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股票是如何定價的
目前A股市場上股票上市的定價方法是建立在企業當年的預測利潤基礎上,比過去採用前三年利潤的平均值來確定股價相對科學一些,因為投資者是投資未來的業績而非過去的回憶。目前國內A股股票上市價格計算公式為:
發行價格P=每股利潤EPS*市盈率R
其中:每股利潤=發行當年預測利潤/發行當年加權股本數
上述計算方法要求企業在上市當年必須具有盈利記錄,而且股票價格的確定含有非市場決定因素,因為市盈率R的值是在一個大致的區間內由證監會最後一錘敲定,可能會扭曲股票的比價。這種方法當然不適合於在二板市場上市的股票,因為在二板市場上市的企業並不一定具有盈利記錄,或被要求在最近的幾年內保證盈利。因此新的定價方法體系需要內地證券管理機構、券商的研究業務部門一起合作,借鑒國際通行的方法,結合內地企業的具體情況合作解決。
毫無疑問,決定二板市場股票價格的因素遠比A股市〉墓善倍
2. 我們公司要發行股票融資了,股票是誰來定價,定價的依據是什麼啊。
以下回答的情況適用於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的再融資,一般有三條路,配股、定向增發和可轉換債券。
問題是如何定價,誰來定價。我主要用例子來回答,理論什麼的可以翻書或網路!
首先,配股:
舉的是A公司的配股(前幾個月發正式公告)為例子
開始呢,這家公司想要融資,就要發公告說,公司怎麼怎麼了為了如何如何發展一定要多一點資金啦,宣告了融資的開始,也就是發布了融資的可行性公告。
於是就要開始配股啦!發布配股方案,裡面就會提及到底用什麼比例配股,大約怎麼定價,誰來定。
本次配股擬以公司截至2013年9月##日的總股本######股為基數,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過3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配售股份不足1股的,按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有關規定處理。若在配股發行股權登記日前,公司總股本由於派送紅股或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而擴大,則配股基數同比例調整,配股比例不變,可配售股數同比例調整。最終配股比例授權董事會在發行前根據市場情況與主承銷商協商確定。
以上是配股發行數量,按10:3的比例來發行,當然這只是方案,審核前的方案,這個比例是會變的。
之後就會提及到定價方式。
配股價格下限為最近一期經審計的公司每股凈資產,若在配股發行股權登記日前,公司總股本由於派送紅股或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而擴大,則配股價格下限為公司總股本變動後的每股凈資產;配股價格以刊登發行公告前20個交易日公司A 股均價為基數,採用市價折扣法確定;具體價格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在發行前根據市場情況與保薦人(主承銷商)協商確定。
配股的價格有下限,一般以公司在某個時段的股價均價為基本,之後再折扣,再做調整。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再融資中,配股這種方式的定價主要是以公司原先市價為基準,再打個比如說六折或什麼折扣,之後再和保薦人商討之後根據市場情況作了調整再定下來。
接下來證監會審核,通過之後就會出公告了,在這個時候,每10股配售的比例定下來了,所以發行數量也確定了,價格也會確定下來。
同時要注意,配股的針對發行對象是該股票在公告發出當天下午登記在冊的全體股東哦!
