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胡修道是真的那麼厲害嗎
風水大師。。。 題主問的是志願軍一級戰斗英雄胡修道,不是風水 宗教。
獨自殲敵280餘人,你說厲害嗎?戰神一般的存在
⑵ 胡修道的胡修道故事
在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十月,記者來到文化名城徐州,尋訪了這位有著傳奇色彩的金星英雄。
談起昔日那驚心動魂的一幕,胡修道仍顯得十分激動。老英雄深情的回憶,把我們帶到了炮火連天的朝鮮戰場。 1952年11月5日,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官范佛里特和李承晚,發動了上甘嶺戰役中最猛烈的進攻,攻擊的重點就是上甘嶺左側597.9高地。志願軍利用597.9高地周圍的大小山頭構築了12個陣地,胡修道和班長李鋒、新戰士滕土生負責堅守3號陣地。
由於是第一次與敵人真槍實彈地干,年輕的胡修道起初還有些心跳。當敵人第一次向陣地沖來時,胡修道緊握爆破筒的手滲出了汗水。眼看著敵人越來越近,班長一聲令下,胡修道就沒命地往敵群中扔手榴彈、手雷、爆破筒……「直到班長抓住我的手腕,我才知道敵人早已被打退了。」胡修道風趣地說:「多年來,我一直十分懊悔自己當時浪費了那麼多寶貴的彈葯。」在當時,志願軍的供給艱難,彈葯常常比生命還寶貴。
不久,兩個多排的敵人在炮火的掩護下又發起了第二次進攻。這次,胡修道和班長先集中火力向分散的敵群兩邊打,迫使敵人往中間擠,再往前面猛打一陣,讓前面的敵人爬不起來,後面的往前擁,等敵人擠到一起時,突然向敵群投手榴彈。這種被稱為「包餃子」的方法果然奏效,直打得敵人丟盔棄甲,四散逃命。
在當時,為了讓新戰士盡快適應戰場,志願軍採取了「一看、二打、三帶」的方法,即由一個老兵帶一個新兵上陣地,第一次老兵打,新兵看;第二次新兵打,老兵在一邊指導;第三次或讓新兵自己打,或由老兵帶著新兵打。打退了敵人兩次沖鋒後,胡修道和滕土生就成了「老兵」了。班長就被調去支援9號陣地,他們倆又連續擊退了幾個排的敵軍多次瘋狂反撲。
他們剛想停下來喘息一會兒,這時,連指揮所傳來緊急戰報:10號陣地沒人了,敵人攻得正急!這時,連長朝他們一揮手,他們立即又突破敵人幾道火牆,來到10號陣地,發現守在10號陣地上的只有一個已經掛了彩的戰士,而旁邊的0號陣地正是幾天前黃繼光捨身堵槍眼的地方。帶著一腔怒火,胡修道和戰友又擊潰敵人的多次進攻。
這時,排長郭三旦向他們匍匐過來支援,可就在剛進洞的一瞬間,一發炮彈在他身邊爆炸了。「死也要守住陣地!」這是排長犧牲前留給他們唯一的話。
排長犧牲了,負傷的戰友滕土生又被調走執行其他任務,陣地上只留下了胡修道一個人。正當胡修道感到身體極度虛弱,准備停下來啃兩口饅頭時,正前方一大群敵人又蜂擁而至。胡修道炸雷般地吼了聲:「還我排長!」兜頭就是一陣手榴彈。扔得正酣時,幾個戰友過來支援,說:「連長命令你速回3號高地!」
為了盡快結束戰斗,敵人把坦克開了過來,幾百門火炮齊射過來,頭頂上的飛機開始狂轟亂炸。胡修道依靠著所剩不多的彈葯,在3號、10號高地間來來回回地打,竟奇跡般地打退了敵人十幾次進攻。
「陣地上沒了一點聲響,靜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我等待著敵人最後的掙扎,決心與敵人同歸於盡。」老英雄平和了一下情緒,又接著回憶——
黃昏的時候,敵人又一次漫山遍野地擠壓過來。胡修道扔完最後的一顆手榴彈、手雷後,抓起自動槍,跳上陣地,大叫一聲:「敵人上來了,沖啊,為戰友們報仇,為祖國人民爭光!」隨著這一聲怒吼,周圍陣地同時響起了撼天震地的殺聲。千鈞一發的時刻,志願軍的大部隊趕到了,敵人再次潰逃,戰斗勝利結束了。
這一天,他們打退了美軍、李承晚軍在坦克、大炮掩護下,從排到兩個營規模的進攻40多次,創造了志願軍戰士一人一天殲敵280餘人的記錄,守住了陣地。 1953年1月1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給胡修道記特等功,授予他「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斗英雄」 稱號。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頒發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1953年,他出席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
⑶ 胡修道簡介胡修道為什麼被稱作戰神
你好,胡修道被人起花名,叫做戰神。
給人起花名的原因有很多,想知道為什麼。
最好的方法是問當事人。
⑷ 胡修道55年受什麼軍銜
胡修道於1951年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隨後奔赴朝鮮戰場,在抗美援朝戰役中表現英勇,被授予一級戰斗英雄、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等榮譽。
胡修道簡歷
