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康師傅是哪國的牌子
康師傅是中國的品牌。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總部設於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從事方便麵、飲品、糕餅以及相關配套產業的生產和經營。康師傅自1992年研發生產出第一包方便麵後,迅速成長為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生產銷售企業。
1995年起陸續擴大產品范圍至糕餅及飲品,先後在中國四十餘個城市設立了生產基地。2009年全年度業績,年內集團總營業額同比上升18.94%至50.81億美元。
(1)魏應州擴展閱讀:
1954年,魏應州出生在台灣彰化,父親魏德和是開油脂加工廠的商人。魏德和去世後,原先的工廠被魏家的四位兄弟接管,後來被人稱為"魏氏四兄弟"全都是康師傅背後的大功臣,其中魏應州是老大。
後來,魏應州趁著大陸改革開放的春風,帶著1.5億新台幣到大陸投資設廠,"頂好清香油"、"康萊蛋酥卷"等都是魏應州曾經創辦過的產品。
但因為大陸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民眾的消費水平有限,魏應州的投資遭遇了虧損。但魏應州看中大陸廣闊的消費市場,決心繼續投資,這才有了後來的康師傅。
魏應州把生產康師傅方便麵的工廠設在天津,主要面向的就是大陸市場。魏應州知道當時大陸的消費水平有限,再加上之前的教訓,於是調整策略,控製成本,最終生產出來的方便麵不過1.98元。
魏應州針對國人口味的特點,生產出的康師傅方便麵勁道有味,深受消費者青睞。因為價格和口味優勢,又瞄準了市場,康師傅方便麵在市場中脫穎而出,迅速打響了品牌。
② 康師傅飲品事業部總裁黃國書
康師傅確定接班計劃:董事長職位將家族繼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 19:23 台海網
台海網10月21日訊 康師傅控股公司確定接班計劃,康控董事長魏應州20日首度透露,五年內要卸下董事長職務,兩個兒子魏宏名、魏宏丞將先接下副董事長的職務,十年內完成企業交棒。
據台媒報道,在近期國際金融局勢動盪,大陸市場遭受一定程度波及之際,魏應州20日首度公開他的接班計劃,為集團勾勒出全新的戰略布局,引發外界關注。
魏應州強調,企業接班計劃要提前規劃、預作準備,不能時間一到,才把所有的擔子都交給下一個接班人,這樣會讓接班人承受太大的壓力,導致企業無法運作,或是決策失去方向,搞到最後,又要自己重披戰袍,這也失去了交棒的意義。
魏應州說,接班不是董事長或是執行長(CEO)個人的事情,一個完善的接班計劃,是要建構在完整的人才、技術、系統、團隊的平台上,才能夠發揮強大的威力,不怕找不到接班的人才。
根據魏應州的規劃,目前他身兼康控、康師傅飲品兩家公司的董事長兼執行長,未來董事長職務將交給兩個兒子,執行長由專業經理人接任,目前都已有規劃的人選。
在魏應州的三個兒子中,除排行第二的魏宏帆自行創業外,長子魏宏名早已安排在集團各部門歷練,目前擔任高級專員,三子魏宏丞則在康控的合作夥伴日本朝日啤酒歷練。魏應州透露,未來將由長子、三子接任副董事長職務。
至於執行長的接任人選,魏應州透露,雖有評估人選,但是還要檢視他們的戰功與能力,才會做最後的決定。據了解,目前的人選當中,以方便麵事業群的副總裁劉干宗,與飲品群副總裁黃國書的呼聲最高。
③ 頂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頂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09月1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在食品及相關待業和國家鼓勵及允許的領域進行投資等。
法定代表人:魏應州
成立時間:1998-09-15
注冊資本:10000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12011640001944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國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大街15號
