。

2008年,麗水,一個是歸國華僑,後投身房地產業;一個是叱吒大戶室、人稱「股神」。兩人在2007年底簽了一份協議,合作炒股,老闆出資,「股神」操作。協議是定到當年6月30日的,但是,還沒等協議期滿,老闆就把「股神」告上了法庭。因為投入的1800萬,已經縮水至800多萬。

㈤ 公司要上市,聽很多人說可以買內部股票!不知道怎麼買求高人指教!

我們知道,公司的凈資產是歸全體股東所有(債務歸債權人所有),而股份是公司財產的證券化,是財產的證明。
試想一下,一家優秀的公司,要經過了多少年的努力打拚,才能創下今天的成就!它的資產怎麼可能隨便賣掉呢?除非下面兩種可能:
一是,公司的經營出現了問題,缺乏發展資金;
二是,優秀的公司股票,至少不會便宜賣吧!除非我們的加入能夠給它帶來更多的優勢資源。比如:券商的直投業務就是這樣。因為券商可以為准備上市的公司提供承銷保薦、財務咨詢和公司治理等多方面的服務,所以,得到了以較低的價格買入數量不等的優秀公司股份的機會。這是很容易得到的機會嗎?顯然不是。
當然,在證券市場的一級和二級市場上,也存在著很多以便宜的價格買入優秀公司股票的機會。

㈥ 朋友公司要上市,想買他公司的原始股.應該怎麼操作

我剛才簡單回答過你了。現在在回答你一次。原始股誰都可以買,如果只能限定員工那說明有貓膩的。當然最簡單辨別的方式就是看承銷商資質 購股者要了解承銷商是否有授權經銷該原始股的資格,一般有國家授權承銷原始股的機構所承銷的原始股的標的都是經過周密的調研後才進行銷售該原始股的,上市的機率都比較大;反之,就容易上當受騙。一些違規的股權交易大多數是以投資咨詢公司的名義進行的,而投資咨詢機構並不具備代理買賣股權的資質。你明白了嗎?
當然拋開那些不說的話,找員工代持股份,你兩個簽好協議。約定一切都屬於你,對方只是代持

㈦ 公司內部股票能買嗎請高手回答,萬分感謝。

1、最簡單的判斷標准,如果有可能上市或聽說領導在搞上市,那不用猶豫,必須買,那可是原始股啊,你沒見新股公開發行,發行價都是十幾,幾十元的啊。
2、如果不能上市,那要看自己的單位有沒有發展前景,如果有前景,那也是可以買的,因為一來可以享受分紅,二來到時也可以轉讓,轉讓價格肯定高於你現在買的1.5元每股
3、如果自己單位一般,沒什麼發展前途,那算了吧。領導通過給你一個股權憑證(相當於借條),就拿你們幾百萬。
4、不過,從你單位的情況,可供購買的一共才200萬股,總價也就300萬元,我覺得不太象單位領導騙你們的錢,300萬現在算什麼啊,我覺得,給員工一次發財的機會的可能性比較大。

㈧ 公司股票為什麼內部人員不能購買,那內部人員的親屬可以買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五十條禁止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利用內幕信息從事證券交易活動。
第五十一條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
(一)發行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三)發行人控股或者實際控制的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四)由於所任公司職務或者因與公司業務往來可以獲取公司有關內幕信息的人員;
(五)上市公司收購人或者重大資產交易方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六)因職務、工作可以獲取內幕信息的證券交易場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
(七)因職責、工作可以獲取內幕信息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
(八)因法定職責對證券的發行、交易或者對上市公司及其收購、重大資產交易進行管理可以獲取內幕信息的有關主管部門、監管機構的工作人員;
(九)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可以獲取內幕信息的其他人員。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投資的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03-2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㈨ 有個朋友他在公司當財務,他說公司快上市了,讓我操作幫他買原始股,請問一下,這裡面有騙局嘛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股票市場是個高風險市場,高風險就有可能是高收益,在A股市場,如果一隻股票上市,原始股東持有的股票正常情況下都是市值翻倍,甚至翻幾倍的,利潤相當可觀,但是原始股就可以輕易的得到嗎?當你聽說一隻股票要上市,你想買到它的原始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在這家公司,就會有很多內部人士分不到原始股,一般能夠分到的都是公司的創始人,高管以及具有突出貢獻的一類人,比如說技術人員和長期在公司,服務的一些員工,除了創始人以及高管,其餘的人分得的股份都會比較少,因此,一家將上市的公司,想得到它的原始股,可以說是沒有可能的
為當股市開始走好的時候,都有一些所謂原始股上市,這種情況已經有多年了,上當的投資者不計其數,但是由於,人口的基數龐大,總有一些人還會吃虧上當,因此對這類的所謂原始股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只有在上證交易所或者深圳交易所通過新股配售得到的股票,才是比較靠譜的,有些通過三板市場長期投資得到的股票,也是有一定的概率,但是三板市場能夠上主板的是百里挑一吧?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㈩ 朋友邀我他們公司(還未上市)的內部股票,當內部籌資。我怎麼判別是不是真的呢我該做哪些調查嗎謝謝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盈利能力和以後的發展能力,首先看他們公司是干什麼的,要是新興產業還有可能,還有就是看公司的盈利能力,近三年最少每年都得上千萬的盈利,好像得是三千萬,雖然現在IPO不斷的上市,但相比較上市的還是一些比較牛逼的企業,要是一般企業你就不要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