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個孩子的墓地故事 市長朱利安尼在漢字的木牌上寫了怎樣的故事
在紐約的河邊公園里矗立著「南北戰爭陣亡戰士記念碑」,每一年有許多遊人來祭奠亡靈。美國108屆總統、南北戰爭時期擔負北方軍統帥的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座落在公園的北部。陵墓高大雄偉、庄嚴簡朴。陵墓後方,是1大片碧綠的草坪,1直綿延到公園的邊界、峻峭的懸崖邊上。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後邊,更靠近懸崖邊的地方,還有1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1座極小極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會疏忽它的存在。它的絕大多數美國人的陵墓1樣,只有1塊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邊的1塊木牌上,卻記載著1個感人至深的關於誠信的故事:故事產生在兩百多年之前的1797年。這1年,這片土地的小主人材5歲時,不慎從這里的懸崖上墜落身亡。其父傷心欲絕,將他埋葬於此,並修建了這樣1個小小的陵墓,以作記念。數年後,家道衰落,老主人不能不將這片土地轉讓。出於對兒子的愛心,他對今後的土地主人提出1個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為土地的1部份,永久不要損壞它。新主人答應了,並把這個條件寫進了契約。這樣,孩子的陵墓就被保存了下來。滄海桑田,1百年過去了。這片土地不知道展轉賣過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換過了多少個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眾人忘卻,但孩子的陵墓依然還在那裡,它根據1個又1個的買賣契約,被完全無損地保存下來。到了1897年,這片風水寶地被選中作為格蘭特將軍陵園。政府成了這塊土地的主人,無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全無損地保存下來,成了格蘭特將軍陵墓的鄰居。1個偉大的歷史締造者之墓,和1個無名孩童之墓毗鄰之墓,這多是世界上唯一無2的奇觀。又1個1百年以後,1997年的時候,為了緬懷格蘭特將軍,當時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來到這里。那時,恰好是格蘭特將軍陵墓建立1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兩百周年的時間,朱利安尼市長親身撰寫了這個動人的故事,並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無名小孩陵墓的旁邊,讓這個關於誠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傳下去……其實就是1個關於誠信的故事
⑵ 魯迪·朱利安尼的政治立場
在2006年4月,朱利安尼支持美國參議院所通過的一個增加公民權取得管道和工作簽證的法案。他反對美國眾議院提出的方案,因為他認為眾議院所提出、極具爭議的H.R. 4437移民法案不可能被實踐。不過,在2007年2月一次與共和黨人的聚會中,據傳朱利安尼也對此說道:「我們需要在邊境建立圍欄,而且是高科技的那種。」朱利安尼一直強調他支持應該給予某些非法移民取得公民權的管道,但強調他認為那些移民應該要「顯示出閱讀和書寫英文的能力」同時必須樂意被美國社會所融合。
⑶ 朱利安尼的介紹
