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污染地圖
擴展閱讀
全國最好醫院排名 2025-07-17 15:36:46
科新股份股票行情 2025-07-17 15:35:44
浙江軍工股票行情 2025-07-17 15:25:30

污染地圖

發布時間: 2021-10-30 18:34:39

㈠ 中國水污染地圖誰有

http://www.ipe.org.cn/pollution/index.aspx

求分

㈡ 污染地圖App好嗎

反正我不信,以下回答我已經回答過好幾個這樣的問題了,非復制粘帖,我復制粘帖也是復制自己的。
這個APP的數據是不準確的,近期剛去環保部門開過會,這些數據的來源是各地環保部門在線監測平台,是企業自行監測獲得的數據,目前只有一些重點企業才上線,之後會逐步擴大,環保部門只是參考該平台的數據,下半年我們公司也會納入此在線監測平台,也會自行監測並將數據輸入該平台,你所看到的數據非官方數據,是不準確的。此APP毫無作用,只能做一個參考。

㈢ 上市僅一天的高德污染地圖怎麼沒了

那可不叫污染地圖吧,那應該是空氣質量顯示圖,是配合旅遊地圖推出的,當然有一些爭議性,暫時還沒很完善,所以先下。

㈣ 中國空氣污染地圖的污染地圖

中國空氣污染的一個主要因素是煤炭消費。 中國空氣污染的問題已經成為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比如中國大陸很多地區存在可吸入顆粒物,在北方是非常普遍的,二氧化硫的污染也是很主要並很嚴重的污染,西北地區遭受沙塵的污染非常嚴重。北方的顆粒物常常會形成大范圍灰霾的天氣。在南方因為土壤是酸性,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非常大,形成酸雨的面積差不多影響了1/3的國土。
因此,在2006年製作推出「中國水污染地圖」(當前已增加收錄到約1萬家企業,詳見《中國經濟報告》2006年10月刊)之後,我們又在2007年底推出「中國空氣污染地圖」並將不斷補充完善。 這個民間環保組織曾發布了「中國水污染地圖」網站,上千家污染水環境的企業榜上有名,這個被媒體稱為載有「追擊污染網路圖」的網站,「糾纏」了一大批知名企業。一些不斷標榜自己「責任」的知名企業,卻在這里被自己的污染行為塗黑。
全部來自公開信息
「地圖」的製作者、「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的負責人馬軍說,「中國空氣污染地圖」是一個公益資料庫,在第一期,老百姓點擊數字地圖就可以檢索全國15個南方省級行政區和超過150個地市級行政區的空氣質量信息、污染排放信息和污染源信息,包括超標排放企業和火電廠信息。
馬軍說,以後還要逐步添加北方地區的環境質量信息。屆時,老百姓只要一點排行榜就能知道自己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究竟在全國排第幾。
除了空氣質量排名,「中國空氣污染地圖」網站將會重點關注超標排放企業,資料庫列出了4000多家污染企業,其中不乏大企業,也包括一些跨國公司。
比如,海南金海漿紙業有限公司的投資方是APP集團,「上榜」的理由是,排放臭氣次數及持續時間有上升趨勢,造成一定社會影響。2006年3月17日及23日,環保部門曾對該公司的漿紙廠進行了兩次專項檢查並對其作出了5萬元罰款的處罰。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被提及的理由是,2007年6月18日18時35分,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的TDI裝置的氯化苯回收塔發生泄漏。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的蘇南告訴記者,開始運轉的「中國水污染地圖」網站中,最被公眾關注的也是企業的違法信息。
馬軍介紹說,這些污染企業的信息一方面來自環保系統或各級政府部門公布的污染企業情況,另一方面來自媒體對政府信息的報道。不管是水污染地圖還是空氣污染地圖,他們都會根據環保部門陸續發布的信息更新他們的資料庫。所有這些信息都來自官方,但都分散在各個渠道,民間環保組織描繪這樣兩張地圖其實就是為了方便公眾能快速找到與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相關的信息。
水污染地圖曾引來說情風
水污染地圖一公布,說情的人就找上了門。基層環保局的一位負責人找上門來說,我們當地那家企業的信息你們從網上抹了吧,畢竟人家是我們的利稅大戶,養了6000多職工,再說當前已經整改。
馬軍的答復是,我們這個網站就是負責記錄的,只要這家企業曾經因為環境違法行為被環保局處罰過,我們就不會抹去。如果企業真的有所改進,環保部門可以再公布整改的消息,網站也會採納,但如何看待這些信息是公眾的選擇。
馬軍駁回了這個地方環保部門的請求,但這家企業後來的做法讓他很感欣慰,這家企業最後找了第三方機構對其污染治理的情況進行審核,證明其確實有所動作。
水污染地圖發布一年多後,當前收集的企業環境違法信息已經有1萬多條,但找上門來說明情況,表示要整改或已經整改的只有幾十家企業,最讓馬軍感到遺憾的是,所有反饋的企業都是跨國公司,而國內企業似乎反應不積極。
關注這份污染地圖的還有這些跨國公司所在國的駐華使館。馬軍說,英國、丹麥等國的駐華使館都對此事表示關注,也在督促這些企業整改。
消息也傳到了國外。一家規模不算大的跨國企業也找到馬軍說他們已經整改,希望馬軍他們能給個說法。公司在本土貸款的那家銀行看到污染地圖後突然宣布中止貸款合作,要想恢復除非能被相關部門證明污染問題已經消除。
說起福安紡織可能很多人都比較陌生,但它的下游買家都是響當當的國際大廠家,比如耐克、GAP等。水污染地圖發布後,《華爾街日報》的記者曾做了一個調查,向這些大廠家發問:你們是否知道你們的上游供貨商曾經暗設管道每天偷排數千噸廢水?只有耐克表示,他們曾要求福安紡織提供排放水樣的檢測報告,其他並不知情。
馬軍說,他和他的同事做這個網站更重要的是讓公眾抵制使用那些污染嚴重的企業的產品。另外,作為負責任的企業,也應該拒絕讓污染大戶成為自己的合作夥伴。
不少違法企業的信息還被塵封,除了找上門來說情的,還有來舉報的。幾位湖北污染受害者找到馬軍,希望他能幫著想想辦法解決當地一家企業肆意排污的問題。
一開始馬軍有點犯難,水污染地圖網上列舉的企業違法信息都來自各級環保部門或地方政府已經公布的信息,要想公開這家企業的違法信息,首要前提就是這家企業曾因環境問題被政府部門點名批評過。
馬軍和他的助手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搜尋,希望能找到官方對這家企業的態度。後來發現了一位市長曾在會議上要求這家企業必須限期治理污染的新聞報道。市長的講話成為這家企業列入污染地圖「黑名單」的依據。這條信息也被媒體注意到,曝光後引起政府的重視,再次給這家企業施壓。
「公開的環境信息還太少,尤其是企業的違法信息。」馬軍說,政府環境信息公開的步伐已經邁開了,比如,政府每年都公布各地的環境質量信息,還有凡是被環保部門掛牌督辦的企業信息都能在政府網站查詢到,但畢竟被掛牌督辦的企業大多有非常嚴重的問題,絕大多數企業的環境違法信息還封閉在環保部門的櫃子里。
不少基層環保部門的網站雖然設了「曝光台」欄目,可是一打開要麼是空的,要麼僅僅說了一些企業的違法事實,但企業的名字往往被「××」代替。馬軍說,他記得廣東曾經公布了一條消息說要整治1000多個環境違法企業,但居然沒提及其中任何一家企業的名字。
在發布「中國水污染地圖」的時候,馬軍還對各地環保信息的公布指數進行了排名,有不少城市都得了零分,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分城市從來沒有公布過任何有效的環境信息。
一個讓民間環保組織感到有希望的事實是,將要實施的《環境信息公開辦法》已經規定,環保部門必須向社會公布當地污染超標的企業名單,發生重大、特大環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的企業名單,以及拒不執行環境行政處罰決定的企業名單,而且不得以「商業秘密」為借口拒絕公布。

