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股票 » 廣東汕頭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我國股票交易指數 2025-08-17 17:13:25
黎湘 2025-08-17 16:57:28
莊家股票一手一手的買 2025-08-17 16:47:09

廣東汕頭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1-09 14:54:29

㈠ 汕頭曾是全國第幾大港

潮州市以南的韓江三角洲,遠在二千年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隨著韓江三角洲的擴展延伸,慢慢形成了汕頭這塊陸地。由於這里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較之其他港口優越,所以船隻往來日漸增多,到了清代嘉慶十四年(1809),原來的「沙汕頭」改稱為「沙汕頭港」。

二次鴉片戰爭失敗,根據中英、中法《天津條約》及《續增條約》,汕頭於1861年被迫辟為通商口岸,稱「汕頭埠」。

列強對汕頭港的掠奪

汕頭開埠後,英、美、法、德、日、俄等國家先後來汕設領事館,開辦洋行、教會、建設碼頭、倉庫,開展海運貿易。1862年英國汽船首次抵汕,隨後,美、法、德、日等12個國家的航船相繼抵汕。外國汽船逐漸取代了國內的木帆船。開埠前的1858年,本地大型遠洋帆船有400多艘,至1877年幾乎絕跡。外國船來汕貨物,除了少量的棉花、布匹、工業品外,大宗貨是鴉片。

汕頭海運貿易的短暫繁榮

自汕頭開港至20世紀初年,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發展,汕頭港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貿易港口,擁有躉船碼頭6座,倉庫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中外輪船公司有英商怡和、太古,泰國中暹輪船公司,中國招商局汕頭分局等10家。另有太古南記、維記、捷利等30多家船務行或代理行。汕頭港與國內沿海各港及新加坡、泰國、日本等東南亞諸國及歐洲幾個大港通航。

國際航線的開通,促進了港口海運貿易的發展,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汕頭海運商貿達到了鼎盛時期。據《潮海關史料匯編》載:「1932至1937年各年往來外洋船舶噸數均佔全國第三位」,僅次於上海、廣州;上世紀30年代,汕頭「商業之盛居於全國第七位,僅次於上海、天津、大連、漢口、膠州、廣州。」(據《潮州志》)。

汕頭淪陷,港口衰落

1939年6月21日,日本帝國主義軍隊入侵汕頭,控制海關,關閉港口貿易,港口主權和航運權益由日本帝國主義侵吞。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為了打擊日本帝國主義軍隊,多次派飛機轟炸駐汕日軍,港口生產設施遭受嚴重破壞,港口內外交通中斷,貿易運輸一蹶不振。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港口航運得到恢復,但因戰爭創傷,加上國民黨政府腐敗,通貨膨脹,港口海運貿易冷落。

汕頭解放,港口獲得新生

1949年10月24日汕頭解放,汕頭港獲得了新生。

汕頭解放後,軍管會接管了港口各個管理機構和輪船公司,建立了新的港口管理機構和港口企業。1950年粉碎了敗退到台灣的國民黨反動派妄圖封鎖汕頭港、破壞港口生產的陰謀。「一五」時期修復了碼頭、倉庫,使港口航運恢復發展。港口吞吐量從解放初期的三四十萬噸發展到1957年的130.3萬噸。

從1958年至1978年,汕頭港與全國一樣,經歷了艱難曲折過程,造成港口發展滯後,20年間港口年吞吐量在120萬噸至180萬噸之間徘徊。從1973年至1979年建成3個中級泊位。港口通過能力才達到150萬噸,初步改變了落後面貌。

發展中的汕頭港

改革開放以來,港口生產、建設和貿易運輸全面發展。

至2002年,全港擁有大中小各種碼頭泊位共65個,年通過能力超2000萬噸。特別是「八五」期間,汕頭深水港一期工程建成3個萬噸級深水泊位和建成一條長7.95公里的外導流防沙堤,加上挖泥疏浚,使外航道由原來水位只有�4.7米增加至�9.5米,結束了汕頭港沒有深水泊位,萬噸輪進不了港的歷史。昔日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一書談及「汕頭通海之路,只須少加范圍浚渫之功,易成為一地方之良港也」的夙願如今已經實現。另外,汕頭與香港和記黃埔集團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合資興建的汕頭國際集裝箱碼頭,於1998年全面竣工投產。汕頭深水港二期工程5個萬噸級深水泊位,也於2002年基本建成投產。

改革開放,促進了潮汕地區尤其是汕頭特區外貿事業的發展。汕頭港自開港至今,已與世界52個國家和地區的248個港口通航和貨運往來。

㈡ 汕頭大型的外資企業有哪些

朋友你好.

