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在美國上市,給我們員工期權,請問什麼是行使價現在美股上查到的公司股票價格是ADS的價格還是普通股
行使價Exercise price是期權(options) 或 期貨(futures) 合約內指定在到期日或行使日持有人可以這個價錢買入或賣出相關股份的價錢。Exercise price 也可以叫做 strike price。
應該是權證的行權價。首先要分清是哪種權證,是認購權證,還是認沽權證。是歐式權證,還是美式權證。認購權證就是以事先約定的價格,在將來的某個時段,以先前約定的價格買入股票,不管現在股票的市價是多少。認沽權證反之。
准確理解權證行權比例員工期權還是被美股研究社對投資者解釋美股的行使權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五糧ygc1為例。上周五權證和正股的收盤價分別為41.262元和38.28元,五糧液股份的價格和五糧ygc1的行權價(4.9元)相差33.38元(低於權證價格),粗心的投資者可能會由此得出五糧ygc1不值得購買的結論,甚至有投資者誤認為該權證不具有行權價值了。
這都是因為投資者沒有留意到五糧ygc1的行權比例不是1:1,而是1:1.402,即擁有1份權證可以買到1.402股股票,所以應該把權證價格除以1.402進行計算。假設投資者以上周五的收盤價41.262元買入五糧ygc1,在不計交易費用的情況下,通過權證來換取1股股票的成本為34.33元(經行權比例調整後的權證成本加上行使價=41.262/1.402+4.9),比直接買入股票節省10.32%。另一方面,由於五糧ygc1的行權價是4.9元(遠低於正股現價36.2元),只要在行權期內,五糧液股份價格不出現太大波動,選擇行權會好於不行權,投資者應在行權期間及時行權。
為什麼通過權證認股會有兩種計算方法,如上34.33和4.9兩種價格,為什麼會有初始行權價和最新行權價(證券交易軟體的基本資料中有顯示)
給你補一下權證的基礎知識吧!
1、行權不存在「兩種計算方法」,也不存在「兩種價格」
權證都有最後交易期限,過了這個期限就變成廢紙
比如你41.262元買了五糧ygc1(其實這權證現在已經沒有了)
最後期限你都沒扔出去,那麼這權證就沒有價值了
你擁有該權證,僅僅代表你有資格按1:1.402的比例去購買五糧液這只股票,購買價格也就是行權價是4.9元
那麼你自己可以計算一下,你買的這五糧液股票實際成本是多少
表面看你花了4.9元就買了該股,好爽,但你要考慮到你還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堆廢紙(權證),這也是你的成本!
另外行權有時間限制的
2、如果股票沒有分紅送股的話,初始行權價就一直不會變,如果股票分紅送股了,由於除息除權,股票價格改變了,行權價也就跟著調整。
新行權價格=原行權價格×(本公司a股股票除息日參考價/除息前一交易日本公司a股股票收盤價)。
2. 美國公立教育真的免費嗎
不同於國內的九年制義務教育,美國普及的是12年義務教育,實際上算起來應該是13年,從5歲寶寶上幼兒園學前班開始,到高中12年級。
在這個階段的義務教育分為三種形式:
1、私立學校;
2、HomeSchooling極少數)
3、由各市政府辦的公立學校(大比例)
私立學校政策
私立學校是交錢上學,所以不管你住在哪裡,都可以把孩子送去,可以說是隨意「擇校」讀書。一般說來,私立學校包括學費在內各種費用加起來,一年約七八千到一萬美元不等,不過這並不包括學習音樂畫畫等額外課程。顯而易見這樣的私立學校在中小學中所佔比例不大。對於美國本土人來講,接受私立教育成本很高。總之,去私立學校的也都是土豪。
Home school
家庭學校所佔比例就更小了,一般都是有獨特想法的父母所為。有的孩子在家裡學了幾年後,再通過考試,插班到正式的學校里去上學。家庭學校,美國政府依然會給孩子准備教材。
公立學校政策
美國公立學校的義務教育,確實是義務的。從學前班到12年級學生都就近上學,不要交學費,甚至不要課本費。課本由學校統一購買,借給學生使用,暑期放假前還給學校,學校再借給下一學年的學生用。這樣不僅最大程度上節省了投入,可以把節省下來的這部分經費用到更需要更有用的地方,還可以使孩子們養成愛惜書本的好習慣,更重要的是符合環保的要求,環保這點在美國家庭方面都做的很好。學生只要購買上課所需要的文具紙本就可以了。
當然偶爾學校有活動需要交點門票費,照全班像時需要交錢買照片之類,但是這些都是自願的,你可以不參加,也就不用付費。除此之外就是早飯午飯,可以在學校食堂吃(早飯是1美元左右,午飯大約2.5美元),也可以自己帶飯。家庭經濟困難的(比如父母還是留學生,沒什麼收入),可以申請免費早午餐。如果住家離學校2英里以上,還有免費的校車接送。
公立學校是完全按照居住地劃分的。住在哪個學校的覆蓋范圍內,就上哪一所學校,不管你是自己買的房子還是租房或租公寓。學校要看的不是你的房產證,而是你近期的電話賬單或水電賬單,這才證明你確實住在這個地址。只要在這里住,孩子就可以在這兒上學,不管你是什麼身份,留學生、短期工作者,甚至非法移民(管他們是移民局的事),只要是學齡孩子,一概接收。但是如果不住在這個學區,不屬該校范圍內,交錢也不能進去。
