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和經濟預測報告有什麼特點二者的區別何在
經濟預測報告著重於市場調查的發展變化趨勢,經分析研究做出科學預測。經濟分析報告著重於掌握市場的真實情況,與計劃的分析比較,找出經驗和原因,指導或監控經濟活動的發展。
『貳』 什麼是經濟分析
經濟分析:掌握技術經濟的基本概念、資金時間價值等基本原理、技術經濟分析與評價的基本方法,培養讀者系統分析問題的能力,去評價各類工程項目和技術方案的經濟可行性,從中選出經濟的可行的最優的方案,為全方位提高方案的經濟效益提供理論依據,為推廣和應用先進技術指明方向。
『叄』 經濟環境分析的目的及因素
經濟環境指企業營銷活動所面臨的外部社會條件,其運行狀況及發展趨勢會直接或間接地對企業營銷活動產生影響。1.直接影響營銷活動的經濟環境因素市場不僅是由人口構成的,這些人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購買力。而一定的購買力水平則是市場形成並影響其規模大小的決定因素,它也是影響企業營銷活動的直接經濟環境。主要包括:(1)消費者收入水平的變化消費者收入,是指消費者個人從各種來源中所得的全部收入,包括消費者個人的工資、退休金、紅利、租金、贈予等收入。消費者的購買力來自消費者的收入,但消費者並不是把全部收入都用來購買商品或勞務,購買力只是收入的一部分。因此,在研究消費收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國民生產總值。它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與購買力的重要指標。從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幅度,可以了解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狀況和速度。一般來說,工業品的營銷與這個指標有關,而消費品的營銷則與此關系不大。國民生產總值增長越快,對工業品的需求和購買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②人均國民收入。這是用國民收入總量除以總人口的比值。這個指標大體反映了一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商品需求的構成。一般來說,人均收入增長,對消費品的需求和購買力就大,反之就小。根據近40年的統計,一個國家人均國民收入達到5000美元,機動車可以普及,其中小轎車約佔一半,其餘為摩托車和其它類型車。③個人可支配收入。這是在個人收入中扣除稅款和非稅性負擔後所得余額,它是個人收入中可以用於消費支出或儲蓄的部分,它構成實際的購買力。④個人可任意支配收入。這是在個人可支配收入中減去用於維持個人與家庭生存不可缺少的費用(如房租、水電、食物、燃料、衣著等項開支)後剩餘的部分。這部分收入是消費需求變化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企業開展營銷活動時所要考慮的主要對象。因為這部分收入主要用於滿足人們基本生活需要之外的開支,一般用於購買高檔耐用消費品、旅遊、儲蓄等,它是影響非生活必需品和勞務銷售的主要因素。⑤家庭收入。很多產品是以家庭為基本消費單位的,如冰箱、抽油煙機、空調等。因此,家庭收入的高低會影響很多產品的市場需求。一般來講,家庭收入高,對消費品需求大,購買力也大;反之,需求小,購買力也小。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營銷人員在分析消費者收入時,還要區分「貨幣收入」和「實際收入」。只有「實際收入」才影響「實際購買力」。因為,實際收入和貨幣收入並不完全一致,由於通貨膨脹、失業、稅收等因素的影響,有時貨幣收入增加,而實際收入卻可能下降。實際收入即是扣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購買力的反映。(2)消費者支出模式和消費結構的變化隨著消費者收入的變化,消費者支出模式會發生相應變化,繼而使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消費結構也發生變化。西方一些經濟學家常用恩格爾系數來反映這種變化。恩格爾系數表明,在一定的條件下,當家庭個人收入增加時,收入中用於食物開支部分的增長速度要小於用於教育、醫療、享受等方面的開支增長速度。食物開支占總消費量的比重越大,恩格爾系數越高,生活水平越低;反之,食物開支所佔比重越小,恩格爾系數越小,生活水平越高。這種消費支出模式不僅與消費者收入有關,而且還受到下面兩個因素的影響:①家庭生命周期的階段影響。據調查,沒有孩子的年輕人家庭,往往把的收入用於購買冰箱、電視機、傢具、陳設品等耐用消費品上,而有孩子的家庭,則在孩子的娛樂、教育等方面支出較多,而用於購買家庭消費品的支出減少。當孩子長大獨立生活後,家庭收支預算又會發生變化,用於保健、旅遊、儲蓄部分就會增加。②家庭所在地點的影響。如住在農村與住在城市的消費者相比,前者用於交通方面支出較少,用於住宅方面的支出較多,而後者用於衣食、交通、娛樂方面的支出較多。恩格爾系數是衡量一個國家、地區、城市、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參數。根據國家統計局1995年調查資料,按全國居民平均水平計算,我國的「恩格爾系數」約為54%。據預測,到2000年,我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可達到45%,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可達到50%左右。