接下來就是,定向增發了:
也繼續舉栗子來說明一下,到底是怎麼定價的。啊當我對這個問題還不懂時,我請教了也是實習的一個師兄,他blabla說了一通理論我還是不懂,他直接讓我去看這家B公司的融資收購C公司期間發的公告,一看就明辣。
這個案子比較經典,涉及到並購和定向融資。
B公司以現金加股票購買兩個公司,同時要向不超過十個的特定投資者進行非公開的定向融資。
首先,先確定下交易方案,例如對於這兩家公司,現金和股票大概是以什麼什麼比例來購買的,發行多少股,然後要向這些特定投資者融資多少資金,這是交易方案的概況。
那麼這么確定要發數量多少的股票 來購買者兩個公司呢,就要進行標的資產的估值定價。
本次交易中,評估機構採用收益法和資產基礎法對C公司股東全部權益進行評估,最終採用收益法評估結果作為C公司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的定價依據。
評估機構作出的資產評估報告,提出這家公司評估值為多少;之後買賣雙方互相友好砍價,最終定下一個雙方看著都順眼的價值來。
由於這個交易是用現金和股票一起結合購買的,而且還會加上對特定的其他投資者進行融資就變成了這個局面:
1、向特定投資者融資的錢,一方面作為購買的現金來用,一方面作為這個交易方案的其他流程的資金。
2、這筆購買的現金,給了C公司的股東,還缺個股票部分沒還上。
那麼這部分金額的股票,只有確定了價格之後才能確定支付多少股。
於是定價:
定價這方面,首先是欠的股票的價格。這個價格的確定在公告中是這樣的:
B向C公司股東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價格為定價基準日前20 個交易日B公司股票交易均價,即#元/股。董事會決議公告日前20 個交易日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均價=決議公告日前20 個交易日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總額÷決議公告日前20 個交易日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總量。
因此這樣就定價了,一般是一段時間公司股價的交易均值。給C公司股東發行股票數量也 確定下來了。
接著就要確定向不多於十個的特定投資者融資的股票定價:
本次向其他特定投資者募集配套資金的發行底價為 #元,按照《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等相關規定,該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 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90%。在本次發行的定價基準日至發行日期間,如上市公司實施現金分紅、送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等除權、除息事項,則將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對發行價格作相應調整。
把一段時間段公司股價的交易均價打九折,作為底價,最低價哦!
之後向以下公司類型發邀請信辣!:
本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的發行方式為非公開發行,發行對象為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其它境內法人投資者和自然人等不超過10 名的其他特定投資者。
發了好幾十封,很快有回信(其實是有時間限制的,過期不候的),符合標準的報價登記一下,從最高價排排排排到最低價,就有一個報價區間了。
根據以下標准:
根據《認購邀請書》關於確定發行對象、發行價格及獲配股數的原則,發行對象按認購價格優先、認購金額優先、原前20 名股東優先、收到《申購報價單》傳真時間優先、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協商的原則確定。
確定了個最符合原則的價格,根據每個公司提供價格和認購金額,確定哪幾個公司獲得了發行資格。
此時也確定了 對非公開定向融資的特定投資人的融資價格啦。
滿意請採納
3. 股票的價格是誰定的 怎麼定的
1、傳統的限價買入(賣出)法。為方便表述,下文僅以買入進行舉例。
登陸網上交易系統,點擊左側「買入」,輸入「買入價格」(為可接受的最高買入價,俗稱限價買入),依次填入股票代碼等信息,確定即可。
2、對方最優價格買入法。
意為當前賣五檔中對委託方最優的價格,即按照賣一價成交。
點擊「市價買入」,報價方式一欄選擇「對方最優價格」,即可按照這種方式成交。
3、本方最優價格買入法。
意為當前買五檔中對委託方最優的價格,即按照買一價進行成交。
點擊「市價買入」,報價方式一欄選擇「本方最優價格」,即可按照這種方式成交。
4、即時成交剩餘撤銷買入法。
意為委託時按照當前市場上個股的即時成交價格進行委託,不成交的委託單自動撤單。
點擊「市價買入」,報價方式一欄選擇「即時成交剩餘撤銷」,即可按照這種方式成交。
5、五檔即成剩餘撤買入法(全稱為最優五檔剩餘價格撤銷)。
意為委託時按照最優方的5個委託價格由交易系統自主進行對比,有成交的價格立馬成交,不能成交的委託單,就自動撤單。
點擊「市價買入」,報價方式一欄選擇「五檔即成剩餘撤」,即可按照這種方式成交。
6、全額成交或撤銷買入法。
意為按照當前市場上的即時價格,全倉買入相對應的股數,不能成交的股數則自動撤單。
點擊「市價買入」,報價方式一欄選擇「全額成交或撤銷」,即可按照這種方式成交。
4. 上市公司股票是怎麼定價的
一般的原始股是按1元每股計算。
上市後隨著市場的價格浮動。
5. 股票上市時如何定價,誰來定價
如果指的是一級市場發行價,應該是由承銷商向機構投資者詢價,並參考同行業已上市公司價格後,定一個他們認為合適的價格。
如果指的是二級市場,則由交易系統主機在集合競價時,按照『滿足最大成交』原則定價。
祝順利!
