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吉林白山市長白縣自然災害,如雪災,洪災,風災的論述。
邊境山區哪來的洪災 風災,雪到是有但是雪災也不會有的,前一陣有大風吹了不少屋頂,大樓頂,雪災頂多壓斷了張三家大棚,李三家狗窩
2. 吉林特大洪水過後是什麼樣的
2017年7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洪水過後的城市道路、溫德游園一片淤泥,200餘輛汽車進水。7月13日晚至14日,吉林市遭遇暴雨襲擊發生洪災,一小區車庫進水,200餘輛被淹,損失慘重。
洪水退後,水淹地區的村莊和住戶必須進行徹底的室內外環境清理,及時清除處理垃圾、人畜糞便,開展內外環境消毒和衛生處理工作,做到洪水退到哪裡,環境清理就搞到哪裡,消、殺、滅工作就跟到哪裡。
(2)吉林洪災2017擴展閱讀
洪水退後,強調要先清淤泥,後消毒,淤泥不清消毒效果就不佳;陰雨天氣,異味四溢,消毒必須跟上。
水淹地區的村莊和住戶必須進行徹底的室內外環境清理,及時清除處理垃圾、人畜糞便,開展內外環境消毒和衛生處理工作,做到洪水退到哪裡,環境清理就搞到哪裡。
1、糞便消毒採用10份糞水加1份漂白粉,攪拌,2小時後倒在指定地點掩埋。
2、對清淤後的環境可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每1公斤水加5g-10g漂白粉,漂白粉有效氯按20%計)噴灑消毒30分鍾。
3、對水災致死的家畜、家禽等動物屍體要及時清理和掩埋或焚燒。先用5%漂白粉上清液噴霧消毒1-2小時後,裝入塑料袋,投入深坑並掩埋。
4、垃圾消毒:可燃物質盡量焚燒,也可噴灑10000mg/L有效含氯消毒劑溶液,作用60分鍾以上,消毒後深埋。
3. 吉林省臨江市水災
水勢洶涌,臨江市人民要頂住啊!千萬別喪失信心,更要樹立起災後重建的信念。相信政府!葦沙河鎮四道河子村民張桂林因患有腦瘤,經病魔折磨得對生活喪失了信心。剛開始在洪災來之前不想走,鎮村領導怎麼做工作,都未奏效。後來經鎮政府黨政辦朱貴聖苦口婆心,勸他說人命高於一切,有人就有希望!並全力解救他到安全地帶!所以要相信,我們的生活會好的!我們的政府是關心百姓疾苦的,政府是會幫助災民重建家園的。我們也要自救,自強!
4. 2017年6月以來哪個省份的洪澇最為嚴重
記者從國家防總獲悉,截至7月3日統計,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受災人口3282萬人,緊急轉移148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蹤45人,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
6月30日以來,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及江淮、西南東部等地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給部分地區造成嚴重洪澇災害。其特點:一是雨區覆蓋范圍廣。降雨區域覆蓋雲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南、湖北、陝西、河南、安徽、江蘇、山東、上海、浙江、廣東、廣西等15個省(區、市),大於100毫米、50毫米的雨區面積分別達29和69萬平方公里。二是過程累計雨量大。安徽中南部、湖北東部、江蘇南部超過200毫米;最大累計點雨量安徽六安前畈480毫米、湖北黃岡張家畈460毫米,最大日雨量湖北黃岡岐亭325毫米,安徽金寨泗洲河24小時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三是中小河流洪水漲勢猛。受強降雨影響,湖北、安徽、河南、江蘇、浙江等省有91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28條河流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安徽西河、永安河、豐樂河、二郎河,湖北舉水5條河流發生超過歷史最高水位的洪水。受前期高水位疊加影響,長江、淮河和太湖水位快速上漲, 7月1,長江出現今年第1號洪水,三峽入庫洪峰流量超過50000立方米每秒;3日3時,長江下游幹流大通站水位超警,長江第2號洪水形成。7月3日8 時,太湖水位漲至4.61米,高於警戒水位0.81米;江蘇無錫、坊前等11站超歷史,其中大運河蘇州站2日10時最高水位超保0.60米,列1977以來第一位。四是部分地區洪災重。此次強降雨共造成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7省(市)163個縣687萬人受災,因災死亡14人、失蹤8人,倒塌房屋0.9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710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約91億元。湖北武漢新洲黃陂多處民圩潰口,安徽省中小河流堤防、病險和小型水庫、一般圩堤發生各類險情374處。