這個統計不了的,給你一段文字,你看一下就知道了:

「百載商埠」汕頭,沐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正日益吸引著國內外投資者的眼光。改革開放30年來,我市招商引資的渠道越來越寬,層次越來越高,領域越來越廣,吸收外資步伐越來越快,據初步統計,改革開放30年來汕頭引進外資企業5000多家,實際利用外資70多億美元。這些引進的外資企業和實際利用的外資,既有海外潮人獨資或與有關方面合資、合作創辦和經營的,也有跨國公司、大財團,其中還包括13家世界500強企業。

如果你真要查,建議找個工商局的朋友拿點資料,要多少有多少。

在這里我就稍微列舉一些吧:

汕頭國際集裝箱碼頭 (香港和黃集團,李嘉誠旗下的公司)

矢崎汽車配件,東京元件,東京電子 (日本)

海霸王,東亞鍾表 (台灣)...

㈢ 如何看待泰國前總理英拉就任汕頭國際集裝箱碼頭董事長

支持丘英樂回娘家

㈣ 汕頭2021年珠港新城最新狀況汕頭國際集裝箱碼頭為什麼到今天為止還沒有任何搬遷的動靜,難道汕頭市最

㈤ 廣東汕頭有幾個碼頭

您好,廣東汕頭有七個主要港口。
汕頭港現有老港區、珠池港區、馬山港區、廣澳港區、海門港區、南澳港區、榕江港區等七個港區。其中,珠池港區是已建成的最大規模港區,廣澳、海門是今後重點發展的港區。

㈥ 廣東汕頭港口

汕頭港具有維多利亞港第二的美稱.
自然條件

風況:常風向與強風向均為東北東向,全年大於6級風的出現頻率不到10%。汕頭地區受台風影響,平均每年有3~4次台風正面襲擊或影響本區。有史記錄的強風最大風速達52.1米/秒。伴隨台風而來的風暴潮對本港也有較大影響,最大增水達3.02米。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672.2毫米,每年5~8月為雨季。
霧況:1~4月為霧季。年平均霧日為22天,連續礙航霧天數不超過2天。
氣溫:年平均氣溫21.3℃,歷年最高為37.9℃,歷年最低為0.4℃。
潮汐:屬不規則半日潮,最高潮位4.97米(受風暴潮增水影響),最低潮位-0.3米,平均潮差1.03米。
潮流:屬弱潮河口海灣,灣內潮流受地形制約,為東西嚮往復流,漲潮流流速鹿嶼水道為1.3米/秒,落潮流流速鹿嶼水道為1.54~2.06米/秒。
波浪:汕頭灣口有媽嶼、鹿嶼等島為天然屏障,加上「八五」期間建成的導流防沙堤,外海波浪對內港影響甚小。港內波浪主要是東北及東向大風產生的,在5~6級風時,深水處會出現白浪,波高可超過1米,但傳至岸邊及碼頭附近,波浪以衰減。港內吹南、西南、西風時,即使有6級風,波浪也不高,對裝卸作業影響不大。
助航信息
航道:航道分為港外航道和港內航道。港外航道長9400米,寬200~500米,航道水深4.7~7.0米;港內航道長9150米,寬350~500米,航道水深5~8米。
港口設有燈塔3座:
表角燈塔為單閃白光,周期5秒,燈光射程18海里;
德州島(鹿嶼)燈塔為紅白互光,燈光射程白光10海里;
石碑山燈塔為旋轉(2)白光,燈光射程22海里。
赤嶼燈樁(23°16′56″N/116°47′18″E)聯閃(2)白光,周期6秒,燈光射程5海里。
汕頭港區設有3對導標,三百門進港航道正建設2對導標。港區內設有燈浮以保障航行安全。
錨地:引航錨地位於赤嶼東北,水深6.5米,底質為泥沙,錨地面積314.2萬平方米;港內有檢疫、待泊、避風錨地,水深6.0米左右,底質為泥沙,錨地面積117.9萬平方米。
港口基本情況

