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梵高的畫有哪些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畫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梵高出生於1853年3月30日荷蘭鄉村津德爾特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早年的他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最後他投身於繪畫。他早期畫風寫實,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1886年,他來到巴黎,結識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並接觸到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展使其畫風巨變。1888年,來到法國南部小鎮阿爾,創作《阿爾的吊橋》;同年與畫家保羅·高更交往,但由於二人性格的沖突和觀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敗。此後,梵高的瘋病(有人記載是「癲癇病」)時常發作,但神志清醒時他仍然堅持作畫。1889年創作《星月夜》。1890年7月,梵高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主要作品
文森特一生中有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
他個人獨愛肖像畫,一生中畫過35幅自畫像,11幅向日葵,4幅覆蓋在以前的練習畫上,7幅在習作的背面,7幅在紙板上畫的。
10、《梵谷在阿爾的卧室》:《梵谷在阿爾的卧室》是梵高1889年創作的一幅油畫,這幅畫運用鮮艷的色彩,非凡的透視效果以及比較親切的主題,是一幅比較受歡迎的畫作。
㈡ 梵高的代表作
梵高的代表作有《夜咖啡》《向日葵》《卡士橋》《克利西的街道》《餐廳》《星夜》《自畫像》《加歇醫生》《盛開的桃花》《鳶尾花》《柏樹中的麥田》《麥田群鴉》《阿爾地方的花園》《紅色的葡萄園》《收割中的田園風景》《播種者》《羅納河畔的星夜》等。
㈢ 梵高一生當中一共畫了多少副畫流傳最廣的有哪些
梵高一生一共畫了1080幅左右的畫,他最著名的畫有五幅,第一幅是《夜晚的咖啡屋》第二幅是《星夜》第三幅是《烏鴉群飛的麥田》第四幅是《割耳朵後的自畫像》第五幅是《14朵向日葵》,梵高是荷蘭的一位畫家,他生於1853年,卒於1890年,他是一位抽象派的畫家,和他共同被稱為後印象派的作家有高更和塞尚。
之後因為生活的壓力,梵高變得神經出現了問題,後來在一次和高更的爭吵中,梵高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從此以後高更也就離開了梵谷而梵高,因為割掉了自己的耳朵,被別人說成是瘋子,到了1889年梵高就進入了精神療養院,在1890年7月27日的早上梵高因為精神崩潰而自殺,也是在1890年7月29日的時候梵高因為不治而身亡。
㈣ 梵谷的作品
《向日葵》《加歇醫生》《星月夜》《鳶尾花》等
1.《向日葵》是梵高的象徵,他用黃色畫了一系列靜物,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向日葵》便是這時的代表作。很多人看到這幅油畫就能想到梵高,把後印象主義的特徵表現得非常好,強烈的色彩對比,畫中的向日葵花瓣富有張力,顏色鮮艷奪目。《向日葵》於1987年3月10日在倫敦佳士得拍賣行以3985萬美元拍出。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㈤ 梵高的作品有哪些
1、梵高自畫像
梵高是荷蘭人,但長年生活在法國,是後印象派的重要的畫家。1887年,通過弟弟提奧的介紹,梵高在巴黎見到畢沙羅,修拉、和高更。開始接受印象派的畫風。
更加強調用色彩突出主題的繪畫風格。在他的畫中,總是一片色彩和筆觸的狂歡,這種畫面所造成的氣氛效果表現出一種罕見的旺盛的生命力。這副《自畫像》就是如此。梵谷一生畫過無數的《自畫像》,這幅《自畫像》屬較前期作品。
㈥ 梵高十大經典畫作
在歐洲繪畫史上,梵高的故事比梵谷的藝術更吸引人。梵高生前窮困潦倒,終其一生只賣出過一幅畫。他死後,後人卻給了他各種榮譽,也正因為如此,梵高是一位用盡生命創作的畫家,瘋狂追求真愛及真實的感受,沒有世俗的做作,下面和我看看梵高的十大經典畫作。
梵高十大經典畫作
《星月夜》