到2010年,則可分別達到35%及40%。按聯合國劃分富裕程度的標准,「恩格爾系數」在60%以上的國家為飢寒;在50%~60%之間的為溫飽;40%~50%之間的為小康;40%以下的為富裕。按此標准,我國已進入溫飽階段後期,到2000年,可達到小康階段,而到2010年,則可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消費結構指消費過程中人們所消耗的各種消費資料(包括勞務)的構成,即各種消費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關系。優化的消費結構是優化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客觀依據,也是企業開展營銷活動的基本立足點。二戰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①恩格爾系數顯著下降,目前大都下降到20%以下;②衣著消費比重降低,幅度在20%~30%之間;③住宅消費支出比重增大;④勞務消費支出比重上升;⑤消費開支占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的比重上升。而從我國的情況看,消費結構還不盡合理。長期以來,由於政府在住房、醫療、交通等方面實行福利政策,從而引起了消費結構的畸形發展,並且決定了我國居民的支出模式以食物、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為主。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在住房、醫療等制度方面改革的深入,人們的消費模式和消費結構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企業要重視這些變化,尤其應掌握擬進入的目標市場中支出模式和消費結構的情況,輸送適銷對路的產品和勞務,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3)消費者儲蓄和信貸情況的變化消費者的購買力還要受儲蓄和信貸的直接影響。消費者個人收入不可能全部花掉,總有一部分以各種形式儲蓄起來,這是一種推遲了的、潛在的購買力。消費者儲蓄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銀行存款,增加現有銀行存款額;二是購買有價證券。當收入一定時,儲蓄越多,現實消費量就越小,但潛在消費量愈大;反之,儲蓄越少,現實消費量就越大,但潛在消費量愈小。企業營銷人員應當全面了解消費者的儲蓄情況,尤其是要了解消費者儲蓄目的的差異。儲蓄目的不同,往往影響到潛在需求量、消費模式、消費內容、消費發展方向的不同。這就要求企業營銷人員在調查、了解儲蓄動機與目的的基礎上,制定不同的營銷策略,為消費者提供有效的產品和勞務。我國居民有勤儉持家的傳統,長期以來養成儲蓄習慣。近年來,我國居民儲蓄額和儲蓄增長率均較大。據調查,居民儲蓄的目的主要用於供養子女和婚喪嫁娶,但從發展趨勢看,用於購買住房和大件用品的儲蓄占整個儲蓄額的比重將逐步增加。我國居民儲蓄增加,顯然會使企業目前產品價值的實現比較困難,但另一方面,企業若能調動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就可開發新的目標市場。比如1979年,日本電視機廠商發現,盡管中國人可任意支配的收入不多,但中國人有儲蓄習慣,且人口眾多。於是,他們決定開發中國黑白電視機市場,不久便獲得成功。當時,西歐某國電視機廠商雖然也來中國調查,卻認為中國人均收入過低,市場潛力不大,結果貽誤了時機。西方國家廣泛存在的消費者信貸對購買力的影響也很大。所謂消費者信貸,就是消費者憑信用先取得商品使用權,然後按期歸還貸款,以購買商品。這實際上就是消費者提前支取未來的收入,提前消費。西方國家盛行的消費者信貸主要有:①短期賒銷;②購買住宅分期付款;③購買昂貴的消費品分期付款;④信用卡信貸等幾類。信貸消費允許人們購買超過自己現實購買力的商品,從而創造了的就業機會、的收入以及的需求;同時,消費者信貸還是一種經濟杠桿,它可以調節積累與消費、供給與需求的矛盾。當市場供大於求時,可以發放消費信貸,刺激需求;當市場供不應求時,必須收縮信貸,適當抑制、減少需求。消費信貸把資金投向需要發展的產業,刺激這些產業的生產,帶動相關產業和產品的發展。我國現階段的信貸消費還主要是公共事業單位提供的服務信貸,如水、電、煤氣的交納,其它方面,如教育、住宅建設以及一些商家的信用卡消費正在逐步興起。
『肆』 經濟情勢分析會怎樣分析分析甚麼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總量整整增長了200%,中國經濟總量2011年既超過了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人均收入增長方面,近年各地區城鄉人均收入增幅不盡相同,但都在10%以上,基本在12%至17%之間。中國正在和平崛起,未來的五至十年,由於中國尚處於工業化的中期,城市化和居民消費還會有較大的增長空間,經濟發展還會保持較高的增速,增速大約在7.5%至7.8%之間。 未來十年中國經濟還會保持較高的增速,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並不會大起大落。中國的經濟總量將會翻一番多,經濟總量的數值將會更大,國家實力更為強大,民眾的生活水平將會更為富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會更多。政治體制將會更為優化,政治透明度將會更高。