魯迪·朱利安尼,男,1944年生,紐約前市長,任職紐約市長8年,主要政績是減少犯罪,改變紐約在人們心目中「不可治理」的形象,提升紐約人的生活品質。9·11事件中,朱利安尼的領導能力贏得廣泛贊譽,從而使他榮登2001年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2002年,他獲得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頒發的不列顛帝國勛章。在許多人看來,朱利安尼被人記住,不是因為他改變了一個「不可治理的城市」,而是他在9·11後數周所展示的魄力和勇氣。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朱利安尼帶領紐約人從廢墟中重新站立起來,將丘吉爾式的「戰時英雄」形象寫入了自己的履歷。
⑷ 朱利安尼,羅姆你和布隆伯格,誰最有可能成為奧巴馬下次大選的對手
羅姆尼可能性最大,朱利安尼次之,布隆伯格恐怕得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加,前景不太樂觀。
樓上說的金達爾,很有潛力,機會還是有的,就算不行,勝選的共和黨老將也可能會選他做副手。
⑸ 魯迪·朱利安尼的人物生涯
在畢業之後,朱利安尼成為了紐約南區地方法官LloydMacMahon的法律秘書。當時正值越戰年代,但朱利安尼並沒有服過兵役;他在就讀曼哈頓學院和紐約法學院時皆取得了學生的兵役緩期資格,後來畢業時則因為MacMahon法官的特別請求而再次獲得兵役緩期許可。
在1970年朱利安尼成為了聯邦檢察官。在1973年他成為了麻醉葯品部門的主任、並被晉升為高級檢察官。在1975年朱利安尼被調遣至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在那裡他先後成為了司法部副部長助理、以及副部長幕僚長。在那裡朱利安尼起訴並定罪了涉及貪污的國會議員BertPodell,使他第一次成為知名人物。
從1977年至1981年間,朱利安尼也替數間不同的法律事務所擔任律師工作。在1981年朱利安尼在里根政府擔任副司法部長,使他成為美國司法部里官職第三的高級官員。在擔任副司法部長期間,朱利安尼監督所有美國司法部的聯邦執法單位,包括了司法部監獄局、司法部緝毒組、以及美國法警部門。
朱利安尼在1983年被指派為紐約市南區的聯邦檢察官,在那裡他開始成為全國知名的人物,他起訴了許多高知名度的犯罪集團首腦,包括了成功起訴了涉嫌在華爾街進行內線交易的依凡·波斯基(IvanBoesky)和麥可·梅肯(MichaelMilken)。他也致力於追捕許多毒品販子、對抗犯罪集團,打擊政府內部的貪污腐敗,並且起訴許多白領階級的犯罪份子。在任內他總共定罪了高達4,152人,其中只有25人的定罪被事後逆轉。 在被稱為黑手黨委員會(MafiaCommission)的審判中,朱利安尼定罪了11個黑手黨人物,包括了在紐約市被稱為「五大家族」的黑幫首腦,起訴的罪名包括了勒索、詐騙、以及僱傭殺人。時代雜志將這次審判稱為「或許是自從1943年芝加哥官方掃盪黑手黨以來,對於犯罪集團最徹底和最大規模的掃盪」,並且引用了朱利安尼說過的話:「我們的做法…就是要徹底清除這五大家族」。
最初的被告包括了:保羅·「大保羅」·卡斯提爾—(PaulCastellano),甘比諾犯罪家族首腦
安東尼·「胖東尼」·薩雷諾—(AnthonySalerno),傑諾維塞犯罪家族首腦
卡邁·「小」皮賽可—(CarminePersico),可倫坡犯罪家族首腦
安東尼·「東尼鴨」·科羅洛—(AnthonyCorallo),盧切斯犯罪家族首腦
菲利浦·「拉斯提」·拉斯泰利—(PhilipRastelli),布亞諾犯罪家族首腦
以及其他六名共犯。8名被告在所有法庭皆被判定有罪,並且在1987年1月13日被判決高達百年的監禁刑期。 依凡·波斯基(IvanBoesky)是華爾街的股票炒作者,藉由投機公司並購而賺進了大約$2億美元的巨款。他曾以公司內線情報為根據進行投資而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調查。數起公司並購案公布前,出現大規模股票交易。雖然這樣的內線交易是非法的,但美國司法系統極少嚴格執行相關法律,直到朱利安尼起訴波斯基為止。波斯基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招供出許多他的內線情報來源,包括了垃圾證券掮客麥可·梅肯(MichaelMilken)。
