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馬里亞納群島是屬於哪個國家的
馬里亞納群島屬於美國領土,在行政上分屬關島(美海外領地)和北馬里亞納群島(美海外自治邦)兩大政治實體。
馬里亞納群島 (Mariana Islands) 西太平洋一系列火山和上升珊瑚構造,位於台灣島以東2,600公里處。二戰時期曾在此爆發歷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艦決戰馬里亞納海戰。
人口約16萬人。主要為密克羅尼西亞人。方言較多,屬密克羅尼西亞語族。官方通用英語。居民信奉基督教。1978 年1月成立北馬里亞納聯合邦,行政中心在塞班島的加拉潘。
拓展資料:
自然資源:
動物:
這些島上生活著40多種鳥類,既有土生土長的品種,也有人工引進的品種。領翠鳥是塞班島上最多的鳥類,而一群熱帶燕鷗則生活在鳥島上。珊瑚礁是熱帶魚的大本營,各種五顏六色的熱帶魚都游曳其間,其中有各式的花鱸魚、鷹魚以及鸚嘴魚,這只是一小部分。在珊瑚礁里不僅可以常常看見一群一群的小丑魚,還能找到蝠魟和海龜,當然其中少不了幾種鯊魚的身影。由於馬里亞納群島豐富的釣魚資源,例如鯕鰍魚、金槍魚、梭魚、鰺魚、馬林魚以及各種各樣的底棲魚類,使得這里成為了海釣的最佳之選。
植物:
島上還生長著茂盛的熱帶灌木、花朵和樹木。遊客可以隨處發現芙蓉、香港蘭花、硬木、菩提樹、非洲鬱金香、番木瓜、香蕉、椰子和緬梔樹等。一到五六月份,島上隨處可見的鳳凰樹全部盛開,它的絢爛色彩裝點得島上到處都是一片火紅。 據說西班牙人在羅塔島上引進菲律賓鹿是為了補充食物來源。而長達91厘米的巨蜥、巨大的椰子蟹以及水果蝙蝠也是島上的特產物種。天寧島東北海岸線上最著名的就是那些天然形成的「噴洞」。這些噴洞都是由海洋潮汐腐蝕珊瑚礁後所形成的。在這些洞里,湍急的波浪在空氣中捲起高高的浪花。
馬里亞納群島的經濟以農業為主。椰子、魚、甘蔗為主要產品。養牛及蔬菜種植發展迅速。旅遊業發展較快。直到20世紀初還被稱為萊德隆群島(Ladrone)。
馬里亞納群島的經濟以自給農業為主,部分收入來自椰乾的生產及為美國軍事設施服務;並有牛隻的飼養。居民以西班牙佔領前的查莫羅人為主,亦多西班牙、墨西哥、菲律賓、德國和日本人的混血兒,有明顯的西班牙文化傳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里亞納群島
⑵ 北馬里亞納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一樣嗎
北馬里亞那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不一樣。
北馬里亞那群島也可以稱為Northern Marianas,正式名稱為北馬里亞納群島自由聯邦(Commonwealth of the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北馬里亞納群島位於西太平洋,由15個島嶼組成,其中塞班島、提尼安島和羅塔島是最大的三個島嶼, 原是美國託管地,現屬於美國管轄。
馬里亞納群島 (Mariana Islands) 西太平洋一系列火山和上升珊瑚構造,位於菲律賓群島以東2,400公里(1,500哩)處。行政上現分屬關島(美國海外領地)和北馬里亞納群島(1947∼1986年曾為美國管理的太平洋島嶼聯合國託管地)。
⑶ 美軍攻佔馬里亞納群島的目的是什麼
美軍在攻佔了馬紹爾群島之後,決定繞過日軍已堅固設防的加羅林群島,跨越約1000海里的路程直取馬里亞納群島。美軍攻佔馬里亞納群島的目的是:佔領該島作為海空軍前進基地,以便進一步奪取西太平洋的海空控制權;切斷日本本土與南太平洋諸島之間的海上交通線,為下一步向帛琉、菲律賓、台灣和小笠原群島進攻打開通路,並為對日本本土實施遠程轟炸創造條件。
⑷ 馬里亞納群島為什麼被日軍稱為「太平洋防波堤」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決定第5艦隊向馬里亞納群島進軍的出發日為1944年6月6日,同一天,盟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實施諾曼底登陸,突破了德軍的內防線。馬里亞納群島也恰好是日軍內防線的關鍵性鏈環,是保護日本本土極為重要的南部屏障。盟軍攻佔了馬里亞納,就可以開辟其南部的關島、塞班島、提尼安島等幾個大島作為前進基地,並能從此反攻菲律賓,或經小笠原群島直接進擊日本本土。由於其重要的戰略位置,日本人視馬里亞納群島為「太平洋防波堤」。