文化產業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有許多有特色的文化產業企業嶄露頭角,群眾的文化生活將會更為豐富多樣,對參與群眾文化的積極性將會更強,群眾對於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將會更高。 我國民營經濟從佔半壁江山以來,又有了快速增長,目前,民營經濟占我國經濟總量的65%,發達地區的民營經濟佔比還會高達80%以上。 當前經濟運行可能進入一個新的調整周期,各方面的壓力都比較大。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後產能將會形成剎車效應。前期經濟增長速率有所下滑,目前,工業增速已呈現出一些緩中趨穩的跡象,但基礎還比較脆弱,一些不確定性因素還會帶來新的沖擊,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當前鋼鐵、煤炭、水泥、玻璃、紡織品產能過剩,生產方式粗放,能耗高。其中,鋼鐵價格已連續21個月下降。同時,隨著前期新上產能集中釋放與市場需求回落「雙碰頭」,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市場對價格下行預期增強,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也在加大,經濟下滑壓力增大。 從國內外的發展環境來看,當前我國面臨的經濟形勢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要更加復雜,存在更多變數。外部需求萎縮與內需增速放緩相互交織使得工業經濟下行壓力增加。 從國際環境來看,自此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在不斷顯現,世界經濟復甦一波三折、增速減緩,面臨的下行壓力和潛在風險有所加大。世界經濟完全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復甦前景不容樂觀,都將使我國工業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趨嚴峻,但近幾個月來經濟局勢有所好轉。但有專家預測的2014年世界經濟平均增速將會達到4.5%,這給人們閃現了一絲曙光。 而從國內看,出口、投資、消費三大需求和產出增速普遍低於市場預期,供給與需求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有效需求不足可能已經成為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雖然我國採取了諸多擴大內需政策,內需拉動作用有所釋放,但由於國內前期經濟增長累積的經濟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加上金融市場風險的影響,內需拉動作用還沒有突出表現,內生性增長動力仍然不足。 2011年下半年以來,工業經濟增速出現了新一輪的下滑,這是長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也是中國工業經濟經過較長一段時間增長以後,所必須面對的調整過程。針對當前經濟運行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著力改善經濟運行環境,切實緩解企業困難,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帶來的影響,防止工業增速進一步下滑。 進入2013年,由於進行了「壓產能、促消費、抓轉型、擴出口、穩增長」的系統措施,才取得了全年經濟增長率7.7%的好成績。2014年第一季度開局良好,國民經濟建設局勢平穩,經濟增長率為7.4%,經濟總量實現12.8萬億元,物價指數漲幅僅為2.3%,尚處在人們的預期之內。 我國正在進行城鎮化建設,首先從少量的幾個試點進行試驗,在掌握了初步經驗之後,再行推廣。而要推廣實施,就要合理規劃,防止生活設施上的不配套,以及布局上的不合理,還要避免亂砍樹、亂並村、亂拆遷,以及避免推山填湖。 目前,從人口構成上而言,中國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早早的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之中,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勞動力人口即將從頂峰開始下降,而此前部分製造業集中地區就已出現勞動力人口緊張的局面,一方面企業難以留住技術熟練的員工,另一方面高端技術人才極為匱乏,這使得中國製造業產業升級面臨艱難的抉擇。 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7.7%,同年國內國民生產總值為56萬億元。2013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311元,實現同比增長8.1%,實現居民收入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基本保持同步,但城鄉之間、城與城之間、鄉村與鄉村之間人均收入依然高低懸殊,差距很大;此外,同年我國財政收入12.6億元,全國人均近萬元。去年我國人均GDP僅為6700美元,既已進入老年化社會,相比較而言,發達國家人均GDP達到一萬元才進入老年化社會,我國是「未富先老」。 過早的進入老齡化社會,對中國經濟建設勢必會造成一定影響。不過,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之下,中國製造業為積極面對國外先進製造的沖擊,正在加速從人力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期間的標志性事物,這就是工業機器人將大規模應用。 