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司上市前發行的股票,上市後有沒有鎖定期.
有鎖定,想特定投資者發行股票時一部分會鎖定。
⑵ 對上市公司的新股解禁期是如何規定的,為什麼有的時間長短不易
原始股解禁: 一、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國企),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全由流通股股東承擔),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二、IPO限售股:: 新股上市日起3個月,網下配售股票上市流通。上市日起1~3年,原股東的限售流通股陸續上市流通。
⑶ 上市公司都要有一年的封股期嗎
你好,所謂封閉期其實指的就是鎖定期,是指投資人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但不能在市場交易流通的特殊期限。設置封閉期是一項特殊的政策安排,其根本目的主要是穩定上市公司股東結構和公司經營,大股東、實際控制人、高管等在公司上市後迅速大幅減持變現,造成股價大幅波動,防範道德風險。
上市封閉期根據對象的不同,規定的所定時間也不一樣,比如說全體股東的基本標準是12個月,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標準是上市後36個月,董事、監事和高管的封閉期為上市後1年,在職每年出售不得超過25%,離職後半年不得轉讓,從離職半年到一年,離職6個月後12個月內不超過50%。而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其封閉期以IPO上市之日為參照,以六個月為界從IPO上市之日起六個月內申報離職的,從申報離職之日起十八個月內不得轉讓其直接持有的股份;在IPO之日起第七個月至第十二個月之間申報離職的,自申報離職之日起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其直接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基本上可以看到其封閉期在兩年左右,特殊情況下封閉期可以達到三年。
此外,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中也對封閉期做了相應的規定。封閉期的設定對於上市公司的穩定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流通性削弱的風險,需要投資者在購買時權衡利弊,慎重選擇。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⑷ 公司上市後原始股解禁需要幾年解禁後可全部拋出么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國企),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全由流通股股東承擔),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IPO限售股: 新股上市日起3個月,網下配售股票上市流通。上市日起1~3年,原股東的限售流通股陸續上市流通。限售流通股的鎖定期結束後,持股人可以直接按照市價減持,不需要支付對價。
溫馨提示:
①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②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0-12-2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⑸ 公司上市後原始股什麼時候可以賣出
公司上市後原始股在一年後可以賣。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因此原始股在公司上市一年後可以依照證券法的有關規定進行交易。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條
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上述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
⑹ 一般公司上市股東解禁要多久
俗稱的「大小非」指的是因股權分置改革而產生的限售股。「小非」是指持股量在5%以下的非流通股東所持股份,「大非」則是指持股量在5%以上的非流通股東所持股份。
除了因股改產生的限售股外,A股市場還因IPO和增發而源源不斷地湧出限售股。其中,IPO限售股分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首發戰略配售股份兩種。
首發原股東限售股指開始發行前原有股東限制流通的股份,一般限售期長達三年。根據證監會去年9月份發布的新規,若發行人在刊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之前12個月內進行增資擴股的,新增股份持有人承諾不予轉讓的期限為12個月,而此前鎖定期為36個月。
首發戰略配售股份指第一次發行股票上市時,向某些特別選定的對象發行的占發行數量相當大比例的股份。一般情況下,戰略投資者獲得配售的股票鎖定期限為3至6個月。而在上市公司增發股份時,針對戰略投資者的定向增發也要求有一定的鎖定限售期,通常需要鎖定半年。
⑺ 擬上市公司員工原始股的股票鎖定期
根據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對員工持有的股份,沒有鎖定期的規定。
⑻ 企業上市要經歷哪幾個階段
一、企業上市的要求: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三千萬元。
3、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者本法實施後新組建成立,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4、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一千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一千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5、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企業上市流程六大階段:
第一階段:成立股份公司
1、確定成立途徑(股份改革);
2、制定改制方案;
3、聘請驗資、資產評估、審計等中介機構;
4、申請設立資料;
5、召開創立大會。
第二階段:上市前輔導
1、聘請券商(主承銷資格)
2、輔導期≧1年,有效期3年
3、上市方案與可研報告(董事會)
第三階段:股票發行籌備
1、確定發行結構
2、發行目的
3、發行規模
4、分銷架構
5、投資者興趣
6、估值
7、草擬招股書
8、准備法律和會計文件
⑼ 公司上市是為了圈錢,而不是為了募資,這樣的公司有投資價值嗎
如果一家公司上市是為了融資,融資是為了公司投資,為公司做大做強,這只股票具有很大的投資價值。反之公司上市是為了圈錢套現,這樣的股票絕對沒有投資價值,沒有任何投資意義。
國家成立股票市場,目的是讓企業上市是為了募資,為了企業做大做強,為了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但事實並非如此,大部分上市公司上市就是為圈錢,非常精準的減持減持再減持。
(4)大股東把這些股權都賣掉之後,這些大股東就想要撒手了,套現完之後,這些有能力的大股東就辭職了,自己口袋就鼓鼓的,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錢。最後留下一個垃圾股票在二級市場交易,最後退市了。
所以通過上市公司和大股東的減持行為得知,如果一家公司上市之後,大股東並非是募資完全是為了圈錢,這類公司的股票是絕對沒有任何投資意義的,這種垃圾股票最好遠離為好。
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忘了初衷,上市不是為了募資,而事實上市是為了圈錢,為了從股票市場獲取最大利益,這也是為什麼A股市場擁有這么多垃圾股票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