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计算工具有哪些
从事计算所使用的器具或辅助计算的实物。
指算手指可算是最方便的计算工具。儿童学算,总是先扳动指头,成人表示数目也常常伸出手指。中国古代有“掐指一算”之说,欧洲直到15世纪还盛行着指算,现在有些地方的人还用手指来进行简单的计算,可见手指长期以来被用作计算工具。
古代的计算工具1900年,潜水员在安迪基提腊岛附近发现一个青铜器具,上有齿轮和刻度盘,是公元前65年左右古希腊人用来计算天体运行的工具。意大利的庞培城,公元79年被火山岩浆湮没,直到20世纪才大白于世,在遗物中发现罗马时代的比例规。这些都是古代计算工具的实物。
中国古代是用筹来计算的(见
计算尺对数发明(1614)以后,乘除运算可以化为加减运算,利用这一特点,可制成对数计算尺。这是计算工具又一大发明。最早的设计者是英国的E.冈特,不过当时只是一些刻有对数的尺度,远未具备近代的形式。以后经多次的改进,才成为现代的计算尺。几次大的进步是:1632年W.奥特雷德发明有滑尺的计算尺,同时造出圆形计算尺。1652年R.比萨克、1657年S.帕特里奇制造有固定尺身和滑尺的计算尺。1850年法国的V.-M.-A.曼南将游标装在尺上,被广泛采用。19世纪末叶以来,种类繁多的计算尺一直是科学工作者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
机械计算机和计算尺同时,17世纪另一项重大发明是机械计算机。最早的设计者是W.席卡德,他在给天文学家J.开普勒的信(1623、1624)中描述了自己发明的四则计算机,不过实际并未制作成功。第一台能算加、减法的计算机的创制者是B.帕斯卡(1642),现在还有几台保存在巴黎。1671年左右,G.W.莱布尼茨发明能做加、减、乘、除的计算机。现德国汉诺威藏有一台,是长1米的大盒子。自此以后,许多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经过L.H.托马斯、W.奥德内尔等人的改良之后,生产出多种手摇台式计算机,风行于全世界。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19世纪初,法国的J.M.雅卡尔,发明用穿孔卡片来控制纺织机。受此启发,英国的C.巴贝奇提出带有程序控制的完全自动计算机的思想。1822年他造出一台“差分机”的模型,1834年又设计一台“分析机”,由于机械技术等困难没有最后造成,然而已包含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组成部分。
英国的G.布尔从1847年起开创了逻辑代数这一学科,为近代计算机的建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1880年美国的H.霍勒里斯与J.S.比林斯发明电动穿孔卡片计算机,使数据处理机械化,用于人口调查,获得极大成功。他们开办了造表公司,以后发展成为制造电子计算机的垄断企业-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
德国的K.楚泽在1941年、美国的H.H.艾肯在1944年分别采用继电器,造出通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基本上实现了100多年前巴贝奇的理想。
20世纪初电子管的出现,为计算机的改革开辟了新的道路。由于军事上的迫切需要,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有关单位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命名为“电子数字积分仪与计算机”,简称ENIAC。主要的设计者是J.W.莫克利和J.P.埃克特等,J.冯·诺伊曼也曾参与工作,改进其设计。此机使用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功率150千瓦。1946年初正式投入运行。
早在ENIAC诞生之前,英国的A.M.图灵就提出了“理想计算机”(后称为图灵机)的理论,探讨了通用数字计算机制造的可能性。他并在1943年实际造出破译密码的计算机,在时间上还早于ENIAC,但由于军事保密,外人未知其详。
40年来,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高速发展,所使用的元件已经历了四代的变化。第一代使用电子管,第二代使用晶体管,第三代使用集成电路,第四代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1983年底中国第一台亿次“银河”计算机诞生,标志中国已进入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已远远不止是一种计算工具,它渗入人类几乎所有的活动领域,正改变着整个社会面貌,使人类历史迈入一个新的阶段──电脑时代。
⑵ 计算工具的应用
1古代计算工具编辑
从事计算所使用的器具或辅助计算的实物。
指算手指可算是最方便的计算工具。儿童学算,总是先扳动指头,成人表示数目也常常伸出手指。中国古代有“掐指一算”之说,欧洲直到15世纪还盛行着指算,现代有些地方的人还用手指来进行简单的计算,可见手指长期以来被用作计算工具。
古代的计算工具1900年,潜水员在安迪基提腊岛附近发现一个青铜器具,上有齿轮和刻度盘,是公元前65年左右古希腊人用来计算天体运行的工具。意大利的庞培城,公元79年被火山岩浆湮没,直到20世纪才大白于世,在遗物中发现罗马时代的比例规。这些都是古代计算工具的实物。
2计算尺编辑