《星月夜》是梵高於1889年在法國聖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創作的一幅油畫,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在這幅畫中,梵高用誇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充滿運動和變化的星空。 整個畫面被一股洶涌、動盪的藍綠色激流所吞噬,旋轉、躁動、捲曲的星雲使夜空變得異常活躍,脫離現實的景象反映出梵·高躁動不安的情感和瘋狂的幻覺世界。
《向日葵》
《向日葵》是梵高於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間繪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油畫作品,作品分別繪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梵高通過該系列作品向世人表達了他對生命的理解,並且展示出了他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該系列作品也傳遞著這么一個信息,懷著感激之心對待家人,懷著善良之心對待他人,懷著坦誠之心對待朋友,懷著赤誠之心對待工作,懷著感恩之心對待生活,懷著一顆欣賞之心享受藝術,宛若眼前那燦若花開的向日葵。
《鳶尾花》
《鳶尾花》是梵高比較經典的一部畫作,創作於去世的前一年1889年5月,當時梵高進了法國聖雷米的一間精神病院,在那裡畫成。這幅《鳶尾花》被稱為梵高在「聖雷米時期最偉大的作品之一」,這幅畫是這位一生都在痛苦與掙扎中度過的畫家對大自然的贊美,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彷彿是一位黑暗中孤獨的舞者內心裡無語的傾訴,他畫的鳶尾花鮮麗可愛,但又有點憂傷,有點孤獨和不安,甚至有一種近乎掙扎的姿態。畫家梵高也在油畫中表達出清新的洋溢與活力的氣氛。
《麥田上的烏鴉》
《麥田上的烏鴉》又名《麥田上的鴉群》,是梵高在1890年7月創作的油畫作品,是梵高自殺之前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畫中綠色的小路在黃色麥田中深入遠方,黑暗的天空增添了不安和憂郁的精神狀態。畫面極度騷動,綠色的小路在黃色麥田中深入遠方,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奮情緒,這種畫面處處流露出緊張和不祥的預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線條組成的無言絕命書。
《羅納河上的星空》
《羅納河上的星空》創作於1888年,是在法國南部城市阿爾的羅納河畫的。這幅作品是梵高繼《夜空》後再次嘗試夜景之作。畫中天空的星光與岸邊燈光的倒影,互相呼應,夜晚的星星被它們自己的光暈環繞成圓形,畫面通過暖色光線的強弱和間隔排列,表現星星的遠近位置。這種處理光線的方式,反映了梵高獨特的視覺美學。
《夜晚露天咖啡座》
《夜晚露天咖啡座》是梵高1888年9月在法國普羅旺斯的時候創作的一幅畫,這幅畫目前被收藏在荷蘭的克勒勒。這幅畫能夠看出畫家作畫的熱情,畫中的黃色咖啡座和藍色的星空形成對比,讓這幅畫顯得更美。
《吃馬鈴薯的人》
《吃馬鈴薯的人》畫出了貧窮的一家人辛苦的勞動,晚餐桌子上面就只有土豆吃。這幅畫創作於1885年,目前被收藏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
《梵谷在阿爾的卧室》
《梵谷在阿爾的卧室》是梵高1889年創作的一幅油畫,這幅畫運用鮮艷的色彩,非凡的透視效果以及比較親切的主題,是一幅比較受歡迎的畫作。
《自畫像》
《自畫像》這幅作創作於1888 年2 月,又叫《割掉耳朵後的自畫像》,是給後人留下的第一幅展現梵高當時在阿爾勒的精神狀態的自畫像。畫家有一個高高的向上斜的前額、一個強有力的鷹勾鼻子、三角形不對稱的臉孔和那突出的顴骨、下陷的雙頰,他的形象給人以極其深刻印象。畫家在描繪自己時,敢於剖析,毫不掩飾地揭示出他性格中最令人感到意外,卻又是最為動人的一面。此幅肖像作於他的「割耳朵事件」發生一個多月之後。此刻,畫家已找到了他內心的自我平衡。
《收獲景象》
梵高於1888年2月離開巴黎來到阿爾勒,並很快愛上了這兒。猛烈的陽光和刺目的麥田使他 「瘋狂」。創作進入了高峰。雖受法國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繪影響。但他的作品已極具個性,這源自其獨特的視角和敏感的性格。他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他不滿足於只是理性的 「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要藉助繪畫 「表達藝術家的主觀見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個性和獨特的風格」。這幅畫採用較傳統的寫實風格,整個畫面籠罩在暖色調中。遠景的處理,使得畫面產生平遠的效果。
梵高簡介
