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已設立17個國家級新區有哪些
現在是19個國家級新區。
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後,國家級新區成為新一輪開發開放和改革的新區。1992年10月上海浦東新區成立,1994年3月天津濱海新區成立,2010年6月重慶兩江新區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成立,2012年8月蘭州新區成立,2012年9月廣州南沙新區成立,
2014年1月陝西西咸新區成立、貴州貴安新區成立,2014年6月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大連金普新區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區成立,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區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區成立,2015年9月福建福州新區成立、雲南滇中新區獲批成立,
2015年12月哈爾濱新區成立,2016年2月長春新區成立,2016年6月江西贛江新區成立,2017年4月河北雄安新區成立。
截至2018年6月,中國國家級新區總數共有19個。此外,還有武漢長江新區、合肥濱湖新區、鄭州鄭東新區、南寧五象新區等地區在申報中。
(1)國家級新區有哪些擴展閱讀:
新區政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下屬的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認為,數十部區域性經濟政策文件層次分明、定位清晰。這些區域經濟政策主要分三大類:國家級新區、改革開放試驗區和區域規劃。
國家級新區包括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蘭州新區、廣州南沙新區、陝西西咸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
湖南湘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福州新區、雲南滇中新區、哈爾濱新區、長春新區、江西贛江新區和河北雄安新區,面積以平方千米計。這些新區是國家重點支持開發的區域。
同新區相比,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改革開放試驗區及相關試驗區(合作區)范圍比較大,包括:成都和重慶城鄉統籌試驗區、武漢和長株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以及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
區域政策各有側重
國家級新區具有改革先行先試區、新產業集聚區等特徵。通過完善基礎設施,這些新區交通更便捷、設施更完善、經濟更繁榮、環境更美好,比老城區更有吸引力,可吸引老城區的經濟要素向新區轉移,從而減輕老城區的壓力。
「從促進改革的角度說,這些新區實際上就是新的特區。為促進所在區域加快發展,帶動周邊地區,國家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往往給予較大力度的支持。規劃建設新區就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對於設立相關試驗區(示範區、合作區),肖金成認為,主要是為了深化體制改革進行試驗,為更大范圍的改革進行探索和積累經驗。
新區主要問題
國家級新區產城融合進程中的主要問題是:
1、產業與城市缺乏合理統一的規劃。經濟(產業)、社會發展與城市總體規劃間缺乏有機聯系與協調;新區規模論證與交通、就業、用地和布局等相脫節;產業功能的差異性不顯著;產業園區、商務區和居住區功能分離。
2、土地管理制度問題。居住、工業和商業三類用地價格懸殊,導致土地資源不能有效配置;土地用途管理細碎,不符合用地綜合發展趨勢;土地供應結構性寬松,且高耗費,不集約利用土地現象嚴重;城鄉結合部佔用大量土地,被低端利用;農村建設用地佔用過大。
3、低密度發展模式阻礙了服務業及低碳化發展。各類新城都存在低密度模式,導致土地使用不集約,缺乏當地就業,對服務業需求不足,不利於形成服務業多元化發展;服務價格高,便利性不足;前往中心城區的消費模式則導致出行成本上升,交通擁堵,不利於低碳化發展。
4、新城的公共服務資源滿足不了當地需求。現行財政體制使得公共服務不能隨著人口遷移而分散化,導致新城區域公共服務資源供給不足,造成生活不便,運行成本高,同時也無法支撐新興產業和高端產業的發展。
5、新城建設與周邊區域發展脫節。「外部資源+特殊政策+異地市場」的開發區模式,容易與周邊區域發展脫節,且產業園區、開發區缺乏功能配套,難以成為推動區域整體發展的引擎。
導致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是:
1、規劃體系內在產城分割。規劃體系,包括城鄉規劃、產業規劃、土地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生態規劃、園區規劃等,在工作目標、功能要求、空間范疇、技術標准、運作機制等方面存在交叉和矛盾,工作機制銜接不暢,存在不同步、不同向現象。
2、行政干預介入微觀運行。政府對產業、人口、資金、土地等的不當干預,扭曲了資源配置,導致要素聚集及產業發展偏離最優路徑,效率低下,債務與金融風險累積;公共服務集中在大城市,使得人口、產業過於向大城市集中,新城往往缺乏公共服務配套。