胡修道,1931年生,四川省金堂縣人,是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斗英雄。1951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任志願軍第12軍31師91團5連戰士。195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作戰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先後參加了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上甘嶺戰役和朝鮮東海岸反登陸防禦作戰。1953年1月1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記特等功,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並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2002年3月病逝於南京。
胡修道55年軍銜
胡修道於1951年入伍,1985年他退居二線,但他退而不休。1988年恢復軍銜制前退休。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是1955年至1965年,所以胡修道1955年並沒有授勛。
⑸ 胡修道是不是被提拔了
胡修道沒有被提拔,他被貶下地獄去了。可惜啊。
⑹ 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跡
抗美援朝英雄事跡如下:
孤膽勇士——胡修道故事
1952年,在上甘嶺戰役中,胡修道和班長等3人堅守在597高地的一個陣地上,敵軍200多人蜂擁般向他們沖來。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他們沉著迎戰。當敵軍離陣地前沿還有三四十米時,胡修道奮力擲出幾根手雷,炸倒七八十個敵人,其餘敵軍連滾帶爬地逃下山去。不久,班長奉命調往別處陣地。胡修道等冒著敵軍密集的炮火,又打退小股敵軍的多次沖擊。這時,成群的敵軍快要爬上左側不遠的10號陣地,情況十分危急,胡修道果斷地與戰友滕士生帶著手雷前去支援,打退了敵軍。在滕士生負了重傷,敵軍又有約兩個營的兵力上撲來時,胡修道一人堅持戰斗,奮不顧身地把手雷一個接一個地向敵軍投去,最終將敵軍打退,守住了陣地。在此次戰斗中,胡修道連續打退敵軍41次沖擊,殲敵280餘人,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楊根思的故事
1950年,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分割圍殲咸鏡南道美軍戰斗中,時任志願軍某部連長的楊根思,奉命帶1個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圍東南小高嶺,負責切斷美軍南逃退路。29日,號稱「王牌」軍的美軍陸戰第1師開始向小高嶺進攻,猛烈的炮火將大部工事摧毀,他帶領全排迅速搶修工事,做好戰斗准備,待美軍靠近到只有30米時,帶領全排突然射擊,迅猛打退了美軍的第一次進攻。接著,美軍組織2個連的兵力,在8輛坦克的掩護下再次發起進攻,他指揮戰士奮勇沖入敵群,用鐵杴展開拼殺。激戰中,又一批美軍湧上山頂,他親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擊,指揮第8班從山腰插向敵後,再次將美軍擊退。美軍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對小高嶺實施狂轟濫炸,隨後發起集團沖鋒。他率領全排頑強抗擊,以「人在陣地在」的英雄氣概,接連擊退美軍8次進攻。當投完手雷,陣地上只剩他和兩名傷員時,又有40多名美軍爬近山頂。危急關頭,他抱起僅有的兩個手雷,縱身沖向敵群,與爬上陣地的美軍同歸於盡,英勇捐軀。
羅盛教的故事
1951年,羅盛教響應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並隨部隊奔赴朝鮮。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雲一起去河邊練習。忽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羅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沖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快地脫掉身上的衣服,接著跳進了冰河裡。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鑽進水裡。又過了一會,羅盛教終於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雲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人們急切地等待著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水的朝鮮兒童,羅盛教英勇獻身。
在烈火中永生——邱少雲的故事
