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沙區的發展規劃是什麼
1、自貿區,城市副中心,粵港澳大灣區
南沙區在2015 年3 月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成為國家級別自貿區。南沙自貿區掛牌兩年,GDP增速連續三年排名廣州第一,2016年GDP增速為13.8%,老城區GDP增長率基本為5-7%,天河區為9%。兩年新設企業超2萬家,逾百家總部型企業落戶。
南沙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扮演先鋒角色,廣東與香港將在南沙自貿區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是繼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世界第四大灣區。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
同時,2016年南沙區上升為廣州市的唯一一個城市副中心。
所以,南沙區因以上定位和規劃帶來了這些企業的入駐和GDP的高速增長。
2、交通
南沙區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圍繞著這個幾何中心,未來會開通多條城際鐵路和地鐵(18,22,15,4南延)以及多個港口和新機場,多維度打造一生活圈,連接廣州各區以及周邊各大城市。
3、主要板塊
黃閣-慶盛板塊:汽車製造業和教育培訓組團
明珠灣起步區:自貿區金融、總部經濟、
南沙灣 :海港城、休閑度假、郵輪母港
4、環境
南沙區是廣州唯一一個臨海的區域,也是珠江的入海口,整體的濕地資源,森林資源都比較豐富,由此帶來的自然環境和居住環境相比核心區有巨大的優勢。
從政策、產業、交通、配套來說,南沙都是十分具有發展潛力和投資價值。
⑵ 南沙新區的規劃情況
2011年9月15日至16日廣州市召開的南沙新區開發建設現場會消息,由廣州市規劃局、南沙開發區管委會、南沙區政府聯合成立的工作組首次透露了《南沙新區總體概念規劃》。依據該規劃,南沙新城初定規劃范圍為沙灣水道以南,總面積803平方公里,空間布局將以中、北、西、南四大城市組團鋪開。審查會認為,南沙依託廣州進行開發建設,遠期可與廣州現有市中心形成雙中心,該規劃若通過,南沙或將「擴容」。南沙現有面積為527.65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339.5平方公里。
其中,北部組團約130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面積約50平方公里,由汽車製造基地、高新技術園區三大子功能區組成,廣汽集團旗下的廣汽豐田就設在南沙區,年產能達36萬輛;西部組團約190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面積約30平方公里,由裝備製造業區、嶺南小鎮文化旅遊區、生態農業觀光區三大子功能區組成;南部組團約260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面積約70平方公里,由南沙國際保稅港區、海洋高新技術區、嶺南水鄉示範區三大子功能區組成;中部組團約220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面積約為90平方公里,由中心灣區、灣區交通樞紐商務區、城市綜合服務區、鑽石水鄉示範區和合作配套區五大子功能區組成。 為沙灣水道以南
南沙現有面積為527.65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339.5平方公里。
雖然規劃面積擴容,但南沙新區「其建設面積將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未來南沙的人口規劃將控制在240萬人左右,也不會「蔓延式」發展,而是四大城市組團式、緊湊式的空間布局。
「南沙開發將從容建設,按照適度規模、預留空間的要求,合理確定開發時序和重點開發地區,想好一片,啟動一片。我們寧可慢一點,也要做得好一點。
打造嶺南水鄉之都
南沙新區開發首先抓好示範區建設,大力推進城市生活配套設施和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尤其要結合南沙水網密集、有山有水的特點,著力做好「水」文章,打造嶺南水鄉之都,建設「東方威尼斯」,「將來還可以開通水上巴士」。
南沙建設要著重突出嶺南風格、水鄉特色,如果照搬香港、澳門或者珠江新城的風格,那就失去了意義。南沙建設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四道相通」的做法,即綠道、軌道、水道、城市慢行道相通互聯,通過綠道串聯軌道、水道、城市慢行道。 包括首次提出跨江通道、商務機場的建設等。
《規劃》提出,要推進珠江灣區東西兩翼跨江通道建設,建設珠江口交通環線和城際鐵路線,並加快西部沿海鐵路通達廣州火車南站,構建通達珠三角灣區城市半小時交通圈。建設南沙港疏港鐵路工程,打造珠三角重要的樞紐港,在三民島建設商務機場。 南沙新城800多平方公里空間布局