針對這次強降雨過程,國家防總、流域防總和有關地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強降雨防範應對工作。一是加密會商部署和督查。國家防總加密會商研判,先後發出7個緊急通知,提前做出防禦部署,對強降雨防範工作進行分類指導和重點安排,對14省(區、市)省、市、縣三級防辦和3個流域機構防辦,共67個單位進行防汛值班抽查。二是靠前指揮加強指導。災區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深入抗災一線,靠前指揮。國家防總提前派出4個工作組,在強降雨前分赴湖南、江蘇、浙江和水陽江流域協助開展防汛抗洪工作;根據雨情水情變化,及時向江蘇、安徽、山東、湖北、四川、重慶等省(市)加派8個工作組、專家組。湖北省派出22個工作組、安徽省派出5個工作組,赴各地指導防汛工作。三是及時啟動應急響應。6月30日14時,國家防總將防汛應急響應從Ⅳ級提升至 Ⅲ級,太湖防總啟動Ⅱ級響應,長江防總啟動Ⅲ級響應,淮河防總啟動Ⅳ級響應,共同應對流域汛情。湖北、湖南、安徽、江蘇、貴州4省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重慶、河南兩省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全力開展抗洪搶險工作。四是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各地積極採取措施控泄洪水,提前騰庫迎洪,科學調度水利工程。長江三峽水庫提前預泄220億立方米防洪庫容,按照30000立方米每秒的出庫流量,有效控制長江今年1號洪水,最大削峰率40%,降低下游水位1.5-2 米。6月19日入梅以來,太湖防總通過調度太浦閘和望亭水利樞紐排泄太湖洪水6.82億立方米,江蘇、浙江兩省利用長江和杭州灣口門搶排河網澇水 16.77億立方米,有效減緩了河湖水位的上漲。安徽省啟用東大圩蓄洪區,分蓄洪水2.3億立方米,減輕了巢湖防洪壓力;通過淮南磨子潭、梅山、響洪甸等水庫攔蓄洪水,削峰率分別達87%、91%和87%。湖北省防指調度水庫調泄洪水6億立方米。五是抓好險情搶護。各地加強巡查值守和險情搶護,迅速啟動軍地協同機制,科學處置潰口、決堤、脫坡、崩岸、滲流和管涌等各類險情。安徽省組織動員4萬名幹部群眾巡堤查險,累計處置險情374處,搶排澇水17.7億立方米;湖北省各地搶排澇水,各類泵站合計排水11.8億立方米。武漢市5600多名幹部群眾、武警和民兵預備役全力搶護,有效控制了多處民圩潰口險情。六是提前預警轉移。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六省(市)充分發揮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作用,及時轉移受威脅群眾,共緊急轉移 15.8萬人,避免和減少了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人員傷亡。安徽省提前轉移東大圩蓄洪區1002名群眾,無一人傷亡;湖北省多處民圩潰口,9000 多名群眾安全轉移並妥善安置。
截至7月3日統計,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942千公頃,受災人口3282萬人,緊急轉移148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蹤45人,倒塌房屋5.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與2000年以來同期均值相比,受災面積、受災人口、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分別偏少6%、33%、47%、76%,直接經濟損失偏多51%。