计算尺对数发明(1614)以后,乘除运算可以化为加减运算,利用这一特点,可制成对数计算尺。这是计算工具又一大发明。最早的设计者是英国的E.冈特,不过当时只是一些刻有对数的尺度,远未具备近代的形式。以后经多次的改进,才成为现代的计算尺。几次大的进步是:1632年W.奥特雷德发明有滑尺的计算尺,同时造出圆形计算尺。1652年R.比萨克、1657年S.帕特里奇制造有固定尺身和滑尺的计算尺。1850年法国的V.-M.-A.曼南将游标装在尺上,被广泛采用。19世纪末叶以来,种类繁多的计算尺一直是科学工作者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
3机械计算机编辑
和计算尺同时,17世纪另一项重大发明是 机械计算机。最早的设计者是W.席卡德,他在给天文学家J.开普勒的信(1623、1624)中描述了自己发明的四则计算机,不过实际并未制作成功。第一台能算加、减法的计算机的创制者是B.帕斯卡(1642),到目前为止还有几台保存在巴黎。1671年左右,G.W.莱布尼茨发明能做加、减、乘、除的计算机。现德国汉诺威藏有一台,是长1米的大盒子。自此以后,许多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经过L.H.托马斯、W.奥德内尔等人的改良之后,生产出多种 手摇计算机,风行于全世界。
4现代计算机编辑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19世纪初,法国的J.M.雅卡尔,发明用穿孔卡片来控制纺织机。受此启发,英国的C.巴贝奇提出带有程序控制的完全自动计算机的思想。1822年他造出一台“差分机”的模型,1834年又设计一台“分析机”,由于机械技术等困难没有最后造成,然而已包含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组成部分。
英国的G.布尔从1847年起开创了逻辑代数这一学科,为近代计算机的建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1880年美国的H.霍勒里斯与J.S.比林斯发明电动穿孔卡片计算机,使数据处理机械化,用于人口调查,获得极大成功。他们开办了造表公司,以后发展成为制造电子计算机的垄断企业-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简称 IBM)。
德国的康拉德.楚泽在1941年、美国的H.H.艾肯在1944年分别采用继电器,造出通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基本上实现了100多年前巴贝奇的理想。
20世纪初电子管的出现,为计算机的改革开辟了新的道路。由于军事上的迫切需要,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有关单位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命名为“电子数字积分仪与计算机”,简称 ENIAC。主要的设计者是J.W.莫克利和J.P.埃克特等,约翰.冯· 诺依曼也曾参与工作,改进其设计。此机使用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功率150千瓦。1946年初正式投入运行。
早在ENIAC诞生之前,英国的A.M.图灵就提出了“理想计算机”(后称为图灵机)的理论,探讨了通用数字计算机制造的可能性。他并在1943年实际造出破译密码的计算机,在时间上还早于 ENIAC,但由于军事保密,外人未知其详。
40年来,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高速发展,所使用的元件已经历了四代的变化。第一代使用电子管,第二代使用晶体管,第三代使用集成电路,第四代使用 大规模集成电路。1983年底中国第一台亿次“ 银河”计算机诞生,标志中国已进入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已远远不止是一种计算工具,它渗入人类几乎所有的活动领域,正改变着整个社会面貌,使人类历史迈入一个新的阶段──电脑时代
⑶ 计算工具都有哪些
计算工具[Calculating Devices]是计算时所用的器具或辅助计算的实物。
人们从数学产生之日,便不断寻求能方便进行和加速计算的工具。因此,计算和计算工具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古代的数学是一种计算数学,当时的人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计算工具及与工具有关的计算方法,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已开始用算筹作为计算工具,并在公元前3世纪得到普遍的采用,一直沿用了二千年。后来,人们发明了算盘,并在15世纪得到普遍采用,取代了算筹。它是在算筹基础上发明的,比算筹更加方便实用,同时还把算法口诀化,从而加快了计算速度。后来更发现算盘对人类有较强的数学教育功能,因此源用至今,并流传到海外,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计算工具。
除中国外,其它中古的国家亦有各式各样的计算工具发明,例如罗马人的「算盘」,古希腊人的「算板」,印度人的「沙盘」,及英国人的「刻齿本片」等。这些计算工具的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同样是透过某种具体的物体来代表数,并利用对物件的机械操作来进行运算。
近代的科学发展促进了计算工具的发展:
比例规:伽利略发明了「比例规」,它的外形像圆规,两脚上各有刻度,可任意开合,是利用比例的原理进行乘除比例等计算的工具。