邱少雲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出生於四川銅梁。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作戰。1952年10月,為打擊盤踞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被選派參加部隊,並擔任了發起沖擊後掃除障礙任務。
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投擲炸彈,炸彈點燃了邱少雲的衣服。為了不被敵人發現目標,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裡,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黃繼光的故事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的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手雷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的火力點,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⑺ 跨過鴨綠江電視劇胡修道是哪一集
跨過鴨綠江電視劇胡修道是39集。
孤膽英雄胡修道在《跨過鴨綠江》第39集上線。這個滿臉灰塵、渾身是傷的年輕小伙讓前來進攻的敵軍覺得難以置信。胡修道看著犧牲的班長,哭著一定要完成堅守陣地的任務。他將炮筒機關槍等重武器全部抬到一起,大喊著向沖上來的敵人瘋狂掃射和轟炸,創造了一人殲敵280餘人的壯舉,堅持到後續力量的增援守住了陣地,榮獲特等功。
面對不斷沖上陣地的敵人,胡修道輾轉於3號和10號陣地之間,不斷地變化著位置,把所有能夠使用的武器裝備都湊到一起,並把傷員留下來的帽子擺了一堆,以此來迷惑敵人。
蜂擁而上的敵人甚至都搞不清楚這個陣地到底有多少人在堅守,戰斗從佛曉開始打到了黃昏,在幾近彈盡糧絕的危難時刻,援軍及時趕到,激烈的戰斗結束。
⑻ 1952年上甘嶺戰役胡修道的任務是什麼
九十一團五連新戰士胡修道和他的戰友們負責守衛敵兵攻擊最猛的597.9高地主峰。597.9高地主峰上有3號、9號和l0號3個陣地,胡修道和班長李鋒及新戰士膝土生防守3號陣地。
⑼ 有關胡修道的英雄故事
胡修道的英雄故事
1952年,在上甘嶺戰役中,胡修道和班長等3人堅守在597.9高地的一個陣地上,敵軍200多人蜂擁般向他們沖來。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他們沉著迎戰。當敵軍離陣地前沿還有三四十米時,胡修道奮力擲出幾根爆破筒,班長也投出幾枚手雷,炸倒七八十個敵人,其餘敵軍連滾帶爬地逃下山去。不久,班長奉命調往別處陣地。胡修道等冒著敵軍密集的炮火,又打退小股敵軍的多次沖擊。這時,成群的敵軍快要爬上左側不遠的10號陣地,情況十分危急,胡修道果斷地與戰友滕士生帶著手榴彈前去支援,打退了敵軍。在滕士生負了重傷,敵軍又有約兩個營的兵力上撲來時,胡修道一人堅持戰斗,奮不顧身地把手榴彈、手雷一個接一個地向敵軍投去,不停地在敵群中爆炸,最終將敵軍打退,守住了陣地。在此次戰斗中,胡修道連續打退敵軍41次沖擊,殲敵280餘人,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⑽ 誰能說說 胡修道 是金堂 那個鄉的人
據新華社
「上甘嶺上建奇功,英名垂青史;一生奉獻忠於黨,風范成千古。」這副人們獻給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斗英雄胡修道的輓聯,高度概括了這位偉大共產主義戰士的光輝業績。
胡修道,1931年生,四川省金堂縣人。1951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195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11月,在上甘嶺戰役中,他和班長及另一名新戰士負責堅守597.9高地3號陣地。他們連續作戰3小時,打退敵人10餘次進攻。後來班長調去支援9號陣地,他和新戰士繼續堅守,又連續打垮敵人10餘次進攻。當發現10號陣地危急時,他抱起爆破筒,帶領戰友主動支援,冒著敵機槍火力封鎖,搶先登上制高點,將已沖上陣地的敵人擊退。經一天激戰,共打退敵軍40餘次進攻,殲敵280餘人,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1953年1月1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記特等功,授予「一級英雄」稱號。同年6月25日,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集團軍副參謀長。
1988年恢復軍銜制前退休。退休後,他經常深入基層連隊為官兵作傳統報告,還擔任多所中、小學的名譽校長或校外輔導員,被聘為徐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2002年3月病逝於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