梵高全名文森特·威廉·梵高。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後期印象派繪畫的一個主要畫家。1853年出生於荷蘭一個農民家庭。他父親是一個鄉間牧師,兩個伯父都是美術品商人,梵谷在藝術上的起步首先來源於伯父的商店。小梵谷長著一頭美麗的紅發,模樣卻很難看,脾氣十分古怪,不愛與人交往,可又易動感情;性情粗魯、任性,而又靦腆羞澀。
創作特點
題材
梵高的作品中充滿天然的悲憫情懷和苦難意識。例如在梵高藝術生涯的初期,繪畫最多的題材是礦區陰慘的場景和勞作的礦工。在埃頓時期,落日的翻滾、日里的農夫和農婦更多出現在他作品中。
色彩
梵高是一位色彩主義畫家,他對色彩的偏好幾乎達到了一種癲狂的狀態,這雖然與他的精神疾病有著一定的聯系,但是也不能否認梵高對於色彩的創造性的發現和表現。他的畫作中的色彩都是較為奔放、誇張的,這也深深地梵高畫作中奔放的色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用光亮明快的誇張色彩進行裝飾。影響了20世紀的表現主義和野獸派繪畫。第二,用大色塊的對比進行裝飾。第三,用絕對的黑白色進行緩沖。
造型
梵高繪畫追求的是一種狂野的造型,厚重、粗獷的筆觸帶來的是一種直率而又單純的表現方式,帶有一定的力量和強度,他們強調的是「神」的傳遞,而非「形」的表現,這與古典主義所追求的「忠實地表現自然」的繪畫理念有很大的差異。
㈦ 梵高十大名畫 油畫作品賞析璀璨的星空真的太美了
梵高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其中比較經典的代表畫作有自畫像系列和向日葵系列等經典藝術傑作。梵高是一個色彩主義畫家,他的作品充滿天然的悲憫情懷和苦難意識。他的藝術成就很高。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梵高十大名畫,一起來看看。
梵高十大名畫
1.星夜
2.向日葵
3.鳶尾花
4.烏鴉群飛的麥田
5.羅納河上的星空
6.夜晚露天咖啡座
7.夜間咖啡館
8.吃馬鈴薯的人
9.加歇醫生
10.梵高在阿爾的卧室
1.星夜: 這幅畫是梵高的知名畫作,很多人看見這幅畫都覺得很佩服。給人的感覺是又安靜又熱鬧,色調上梵高採用大面積的偏冷偏沉的顏色來打造一個比較安靜的夜晚,畫中橙色增添了快樂的元素。
2.向日葵: 這幅畫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了,這幅畫是梵高的象徵,很多人看到這幅油畫就能想到梵高,把後印象主義的特徵表現得非常好,強烈的色彩對比,畫中的向日葵花瓣富有張力,顏色鮮艷奪目。
3.鳶尾花: 這幅畫是梵高比較經典的一部畫作了,畫中描繪的是鳶尾花,看起來非常漂亮。這部作品創作於1889年5月,目前被收藏在美國加州保羅蓋茲美術館。
4.烏鴉群飛的麥田: 這幅畫創作於1890年7月,是梵高自殺之前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畫中綠色的小路在黃色麥田中深入遠方,黑暗的天空增添了不安和憂郁的精神狀態。
5.羅納河上的星空: 這幅畫是梵高梵高十大名畫之一,創作於1888年,是在法國南部城市阿爾的羅納河畫的。冷色迷人的夜空,點綴其上的微明星子和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燈燈影相互輝映能夠表現出當時畫家澎湃的心情。
6.夜晚露天咖啡座: 這幅畫創作於1888 年,這幅畫能夠看出畫家作畫的熱情,畫中的黃色咖啡座和藍色的星空形成對比,讓這幅畫顯得更美。這幅畫更富有色彩,是一個很美的作品。
7.夜間咖啡館: 這幅畫是梵高1888年9月在法國普羅旺斯的時候創作的一幅畫,這幅畫目前被收藏在荷蘭的克勒勒·米勒博物館內,是梵高十大名畫之一。
8.吃馬鈴薯的人: 這部作品畫出了貧窮的一家人辛苦的勞動,晚餐桌子上面就只有土豆吃。這幅畫創作於1885年目前被收藏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
9.加歇醫生: 這幅畫創作於1890年6月的一幅油畫作品,目前被收藏在 巴黎奧賽博物館。這是梵高為照顧自己的醫生加歇醫生畫的一幅肖像。目前這幅畫是世界昂貴的藝術品。
10.梵谷在阿爾的卧室 : 這幅畫是梵高 1889年創作的一幅油畫,這幅畫運用鮮艷的色彩,非凡的透視效果以及比較親切的主題是一幅比較受歡迎的畫作,目前被收藏在巴黎奧賽博物館。
㈧ 請列舉幾件梵谷的作品並簡單介紹