④ 別叫我兄弟的原型是哪個地產老闆
「康師傅」是台灣魏家四兄弟在祖國大陸的第三次投資。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和魏應行,是「康師傅」的創始人。
目前,在大哥的領導下,四人各有分工,各管一攤,但是分工不分家。老大魏應州負責「康師傅」控股公司,老二魏應交負責樂購生活購物中心,老三魏應充掌管台灣味全,而魏應行則經營全家便利與德克士炸雞連鎖店。
⑤ 魏應州的人物經歷
魏應州是頂新國際集團的創始人,魏應州是魏氏四兄弟的老大,也是康師傅背後的大佬。
2015年1月1日起,一手創立康師傅品牌的頂新集團創始人魏應州正式從行政總裁的位置上退下。魏應州將繼續擔任董事會主席,他將專注於集團的整體發展策略規劃及高階團隊接班計劃。
魏應州出生在一個台灣小商人的家庭,80年代接過父輩的生意。據傳說魏應州在一次大陸的旅行中,發現火車上竟然沒有碗裝的泡麵,另外據說泡麵本身就是台灣人發明的。於是到天津投資建廠,創立康師傅品牌。魏應州也從默默無聞的小商人成為行業的領軍人。
2010年12月1日年度「華人經濟領袖盛典」在北京舉行,魏應州榮獲2010年度「十大華人經濟領袖」稱號。 2011年5月26日,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世界億萬富豪排行榜,頂新集團魏應州資產57億美元名列《福布斯》台灣富豪榜第四。
魏應州兄弟祖籍福建省龍岩市永定縣古竹鄉黃竹煙村。民國初年,其曾祖魏健正因做煙草生意,從客家祖地的小山村渡台後,留居彰化縣創業,生下一子魏尚瑩。尚瑩有八子,除次子舜仁遷回原籍繼承祖業外,其餘都留台經商。康師傅的魏氏四兄弟屬魏尚瑩幼子所生,自是道道地地的傳統客家子弟。 身為客家子弟,回饋鄉親不遺餘力,1996年魏氏家族捐一百萬人民幣給古竹鄉的古竹中學、古竹中心小學和黃竹煙小學建築校舍,副董事長魏應交還在1997年10月16日回到永定故鄉參加校舍的落成典禮,受到祖地父老熱烈的歡迎與贊揚。2002年亦捐款九十萬元新台幣協助台北市永定同鄉會購置新會館,居住在台灣的永定同鄉終於有一間嶄新而舒適的會議與交誼中心,讓鄉親們感念不已。
與他所從事的事業幾乎每天都出現在媒體上相比,他的曝光率極低,據說他從未接受過記者任何形式的專訪。然而,由他所一手締造起來的「食品王國」卻影響了無數中國人的生活:有誰沒吃過「康師傅」方便麵,喝過「康師傅」的飲料,啃過「康師傅」的餅干?抑或沒到樂購超市購過物,到德克士進過餐?
1980年代,當他接過父輩在台灣彰化的事業時,公司只有1000萬元新台幣的資產,同時還有同等數額的負債。此後,他不負家族的重託,帶領3個兄弟北上大陸拓展市場,經過近20年的艱苦打拚,打造出了一個橫跨方便食品、飲料、糕點、西式快餐及零售業的「航空母艦」式企業集團———頂新國際集團,成為台商在大陸成功的典範。他,就是現任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師傅」)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魏應州,頂新國際集團的引路人。
⑥ 魏應州的介紹
魏應州,1954年生於中國台灣,80年代接過父輩在台灣彰化的事業。 1992年8月21日,投資800萬美元在天津塘沽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天津頂益國際食品有限公司,「康師傅」就成為中國方便麵的代名詞。1995年,「康師傅」開始在天津開發區生產糕餅;1996年,開始在杭州生產飲料。共同構成「康師傅」的三大支柱。2015年1月1日起,一手創立康師傅品牌的頂新集團創始人魏應州正式從行政總裁的位置上退下。魏應州將繼續擔任董事會主席,他將專注於集團的整體發展策略規劃及高階團隊接班計劃。
⑦ 台灣十大富豪是誰
最新數據只有2009年的台灣十大首富排行,2010年還沒排出來,具體可以搜索福布斯排名網站,
2009年台灣首富排行榜前十位分別是1、蔡氏兄弟 2、蔡萬才 3、蔡衍明 4、郭台銘 5、魏應州 6、林榮三 7、林百里 8、王雪紅陳文琦夫婦 9、林堉璘 10、堉璘