纳皮尔筹:15世纪后,「格子算法」通行於中亚细亚及欧洲,纳皮尔筹便是根据了「格子算法」的原理,但与格子算法不同的是它把格子和数字刻在「筹」[长条竹片或木片]上,这便可根据需要拼凑起来计算。
计算尺:在1614年,对数被发明以后,乘除运算可以化为加减运算,对数计算尺便是依据这一特点来设计。1620年,E‧冈特最先利用对数计算尺来计算乘除。1632年,奥特雷德发明了有滑尺的计算尺,并制成了圆形计算尺。1652年,R‧比萨克制成了有固定尺身和滑尺的计算尺。1850年,V‧曼南在计算尺上装上游标,因此而受到当时科学工作者,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所广泛采用。
机械计算机:机械式计算机是与计算尺同时出现的,是计算工具上的一大发明。席卡德[1623]是最早构思出机械式计算机,他在给天文学家J‧开普勒的信[1623,1624]上描述了他发明的四则计算机,但并没有成功制成。而能成功创制第一部能计算加减法的计算机是B‧帕斯卡[1642],在1671年,G‧W‧莱布尼茨发明了一种能作四则运算的手摇计算机,是长1米的大盒子。自此以后,经过人们在这方面多年的研究,特别是经过L‧H‧托马斯,W‧奥德内尔等人的改良后,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手摇计算机,并风行全世界。於17世纪末,这种计算机传入了中国,并由中国人制造了12位数的手摇计算机,独创出一种算筹式手摇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一种能依照一定的「程序」自动控制的计算机。19世纪初,法国的J‧M‧雅卡尔发明了用穿孔卡片来控制的纺织机,1822年,英国的C‧巴贝奇便根据同一原理制成了一部能执行计算程序的差分机,并於1834年,设计了一部完全程序控制的分析机,可惜碍於当时的机械技术所限制而没有制成,但已包含了现代计算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
此后,由於电力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电动式计算机便慢慢取代以人工为动力的计算机。在1880年,美国的H‧霍勒里斯与J‧S‧比林斯发明了电动穿孔卡片式计算机,能机械化地处理数据。后来他们更开创了第一家制造电子计算机的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
20世纪以来,电子技术与数学得到充分的发展,电子技术的改进,为计算机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而数学的发展对设计及研制新型的计算机有很大的帮助。
1941年,德国的楚泽采用了继电器,制成了第一部通用程序控制计算机,实现了100多年前巴贝奇的理想。1944年,美国的艾肯亦以同一方法制成了一台程序控制自动数字计算机。
20世纪初,电子管的出现,使计算机的改革有了新的发展,并由於二次大战的迫切的军事需要,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有关单位在1946年制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仪与计算机」[ENIAC],由J‧W莫利和J‧P‧埃克特等主要设计,而J‧冯‧诺伊曼亦曾参与改进工作。ENIAC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功率150千瓦。
在ENIAC产生之前,英国的A‧M图灵已提出了「理想计算机」的理论,并探讨了制造通用数字计算机的可能性。1943年实际上制造出破译密码的计算机,但由於军事保密,外人未知其详。
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在40多年得到高速的发展,其使用的元件亦已经历了四代的变化。包括第一代的电子管、第二代的晶体管、第三代的集成电路、及第四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1983年底,中国制造了亿次「银河」计算机,这标志著中国已进入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现在,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已不止是一种计算工具,它已渗入了人类的活动领域,并改变著整个社会的面貌,使人类社会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⑷ 最好用的计算工具
目前比较专业的是Midas了,模块比较多。其他的不了解,转个东西给你看看。1、Midas,韩国开发的一套软件,这套软件在日本应用的很多,但是在中国市场不是很大,但是它实用非常方便,前后处理非常优秀、漂亮,求解也非常多样(线性、非线性等等选项),对于施工投标,用midas作为计算的依据,非常有效果,这个软件有很多计算模块,其中civil是专业的桥梁计算模块,里面有专业的各种桥梁建模功能。 2、ansys,这个软件虽然不是专业的桥梁计算软件,但是它的功能非常强大,自然它计算桥梁是无以怀疑的,现在很多大的设计院均具备这个软件,但是ansys的最大缺点是截面烦琐。 3、桥梁博士和GQJS主要用来计算,最大的优点是计算上部结构,计算下部不怎么好用,桥博比GQJS界面更加友好,但2者都是把空间转化成平面杆系模型, 4、Sap2000,这个计算软件对计算桥梁震动影响非常实用,因为据说当时开发这个软件的目的就是针对震动这方面的,当然后来又增加了很多功能。这个软件的前处理不是很好,但是它的后处理还可以。 5、MSC.Software公司的产品,它也有很多不同计算模块,当然每部分的侧重点不同,具体情况大家可以到网站www.mscsoftware.com.cn上去咨询。 6、同济大学开发的空间钢结构3D3S程序,如果是桁架桥,用它计算非常的准确。 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缺点,一个计算准确与否关键还在计算者对计算工程了解的程度、分析程度、计算模型简化程度等等一些人为的因素,因为所有的计算软件的求解部分的核心是非常相似的,所以用那个计算软件都可以,最终计算成功与否在计算者,而不是计算软件。