當前中國經濟總量佔全球GDP的11.3%。2014年年初中國首次成為第一大進出口貿易國。采購經理指數已連續5個月處於50.0之上,由負轉正,經濟復甦態勢明顯。2014年,由於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淘汰落後產能,壓縮過剩產能,新培育的新興產能尚處在「空窗期」,但經濟建設還會保持相對平穩地增長,經濟增長率只能達到7.5%左右,到時,國民生產總值將會達到6.2萬億元。 此外,上年我國有近億人次進行了出境游,境外消費總額達1020億美元,處境人數和購買力躍居世界第一。截止3月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95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佔全世界外儲總量的四分之一。對此,今後還可以繼續看好。 房價連續漲升後處於高位,年初就出現了滯漲走軟,各大城市跌幅在10%左右,與此同時,銷售量萎縮,成品房空置率增大。但尚未出現斷崖式的暴跌。樓市在年初首先從杭州高位滯漲後下滑,當前「退朝走勢」正在向三四線城市蔓延。 隨著中國國力的快速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的政治影響力也在增大,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國際社會對於中國在國際事務當中扮演的大國角色,均給予了充分的尊重、適應和接納。 從2010年到2020年的這十年間,中國經濟總量將要翻一番,開始和美國比肩。擺脫農業大國的中國在向著工業大國邁進,加速追趕世界上的第一大國。中國正在和平崛起,國家實力在持續增強,正走在奔小康的康莊大道。從2010年起的十年之內,我國的經濟總量將會要再翻一番,到期就會實現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但現階段我國國民民眾社會收入水平高低懸殊,高低差距越來越大。我國經濟總量到2020年,大約中共創建100年,就有望和美國平起平坐,到 2030 年前後中國的經濟總量將會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再到2049年,在新中國創建100年的時候,就將會全面超過美國,但美國的綜合國力、國家實力、科技競爭力依然很強,不可小覷。 當前經濟運行可能進入一個新的調整周期,各方面的壓力都比較大。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後產能將會形成剎車效應。前期經濟增長速率有所下滑,目前,工業增速已呈現出一些緩中趨穩的跡象,但基礎還比較脆弱,一些不確定性因素還會帶來新的沖擊,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當前鋼鐵、煤炭、水泥、玻璃、紡織品產能過剩,生產方式粗放,能耗高。其中,鋼鐵價格已連續21個月下降。同時,隨著前期新上產能集中釋放與市場需求回落「雙碰頭」,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市場對價格下行預期增強,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也在加大,經濟下滑壓力增大。 從國內外的發展環境來看,當前我國面臨的經濟形勢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要更加復雜,存在更多變數。外部需求萎縮與內需增速放緩相互交織使得工業經濟下行壓力增加。 從國際環境來看,自此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在不斷顯現,世界經濟復甦一波三折、增速減緩,面臨的下行壓力和潛在風險有所加大。世界經濟完全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復甦前景不容樂觀,都將使我國工業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趨嚴峻,但近幾個月來經濟局勢有所好轉。但有專家預測的2014年世界經濟平均增速將會達到4.5%,這給人們閃現了一絲曙光。 我國經濟政策已從保增長轉變為穩增長 我國經濟政策在實行保增長的時候,地方政府往往為了任期政績,盲目採用擴張式的投資措施,鋪攤子、攤大餅,這就造成了自然資源的過度耗費,環境的加速污染,市場的通貨膨脹。 政府所採取的是一種更穩健的財政政策和適當從緊的貨幣政策,主要目的是控制通貨膨脹,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遏制環境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開發綠色能源,改善民生福利,財政支出增加向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的撥款。 不可否認,穩增長還能夠使我國的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穩增長也是我國的一個發展機遇,也是一個政策策略的必然選擇。 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前些年已經非常高。如果我們積極促進經濟增長,勢必需要實行更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這必將招致通貨膨脹。因此,使經濟穩定增長是主旋律。 