汕頭港是我國沿海5個港口群中的主要港口之一,擁有5000噸級以上泊位3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6個。綜合通過能力2621萬噸,集裝箱吞吐能力58萬標箱。近年來,汕頭市大力發展港口物流業和海運業,目前與世界上57個國家和地區的268個港口有貨運往來,與香港、泰國、日本等地有集裝箱定期貨運班輪。2006年,汕頭港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達到2012.5萬噸,增長15.9%。汕頭港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較好的建港資源條件,歷來是粵東、閩西南、贛南物資的重要集散地和海上門戶,現是全國25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根據近日頒布的《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汕頭港是我國沿海港口5個港口群體中主要港口之一。
目前,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至2005年底,全市港口500噸級級以上生產泊位82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6個,通過能力達到2518萬噸,集裝箱通過能力58萬標箱。
港口貨物吞吐量呈大幅度增長態勢。2006年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015萬噸,同比增長16.1%;集裝箱完成44.3萬標箱,同比增長20.4%。2006年汕頭港貨物吞吐量比2005年10.1%的增長幅度提高6個百分點,比「十五」期間6.2%的平均增長幅度提高9.9個百分點,增幅比全省沿海港口平均增速高2.2%,其中集裝箱的增幅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15%。
港口特點和優勢

1、地理位置優越:汕頭港地處東南沿海,在福州至廣州黃金海岸線的中部,東北距廈門130海里,西南距香港187海里,東距台灣高雄214海里,與高雄處於同緯度。最東的南澳島距高雄不足180浬,是黃金三角地區。是廣東省距離台灣最近,最具備對台直航條件的港口。
2、歷史悠久:汕頭港開埠於1861年,已有140多年的歷史。素有「嶺東之門戶,華南之要沖」的稱譽。
3、港口級別高。汕頭港是沿海25個國家級主要港口之一。在《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中,汕頭港是我國沿海港口5個港口群體中主要港口之一。
4、建港岸線資源豐富,具有天然深水良港。全市共有海岸線289公里,其中適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線有28公里,深水岸線資源豐富。有具備建設1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15萬噸級煤碼頭、30萬噸級原油碼頭等大型深水碼頭的優良岸線。同時具有泥沙回淤輕微,地質構造穩定,靠近國際航線,建港材料豐富等有利條件。其中廣澳港區是粵東唯一天然深水良港,距岸2.5公里即可建設30萬噸級原油碼頭,建港水深條件非常優越。
5、港口初具規模。全港現有500噸以上泊位82個,其中萬噸級泊位16個;年設計通過能力2518萬噸,其中集裝箱年通過能力58萬TEU。
6、港口公共基礎設施完善。汕頭灣主航道為3萬噸級單向航道,航道水深達到-11米。廣澳港區航道目前為2萬噸級臨時航道,正在實施5萬噸級航道工程。
7、集疏運系統較為完善。腹地內主要公路干線有324、206、205國道,深汕高速、汕汾高速公路和廣梅汕鐵路。汕頭至梅洲、汕頭至深圳、汕頭至福建、江西有多條干線公路和高速公路與港口相連。珠池港區已有疏港鐵路,廣澳港區規劃疏港鐵路已進入設計階段,港口集疏運網路已經形成,大型規劃港區均有規劃疏港鐵路。
主要港區情況