北部組團:
約130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面積約50平方公里。由汽車製造基地,高新技術園區三大子功能區組成;
西部組團:
約190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面積約30平方公里。由裝備製造業區,嶺南小鎮文化旅遊區,生態農業觀光區三大子功能區組成;
南部組團:
約260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面積約70平方公里。由南沙國際保稅港區,海洋高新技術區,嶺南水鄉示範區三大子功能區組成。
中部組團:
約220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面積約為90平方公里。由中心灣區,灣區交通樞紐商務區,城市綜合服務區,鑽石水鄉示範區和合作配套區五大子功能區組成;
按照《規劃》,南沙新城800多平方公里的空間布局將以中、北、西、南四大城市組團鋪開。此外,《規劃》為核心灣區的城市設計提供了兩種方案。分別是包含粵港澳合作特別政策區的「鑽石灣」和珠江自由經濟區自由貿易區的「嶺南國際水都「兩個方案。 參與南沙方案審查專家:不贊成省政府遷南沙
對於此前中國社科院《報告》提出的「省政府搬遷至南沙」建議,參與南沙方案審查的國內外知名規劃專家否定了這一建議。
國際咨詢委員會就南沙方案召開了國內外知名規劃專家技術審查會,專家們不贊成把省級行政中心搬遷至南沙。南沙應該是廣州市的一個分區中心,依託廣州進行開發建設,遠期可與廣州現有市中心形成雙中心。
⑶ 2020年5月廣州南沙區是不是不能報建房子了
正常不過了,可以拆舊建新吧!
⑷ 南沙灣板塊未來發展規劃是什麼
南沙區是廣州唯一一個臨海的區域,也是珠江的入海口,整體的濕地資源,森林資源都比較豐富,由此帶來的自然環境和居住環境相比核心區有巨大的優勢。從政策、產業、交通、配套來說,南沙都是十分具有發展潛力。南沙灣板塊:定位郵輪母港,未來南沙的核心,增值空間大,靠海,自然環境舒適,城區面貌好。該板塊重點推薦碧桂園璽悅
⑸ 廣東高速規劃圖2020-2035
《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於6月3日公布。目前,廣東省正加快推進深中通道、廣連高速、汕頭至湛江高速汕頭至揭西段、河惠莞高速紫金至惠陽段等2743公里在建項目。《規劃》對重點城市、重點發展軸、重點地區高速公路網進行了加密和完善,新增高速47條約2185公里。
廣州新增9條對外輻射通道
廣州市新增惠州至肇慶高速惠城至增城段、惠州至肇慶高速白雲至三水段、廣昆高速東延線、佛山一環南段東延線、南沙至高明、獅子洋通道、增佛高速西延線(白雲至四會)、廣州東部高速、廣州南站快速通道(含海珠灣隧道)等9條對外輻射通道。
深圳市新增深汕第二高速、惠州至坪山等2條對外輻射通道。
廣東高速規劃圖2020-2035
根據規劃,廣東2021年至2025年將有45個新開工項目,總投資約5199億元,其中包括深汕第二高速公路項目。
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將新增13條路線,主要涉及廣州、深圳、東莞、中山、珠海以及香港、澳門。除廣州、深圳新增10條對外輻射通道之外,規劃還新增了香海高速西延線、中山西環南延線、珠海機場高速北延線等3條路線。
珠江三角洲地區新增路線:除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外,珠三角地區將新增清遠至高明、佛肇雲高速、江門至肇慶第二高速、南海至新會、惠州機場高速、河惠汕高速等26條路線;粵東西北將新增梅州平遠至福建武平、梅州至潮州、陸河至惠來、汕昆高速南澳聯絡線等22條路線。
在規劃布局上,廣東將以「十二縱八橫兩環十六射」為主骨架,70條加密線和聯絡線為補充,形成以珠江三角洲為核心,沿海城市、港口、機場和鐵路樞紐為重點,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合作發展、引領東西兩翼及沿海經濟帶發展、快捷通達周邊省區的高速公路網路。
到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約15000公里。同時,規劃預留了深圳大鵬至深汕合作區、平遠經蕉嶺至大埔、瓊州海峽跨海通道等18條約1200公里的遠景展望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廣州南沙至中山高速有望年底開工,2024年12月建成
例如,擬建項目選線位於南沙濕地二期,遠離濕地鳥類(主要是越冬鳥類)的棲息地濕地一期。環評報告書透露,項目所在區域生境單一、鳥類稀少,沒有聚集活動的珍稀鳥類,多呈單獨或小群活動;並且項目選線不在鳥類主要活動區域和候鳥遷飛活動路線上,除了極少量遷飛鳥類可能會經過項目區域外,濕地內鳥類活動基本不會涉及到項目所在區域,所以不會對濕地內的鳥類活動和遷飛產生明顯影響。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廣州市南沙區未來規劃
南沙規劃方案有幾套,網路上都有的了!現在是等省過來開現場會放權,落實到底哪個方案!預計現場會快開的了,現場會一開,南沙就騰飛!!!