波斯基坦承自己犯下眾多的違法交易,並且供出了許多證據。在與朱利安尼談判並且認罪之後,他被定罪3年半的有期徒刑、以及一億元的罰款。交換的代價之一是波斯基得以在被起訴之前賣出他擁有的股票,以套取利潤。這使得朱利安尼遭受了一些批評,一些人也批評對波斯基的懲罰太過輕微。但朱利安尼及同伴瞄準的是更大的目標—梅肯。
在1989年,朱利安尼以98條詐欺罪名起訴麥可·梅肯,在這場受到公眾高度關注的案件中,麥肯被聯邦大陪審團定罪,麥肯對其中六條較輕微的證券和交易情報犯罪行為認罪。麥肯為此付出了高達9億元的罰款和民事訴訟賠償,並且終身被禁止接觸證券有關業務。
⑹ 朱利安尼與烏克蘭總檢察長的兩次會面,為何會讓人覺得他在對烏方施壓
這一切緣於特朗普的「電話門」事件的發酵。據報道,特朗普當時在電話中要求澤連斯基調查拜登及其兒子,並表示美國長巴爾和自己的私人律師朱利安尼會同烏方。朱利安尼是特朗普試圖利用烏克蘭方面調查拜登事件的「一個中心人物」。
據美國《國會山》27日的報道,特朗普的競選團隊當日發布了一則新的電視和視頻廣告,指責拜登與烏克蘭進行了不當的交易。視頻稱,拜登在擔任副總統期間向烏克蘭保證提供10億美元,以換取烏方解僱正在調查拜登兒子任職的公司的檢察官。視頻稱,「但是當特朗普總統要求烏克蘭調查腐敗時,民主黨人卻要彈劾他。」正是由於這些事件的前因後果,朱利安尼與烏克蘭總檢察長的兩次會面才顯得額外關注。
⑺ 魯迪·朱利安尼的總統選舉
在2005年10月,一個名為「讓朱利安尼參選總統」的組織向聯邦政府選舉委員會正式注冊成立,成為第一個致力於推舉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參選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組織。在整個2006年裡,朱利安尼即將參選總統的謠言越傳越盛,朱利安尼自己也暗示過他的參選意圖。
在2006年11月13日,朱利安尼宣布成立2008年總統選舉的試探委員會。
試探委員會在2006年11月22日向聯邦選舉委員會正式申請注冊。朱利安尼接著在2007年2月5日正式宣布參與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簽下了一份「候選人資格聲明書」送交選舉委員會。
稍早的民調結果顯示朱利安尼是目前共和黨里支持度最高而又知名度最高的候選人之一。而2006年中的一次蓋洛普民調測驗顯示朱利安尼仍是共和黨選民心目中「最可以接受的」總統候選人,有73%的受測者給了朱利安尼肯定的評價,而只有25%給了負面。依據這次民調,朱利安尼領先了康多莉扎·賴斯(68%-29%)和約翰·麥凱恩(55%-41%)。同樣的民調也發現朱利安尼在共和黨選民心目中有29%的領先地位,約翰·麥凱恩以24%次之、紐特·金里奇(NewtGingrich)則只有8%。
支持者指出朱利安尼在2001年911事件中突出的領導能力、以及他在現場協調各救災單位的表現,除此之外也舉出朱利安尼在市長任內減少犯罪率和改善紐約市經濟的政績。如果朱利安尼參選,共和黨會有很大的機會能奪下紐約州(傳統以來一直由民主黨奪得)的選舉人團選票,這將會是共和黨總統選戰中的一大戰略優勢,雖然這種優勢可能會因為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希拉里·柯林頓的競選而有所減低。
朱利安尼一直是支持墮胎的天主教徒,他也支持同性戀的民事結合、以及幹細胞研究。一些共和黨內的反墮胎團體也曾表示他們反對朱利安尼以及其他支持墮胎的候選人,雖然民調顯示即使是在反對墮胎的選民中,朱利安尼依然有許多支持度。這或許是因為朱利安尼曾支持提名約翰·格洛佛·羅伯茨等人成為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都來自反墮胎的里根政府的內閣)。
朱利安尼有過三次婚姻,尤其是在第三次婚姻前後與前妻唐娜·漢諾威爆發的大量糾紛,使得他遭致許多社會保守主義選民的批評。朱利安尼的第一次婚姻是和親表妹結婚,這也是他必須面對的議題之一。
