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價格變化可以帶來利潤或風險,但是擁有的股票價格下降後不拋售還是會漲回來的,那怎樣會賠錢
是啊,一般來說是會漲回來的.但時間呢? 你打算等多久?有些人等了10多年了,還沒漲回來.當然,這也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
當然,如果真有那個決心,市場會回報你的,但這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
道理很簡單,可要真正做到卻極難!
好比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個道理簡單吧,可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假設你買了1萬元的股票雖然1年後可能漲回來,但是如果你把1萬快錢存入銀行呢!所以說你還是虧了1年的利息
謝謝
❷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隨著股價變動計入凈利潤,還是賣出後計入凈利潤
按期末股價計算當期損益。
❸ 關於股票價格變動原理
1、公司要發行股票就要通過IPO上市在交易所掛牌才行,所以發行股票的公司一定是上市公司。
2、發行股票是擴充公司的資產,而不是刮分。如果不上市時,公司的資本就是凈資本+公司的負債組成。上市之後,凈資本就會通過股民的錢加入而擴大,也就是股東權益會變多,這樣也就更加了公司的資本實力了。
3、公司發行100股,其買家不是這么看的,一般公司發行股票都是定向或者非定向發行,如果是定向發行,那麼基本是發行給一個公司的,那麼這個時候,這個公司花錢買入了上市的股權;如果是非定向,則就是公開發行給所有股民,也就是誰買誰就是他的股東。一般公司不會對自己進行股票發行,因為這樣對於增加公司資本沒有好處。
4、A手上的股票價值是有所增長,但是不能算他賺了,因為他沒有買出,如果他用2元買出了股票,那麼他就賺了80,這個利潤來自於買入這些股票的人,這些人應該是認為股票還有升值的可能,所以才會買入。也就是這個80的利潤其實來自於市場對於上市公司成長的認同。
補充部分:你的理解沒有,升值的過程就是這樣的。
還有兩個問題的回答。
5.分紅並不是只取決於公司的「心情」,作為持有公司股權的股東是有權利享受公司的利益的,在股東大會的時候可以對公司的盈餘進行質疑,如果沒有分紅的話;但是另一方面來說,公司也很樂意分紅給股東,這主要是由於公司的資本來自於股東,分紅可以增加股東對於公司的信心,對公司有利。否則大家都不要他的股份了,他也會很慘的。
6.股票不可以買賣的意思我不明白,你是說非流通股么?不過不管怎麼說,一家公司如果破產了,那麼有兩種可能,首先是有人收購,那麼其資產和負債都會由後一家公司承擔,這個時候對於股份來說不會消失,只是可能就價值來說會降低很多。但是如果破產了,同時沒有人來收購,那麼這個時候股東是比較可憐的。因為清算的時候,資產是先給債權人,然後才給股東的,所以如果公司連債都還不清,那麼股東基本就是什麼都拿不到了。
❹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和損失,並沒有現金流,為什麼要記入當期損益,最後進入利潤表,要分配利潤嗎
根據新會計准則規定,利潤表既反映已實現的收益,也反映未實現的利得和損失。
在利潤表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作為當期損益計入營業利潤的,也就是說,持有損益與實現的損益都是利潤的組成部分。新企業會計准則中,對於採用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的交易性金融資產,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並列示於利潤表中。這種處理原則在實質上體現為從資產和負債的角度來度量收益,通過期初和期末的資產和負債的增減變動來確定收益,貫徹了資產負債表觀的理念。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為投資收益的處理,其目的是向報表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企業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由於公允價值變動而發生的損益是一筆持有損益,在出售時已變為實現損益的信息。
例如,公司為了短期獲利購入股票40萬元,認定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期末該批股票的公允價值為45萬元,站在該時點看,企業持有的股票發生公允價值變動5萬元,如果不考慮相關的稅費,公司實質上獲利5萬元,列示於利潤表「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項目;假定該時點公司以45萬元的價格售出,不考慮相關的稅費,公司實質上也是獲利5萬元,列示於利潤表「投資收益」項目中。由此可見,資產負債表日,公司無論是持有該股票還是出售該股票,企業均獲利5萬元,只不過持有股票的損益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反映的是企業未真正實現但應計入利潤表的持產損益,而「投資收益」反映的是企業已經真正實現的損益,如同傳統意義上的「落袋為安」的概念。利潤表分設兩個項目單獨反映,更能把握經濟交易的實質,會計信息使用者更能把握企業的經營狀況。同時也減少了企業人為的調整賬面利潤的機會。
所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為投資收益後也還要在利潤表中列示
❺ 關於股價的變動,上一年的利潤對今年的股價有什麼影響
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什麼影響,因為炒股是炒未來,過去的事情不影響將來的話,就沒什麼影響.現在的股價主要反映未來公司的情況.