而從國內看,出口、投資、消費三大需求和產出增速普遍低於市場預期,供給與需求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有效需求不足可能已經成為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雖然我國採取了諸多擴大內需政策,內需拉動作用有所釋放,但由於國內前期經濟增長累積的經濟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加上金融市場風險的影響,內需拉動作用還沒有突出表現,內生性增長動力仍然不足。 總體經濟企穩向好的同時,經濟的深層次問題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決,當前經濟的增長還是依賴投資拉動,而外需萎縮、內需仍然不足,生產方式粗放,依然是困擾中國經濟發展的問題。 因此近年要把經濟增長依賴第二產業,調整到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同時要千方百計增加民眾收入、加大民生工程投入、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當然,更要把經濟增長從依賴物質資源的消耗,調整到依靠技術創新上。淘汰落後產能,壓縮過剩產能,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也給穩增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投資政策仍是穩增長的主角。要把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作為穩投資的重要方向,搞好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發展綠色節能建築。要進一步做好項目儲備。加強重點水利工程、鐵路客運專線、城市軌道交通、農村電網以及城市醫療、養老等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工作任務,根據經濟運行情況,適時加大政策預調力度,適時分步啟動項目的實施。 對此,今天的投資結構決定了明天的經濟結構,因此投資主管部門要慎重運用投資工具,避免重蹈鋼鐵等行業產能過剩的覆轍。所以要加大不會因外需疲軟而出現產能過剩的「非貿易投資」,即面向內需的投資,如養老設施、節能減排基礎設施、城市給排水管網等。
『伍』 經濟分析師
一年一度的分析師評比排名已經揭曉,在肯定分析師對證券市場發展正面意義的同時,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不免讓人擔憂。今天分析師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小到對個股的看好看淡,大到對經濟形勢的樂觀悲觀。這種現象在某種程度上是中國股市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但分析師影響力的上升客觀上要求他們更應該堅持客觀、公正和獨立的研究立場,堅持更高標準的職業道德。然而,現有評價標準的缺陷,容易激勵分析師採取機會主義行為,其結果很可能是加大市場波動,嚴重妨礙市場健康發展。現有的明星分析師制度是一種強激勵機制,戴上明星分析師桂冠的人,可以拿到令人咋舌的獎金,因此從業者無不對之孜孜以求。而排名高低又直接取決於買方機構的投資經理的選票,要晉身明星分析師之列,首先要得到投資經理的認可,而投資經理根據分析師股票走勢預測的准確度來分配選票,看上去是一種非常客觀、非常公正的評選方法,其實則不然。中國的證券市場並非十分有效,股票的走勢常常能夠較長時間脫離其基本面。在市場效率低下的情況下,只要分析師個人有足夠的市場影響力,能足夠地調動起投資者的情緒,即便是對宏觀經濟指標和公司業績預測欠准,仍有可能使得股價自我實現,朝著分析師引導的方向運行,進而使其獲得良好排名。在此種情況下,影響力就成為分析師極力追求的目標。追求影響力的強大動力容易導致兩類行為扭曲:一是容易刺激分析師的機會主義傾向,使其傾向於發布極端化的分析預測。在中國半幼稚的市場環境下,極端化預測十分容易刺激起包括投資經理在內的投資者的市場情緒,因此,極端化有時是非常有效的成名手段。我們經常看到牛市行情中,一些分析師比賽唱好經濟前景,競相調高業績預測,在熊市中又比著賽地唱空行情,這種相互比賽的結果就是違背常識、違背基本規律的分析預測結果紛紛出爐,而理性客觀的聲音卻容易被淹沒在一片喧囂之中。二是容易刺激分析師對投票人的公關行為。一種情況是分析師以個人或集體的身份加大對投資經理的感情投資,使得與分析無關的因素干擾投資投票結果,另一種情況上是分析師還可能與投資經理之間進行某種程度的「勾結」,以影響股價,達到「雙贏」的目的。要消除這種不對稱的激勵機制的負面影響,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現行分析師評價機制進行根本性改革。改變目前這種看似客觀公正、實則主觀性很強的評比方式,設計出一套以分析師的預測與真實數據偏離度為標準的考核體系是可行的選擇。具體而言,宏觀分析師,應該將其對GDP、CPI、利率、匯率、企業總利潤等指標的預測與最終的實際值進行比較,依其准確度自動進行排名,而行業分析師,則以其對行業和主要公司的收入、利潤等主要指標的准確度作為排名依據。在上述指標中,還應加上時間維度並按短、中、長期,或月度、季度、年度、跨年度賦予不同權重,這樣,考核時間段越長,就越客觀公正,就更能徹底杜絕分析師不當追求影響力的機會主義傾向,而將全部精力放在追求預測的准確性上。當然,分析師的價值除了提供准確預測數據之外,還包括一些難以量化的定性分析以及服務等內容,但無論如何,完全客觀化和標准化的評比至少可以佔到70%的比重。誠如此,分析師的勞動將極大地有助於市場穩定,對於樹立分析師的社會形象,提高分析師的社會聲譽也是非常有效的。