3、新城擴張缺乏制度、產業支撐與科學依據。土地、戶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滯後、要素市場扭曲,以及產業結構不合理導致新城擴張缺乏制度與產業支撐。[39]
社會意義
1、優化發展環境
2、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3、輻射帶動區域發展
4、高效節約利用資源
(五)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六)強化組織保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級新區
⑵ 中國四大新區那些 國家級新區有幾個 哪幾個 北京有個新區叫什麼
1993年
1月
上海浦東新區成立
2009年
11月
天津濱海新區成立
2010年
6月
重慶兩江新區成立
2011年
6月
舟山群島新區成立
⑶ 國家級新區排名是怎樣的
國家級新區排名: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四川天府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大連金普新區、福建福州新區、南京江北新區、廣州南沙新區。
1、上海浦東新區
浦東新區是上海市的一個市轄區,浦東南面與奉賢區、閔行區兩區接壤,西面與徐匯區、黃浦區、虹口區、楊浦區、寶山區五區隔黃浦江相望,北與崇明島隔長江相望。
處於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內,處於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都市圈之間核心地帶,是黃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歐亞大陸橋東部重要端點。旅遊景點有青島藏馬山鄉村(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
⑷ 關於中國的幾個【國家級新區】的問題
中國國家級新區總數共有19個。
1992年10月上海浦東新區成立,1994年3月天津濱海新區成立,2010年6月重慶兩江新區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成立,2012年8月蘭州新區成立。
(一)城市新區開發是在原有城市郊區的一定區域空間內進行;
(二)城市新區的開發建設要有目的進行;
(三)城市新區的開發建設應以滿足一定的城市功能為要求;
(四)城市新區的開發建設是在政府的主導下進行的。
(4)國家級新區有哪些擴展閱讀:
新區政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下屬的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認為,數十部區域性經濟政策文件層次分明、定位清晰。這些區域經濟政策主要分三大類:國家級新區、改革開放試驗區和區域規劃。
國家級新區包括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蘭州新區、廣州南沙新區、陝西西咸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
⑸ 中國17個新成立的國家級新區是哪些
截至2020年,中國有19個國家級新區。分別為:
浦東新區、濱海新區、兩江新區、舟山群島新區、蘭州新區、南沙新區、西咸新區、貴安新區、西海岸新區、金普新區、天府新區、湘江新區、江北新區、福州新區、滇中新區、哈爾濱新區、長春新區、贛江新區、雄安新區。
中國國家級新區一覽表:
(5)國家級新區有哪些擴展閱讀
1、雄安新區行政區劃
雄安新區包涵保定市雄縣、容城縣、安新縣三縣及周邊部分區域,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駐河北省保定市容城縣奧威路100號。
2、位置境域
雄安新區規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准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准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
⑹ 中國國家級新區有哪些
國務院原則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正式提出把江蘇沿海建成我國東部重要增長極。此前的三年中,天津濱海新區、北部灣經濟區、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規劃相繼獲國務院通過,上升為國家戰略。
中國沿海四大經濟區:
(一)珠江三角洲,GDP總值5900億美元,人口9900萬人:香港(GDP總值2000億美元,人均29800美元,700萬人,PPP人均37236美元亞洲第一),深圳(GDP總值900億美元,人均10000美元,850萬人),廣東(GDP總值3900億美元,人均4000美元,9200萬人),輻射華南地區,主要城市有廣深港澳,領頭城市香港廣州;
(二)長江三角洲,GDP總值7700億美元,人口14258萬人:上海(GDP總值1700億美元,人均9000美元,1858萬人),江蘇(GDP總值3500億美元,人均4500美元,7500萬人),浙江(GDP總值2500億美元,人均5000美元,4900萬人),輻射華東地區和長江流域,主要城市有滬寧杭蘇錫常,領頭城市上海南京杭州;