⑻ 南沙發展規劃
南沙2012年定義為國家新區,2015年定義為自貿區,2016年廣州城市副中心,現做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域,為了將會迎來快速發展階段,現在交通,醫療,教育,產業配套正在逐步完善,現在房價也處於廣州區域的窪地。
⑼ 南沙的發展規劃
南沙區作為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區、海上絲綢之路的先行者,廣州城市副中心,集眾多規劃於一身,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有哪些規劃,這些規劃帶來了那些好處。
規劃
2012年,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之後,南沙成為全國第六個國家級新區,建設成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範、、、
2015年4月,在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4個月之後,廣州南沙區正式掛牌,總體規劃分為以下七大區塊:海港區塊,明珠灣起步區區塊,南沙樞紐區塊,慶盛樞紐區塊,南沙灣區塊,蕉門河中心區區塊,萬頃沙保稅港加工製造業區塊。(如圖)
2016年3月國家「十三五」規劃再次提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中國發展灣區經濟的先行者。
2016年8月,發揮國家新區與自貿試驗區「雙區」疊加、自貿試驗區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雙自」聯動的優勢,把南沙新區建設成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樞紐、珠三角匯集高端要素的先導區、廣州城市副中心。
至此,南沙區憑借地處珠三角幾何中心,擁有區位優越、生態良好、制度創新等優勢,成為廣州城市發展中心和重點區域。
交通
廣州市委十屆九次全會提出,要實現南沙半個鍾到達深圳、東莞、中山、佛山等臨近城市,1h到達珠三角主要城市的目標。對於南沙而言,從地理上的珠三角幾何中心到經濟上的珠三角中心,尚有不小的距離,其中需要突破的一個因素就是交通。
而南沙區目前的交通主要依賴於自駕或者公交,現有5條高速路、1條地鐵線路。鑒於自貿區國家級新區以及廣州城市副中心的定位,顯然這些線路是遠遠不夠的,目前南沙區規劃中的地鐵線路4條,已在建且將於2017年年底完工的4號線南延,今年開工建設的18號線,以及規劃中的22號線,另有廣州唯一一條環城地鐵15號線。
1、現有的4號線,南北走向,起於天河的黃村站,直穿過番禺往南到達南沙的金州站。而現今在建的4號線南延段,直接從金州向南延伸6站拐到南沙客運港終點。屬於規劃引導性路線,旨在拉動南沙的發展,屆時南沙客運港能直接連通廣州市區,縮短沿線各組團及南沙自貿區與中心城區間的時空距離。這是一條饒南沙自貿區行駛的的環線。連接廣州東南和西北,堪稱一條地鐵大動脈。
2、另有規劃中未施工的18號線,被設計成3號線加密線,一直北上到達廣州東站