㈤ 中國空氣污染地圖的介紹

民間環保組織在2006年製作推出「中國水污染地圖」之後,又在2007年底推出了「中國空氣污染地圖」,並將不斷補充完善。在水污染的方面我們只能對水污染物的排放量進行排名,因為水質的排名是很困難的,但是空氣污染就不同,它可以對各地的空氣污染的水平進行一個橫向的比較,使大家可以對自己所在的城市,在全國或者某一個省的范圍內的空氣質量水平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同那份「水污染地圖」一樣,公眾只要點擊「中國空氣污染地圖」網站就可以查詢到自己所在城市近幾年的空氣質量狀況。

㈥ 中國水污染地圖出爐 哪些地區污染最嚴重

據了解,中國一年洗衣污水量就將近22億噸,相當於34個十三陵水庫,76個昆明湖。僅北京市2005年廢水排放為10.10億噸,其中生活污水就達到8.82億噸,占總排污的近90%。城市生活廢水和農業污水開始成為水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同時,生活污水對城市地下水和內陸湖泊的污染情況日益凸顯。已經對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必須引起每個人的足夠重視。

㈦ 中國水污染地圖的背景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
馬軍早年進入香港《南華早報》擔任研究員,正是在這段近十年的工作期間,馬軍有機會目睹河流斷流、湖泊污染等觸目驚心的環境事件。在研讀大量科技文獻、歷史典籍,並進行多次實地考察後,馬軍終於在1999年寫成《中國水危機》一書。
2006年,馬軍創立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期間主持開發了「中國水污染地圖」,和「中國空氣污染地圖」,建立了國內首個公益性的水污染和空氣污染資料庫。
中國2/3的城市面臨水資源短缺,而有限的清水資源正在被滾滾排放的污水破壞, 「創造水污染防治的動力是當務之急。」馬軍說。

㈧ 中國水污染地圖的簡介

污染源
打開中國水污染地圖,首頁是一張中國地圖鏈接,通過點擊中國地圖可以進入省級地圖,點擊省圖可以進入地級市的行政區域圖。通過點擊地圖鏈接,可以查看不同省市的空氣信息。使大家可以對自己所在的城市,也可以對各地的水污染的水平進行一個橫向的比較,由此對全國或者某一個省的范圍內的水質水平有一個更清晰和宏觀性的把握。
通過這個公益資料庫,用戶可以進入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和超過300家地市級行政區的相應頁面,檢索當地的水質信息、污染排放信息和污染源信息,包括超標排放企業和污水處理廠信息。
馬軍及其所領導的團隊持續對水污染的資料庫進行更新。從2006年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第一次發布水污染地圖資料庫直到2011年10月份,「中國水污染地圖」已經列出了超過50000條的企業污染紀錄,而空氣污染地圖也列出了13000餘條企業違規超標紀錄。國內的企業占其中的大多數,但也包括相當數量的外資企業,甚至包括很多知名跨國公司。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還與綠家園、地球村、綠駝鈴等多家環保NGO組織合作,將政府公布的污染或者超標企業的數據搜集並在兩張地圖上進行定位和標注,這樣公眾可以更多了解周邊污染源的監管記錄。
「每一條河流的保護最終離不開本地的社區和環保組織」馬軍說,「希望我們的數據平台能夠有助於推動更加廣泛的公眾參與」。

㈨ 污染地圖"app是由哪個機構發布的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

㈩ 為什麼 污染地圖APP用不了 就是柴靜用的那個

現在可以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