❻ 為什麼公司股票價格下跌不代表公司利潤下降
因為股價的下跌有很多因素導致,公司的業績下滑只是其中的一個,還有比如說配售股上市、達不到預期的增幅等都會導致股價的下跌,總之就是利空消息便會跌,主力看空大量拋盤便會跌。
❼ 股票的浮盈和浮虧不體現在利潤表裡為什麼
因為 綜合收益就是核算浮盈浮虧的科目。主要是針對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的核算。這部分資產主要是買入債券時指定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部分。
債券利息是按序時進度計入投資收益的。債券市價波動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在利潤表中稱為其他綜合收益,也就是我說的浮盈浮虧。
如浮虧,減資本公積和遞延所得稅,同時減少資產數值。如浮盈,增資本公積和遞延所得稅,同時增加資產數值。等資產出手時,原路沖回,再從投資收益途徑體現於利潤。
❽ 在財務報表裡,股票市價提高(股票未賣出)算在哪個科目里最後算進利潤,算在哪個科目里最後又不算利潤
企業購入的股票,可以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也可以作為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核算。
通常情況下,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入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應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是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企業對其他單位的股權投資,通常是為長期持有,以及通過股權投資達到控制被投資單位,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與被投資單位建立密切關系,以分散經營風險。
在報表裡,只有在股票是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時,未出售的股價變動才可能影響利潤。在期末未出售股票的公允價值(一般就是指市價)相對於股票的賬面價值的差異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進行核算,這是一個損益類賬戶。
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該科目的余額轉入「投資收益」科目。
期末,應將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❾ 股票價格增長跟凈利潤有關系
首先舉個例子:假設一個公司突然宣布解散,並且公司資產可以順利按照理想價格出售,並且負債還清。這個時候由於凈資產 = 公司總資產-負債。我們每股可以根據原先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得到相應的補償。這個就是每股凈資產的實質了。
那麼每年每股凈資產收益率是10%的話,產生的10%的利潤如果不作他用和分紅,那麼我們的股價應可以享受10%的同等漲幅才為合理。
有個演算法:如果一個公司沒有外部權益融資,所有利潤全部用於再投資,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產生的損益全部計入利潤而不是計入資本公積,同時公司保持一個恆定的凈資產收益率,則公司凈利增長率與凈資產收益率存在如下關系:
凈利增長率=(2+ROE)/(2-ROE)
如果以年末凈資產計算ROE,則有:
凈利增長率=(1+ROE)/(1-ROE)
實際上此時的凈利增長率=股東權益增值率(即年初凈資產收益率)
以上可見,凈資產收益率越高,業績增長率也相應越高。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講,股票的預期投資收益率=業績平均年復合增長率+每年分紅折現平均值/購入時的股價。
所以凈資產收益率和業績增長率是不矛盾的,在上述條件下應為同步。
在利潤全部分紅的情況下,其實股價不變的話,你也相當於得到了10%的好處。效果是一樣的。
所以做長線的話,按照內在價值去做的話,你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做,沒問題!
不過往往股價會受資金面、政策面有很大的波動!
❿ 股票的未分配利潤會因為股價的漲跌變動嗎
利潤和股價的變動沒有關系,和企業的經營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