⑸ 除了算盘和计算器还有什么计算工具
除了了算盘和计算器还有的计算工具(如下图所示,左边为绳结;中间图为算筹;右边图为计算尺):
1、绳结
结绳计数法是指在远古时期人们还没有发明文字,于是来采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式进行数字记录。
最简单的结绳用一个结表示1;进阶一点,可以用绳结的大小或位置来表示不同的数位;心灵手巧些的,还能打出不同花式的结来表示不同的含义;或者选用多种材质、给绳子染色、拴上一些物件等等。
2、算筹
算筹是中国古代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一种工具.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立”,“卧”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立式,十位用卧式,百位用立式,千位用卧式,以此类推。《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中介绍了一种用“算筹图”解决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3、计算尺
计算尺发明于1620-1630年间,是在对数概念发表后不久后,由牛津的埃德蒙·甘特发明的一种使用单个对数刻度的计算工具,当和另外的测量工具配合使用时,可以用来做乘除法。后来不断改进,引进新的数学概念刻度,计算尺在欧洲开始广泛使用。
(5)计算工具扩展阅读:
计算工具的发展:
1、手动式计算工具
人类最初用手指进行计算。人有两只手,十个手指头,所以,自然而然地习惯用手指计数并采用十进制记数法。用手指进行计算虽然很方便,但计算范围有限,计算结果也无法存储。于是人们用绳子、石子等作为工具来延长手指的计算能力。
2、机械式计算工具
17世纪,欧洲出现了利用齿轮技术的计算工具。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发明了帕斯卡加法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工具,其原理对后来的计算工具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3、机电式计算机
1886年,美国统计学家赫尔曼·霍勒瑞斯借鉴了雅各织布机的穿孔卡原理,用穿孔卡片存储数据,采用机电技术取代了纯机械装置,制造了第一台可以自动进行加减四则运算、累计存档、制作报表的制表机。
这台制表机参与了美国1890年的人口普查工作,使预计10年的统计工作仅用1年零7个月就完成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利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
4、电子计算机
1939年,美国依阿华州大学数学物理学教授约翰·阿塔纳索夫和他的研究生贝利(Clifford Berry)一起研制了一台称为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的电子计算机。
由于经费的限制,他们只研制了一个能够求解包含30个未知数的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样机。在阿塔纳索夫的设计方案中,第一次提出采用电子技术来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网络-结绳计数
网络-算筹
计算尺
⑹ 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
1、手动式计算工具
人类最初用手指进行计算。人有两只手,十个手指头,所以,自然而然地习惯用手指记数并采用十进制记数法。用手指进行计算虽然很方便,但计算范围有限,计算结果也无法存储。
2、机械式计算工具
17世纪,欧洲出现了利用齿轮技术的计算工具。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发明了帕斯卡加法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机械式计算工具,其原理对后来的计算工具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3、机电式计算机
1886年,美国统计学家赫尔曼·霍勒瑞斯(Herman Hollerith)借鉴了雅各织布机的穿孔卡原理,用穿孔卡片存储数据,采用机电技术取代了纯机械装置,制造了第一台可以自动进行加减四则运算、累计存档、制作报表的制表机,
4、电子计算机
1939年,美国依阿华州大学数学物理学教授约翰·阿塔纳索夫和他的研究生贝利一起研制了一台称为ABC的电子计算机。由于经费的限制,他们只研制了一个能够求解包含30个未知数的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样机。
(6)计算工具扩展阅读:
1、超级计算机。发展高速度、大容量、功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用于处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例如航天工程、石油勘探、人类遗传基因等现代科学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都需要具有最高速度和最大容量的超级计算机。
2、微型计算机。微型化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后发展最迅速的技术之一,计算机的微型化能更好地促进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因此,发展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的微型计算机是计算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3、智能计算机。到目前为止,计算机在处理过程化的计算工作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但在智能性工作方面,计算机还远远不如人脑。
4、普适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末,词汇表中出现了个人计算机,人类开始进入“个人计算机时代”。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后个人计算机时代”,计算机技术将融入到各种工具中并完成其功能。
5、网络与网格。有关专家作了初步论证:互联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万维网实现了网页的连通,而网格试图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连通。施乐PARC未来研究机构的负责人保罗·萨福预测了下一代网络:今天的网络是工程师做的,2050年的网络是生长出来的。
6、新型计算机。CPU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正在接近理论极限,人们正在努力研究超越物理极限的新方法,新型计算机可能会打破计算机现有的体系结构。目前正在研制的新型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运用生物工程技术,用蛋白分子做芯片;
⑺ 计算器是一种()的计算工具
一,计算器是-种(极快)的计算机三级算工具。
二,计算器是一种(简便极快)的计算工具。
⑻ 有哪几种计算工具
中国古代的数学是一种计算数学,当时的人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计算工具及与工具有关的计算方
法,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已开始用算筹作为计算工具,并在公元前3世纪得到普遍的采用,一
直沿用了二千年。后来,人们发明了算盘,并在15世纪得到普遍采用,取代了算筹。它是在算筹基
础上发明的,比算筹更加方便实用,同时还把算法口诀化,从而加快了计算速度。后来更发现算盘
对人类有较强的数学教育功能,因此源用至今,并流传到海外,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计算工具。
除中国外,其它中古的国家亦有各式各样的计算工具发明,例如罗马人的「算盘」,古希腊人
的「算板」,印度人的「沙盘」,及英国人的「刻齿本片」等。这些计算工具的原理基本上是相同
的,同样是透过某种具体的物体来代表数,并利用对对象的机械操作来进行运算。
⑼ 计算工具有哪些
算筹,算盘,计算尺,计算机,近代发明的机械计算器等
计算工具释义如下:
从事计算所使用的器具或辅助计算的实物。
指算手指可算是最方便的计算工具。儿童学算,总是先扳动指头,成人表示数目也常常伸出手指。中国古代有"掐指一算"之说,欧洲直到15世纪还盛行着指算,现代有些地方的人还用手指来进行简单的计算,可见手指长期以来被用作计算工具。
古代的计算工具1900年,潜水员在安迪基提腊岛附近发现一个青铜器具,上有齿轮和刻度盘,是公元前65年左右古希腊人用来计算天体运行的工具。意大利的庞培城,公元79年被火山岩浆湮没,直到20世纪才大白于世,在遗物中发现罗马时代的比例规。这些都是古代计算工具的实物。
计算尺对数发明(1614)以后,乘除运算可以化为加减运算,利用这一特点,可制成对数计算尺。这是计算工具又一大发明。最早的设计者是英国的E.冈特,不过当时只是一些刻有对数的尺度,远未具备近代的形式。以后经多次的改进,才成为现代的计算尺。几次大的进步是:1632年W.奥特雷德发明有滑尺的计算尺,同时造出圆形计算尺。1652年R.比萨克、1657年S.帕特里奇制造有固定尺身和滑尺的计算尺。1850年法国的V.-M.-A.曼南将游标装在尺上,被广泛采用。19世纪末叶以来,种类繁多的计算尺一直是科学工作者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
⑽ 现代计算工具有哪些
现代计算工具有算筹,算盘,计算尺,计算机,近代发明的机械计算器等。
计算工具是指从事计算所使用的器具或辅助计算的实物。人们从数学产生之日,便不断寻求能方便进行和加速计算的工具。因此,计算和计算工具是息息相关的。
计算工具分类:
古代计算工具:从事计算所使用的器具或辅助计算的实物。
计算尺:计算尺对数发明(1614)以后,乘除运算可以化为加减运算,利用这一特点,可制成对数计算尺。
机械计算机:和计算尺同时,17世纪另一项重大发明是机械计算机。最早的设计者是W.席卡德。
现代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19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