預計今年主汛期全國降水總體偏多,主要多雨區位於江南、江淮、黃淮、西南、東北等地,長江、松花江、淮河發生較大洪水的可能性較高,登陸台風個數偏少,但強度偏強,可能有強台風登陸我國並深入內陸。未來10天,還將有2次強降雨過程,其中2~4日,長江中下游沿江及西南東部、江淮、黃淮南部、華南西部南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5~9日,主要降雨區逐步北抬至江淮北部、黃淮中南部、西南東部等地,雨量一般為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3日8 時,今年第1號台風「尼伯特」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較常年首個台風生成時間偏晚約110天),並向我國東部沿海靠近。受其影響,7~8日,福建北部、浙江、上海、江蘇南部沿海將出現較強降雨和大風天氣過程。
受近日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中下游幹流蓮花塘至大通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3~5日將全線超警;太湖水位3日將超過保證水位4.65米,並繼續緩漲;淮河上中游幹流近日可能發生超過警戒水位的洪水。防汛形勢嚴峻。
當前,我國防汛工作已進入關鍵階段。下一步,國家防總將從最不利情況出發,從降雨和洪水的最惡劣組合著手,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全力做好各項防禦工作,進一步加強監測預警預報,密切監視雨情、水情、汛情的發展變化,滾動分析預報,強化會商研判和應急值守,科學精細調度防洪工程,做好堤防、水庫及穿堤涵閘、泵站等建築物的隱患排查,發現險情及時搶險處置。根據流域當前水情汛情以及可能發生的強降雨過程,不斷完善防禦洪水的各項措施,嚴格執行水庫調度運行計劃,留足防洪庫容,全力做好應對流域超標准洪水的准備;提前部署搶險隊伍,備足搶險物料。
各流域防總和各地防指要進一步密切溝通聯系,充分發揮流域防總的綜合協調、指揮決策作用,要著力做好山洪災害防禦、水庫安全度汛、城市防洪排澇等重點工作,及時轉移危險區群眾,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要加強與解放軍、武警部隊的溝通聯系,軍地聯動、軍民聯防,合力做好抗洪搶險救災工作。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內容摘自(中國網)
5. 吉林省吉林市7.13水災目前傷亡如何
7月13日的強降水天氣,使吉林省吉林市部分縣(市)區遭遇特大暴雨襲擊,永吉縣溫德河發生歷史第一位洪水。
據悉,此次水災整個泥沙的含量特別高,整個城市河道街路的淤泥也特別厚,再加上有一些車輛啊,被沖到路邊,沖到河道里邊,清收的難度特別大。
6. 2017洪災寧鄉市政府牽頭建房,房屋出現質量問題,如何處理
在市政府牽頭建房的情況下,房屋出現了質量問題。對此,可以請專業的部門進行鑒定,得出具體的鑒定結論後。和開發商進行協商,要求進行修理,退房或賠償。也可以向當地的人民政府進行反映,要求處理
7. 吉林省都什麼地方發生了洪災
發洪水的主要是吉林市、延邊州
水情嚴重的地區主要有永吉縣口前鎮、吉林市旺起鎮和溫德河沿岸地區,延吉市情況也不是很好
吉林市豐滿區前天也很嚴重,目前的情況已經不是特別糟糕
8. 因為洪災從吉林磐石到大連的火車現在還通行嗎這段日子
8月10號開始通的。
9. 吉林省洪澇災害的詳細情況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地形、地質特性差異很大。如果沿著400毫米降雨等值線從東北向西南劃一條斜線,將國土分作東西兩部分,那麼東部地區的洪澇災害主要由暴雨和沿海風暴潮形成;西部地區的洪澇災害主要由融冰、融雪和局部地區暴雨形成。此外,北方地區冬季可能出現冰凌洪水,對局部河段造成災害。 暴雨洪水是我國洪水災害的最主要來源。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大陸季風氣候影響下,降雨時間集中,強度很大。全年降雨量,除新疆北部和湖南南部以外,絕大部分地區50%以上集中在5月至9月。其中淮河以北大部地區和西北大部,西南、華南南部,台灣大部有70--90%,淮河到華南北部的大部分地區有50--70%集中在5至9月。在我國東部地區,有4個大暴雨多發區:(1)東南沿海到廣西十萬大山南側,包括台灣和海南島,24小時點雨量可達500毫米以上;(2)自遼東半島,沿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巫山一線以東的海河、黃河、淮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24小時暴雨量可達400毫米以上;太行山東南麓、伏牛山東南坡曾有600--1000毫米或者更多一些的暴雨記錄;(3)四川盆地,特別是川西北,24小時暴雨量常達300毫米以上;(4)內蒙古與陝西交界處也曾多次發生大暴雨。