(三)環渤海地區,GDP總值5700億美元,人口14500萬人:天津(GDP總值700億美元,人均6500美元,1000萬人),遼寧(GDP總值1400億美元,人均3500美元,4200萬人),山東(GDP總值3600億美元,人均3800美元,9300萬人),輻射華北地區、東北地區、山東半島,主要城市有京津沈大濟青,領頭城市京津;
(四)海峽經濟區,GDP總值5180億美元,人口5600萬人:台灣(GDP總值3980億美元,人均17520美元,2300萬人,PPP人均30874美元),福建(GDP總值1200億美元,人均3500美元,3332萬人),其中,福州(GDP總值280億美元,人均4000美元,676萬人),廈門(GDP總值190億美元,人均8000美元,243萬人),輻射海峽西岸、東南沿海,主要城市有福廈北高,領頭城市台北福州;
⑺ 中國的國家級新區有哪些
截至2018年6月,中國國家級新區總數共有19個。
1992年10月上海浦東新區成立,1994年3月天津濱海新區成立,2010年6月重慶兩江新區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成立,2012年8月蘭州新區成立,2012年9月廣州南沙新區成立,2014年1月陝西西咸新區成立、貴州貴安新區成立,2014年6月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大連金普新區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區成立,
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區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區成立,2015年9月福建福州新區成立、雲南滇中新區獲批成立,2015年12月哈爾濱新區成立,2016年2月長春新區成立,2016年6月江西贛江新區成立,2017年4月河北雄安新區成立。
此外,還有武漢長江新區、合肥濱湖新區、鄭州鄭東新區等地區在申報中。
(7)國家級新區有哪些擴展閱讀:
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國家級新區是中國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設立的一種新開發開放與改革的大城市區。
新區的成立乃至於開發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總體發展目標、發展定位等由國務院統一進行規劃和審批,相關特殊優惠政策和許可權由國務院直接批復,在轄區內實行更加開放和優惠的特殊政策,鼓勵新區進行各項制度改革與創新的探索工作。
成立背景
國家級新區這項工作始於1992年,當年10月,上海浦東新區成立;1994年3月,天津濱海新區成立。此後,設立工作停止了16年。2010年再次啟動,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甘肅蘭州新區、廣東南沙新區、陝西西咸新區、貴州貴安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江西贛江新區等陸續成立。
至2017年底,中國至少還有9個城市新區已經提出,要打造國家級新區,分別是:武漢長江新區、合肥濱湖新區、鄭州鄭東新區、南寧五象新區、烏魯木齊新區、沈陽沈北新區、石家莊正定新區,以及唐山曹妃甸新區、杭州大江東產業聚集區等。
設立國家級新區作為國家戰略,是在新的發展背景下,對特定區域的發展做出重新定位,在進一步整合資源的基礎上,發揮該區域的潛在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從而解決長期以來困擾中國經濟的產業結構同構和產能過剩困局,進而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產業能級,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根據現在的觀察,對於相當一部分國家級新區來說,在其建設過程中將遇到的一個較大難題,是產城如何融合。產業化和城鎮化以及二者的互動,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從發展實踐來看,如果產業化超前於城鎮化,會因城鎮配套設施缺乏,出現住房短缺、交通擁擠、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問題。
反之,則會由於城鎮化缺乏必要的產業支撐,出現產業空心化、就業不足、收入差距擴大和經濟蕭條等問題。如果說在早期工業化階段,出現的主要矛盾是城鎮化滯後於產業化,而在產能全面過剩、產業升級緩慢的背景下,將會出現產業化滯後於城鎮化的問題。因此,產業化和城鎮化相輔相成、互動發展,是推動新型城鎮化,乃至應對產業轉型發展、城市綜合功能提升的必然要求。
⑻ 全國14個國家級新區是哪些
截至2015年9月,全國共有14個國家級新區,分別是: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甘肅蘭州新區、廣州南沙新區、陝西西咸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和福州新區。其中浦東新區、濱海新區系行政區,設立區委區政府,其餘新區都是行政管理區,只設立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