汕頭港現有老港區、珠池港區、馬山港區、廣澳港區、潮陽港區、澄海港區、南澳港區共七個港區。
珠池港區有1800米萬噸級以上順岸岸線、有約900的陸域縱深形成的大型完整港區,共建成9個萬噸級深水泊位,其中有2個2.5萬噸級專業集裝箱泊位,是目前建成的最大規模港區。
廣澳港區和潮陽港區作為汕頭港重要的外海港區,因有良好的深水岸線和優越的建港條件,港口陸域廣闊,與汕頭市規劃的工業經濟帶有良好的銜接,適合建設大噸級泊位和臨港工業,是今後重點發展的港區。
廣澳港區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港區泥沙淤積輕微,地質結構相對穩定,距離城市中心區域適中,是粵東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灣內10米等深線距岸約1~1.5公里,灣外南牙角-20米自然水深距岸約3公里,具備建設30萬噸級以上碼頭的優良水深條件。目前,該港區初具規模,已建成1-6萬噸級碼頭4個,2個5萬噸級碼頭正在建設中,5萬噸級深水航道將於明年實施。港區規劃陸域面積達13.6平方公里,規劃岸線長10公里,可建設泊位39個。將成為以承擔近、遠洋集裝箱、大宗散雜貨、石油化工、液化氣、液體化工貨物運輸為主的綜合性港區。規劃遠期能力達到1.3億噸。
潮陽港區泥沙淤積輕微,地質構造穩定,10米等深線距岸約400~800米左右,水深條件優越。現有5000噸級多用途泊位、500噸級件雜泊位、1000噸級油碼頭各1個。目前,已有一些大型項目擬落戶該港區,如華能汕頭海門電廠已落戶龍頭山附近,計劃今年開工建設,中海油LNG項目也初步選址該港區。港區規劃成為我國沿海、近洋集裝箱、煤炭、散雜貨及石油化工品等運輸提供服務的多功能綜合型地方性港口。規劃岸線長約7.6公里,規劃陸域5.4平方公里,可建設0.5~15萬噸級碼頭共16個。
港口發展思路和「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

「十一五」時期是我市港口實施以港興市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時期。至2010年,要建成市場經營機制健全,港口管理規范到位,效率和效能顯著提高,有利於有序競爭、有利於港口資源優化配置的港口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有突破性進展,港口結構有明顯改善,資源和規模優勢得到有效發揮,現代化深水大港初具規模,建成7個萬噸級以上泊位及廣澳港區5萬噸級航道,新增港口通過能力1566萬噸,全港吞吐能力達到4000萬噸。完成10萬噸LNG碼頭、30萬噸原油碼頭前期工作,並力爭十一五期末動工。港口生產有大的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十一五」期未全港年吞吐量達到4000萬噸,年均遞增18.2%;集裝箱年吞吐量110萬標箱,年均遞增24.5%。
「十一五」期間將重點建設廣澳港區和潮陽港區,完善港口公共基礎設施,引進戰略性合作夥伴,吸引大型臨港工業落戶,推動港口建設和發展。主要建設廣澳港區一期兩個5萬噸級泊位,廣澳港區二期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廣澳港區5萬噸級石化泊位,華能汕頭電廠配套5萬噸級煤碼頭,豐盛海門電廠配套5萬噸級煤碼頭,並進行廣澳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西防波堤、LNG項目配套碼頭等項目的前期工作。

㈦ 汕頭的集裝箱碼頭有幾個分別叫什麼從東莞去路線怎麼走

我知道的只有一個.汕頭西堤集裝箱碼頭.東莞走深汕高速.到河浦收費站下高速.如果要經過海灣大橋也行.

㈧ 股票 跟集裝箱和碼頭有關的股票都有那些

中國遠洋,中海集運,招商輪船、長航油運、中海發展;
深赤灣A,日照港,鹽田港,北海港,唐山港,錦州港,寧波港,大連港,上港集團,蕪湖港,廈門港務,營口港,連雲港,天津港,南京港,重慶港九。

㈨ 泰國英拉現在壯況

英拉·西那瓦(Pu),[1]泰國前總理,國防部前部長,著名企業家。1967年6月21日出生於泰國清邁府,第四代泰國華裔,祖籍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塔下村,梅州客家人後裔,是泰國前總理他信·西那瓦最小的妹妹,比他信小18歲。英拉先後在泰國清邁大學和美國肯塔基州立大學取得政治學學士和政治學碩士學位。2019年1月,出任汕頭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