高強度、大范圍、長時間的暴雨常常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在東部地區,有73.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地面處於江河洪水位以下,有佔全國40%的人口、35%的耕地、60%的工農業總產值受洪水嚴重威脅。然而,這些地區為—廠發展農業,擴大耕地,修築堤防,圍湖造田,與水爭地,從而洪水的排泄出路和蓄滯洪場所不斷受到限制,自然蓄洪能力日趨減少和萎縮;加上山丘區土地的大量開墾利用,山林植被的破壞,以及居民點、城市、交通道路的形成等,都不斷改變著地表狀態,使洪水的產生和匯流條件不斷發生變化,從而加重了洪水的危害程度~ 主要特點: 1.范圍廣。除沙漠、極端乾旱地區和高寒地區外,我國大約2/3的國土面積都存在著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型的洪澇災害。年降水量較多且60一80%集中在汛期6至9月的東部地區,常常發生暴雨洪水;占國土面積70%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區常因暴雨發生山洪、泥石流;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每年都有部分地區遭受風暴潮引起的洪水的襲擊;我國北方的黃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時還會因冰凌引起洪水;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日寸有融雪洪水發生;水庫垮壩和人為扒堤決口造成的洪水也時有發生。 2.發生頻繁。據《明史》和《清史稿》資料統計,明清兩代(1368—1911年)的543年中,范圍涉及數州縣到30州縣的水災共有424次,平均每4年發生3次,其中范圍超過30州縣的共有190年次、平均每3年1次。新中國成立以來,洪澇災害年年都有發生,只是大小有所不同而已。特別是50年代,10年中就發生大洪水11次。 3.突發性強。我國東部地區常常發生強度大、范圍廣的暴雨,而江河防洪能力又較低,因此洪澇災害的突發性強。1963年,海河流域南系7月底還大面積乾旱,8月2日至8日,突發一場特大暴雨,使這一地區發生了罕見的洪澇災害。山區泥石流突發性更強,—旦發生,人民群眾往往來不及撤退,造成重大傷亡和經濟損失。如1991年四川華瑩山一次泥石流死亡200多人,1991年雲南昭通一次也死亡200多人。風暴潮也是如此,如1992年8月31日至9月2日,受天文高潮及16號台風影響,從福建的沙城到浙江的瑞安、敖江,沿海潮位都超過了解放以來的最高潮位。上海潮位達5.04米,天津潮位達6.14米,許多海堤漫頂,被沖毀。 4.損失大。如1931年江淮大水,洪災就涉及河南、山東、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8省,淹沒農田1.46億畝,受災人口達5127萬,占當時8省總人口的25%,死亡40萬人。1991年,我國淮河、太湖、松花江等部分江河發生了較大的洪水,盡管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各族人民進行廠卓有成效的抗洪斗爭,盡可能地減輕了災害損失,全國洪澇受災面積仍達3.68億畝,直接經濟損失高達779億元。其中安徽省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49億元,約佔全年工農業總產值的23%,受災人口4400萬,佔全省總人口的76%。 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 1.三峽工程的建設,有利於緩解由於能源緊張運輸煤炭造成的鐵路運輸緊張的狀況.以水電代替火電不僅節省了煤炭資源而且還減輕了以煤為能源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
10. 今夏我國發生嚴重洪災地區有哪些
我想知道今年我們中國有哪些地區發生了重大自然災害希望有知道的朋友能提供時間玉樹地震.雲南乾旱.吉林洪水.福建台風.廣州台風..還有漏油事件,把海洋都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