當然這並不表示公立學校沒有好差高下之分。相反美國每年都公布本年度全美的公立學區排名,公立學校(主要是高中11-12年級)排名,大學排名等等。美國由於其多種族多移民的復雜性,以及經濟收入的多層次性,區域差別很大。同樣的房子,在這個區值50萬,到馬路對面的那個區,也許就只值20萬了。同樣地,學區也是如此,整體教育水平的高下差別也是很大的。
其實政府的投入資金是一樣的,對教師的要求也是需要有大學學歷,而且必須要考下教師資格證才行。差別大的似乎主要是生源,學生的整體素質又會影響到教學質量。要上好學校,就要住好學區,好學區里的房價地價自然也會隨供求市場而水漲船高。
需要說明的是,公立學校的經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是政府憑空生出來的。社區內房主每年交的地產稅,稅額是根據房價按一定的百分比定,房價高的稅額也高,房子大沒有孩子也一樣按房價交稅。稅款大部分就用於公立學校,公立圖書館之類的公共設施,所以交了稅的市民們享受義務教育,享受公立圖書館,當然就是免費的了,這些都是理所應當的。
3. 羨慕的美國教育,到底是美國哪個階層的教育
優良的教學設施使美國擁有大量的自主知識產權,影響深遠的傑出學者和搶的的知識經濟,為美國在世界政治,經濟,軍師等領域處於主導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座位自治型的高等教育典範,美國的大學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寶貴經驗和教學模式和特點。
首先,美國的本科教育是符合人認知過程的一個教育階段。美國本科在大一的時候所選的專業不一定就是這個學生最終學的專業,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以及對自身的不斷認知,很可能對當初選因為不了解而選的專業就不敢興趣了。學經濟的改學精算,學金融的改學電子,這種情況都會出現,但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美國留學生在畢業的時候都如願的拿到了自己熱衷領域的學位證書,想必這樣的結果更能使學生們在走入社會前就知道自己的工作方向和領域,在少走了很多彎路的同時,也會更加容易的取得成就。
其次,美國本科教育採用的是啟發式教學。康奈爾大學的一個教授受邀在上海交大講課,教授當時就被學生完整的課堂筆記所震驚,中國學生基本上可以完全復制教授全堂課的內容。但教授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沒有人願意提出問題,哪怕是最簡單的問題,這是非常可怕的。缺乏提問精神換個角度就是沒有積極的去思考問題,沒有思考的人更別談探索精神。如果沒有探索精神恐怕我們現在人類還停留在原始部落。
最後,美國的本科教育具有靈活的體制。在國內,大家有這種印象,在中國讀了一所大學,就默認為這就是你將來畢業的大學,無論你將來覺得這里有多不適合你,專業有多麼不匹配,都是要硬著頭皮學到底的。其實就等於在一條錯誤的路上,學著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做著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又如何拿出優秀的成績,又何談能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呢?
到美國留學的境遇就不同了。你可以理性的更換專業,更換學校,這些都是可以實現的,你能想到符合一般法則的請求都是可以被接受並實現的,轉學在美國就是家常便飯,好學生可以轉到更好的學校,學習能力一般的同學可以轉到可也要求不是很高的學校來完成學業。
靈活的轉學制度還體現在美國本科的類別上:社區大學,綜合類大學,文理學院。社區大學相當於中國的職專,大專,學制為兩年,讀完之後根據學生的意願,可以去工作,也可以轉到四年制綜合類大學,從大三開始學習,最終拿到本科學歷。在這里,小編要強調的是隨著美國本科申請人數越來越多,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學生選擇「曲線救國」的方式先入讀社區大學,因為高中畢業的學生來申請美國名牌大學的時候,是以國際生的身份去申請,而隨著全世界各國申請名校的人數眾多,申請條件越來越高,錄取率卻越來越低,想要申請名校的成功率每年都很低,但通過兩年的社區大學之後直接申請名校的機會就大大增大了。
因為不考慮國際生的身份和不佔用國際生錄取的名額。但是專科生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想繼續讀本科是非常困難的,要考好多考試,然後拿到專升本的文憑又不被廣大用人單位認可。而最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則是只有本科教學功能的文理學院,只注重小班制精英教學的文理學院排名甚至要高於綜合類大學。這也算是美國本科教育的精髓了。
4. 美國最近20年的股市漲了多少
美國過去30年,股票年均回報率8%
1995年,道瓊斯指數首破4000點,現在,道瓊斯指數最高達到18000多點,我說話的這個時候徘徊在17850,所以最近20年美國股市漲了(17850-4000)/4000=346%
5. 很多人都羨慕美國的教育,美國的教育到底屬於哪個層次
很多人都羨慕美國的教育,美國的教育到底屬於哪個層次?