6. 公司上市,股票如何定價
1、新股上市都是由上市公司委託專業的發行機構完成,上市公司是不參與定價的。
2、發行機構要和上市公司簽訂股份發行合同,也就是說要幫公司發行指定數量的股票。
3、如果上市公司賣 不完,就要自己拿錢來買,所以他們也不敢定太高了。如果發行公司定太低了的價,上市公司就不願意簽合同,會有其它發行機構來搶生意的。
4、所以發行機構要事先給一個估價,這個估價一般是對應當時同行業同水平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凈率來訂的,當然這只是一個初期定價。
5、發行機構拿到合同以後,再到網上向大眾股民和發行對像詢價,也就是說高也高在股民定的。
7. 公司股票是如何定價的
公司股票的定價,價格總是會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以公司的價值為鉚釘。這比如說。一隻雞能夠創造的價值是50元,那麼它的價格在四十元到六十元元之間波動。
8. 股票由誰來定價
初入股市的投資者都會有此困惑,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對價格的認識,難以用來理解股票價格的無常波動,許多投資者因此將股價變動的原因歸於「庄」,一個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神秘群體,就如原始初民,將無法理解的自然波動,風、雨、雷、電,歸因於神。 進化後的投資者,則試圖以理論來解釋股價的變動。一部分人相信價格由公司價值決定,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價格由市場供求決定。如果尋找理論根源,價值決定論歸屬於馬克思經濟學,以馬克思的闡述就是: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圍繞價值波動(這是典型的價值投資者的信仰);市場決定論則歸屬於西方經濟學,認為在競爭市場下,基於需求者對邊際效用的主觀感受,市場供求形成均衡價格。 理論無法解釋現實的原因,不在於現實的錯誤,而在於理論的局限。無論是價值決定論,還是市場決定論,其實都是普通商品市場的價值概念,不是股票市場的價值概念;是普通商品市場的定價原理,不是股票市場的定價原理。將普通商品市場的價格理論用於解釋股票市場,自然無法理解普通商品市場與股票市場的價格波動差異。
9. 股票的價格由誰來定的
上市價格的定價一般會參去路演的方式,確定一個價格區間,再根據市場情況,確定具體的發行價格!至於上市價格就由市場資金決定了!一般股票的上市價格都會參考所在環境的市盈率,公司本身的盈利水平以及相關企業的價格定出,這就是對比效應!
開盤價是由集合競價來定的!集合競價的具體方式是;
第一步:確定有效委託在有漲跌幅限制的情況下,有效委託是這樣確定的:根據該只證券上一交易日收盤價以及確定的漲跌幅度來計算當日的最高限價、最低限價。有效價格範圍就是該只證券最高限價、最低限價之間的所有價位。限價超出此范圍的委託為無效委託,系統作自動撤單處理。
第二步:選取成交價位。首先,在有效價格範圍內選取使所有委託產生最大成交量的價位。如有兩個以上這樣的價位,則依以下規則選取成交價位:
(1) 高於選取價格的所有買委託和低於選取價格的所有賣委託能夠全部成交。
(2) 與選取價格相同的委託的一方必須全部成交。如滿足以上條件的價位仍有多個,則選取離昨市價最近的價位。
第三步:集中撮合處理所有的買委託按照委託限價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限價相同者按照進入系統的時間先後排列;所有賣委託按委託限價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限價相同者按照進入系統的時間先後排列。依序逐筆將排在前面的買委託與賣委託配對成交,即按照「價格優先,同等價格下時間優先」的成交順序依次成交,直至成交條件不滿足為止,即不存在限價高於等於成交價的叫買委託、或不存在限價低於等於成交價的叫賣委託。所有成交都以同一成交價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