⑸ 美軍佔領馬里亞納群島的經過是怎樣的
1944年6月,美軍向馬里亞納群島發起了進攻。美軍盡管存在不利條件,但尼米茲以及太平洋艦隊的領導人對即將來臨的決戰還是充滿了必勝的信心。18日黃昏,美艦隊在西南355海里處發現了日本艦隊。米切爾建議連夜把艦隊開到西面靠近日軍艦隊的地方,以便在19日凌晨與日艦交戰。然而,斯普魯恩斯在與參謀們討論了1個小時之後,決定不去迎擊日艦隊。他向部隊下達的命令只提出」」攻佔並守住塞班島、提尼安島和關島」」,而沒有提到連續進攻敵軍的艦隊。
米切爾和他的飛行員為此大失所望,認為斯普魯恩斯使他們坐失良機,米切爾痛苦地抱怨道:「敵人跑了,它曾一度處於我攻擊范圍內。」飛行員普遍埋怨「這是非飛行員指揮飛行員帶來的結果」。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證明斯普魯恩斯的戰術是完全正確的。從繳獲的日軍檔案來看,6月19日那天,斯普魯恩斯憑他的運氣或直覺把第58特混艦隊部署在最理想的位置上。
馬里亞納海戰不失為一場意義重大、戰果輝煌的戰役,經此一戰,美海軍掌握了馬里亞納的制海權和制空權,為美軍最終戰勝日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到8月中旬,寬闊的馬里亞納群島終為美軍所有。在攻佔塞班、提尼安島和關島的戰役中,美軍死亡5000人,而消滅日軍近6萬人。美軍最終突破了日軍最後一道防線,奪得了下一步作戰的後勤基地、潛艇基地和將轟炸東京工業設施的B-29型轟炸機基地。
⑹ 二戰中,為什麼對日本來說馬里亞納群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馬里亞納群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它正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居亞洲與美洲的海上交通要沖,是美軍進攻日本本土和遠東的必經之路。如果馬里亞納群島被美軍佔領,日本本土與東南亞的海上生命線就將被切斷,台灣和菲律賓也將處在美軍直接打擊范圍內。更為嚴重的是,從馬里亞納起飛的美軍B-29轟炸機可以將日本本土納入其轟炸半徑。正因為馬里亞納群島如此至關重要,日軍才譽之為「太平洋的防波堤」。
⑺ 馬里亞納群島是城市還是國家
只能算是屬於美國的地區:
馬里亞納群島行政上分為2個部分:北馬里亞納群島和關島
(1)北馬里亞納群島自由聯邦:美國自治聯邦,
由22座島嶼組成(塞班島、提尼安島和羅塔島等),
1986年11月4日,美國宣布正式結束託管。
(2)關島:美國海外屬地,是美國的非憲轄管制領土,現仍被聯合國列為非自治領土。
2001年9月,美國決定將其作為西太平洋美軍基地的中樞要地。
⑻ 馬里亞納群島位於哪裡
馬里亞納群島是西太平洋上的一組島嶼,在東京以南大約1000餘海里處。它位於琉球、台灣和菲律賓以東,北望硫磺列島,南臨加羅林群島,由北向南成弓形延伸,形成一條長約400餘海里的綿亘弧線。其中最大的島嶼為關島、塞班島、提尼安島和羅塔島。
馬里亞納群島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它正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居亞洲與美洲的海上交通要沖,是美軍進攻日本本土和遠東的必經之路。如果馬里亞納群島被美軍佔領,日本本土與東南亞的海上生命線就將被切斷,台灣和菲律賓也將處在美軍直接打擊范圍內。更為嚴重的是,從馬里亞納起飛的美軍B-29轟炸機可以將日本本土納入其轟炸半徑。正因為馬里亞納群島如此至關重要,日軍才譽之為「太平洋的防波堤」。
⑼ 什麼是馬里亞納群島
馬里亞納群島是西太平洋上的一組島嶼,在東京以南大約1000餘海里處。它位於琉球、台灣和菲律賓以東,北望硫磺列島,南臨加羅林群島,由北向南成弓形延伸,形成一條長約400餘海里的綿亘弧線。其中最大的島嶼為關島、塞班島、提尼安島和羅塔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