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怎麼交易的
買書你就會越看越迷糊。
開個戶投資5000塊炒炒,很快你就全知道了。
:一個公司就發行了100萬股 被一個人買了100W股 我也還是可以去買 是怎麼回事 :這句話有問題。第一,沒有發行100w股能被一個人全買去的。買去的人不掛出來賣的話,你就買不到。股票是個大市場,買去的人會用另一個更高的價掛出來賣,不賣掉怎麼賺其中的差價。想買的人就會用一個比較低的價掛出來收購。同時存在賣方,和收購方才是正常的。
買賣雙方 對我們散股民 是不是彼此的買來買去 已經不關發行公公司的事情了
這句話基本60%對。公司的運作好壞會影響股票走勢,加上我們操作的人對消息過於誇張理解,多數人拋售股票和買進股票更影響股票走勢,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公司的運作是蝴蝶效應裡面蝴蝶的力量,股票漲跌幅是實際力量。
股價多少是衡量公司值多少錢的唯一標准。
2. 如何交易老三板的股票
老三板股票交易規則:
三板交易的時間是每周的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轉讓委託申報時間為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之後以集合競價方式進行集中配對成交。
委託方式可採用櫃台委託、電話委託、互聯網委託等。所有委託指令均以集合競價方式配對成交。股份轉讓價格實行漲跌幅限制,漲跌幅比例限制為前一轉讓日轉讓價格的5%。
比如,如果要買400001大自然,可以在交易時間內(當然也可以參與集合競價)買入,買入後成交與否,不像A股可以立馬看見的,要等到下午3點才能知道是否成交。三板當天的漲跌情況你可以在10點30分看到盤中情況。
(2)以前的股票怎麼交易的擴展閱讀:
老三板的股票交易具體流程:
1、開設帳戶,顧客要買賣股票,應首先找經紀人公司開設帳戶。
2、傳遞指令,開設帳戶後,顧客就可以通過他的經紀人買賣股票。每次買賣股票,顧客都要給經紀人公司買賣指令,該公司將顧客指令迅速傳遞給它在交易所里的經紀人,由經紀人執行。
3、成交過程,交易所里的經紀人一接到指令,就迅速到買賣這種股票的交易站(在交易廳內,去執行命令。
4、交割,買賣股票成交後,買主付出現金取得股票,賣主交出股票取得現金。交割手續有的是成交後進行,有的則在一定時間內,如幾天至幾十天完成,通過清算公司辦理。
5、過戶,交割完畢後,新股東應到他持有股票的發行公司辦理過戶手續,即在該公司股東名冊上登記他自己的名字及持有股份數等。完成這個步驟,股票交易即算最終完成。
3. 以前沒有電腦的時候,人們是怎麼買賣股票的
我是97年開戶的,再早就不懂了。那時候都在營業部交易。
營業部有大屏幕和小的交易終端(也就是電腦啦)可以查看、分析行情,那時候懂電腦的人不多(我那時剛畢業,上學的時候才學計算機,還學的DOS系統,進電腦室要換鞋,呵呵。)。
懂的可以自己在交易終端上輸入自己的帳號密碼進行交易。
不懂的,可以到櫃台,索要買賣單,手工填寫,交給工作人員幫你交易,成交後會打出一份交割單。那張紙我印象還是收費的,一張多少錢好像……
也可以電話交易,那時通訊很差啊,都用公用電話,BP機,電話委託也少,而且電話委託很麻煩。
再後來電腦普及了,網路也從原來的用貓撥號上網換到寬頻了,炒股就很方便了!
一開始股票這東西是歐美發明的,本身是股權的書面證明而已,一張代表多少份額,要轉讓呢就找到想買的人,當面交易。
上交所剛開始的時候,就有了投機者,他們借了或者租別人的身份證去買股票(就和現在用很多熟人的賬戶交易一樣),達到控制大部分股票的目的。炒股炒股,就是那時候來的,囤積讓市場缺少流動性,抬高價錢再逐步賣出。後來的炒作的意思要比這個來得晚多了。
4. 沒有互聯網以前股票是怎麼交易
中國股市在以前交易形式是在證券交易所里交易的,用紙張記錄(寫委託單)買進賣出,這是最初的
後來用電話自動交易(電話委託),按電話鍵按報單
再後有了自助刷卡機,自己在證券公司刷卡報單
5. 股票是怎麼交易的
你好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你看好哪個上市公司的股票
然後開戶,放點錢在賬戶裡面去按照市場價格購買該公司的股票
股票漲了,你把手裡的股票賣了就賺錢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6. 以前的股市是怎麼交易的
現場交易,填寫紙質買賣單
7. 在很久以前沒電腦的時候股票是怎麼交易的
兩種交易辦法:
1、打電話交易
2、到櫃台遞紙條兒
漲跌從大概96年開始就和現在一樣的,10%
8. 很久以前的股票賬戶怎麼能在網上進行交易呢
你的你當時開戶的券商公司營業部在那裡嗎
記得的話就去直接去營業部找他們,營業部人員會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不記得也沒關系,如果營業部變更了地址或者你忘記了也沒有關系,在網上找到券商公司網站,上面有他們的電話,打電話問你當時開戶營業部的地址。
07年開始陸續的封了那些一直沒有動的帳戶,是可以激活的,也不用太擔心。
還有一點就是97年你應該也沒有簽第三方存管,這次去估計也是要一次辦理的,以前銀行卡這些在沒有在,沒有的話最好你自己准備好新的銀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