在2006年8月15日,一次由RasmussenReports主導的民調測驗顯示美國選民們認為朱利安尼屬於美國政治里的溫和派。
2008年1月29日傳出有意退選,並在2008年1月30日的加州正式宣布退出共和黨總統提名初選,轉而支持亞利桑那州聯邦參議員約翰·麥凱恩。
⑻ 朱利安尼的人物簡介
今年68歲的魯迪·朱利安尼是義大利移民的第三代後裔,1944年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在大學修讀法律,原本親民主黨,但在20世紀70年代轉投共和黨。1993年他成為20年來首位共和黨市長。當年紐約的犯罪問題已接近失控,朱利安尼一上任便實行家長式管制,鐵腕打擊犯罪活動。兩年下來,紐約市罪案率大跌30%,遊客人數急劇上升,領救濟金人數少了10萬人。
不過朱利安尼的強硬手法也惹來非議。有人批評他的打擊犯罪措施侵犯人權,違背紐約自由開放傳統。他也因婚外情及離婚事宜被傳媒圍攻,去年准備角逐紐約州參議員時發現患上了前列腺癌,被迫放棄。大家這時都以為,朱利安尼的政治生涯到此為止。然而,「9·11」事件給了擅長領導群眾的朱利安尼一個政治重生的機會。去年12月初,美國A&E電視網也封他為年度風雲人物。朱利安尼挾前所未有的名望,於2001年12月31日結束兩屆市長任期。
⑼ 08年美國總統候選人是哪兩位
奧巴馬和麥凱恩
⑽ 朱利安尼的人物生平
朱利安尼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一個勞工階級家庭,父親是哈勒德·安卓·朱利安尼、母親是海倫·達文佐,雙親都是義大利移民的小孩,全家信仰天主教。朱利安尼家族有各式各樣的成員,從警察、消防員、到罪犯都包括在內。朱利安尼在布魯克林區長大,在1951年7歲時朱利安尼全家搬至長島的花園城市南區(GardenCitySouth)。朱利安尼就讀了當地天主教的學校—聖安尼小學,並通勤至布魯克林區就讀洛琳主教紀念中學(),於1961年畢業。接著前往就讀了位於布朗克斯區的曼哈頓學院(ManhattanCollege),在1965年畢業。他接下來讀了紐約大學的法學院,在1968年獲得榮譽畢業。
朱利安尼的9·11
當飛機撞上世貿中心大樓的時候,朱利安尼剛在曼哈頓中城一間酒店裡吃完早餐,他乘車趕到世貿中心,正好看到一名男子從世貿中心樓上跳下來。
2001年9月11日上午9時59分,世貿中心南塔倒塌,巨大的煙塵升起,朱利安尼在兩個街區外的一個辦公室里,試圖同副總統通話,天突然暗了下來,彌漫的煙塵將周圍的一切吞沒。
9月11日上午10時28分,北塔倒塌了,紐約市消防局局長、港務局警察署負責人以及他們的大部分高級助手都犧牲了。《9·11委員會報告》稱:「朱利安尼市長以及檢查和消防部門負責人、緊急事務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迅速向北轉移,並在警察學院建立了緊急行動指揮部。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幾個星期、幾個月里,成千上萬的平民百姓和紐約市、州、聯邦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地投入工作,以使紐約市從廢墟中重新站立起來,恢復往昔的面貌。」
《紐約時報》記載了朱利安尼當時的工作片段:朱利安尼穿過一個地下室,出現在教堂街,頭上、肩膀上都是白灰。他步行向南,走進煙塵中,一邊安慰一名警官和大批記者。走了兩英里,他在一個廢棄的消防站給電視台打了個電話,呼籲大家保持鎮定。3個小時後,他和紐約州州長喬治·保陶基召開了一個新聞發布會。
「今天顯然是這個城市歷史上最為艱難的日子,我們正在經歷的悲劇就像一場噩夢,我們對這場邪惡的無恐怖主義行徑的受害者表示深深同情……我們現在的重點是盡可能地拯救生命。」朱利安尼告訴紐約人。
9月11日當晚,朱利安尼只睡了兩個小時,次日他視察了世貿中心現場。當天晚些時候,他咨詢了心理醫生,請教如何安撫受驚的紐約民眾。他盡量去參加那些葬禮,經常一天參加五場,分擔人們的悲痛,平復他們的心情。幾乎每一個遇難者的葬禮都有紐約的高官出席。在自己的傳記中,朱利安尼寫道:在困難的時候,人們希望看到一個領導人,他比他們更堅強,但他也是人。
