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大年初三在不同的民族,習俗是有區別,或者是不同的。大年初三又稱小年朝,要燒門神紙,禁食米飯。
B. 大年初三有哪些忌諱
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有凶事。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以為如有犯者,會導致穀物減產。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
C. 大年初三禁忌有哪些 正月初三不能做什麼
1、忌點燈。
民間傳說里,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在這一天老百姓人家都要早早的熄燈睡覺,晚上忌點燈。
2、忌外出。
大年初三是「狗日」,這一天忌拜年,因為傳說「狗日」里的狗是赤狗,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不祥,因此在這一天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
3、忌動刀子和剪子。
有句俗語說,「初三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因此在古代民間,這一天不宜動刀或剪刀,否則新的一年裡就會是非不斷。
4、忌吃米飯。
大年初三這天也是穀子生日,因此在民間有忌食米飯的習俗,如果在這天不小心吃了米飯,尤其是小米飯,就會導致來年家裡種植的穀物減產。
5、忌向人討債。
正月初三這天不管是被要債,還是跟別人討債,在接下來的一整年裡都會很倒霉,因此在這天千萬不要向人討債。
D. 大年初三,有什麼傳統習俗
大年初三,有閨女回娘家之習俗。每到大年初三在河南等地,尤其是豫北地區。
有出嫁的閨女回娘家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出嫁的女兒們帶著丈夫和兒女一起回娘家走親戚,當地人也叫「回娘家」或「走姥姥家」。女兒和父母,女婿和岳父母一大家子人湊在一起吃一次團圓飯,也是連襟們相互交流的好機會。
大年初三禁忌
1、忌探親訪友
大年初三,舊習稱為「餓鬼日」。這天忌探親訪友,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難得春節共聚過年,對於這個禁忌已經淡化許多。
2、忌拜年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憤怒之神,遇之則有凶事。所以,人們一般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因此大年初三這一天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家都不可以。
E. 大年初三有什麼習俗
大年初三習俗:
1、安睡遲起
因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夥大多都守夜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安睡遲起,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
2、老鼠娶親
根據我國古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相傳入夜後,就必須早早熄燈就寢,讓老鼠家族們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意思是要與「老鼠分錢」。
3、小年朝
正月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赤狗日,在傳說中女媧娘娘曾在這一天創造出了豬。赤狗在古代傳說中是凶神,所以正月初三這天不適合外出,在香港地區,老輩的人們都講究在這天足不出戶,避免遇上不好的事情。
F. 大年初三都有哪些習俗
大年初三又叫「小年朝」。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正月)初三日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是日,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拿香火、素菜供於井欄,並將井上除夕所封的紅紙條揭去,名曰開井;有些地方,人們掃積塵於箕中,加上敝帚,倒在三又路口。以示送窮。
是日又稱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讖緯家所謂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則不吉,故此,「小年朝」例應祀祖祭神。
中國是內涵最深的一個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從前古人講究「敬天、敬地」,因此在民間流傳的禁忌也不少,一代代流傳下來,就連最熱鬧的新年節日,老人也常提醒後輩不要觸犯禁忌,以期來年好運,據說確實有其靈驗性。——摘自華夏民俗文化網
燒門神紙
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並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G. 大年初三有什麼講究嗎
正月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它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初三為凶日,不宜外出。在民俗中還有個說法:在初三給誰拜年,就容易與誰吵架,因而這天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民俗也不在這天宴客,否則會沖犯赤狗,帶來貧窮。
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擾亂了鼠輩(也有說法是: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至於「老鼠娶親」故事的來源,可能是因為初三是赤狗日,諸事不宜,為了避凶,所以為提早就寢所找的藉口;再者,從過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陣了,若不早些休息,恐會體力不繼,無法辦完其他的行事;有年謠中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飽,就是說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連幾天的忙碌,到了初三,總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補補前兩天的睡眠,長保健康。
正月初三還有一些民俗的注意事項,不掃地,不開火,不汲水,與歲朝同。是日,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拿香火、素菜供於井欄,並將井上除夕所封的紅紙條揭去,名曰開井;有些地方,人們掃積塵於箕中,加上敝帚,倒在三叉路口,以示送窮。
H. 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
這規矩可就多了,每個地方的規矩和注意事項都是不同的,結合我們當地,以及我自家的一些規矩,說說我們家這邊的一些忌諱和注意事項。
然後正月里還有些細節,比如不能剃頭,正月里剃頭死舅舅;吃餃子扒蒜皮,蒜皮可以扔掉,但不能燒掉,怕來年家裡雞毛蒜皮的事太多。除卻這些習俗之外,我們那邊拜年也有說法,給長輩磕頭,給親戚送禮等,都是有一定規矩的,不過這些規矩現在已經沒人在乎了,也都被取締了。一般情況下年三十在自己家過,初一去親戚朋友家拜年,初二、初三回門或探親戚,初四之後是跟朋友聚會,過了初六也就基本上恢復正常了。
I. 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和禁忌
大年初三的習俗有燒門神紙,禁食米飯等。
正月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赤狗日,在傳說中女媧娘娘曾在這一天創造出了豬。赤狗在古代傳說中是凶神,所以正月初三這天不適合外出,在香港地區,老輩的人們都講究在這天足不出戶,避免遇上不好的事情。
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里記載:」「初三日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是說這天不掃地,不生火,不在井裡打水,和過年那天一樣。除此之外民間還說這天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大家要早早睡覺,避免打擾了老鼠的婚禮,不然來年就會家裡鬧耗子。在睡前最好在牆角撒上一些大米糧食,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一起分享這一年的豐收。
在初三這一天的晚上,還有把過年時插的松柏枝和門神門箋一起燒掉的習俗,代表著年節過完了,要重新開始營業了。還有說法說這天是穀子的生日,大家在這天不吃米飯,祈禱明年可以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