梵谷 (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生於荷蘭鄉村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他早年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他充滿幻想、愛走極端,在生活中屢遭挫折和失敗,最後他投身於繪畫,決心「在繪畫中與自己苦鬥」。他早期畫風寫實,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1886年,他來到巴黎,結識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並接觸到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展使其畫風巨變,他的畫,開始由早期的沉悶、昏暗,而變得簡潔、明亮和色彩強烈。而當他1888年來到法國南部小鎮阿爾的時候,則已經擺脫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響,走到了與之背道而馳的境地。在阿爾,梵谷想要組織一個畫家社團。1888年,高更應邀前往。但由於二人性格的沖突和觀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敗。此後,梵谷的瘋病(有人記載是「癲癇病」)時常發作,但神志清醒時他仍然堅持作畫。1890年7月,他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這位易於激動而富於神經質的藝術家,在其短暫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傑作。他的藝術,是心靈的表現。他曾說:
「作畫我並不謀求准確,我要更有力地表現我自己」,他並不關注於客觀物象的再現,而注重表現對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論述梵谷時說道:
「他是他時代中最熱情和最抒情的畫家。……對他來說,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種驚人的詩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種神秘的升華,他希望將它捕捉。這一切對他意味著是一個充滿狂熱和甜蜜的謎,他希望他的藝術能將其吞沒一切的熱情傳達給人類」
(奧夫沙羅夫編《梵谷論》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第95頁)。
為了能更充分地表現內在的情感,梵谷探索出一種所謂表現主義的繪畫語言。他認為:「顏色不是要達到局部的真實,而是要啟示某種激情。」在他畫中,濃重響亮的色彩對比往往達到極限。而他那富於激情的旋轉、躍動的筆觸,則使他的麥田、柏樹、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騰、顫動,震撼觀者的心靈。在他的畫上,強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與筆觸的交響樂中。
《星夜》,梵谷作,1889年,油畫,74×92厘米,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1889年,梵谷的瘋病又一次發作。在與高更的一次激烈爭吵之後,他割下自己一隻耳朵,並用手帕包著送給一個妓女。此後,他被送人了聖雷米的瘋人院。他在那兒共呆了一年零八天。其間,他仍然勤奮作畫,完成了一百五十多幅油畫和一百多幅素描。他此時的繪畫,已完全地趨於表現主義。在他的畫上,那些象海浪及火焰一樣翻騰起伏的圖像,充滿憂郁的精神和悲劇性幻覺。油畫《星夜》便是他該時期的代表作。
這幅畫,展現了一個高度誇張變形與充滿強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捲曲旋轉的星雲,那一團團誇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輪令人難以置信的橙黃色的明月,大約是畫家在幻覺和暈眩中所見。對梵谷來說,畫中的圖象都充滿著象徵的涵意。那輪從月蝕中走出來的月亮,暗示著某種神性,讓人聯想到梵谷所樂於提起的一句雨果的話:
「上帝是月蝕中的燈塔」。而那巨大的,形如火焰的柏樹,以及夜空中象飛過的卷龍一樣的星雲,也許象徵著人類的掙扎與奮斗的精神。
在這幅畫中,天地間的景象化作了濃厚、有力的顏料漿,順著畫筆跳動的軌跡,而湧起陣陣旋渦。整個畫面,似乎被一股洶涌、動盪的激流所吞噬。風景在發狂,山在騷動,月亮、星雲在旋轉,而那翻卷繚繞、直上雲端的柏樹,看起來象是一團巨大的黑色火舌,反映出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覺世界。
梵谷在這里,並沒有消極、被動地沉溺於他那感情激流的圖象中。他能將自己作為一個藝術家而從作品中抽離出來,並且,尋找某種方式,用對比的因素與畫面大的趨勢相沖突,從而強化情感的刺激。我們在畫中看見,前景的小鎮是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線筆觸來描繪的,與上部呈主導趨勢的曲線筆觸,產生強烈對比;那點點黃色燈光,均畫成小塊方形,恰與星光的圓形造型形成鮮明對比。教堂的細長尖頂與地平線交叉,而柏樹的頂端則恰好攔腰穿過那旋轉橫飛的星雲。