詳情請參考:http://www.taishang365.com/channel/12873581/13300246/0/153283923/3/8510928/0/0
⑧ 魏應州的樂觀精神
魏應州於2009年大手筆買下台北101大樓、九戶帝寶豪宅、還有一架私人飛機,依然成為台商返鄉浪潮中最大的一尾鮭魚。他賺錢的速度更是無人能及,康師傅一年賣出一百億包泡麵,排起來可以繞地球37圈。投資人更看好康師傅在中國市場的爆發力,香港股價漲到18港元的歷史高價,市值達到新台幣4.299億元(以2009年11月24日收盤價計算),可以擠上台灣上市企業市值排名八名內,超越中鋼及台塑四寶中的台塑及台化,領先競爭對手統一企業的1.547億元有2.8倍之多。
康師傅控股公司董事長魏應州不久前開心娶媳,為小兒子魏宏丞與台灣駐紐西蘭代表蔡爾晃小女兒蔡瑩臻舉辦感恩雞尾酒會和「美夢丞臻」婚宴,邀請逾1,600位貴賓參與同慶。過去魏應州娶兒媳婦,一次在台北圓山,一次在夏威夷宴客,不過此次適逢頂新集團入主台北金融大樓(台北101),集團聲勢拉到最高點,斥資新台幣數千萬元的世紀婚禮也備受各界關注。魏應州把此次婚宴主軸定調為「祝福、圓滿、感恩」,代表給予新人最大的「祝福」,祝賀這段天賜良緣,期待婚宴及新人婚姻幸福「圓滿」,最後「感恩」一路走來大力協助集團事業發展的員工、企業及友親友。除廣邀來自台灣及日本親朋好友外,還特地邀請了240位康師傅控股表現優秀的主管夫妻來台見證這場世紀婚禮。回顧30年前,當時25歲的魏應州,每天騎著一輛破機車在彰化永靖街頭來回奔波,他的王國只有一家父親留下的舊制油工廠。常常四處借錢周轉,最慘的時候甚至連貨款都付不出來,工廠慘遭法院查封,他幾乎連最後的領土都保不住!魏應州在台灣靠椰子油翻身後,帶著借來的1億元赴中國大陸投資。歷經3次瀕臨倒閉危機,17年內,他成為年產100億包泡麵的食品大王,靠著大膽的冒險、軍事化的極權領導,終於在55歲登上人生巔峰。魏應州經多2次失敗關頭,終於柳暗花明,他的一生宛如一個驚異、跌盪、躍起,頻頻令意外的離奇故事!
1980年代末期,魏氏兄弟們先在北京設廠干起老本行油脂生意,結果南方機器到了北方,冬天完全無法運轉,第一樁生意沒成氣候。不服輸的老大魏應州咬牙說:「我在哪裡摔跤,就要從哪裡爬起來」。後來「康師傅」方便麵在大陸市場上的成功,終於讓魏家兄弟首度在異地嘗到了名利雙收的滋味。
1992年,魏應州來到中國大陸的首站橋頭堡,在天津臨海不遠的塘沽經濟技術開發區,也就是魏應州至今每天指揮康師傅王國運作的大本營。魏應州身高約160公分,身材粗壯,態度親切,看起來像隔壁鄰居的叔叔。但在競爭對手、員工眼中,他卻有截然不同的面貌。他手下的敗將躺滿中國大陸,競爭對手聽到他的名字無不心驚膽戰,他是戰無不勝的新霸王。在康師傅企業王國內部,他以極權軍事風格領導五萬大軍沖殺中國大陸市場,手下大將陣亡的比生存的多。曾經與他共事過的戰將指出,不論從膽識、帶兵打仗的霸氣、緊握權力的執著,他都有著帝王般的氣勢!在總部有數百位台籍及陸籍幹部,他們都戒慎恐懼,奉命唯謹的追隨著「大董」——魏應州,每天早上七點就上班,晚上有時到十二點還沒離開辦公室,台干沒人敢比大董早下班,他的狠勁讓員工24小時處在戰斗狀態,戰戰兢兢,不敢稍有懈怠,工作氣氛嚴肅、緊張而充滿挑戰性。
到大陸的前三年做清香油、蛋卷已虧了一億多元,1992年回台灣四處籌錢、員工認股投資,才勉強設立這座天津廠,開了第一條泡麵生產線。因為這是魏氏家族最後一搏的機會,所以魏應州才會採取如此鐵血風格,否則失敗就負債累累,無臉見家鄉的投資人,因而,他必須對自己、對員工殘忍,也造就他嚴厲的管理風格。
魏應州計劃要做泡麵的當時,統一的泡麵已經打進北京市場,全中國已有四、五十家泡麵工廠。泡麵量產成功後,1992年8月21日,魏應州在天津惟一的一家高檔酒店召開經銷商訂貨大會,經試吃後經銷商個個贊不絕口,但是經銷商回去了,卻沒有任何訂單回來。魏應州慌了,簡直度日如年,這可是魏氏家族最後的籌碼都壓在泡麵工廠,如果失敗,後果實在不敢想像,所幸兩個月後,訂單如雪片般飛來,魏應州才鬆了一口氣。泡麵大陸稱為「方便麵」,之所以取名「康師傅」,取其意為一方麵食品有益於健康,另一方面,北京人當時逢人互稱「師傅」,令人感到敬重又親切。
從此康師傅泡麵受到瘋狂的歡迎,當時天津第一條生產線一個月只能生十幾萬包泡麵,供應天津及附近市場都不夠,但是有一位廈門的經銷商專程飛到天津住了一個月,每天跑到總部要訂泡麵「當時只要拿到提貨單,走出大門就有人搶著用現金高價收購。」真是不可思議!