9月12日,世貿中心零地帶還是一片廢墟,13日,紐約政府已經恢復運轉,開始給公務員發工資。而到了第6天,紐約證券交易所也開門了。在之後的數周,朱利安尼不僅僅是市長,一天又一天,他鎮定地向人們解釋發生的一切,讓人心安定下來,讓人們知道有人在領導一切。他還呼籲驚恐的紐約人外出用餐,召喚遊客重新來紐約觀光旅遊。
很多人認為,朱利安尼在9·11後的表現重建了他作為紐約市長的聲譽。而9·11之前,紐約人似乎已經厭倦了朱利安尼,民意支持率跌到低谷,個人生活也一團糟。9·11後,人們見到他就會高呼:魯迪!魯迪! 當人們回頭來評價朱利安尼的領導能力時會發現,他任職市長期間火爆的性格、說一不二的行事方式,在9·11後混亂的數周里成了他進行危機管理的一大優勢。
也有很多批評和質疑的聲音。一名紐約人告訴記者,任何一個人遇到9·11,都可能做得像朱利安尼一樣好。還有人認為,9·11襲擊發生時,朱利安尼沒有必要親臨襲擊現場;另外,1997年他不顧批評者的反對,把先進的應急指揮中設在世貿中心,也備受詬病。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來,在9·11應急處理中建立的巨大聲譽讓朱利安尼相信,他是紐約不可缺少的人,他試圖推翻市長任期限制,參加連任競選。失敗之後,又想將任期延長3個月。朱利安尼試圖說服其他的對手,如民主黨的格林、福瑞,以及共和黨的布隆伯格,希望他們支持延長市長任期。布隆伯格甚至表示同意。
毫無疑問,許多人都想朱利安尼留下,但美國的選舉政治不會停息,朱利安尼沒能留下。一名紐約律師告訴記者,一個人當了8年的市長,已經夠了,人們已經膩了,無論他有過怎樣的輝煌。
爭取延長任期無果,朱利安尼為布隆伯格背書,支持他競選紐約市長,他給繼任者這樣的忠告:你沒有必要成為一個有爭議性的人,但你必須堅持某些東西,而不能老擔心自己不受歡迎。
在任期的最後,朱利安尼發表了一系列的演講,接受了很多采訪,以建立他在公眾心目中的政治遺產。美國歷史學家文森特·坎納托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發現,朱利安尼的政治遺產不僅僅基於9·11,相比8年前他接手的紐約,他讓這個城市變得更好,更安全,更繁榮,更有自信。關於朱利安尼的成就的爭論將會繼續,但他的貢獻不容否認。 下台後,朱利安尼成了一家大型國際法律公司的顧問,他還成立了一家安全咨詢機構:朱利安尼夥伴(G iuliani Partners),給企業和政府提供安全方面的咨詢。除此之外,他在美國和世界各地發表付費演講,談論安全和經濟事務。
對於有批評認為他靠在9·11事件中建立的聲譽牟取利益,朱利安尼很反感。他認為,自己在9·11事件之前就已經很成功,9·11事件只是把他的知名度變得更高,9·11並不是使他成功的唯一原因。
有人說他的魅力都來源於9·11那天,以至於他有資本參加2008年美國大選,並被視為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潛在候選人。2008年大選朱利安尼鎩羽而歸,他並未放棄希望。
當年任職紐約市長的最後一天,朱利安尼曾來到零地帶,看到那一切,他依然感到無比憤怒,「就像我第一眼看到彌漫煙塵的廢墟。」10年過去了,朱利安尼認為美國變得更加安全,但是漏洞依然存在。
對朱利安尼來說,9·11是他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印記,就像珍珠港事件和肯尼迪遇刺這樣的事件一樣,讓人記憶深刻。9·11十周年前夕,朱利安尼表示,「9月11日是我一生最壞的一天,也是最好的一天。」他認為,最壞的一天,是因為當天充斥的難以置信的死亡、破壞和罪惡。最好的一天,則是因為人類最美好的天性———同情、勇氣、善良、無私,在那一天展現得淋漓盡致。
「9月11日是我一生最壞的一天,也是最好的一天。」
「在困難的時候,人們希望看到一個領導人,他比他們更堅強,但他也是人。」
「你沒有必要成為一個有爭議性的人,但你必須堅持某些東西,而不能老擔心自己不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