3、而22號線北起廣州南站,南至萬頃沙站,途經番禺區、南沙區,成了連接南沙與市區的快速線,為南沙區通往廣州城區提供很大程度的便利。
除了軌道交通之外,增設的城際軌道也為珠三角的交通網鋪設添枝增葉:
廣深港高鐵:連接廣州、東莞和深圳以及香港的高速鐵路
深茂鐵路:項目定位是深茂快鐵,屬於沿海鐵路一部分,東起深圳,途經東莞、廣州、中山、江門、陽江,西至茂名.連接珠三角與粵西地區
贛深客專南沙支線,經過東莞並預留有松山湖支線,計劃2016年開工,2020年建成
贛南城際、中南虎城際、廣中珠澳城際
由此可見,未來南沙區交通逐步落成是不容置疑的,其交通網路的發達程度不言而喻。
商業
南沙區自2016年被定為城市副中心以來大力發展商業,但是現有的主要商業主要以之前蕉門中心區的商業為主,未來規劃的商業主要在明珠萬起步區,現有商圈主要集中在蕉門和金州地鐵站附近的兩個商圈,分別是萬達商圈和金州商圈。
其中萬達商圈位於地鐵站蕉門與金州之間,以萬達廣場為中心,總建築面積40萬平方,商業化程度高,以大型商業為主。金州商圈位於金州地鐵站以北800米左右,該商圈以中小型商業為主,比較成熟。
其他在各大區域零散分布一些商業包括:
1.南沙奧園: 南沙奧園位於廣州南沙開發區南橫管理區內,佔地一千畝。背倚虎門大橋,南眺獅子洋。園內保留了六百畝原生態森林。小區規劃布局呈東南走向,並依據地勢高低分布。南沙奧園依託「山、林、湖、海」等的自然資源優勢,攜手廣州中醫葯大學,打造南中國的養生中心,建成包括CEO官邸、聯體別墅、豪華洋房、公寓、星級養生酒店、風情商業街、養生植物園等內容,集居住、度假、養生、保健、葯膳和中草葯培育等綜合功能於一體的大型養生地產主題社區。南沙奧園園區內規劃有北師大附屬幼兒園、商業中心和會所等;包括南沙中學、南沙小學、南沙人民醫院、各大銀行、大型超市、菜市場、南沙客運站、南沙客運港、南沙大酒店、南沙區政府、香港中華總商會大廈、世貿大廈、南沙天後宮、南沙海濱公園、大角山炮台、南沙資訊科技園等教育、醫療、金融、生活、交通、商業、旅遊和產業資源。
2.風信子:位於地鐵金州站旁邊,於2015年5月1日在南沙自貿區試運營,是廣東自貿區首家大型跨境商品直購中心,並成為首批獲得跨境商品溯源證書的O2O線下實體店,極大地推動了當地及周邊地區的商貿、餐飲、旅遊、交通、房地產等行業的升級和發展,開啟跨境直購新體驗,成為具有標志性的地區名片。
3.金茂廣州南沙J·LIFE:位於南沙金茂灣,以「國際生活方式體驗中心」為主題定位,開業引進了國際名品平行貿易體驗中心品華國際、義大利百年咖啡LA V A ZZA、進口冰鮮跨境電商廣東山姆冷鏈以及漁鮮生、佰寶雞、為食街、H O T PIZZA、M -T EA、國際美食城等各式餐飲美食,形成了集「品質生活、商務休閑、全球潮流」於一體的高端商業街區。
經濟
南沙區的經濟總量廣州各城區中較為靠後,僅排在第七位,但其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各項經濟指標的增長速度在廣州各區中第一,非常具有活力的一個區域。
這樣的高增速只要是由高端製造業,航運物流業
高端製造業方面區域內有廣汽豐田、東方重機、海瑞克、三菱重工等幾家龍頭企業,航運物流業方面,以十二五結束之年(2015)為例,南沙港區實現集裝箱吞吐量1177.37萬標箱,比十一五結束之年(2010)年增長62.4%。由此可以看出南沙自設立國家新區以來,南沙在經濟上所迸發出的活力!