當時的產能光供應天津地區的需求都不夠,但魏應州堅持只能留20%的產品在天津地區販售,其餘80%一定要運送到全國鋪貨,以便打開全國的知名度。魏應州做事向來仔細認真,要求產品一定是最好的;了保證產品質量,連續兩年內,他每天早餐都吃自己生產的「康師傅」方便麵,要求每天一大早將所有生產線上的樣品都送到他的辦公桌上,然後細細抽樣品嘗,如不合格立即要求停產改進。
康師傅在中國大陸各省市大中級城市有十幾個生產基地,建立了近百條生產線和創辦了幾十家子公司。康師傅方便麵已佔中國大陸普通方便麵年產量的30%以上,高檔方便麵約50%,這是台灣現有方便麵生產數的十多倍。也超過了日本日清食品公司的年量,成為世界第一大方便麵生產企業。
魏家兄弟從小跟隨其父創業,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習性,而且開創精神很強。老大魏應州擅長生產管理,企圖心強、決策果斷,個性沉穩,不喜出風頭,也由於魏應州這些年在頂新集團的領導表現,為大陸網友票選出知名的台商企業家。老二魏應交精於采購與成本控制;老三魏應充行事低調以人事、財務管理見長;老四魏應行則開創力十足,業務能力佳,其實最早到大陸發展制油廠、方便麵的人正是魏應行,他帶著一筆錢率先打出天下後,再由哥哥們接手管理,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轟動一時的入主台灣味全公司一案,一開始也是由魏應行負責接洽,可見其業務能力與開創力十足。有了開創先鋒,再來則需要穩固的經營管理,因此由魏應州負責統籌、魏應交經營市場行銷、魏應充掌握財務管理的相互配合下,建構整個頂新國際集團的版圖。
兄弟各司其職合作無間。魏家四兄弟在台進行協商後,決定由魏家老大,也是現任頂益控股公司董事長魏應州,出任頂新國際集團總裁一職,成為集團內的最高決策者;魏應交負責兩岸流通事業;魏應充與魏應行仍留在味全公司。
魏家四兄弟秉持「家和萬事興」的古訓,齊心創業,才是頂新打下一片天的最大因素。一直到今天,魏家兄弟還是遵守不準老婆插手管事的約定,甚至連女兒日後也不得接手公司事務。以一碗泡麵攻下大陸內銷市場,建構行銷網路的頂新集團,在集團總裁魏應州「要創造出一個世界級的企業」豪語下,再創集團高峰,充分展現其客家的「硬頸」精神。
⑨ 魏應州的人物評價
盡管如今的「康師傅」早已名播四海,譽滿天下,可今年剛過「知天命之年」的魏應州,卻一直恪守著他為人低調、不事張揚的行事風格,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他對外謙遜,對內嚴格。據他身邊的人介紹,他學習能力強,觀察敏銳,做什麼事情都很投入,連打高爾夫球也不例外。平時最喜歡做的事就是開會,是個十足的「工作狂」。也許正是這樣的個性,才造就了他駕馭下的「康師傅」在市場的激流險灘中一路駛來,由一葉扁舟變身為一艘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