『陸』 經濟運行分析會與工作總結會有什麼區別
一、基本面:數據頻現積極信號
外部需求疲軟、人口紅利減少、落後產能淘汰……這些無一不是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的來源。但是,如果僅僅以此來定義中國經濟,則顯然是有失公允的。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透露,當前我國經濟增速平穩、就業形勢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溫和、貿易順差保持較大規模。具體看,今年1—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與一季度基本持平;貨物貿易順差達13319億元,為去年同期的3倍。
在主要指標呈現回暖跡象的同時,經濟結構的持續優化成為亮點。數據顯示,1—5月份,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1.3%,與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2個百分點。其中,高耗能行業佔比下降,而服務業佔比繼續提升。與此同時,民間增長、PMI連續4個月小幅擴張、部分傳統行業盈利出現回升等也都是不容忽視的積極信號。
北京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楊松在接受采訪時指出,中國經濟今年以來實際的表現其實要好於年初各界的預期。「這樣的表現,一方面源於中國經濟自身所具有巨大的潛力和韌性,另一方面也得益於及時有效的宏觀調控手段及穩增長政策。」
二、政策面:求新謀變屢出實招
韌性不小,潛力巨大。
《辦公廳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辦公廳關於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辦公廳關於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在這些略顯嚴肅的政策公文中,不難找出「眾創」、「大數據」、「跨境電商」等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關鍵詞」。這正是6月中旬以來各項求新謀變行動的縮影。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曾劍秋在評價推動「互聯網+」的新政時認為,11個具體計劃行動中涉及諸如創業創新、協同製造等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實際上是把「互聯網+」和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結合在了一起,這就為國家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這些著眼於新經濟的政策,不僅有利於進一步緩解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刺激經濟增長,同時也基於對新技術、新業態發展方向的把握做出了長期規劃,從而為我們挖掘經濟潛力、釋放深層活力奠定了基礎。」
三、信心面:高質增長廣受好評
不久前,指出,未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集聚和安居,意味著巨量居民消費品的置辦和更新,也意味著龐大的城鎮硬體和設施建設,各類消費、需求也會因此成倍增長,創造出巨大的市場需求。這既為中國經濟增長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持久的動力源泉,也蘊含著很大商機和合作潛力。7月2日,在法國圖盧茲出席中法工商峰會致辭: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主要經濟指標趨穩向好。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今年經濟增長7%左右的預期目標。
正是這種實實在在的美好願景,讓不少海內外學者和對中國經濟普遍充滿著信心。「從短期來說,中國經濟增長減速意味著在結構調整和為解決金融脆弱性所作的政策努力方面正在取得進展。從中期來說,這些努力有助於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逐漸轉型,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從轉向消費,從出口轉向內需。」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司克禮判斷。
專家預計,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中國經濟將走出這一輪經濟調整中最困難的時刻,迎來一個相對較好的內生增長期。
「發達國家如果能有2%的GDP增長就已經很不錯了,而中國則有望在較長時期里保持一個總體穩定的中高速增長。盡管這個過程並不會一帆風順,但增長的質量顯然會比過去更高。」北京市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楊松表示。
『柒』 什麼是經濟分析5步法
經濟分析5步法應該是用5步法來分析經濟領域的問題,分別為:經濟問題識別、經濟數據可行性論證、經濟數據准備、數據模型建立、數據結果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