首先,美國本科教育是符合人類認知過程的教育階段。美國本科生大一選擇的專業不一定是這個學生最終要學的專業。隨著年齡和經歷的增長,以及他們對自己的不斷認知,很可能他們會因為不了解而對自己選擇的專業不感興趣。學經濟的精算,學金融的電子科學都會發生,但最重要的是,大多數美國學生畢業時都拿到了自己熱衷的領域的學位證書。想必這個結果會讓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了解自己的工作方向和領域,在少走彎路的同時更容易取得成功。
這一代中國人技術過硬,為人隨和,樂於與人合作,但整體心態普遍像孩子,有主人翁意識的人太少。
中國一個城市好學區和差學區的區別,只是考試分數高或低,重點中學錄取學生多或少,是「量」的差異,而美國不同學區的教育是「質」的差異。
6. 在美國上市的教育公司都有哪些
紐約證券交易所:
新東方
美國納斯達克市場:
中國科技 中國教育
7. 美股下跌厲害中國在美國上市的教育行業會有影響嗎
美股下跌厲害。中午在美國上市的教育行業會有影響的,因為直接影響到。
8. 在美國上市的第一支中國教育產業股
新東方作為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的龍頭企業,於2006年9月7日登陸紐交所,成為第一家上市的中國教育公司。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東方赴美上市開啟了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的資本先河,給中國教育行業帶來的資本連鎖效應是比較明顯的,證明了像中國教育培訓這樣的領域作為一個公司運作是可行的,可以成為一家上市公司,而且是受到華爾街認可的。2004年投資新東方的老虎基金在新東方上市以後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在接下來的幾年,這種財富效應促使風投(VC)和私募(PE)開始湧入中國教育培訓市場,2006年9月到2009年,中國教育培訓界已經公開的就有不少於20起私募融資,資本的追逐對這個行業的高速增長起到很強的推動作用。在此期間,還有ATA、諾亞舟、弘成教育、正保遠程4家教育公司IPO,有雙威教育和中國教育集團借殼上市,這些上市的教育公司集中在遠程教育和教育產品類公司。
2010年則是中國教育培訓公司赴美上市的一個高潮,8月到11月,先後有安博教育、環球天下、學而思、學大IPO。其中,安博、學而思、學大在上市初期均近10億美元,使得教育培訓的財富故事繼新東方之後再度上演。
此外,接下來教育行業有可能上市的公司還有:巨人教育、卓越教育、萬學教育、中公、華圖、聚成培訓等。根據相關報道,中公、華圖、聚成有可能在A股上市,如果教育培訓公司成功登陸國內股市,中國的教育培訓市場將會吸引資本更多的關注。
9. 美國股市除權除息後股價怎麼算,是不是跟中國一樣
美國股市的股票除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declaration date;ex-dividend date;holder-of-record date; payment date,而中國的股票是股權登記日在除權除息日之前。至於除權後股價的演算法是和中國沒有什麼兩樣的。
2007 年現金分紅最多的前25 家美國上市公司,排名最靠前的Domino's Pizza, Inc.,在2007 年的分紅金額高達到每股13.5 美元,股息收益率達78.76%。
美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方式占絕對地位.
美國投資者對公司是否分紅十分敏感,美國股民中長線投資者占絕對大多數,大多數的投資者購買股票後長期持有, 著眼於每年的分紅或5 年後的資本所得。僅有少數的股民會在短期獲利後, 賣出股票。收到現金分紅是投資者收回投資成本的一個重要方式,而不僅僅是賣出股票。同時美國的上市公司也樂於用分紅來吸引投資者,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紅利政策的差異是反映公司質量差異的極有價值的信號,公司可以通過紅利政策向市場傳遞有關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信息。如果公司連續保持較為穩定的紅利支付率,投資者就可能對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與現金流量抱有較為樂觀的預期,願意更多地投資於高紅利的公司。在美國上市公司的股東大多都是私人股東,股價的漲跌影響到他們的財富和自身利益,他們願意在付出稅收成本的情況下,通過分紅來提升公司的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