萬達廣場、風信子等一批商業綜合體已開業。2015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526億元,跨境電商企業實現交易額13.84億元,旅遊購物出口78億美元。而旅遊健康業,成功創建南沙天後宮等3個國家4A級景區。通過舉辦系列旅遊節慶活動,大力發展遊艇郵輪、水鄉生態、歷史文化等特色旅遊,旅遊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得到有效激發。十二五結束之(201587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70.75億元,分別是十一五結束之年(2010)的6倍和3.8倍。
教育
南沙區的教育之前相對比較薄弱,但是在2016年政府將南沙區訂立為城市副中心時候先後引入了 華師大第二附屬中學、華師大第二附屬小學、幼兒園,廣州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幼兒園等。另外像英東中學這樣的國際學校也早在南沙安家落戶。未來隨著國家對南沙區域的開發,南沙的教育資源一定會越來越豐富。
環境
南沙區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65%,我們對比一下白雲區,白雲區的綠化率只有26.6%;南沙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30.65平方米;建成濕地林區1.5萬多畝。 如果把整個南沙比作一個大樓盤的話,整個南沙的綠化率已經遠高於近郊區的一些樓盤了!
南沙區主要綠地有南沙濕地公園、黃山魯森林公園、天後宮、日本仔山、飛沙角山、天山、鹿山、蒲洲山。其分布從南到北遍布整個南沙區。所以在這個區域您不用擔心綠化率的問題,因為整個南沙區已經是比較大的一個大花園了!
總結
隨著政府的規劃的豐富,大量500強企業的入駐,南沙區的人流量,生活配套一定會越來越好!
⑽ 南沙規劃如何呀
【南沙區】產業規劃
南沙新區面積共803k㎡,轄3街6鎮,依區位組團分為「一核四區」。自貿試驗區佔地60k㎡,分七個功能片區,其中較為重要的三個片區為:
1.明珠灣起步區:重點發展總部經濟、
2.南沙灣區塊:重點發展科技創新、文化創意、
3.焦門河中心區、培育外貿新業態,集聚中小企業總部
【南沙區】交通及配套
1.交通:南沙區正逐步形成,以南沙為中心的大珠三角地區的便捷生活圈
☆機場:南沙周邊100公里,分布了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珠海5大國際機場;
☆軌道:4號線已開通,貫穿番禺海珠天河三個區域,可從南沙灣直達天河黃村,地鐵18號線時速可達160-200km/h,實現萬頃沙半時直通廣州東站,22號線(已於2017年4月27日正式開工),預計2020年正式開通,屆時從南沙去廣州南站非常便捷。
☆大橋:鳳凰一、二、三橋,連接蕉門至橫瀝、明珠灣大橋(在建),將縮短 南沙灣區塊 至 明珠灣起步區 的通勤時間;
2.配套:隨著交通的推進及產業的落地,南沙區正成為優質配套資源的聚集地,金洲蕉門板塊是作為南沙老城區,配套成熟,目前多數商業廣場,醫院,學校教育資源集中地,南沙灣以海景旅遊和高端住宅品質為主導,配有高爾夫球場,游輪旅遊等享受型配套,明珠灣板塊是作為未來南沙CBD金融區,已有104家500強企業簽約入駐
☆教育
已有:廣州外國語學院(教育部直屬)、南沙一中(省一級);
在建 or 規劃:廣州二中(省一級)、廣大附中(省一級)、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醫療
已有:南沙中心醫院(三甲);
在建 or 規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三甲)、廣東省中醫院南沙醫院(三甲)、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南沙院區(三甲);
☆商業
萬達城市廣場(建面40萬㎡)、南沙跨境商品直購體驗中心(建面1萬㎡)、奧園中環廣場(建面3.5萬㎡)、金莎廣場(建面6萬㎡)、金州廣場、華匯國際廣場(建面6.7萬㎡)。
南沙區是目前廣州相對有政策傾斜比較明確的區域,廣州未來10年的發展,重點就看南沙。無論是地鐵(4號線南延線、18號線、22號線)、高鐵(廣深港高鐵、深茂高鐵)、高速公路(虎門二橋,明珠灣大橋等)都在快速的完善中。未來南沙定位是到珠三角各主要城市的交通樞紐,去往大灣區的11個城市都非常方便。這也是南沙對於廣州來說,就是廣州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門戶。是一個享受政府大力度政策傾斜,正在不斷完善的熱點區域。從區域未來發展前景以及目前配套完善程度來看,南沙都是目前在廣州一個比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