㈨ 梵高最著名的15幅畫
1、星月夜,梵谷荷蘭1889年73x92cm 布油彩 紐約現代美術博物館。這幅畫是梵谷第二次精神崩潰、住進聖雷米療養院時的作品。在這幅以藍色和黃色為主色調的畫中,梵谷用飽蘸激情的條狀筆觸,攪動起旋轉的漩渦。這些天空中星星與月亮的舒捲涌動,也許暗示使徒和耶穌的關系。
也有人把這幅畫看成是太陽系的「最後的審判」。宇宙里所有的恆星和行星在「最後的審判」中旋轉著、爆發著。參天的柏樹搖曳著扭曲的、火焰狀的身軀,呼應著天空的韻律。被壓縮了的村莊在哥特式尖頂教堂的庇護下安然棲息,事實上,聖雷米附近並沒有這樣的教堂,那是梵谷的幻象,也許象徵著人類的掙扎與奮斗的精神。
2、加歇醫生,梵谷荷蘭1890年6月布面油畫 68x57cm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這幅畫梵谷於1890年6月,也就是在自殺前一個月,為精心照顧他的加歇醫生畫了這幅肖像。梵谷說:「我希望畫一位藝術家友人的肖像,他滿懷偉大的理想。
我希望把我對這個人的感覺和愛慕之心畫進作品裡。我誇張了他的頭發的金黃色,在頭像後面我不畫小屋的普通牆壁,而用我調配得極為豐富、極為強烈的藍色塗出無限深遠的背景。由於這種單純的配合,使金黃色頭發的頭部,在這豐富的藍色背景上發光,像星星嵌在深沉的碧空中。
3、花瓶中15朵向日葵,梵谷荷蘭布面油畫1888年 95x73cm 荷蘭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 。這幅《向日葵》是梵谷1888年8月在法國南方小鎮阿爾畫的。南方陽光的燦爛令畫家狂喜,他用黃色畫了一系列靜物,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向日葵》便是這時的代表作。畫家以短粗的筆觸把向日葵的黃色畫得極其刺眼,每朵花如燃燒的火焰一般,細碎的花瓣和葵葉象火苗一樣布滿畫面,整幅畫尤如燃遍畫布的火焰,顯出畫家狂熱般的生命激情。
4、鳶尾花,梵谷荷蘭 1889年71cm×93cm 布面油畫 美國加州保羅蓋茲美術館 這幅畫是梵谷在去世的前一年1889年5月,他進入位於法國一間精神病院後所畫的。同向日葵一樣,梵谷似乎也很喜歡畫這類植物。
油畫中的鳶(yuan)尾花在人們看來,遠遠美過真實的。也許就是那種淡淡的美麗與可愛,才會如此深深地吸引著觀賞者。畫中色彩豐富,線條細致而多變,左邊的白花與最右方的淺藍花相呼應。畫家細心安排花朵位置,引導觀者視線。整個畫面充滿律動及和諧之感。
5、羅納河上的星空,梵谷荷蘭1888年布面油畫 72.5x92cm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這幅1888年作品《羅納河上的星空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是梵谷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是在法國南部城市阿爾的羅納河創作的。
冷色迷人的深藍短線鋪滿整個夜空,強而有力的筆觸表達出夜的深沉神秘與無法預測,而點綴其上的微明星子,與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燈燈影相互輝映,表達出畫家澎湃的內心。
㈩ 梵谷及作品介紹是哪些
梵高出生於荷蘭鄉村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早年的他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他充滿幻想、愛走極端,在生活中屢遭挫折和失敗,最後他投身於繪畫,決心「在繪畫中與自己苦鬥」。
1888年,高更應邀前往,但由於二人性格的沖突和觀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敗。此後,梵高的瘋病(有人記載是「癲癇病」)時常發作,但神志清醒時他仍然堅持作畫。1890年7月,他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梵谷作品介紹:
1、星月夜。這幅畫是梵谷第二次精神崩潰、住進聖雷米療養院時的作品。在這幅以藍色和黃色為主色調的畫中,梵谷用飽蘸激情的條狀筆觸,攪動起旋轉的漩渦。這些天空中星星與月亮的舒捲涌動,也許暗示使徒和耶穌的關系。也有人把這幅畫看成是太陽系的「最後的審判」。宇宙里所有的恆星和行星在「最後的審判」中旋轉著、爆發著。
參天的柏樹搖曳著扭曲的、火焰狀的身軀,呼應著天空的韻律。被壓縮了的村莊在哥特式尖頂教堂的庇護下安然棲息,事實上,聖雷米附近並沒有這樣的教堂,那是梵谷的幻象,也許象徵著人類的掙扎與奮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