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2年最新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含稅級距 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 扣除數 說明
1 不超過500元的 不超475元的 5 0 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減除有關費用後的所得額。2.含稅級距適用於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於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過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過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過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58375元至70375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超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㈡ 2012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我國稅法規定:對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對個體工商戶(含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自然人投資者)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
這里以工資、薪金為例來介紹個稅累進稅率計算方法。在計算之前先看一下《個人所得稅所附的工資、薪金所得稅率表。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1不超過1500元的3
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
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
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
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
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
7超過80000元的部分45
(註: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減除費用後的余額。)
舉例:現假設某企業管理人員月工資(所得)為13000元,其中每月按工資額的20%交個人負擔的「三險一金」(養老保險8%、醫療保險2%、失業保險1%、住房公積金9%),計算其每月徉交的個人所得稅。
第一步:確定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考慮二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法定減除費。〈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第二個因素是個人繳付的「三險一金」。〈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按照國家規定,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從納稅義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那麼例題中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3000-3500-(13000×20%)=6900
第二步:計算應交稅額。將6900元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分為適用第一級稅率計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500元、適用第二級稅率「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應納稅所得額為3000元。餘下的為適用第三級稅率應納稅所得額6900-1500-3000=2400。
應納稅額=1500×3%+3000×10%+2400×20%=825
如果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000以上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稅率就要25%,以次類推。
以上就是個稅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原理。
在實務工作中,為便於加快計算,會引進速算扣除數方法。(可參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46號公告〉所附的稅率表(參見所附圖表)。該稅率表對每一級稅率後面有個速算扣除數。如第三級稅率的速算扣除數為555。
簡便計算時:6900×20%-555=825
結果同分級計算方法一致。
㈢ 2010年個稅計算器
現在都是2011個稅計算器了,個稅的起征點也變成了3500.你在網路打個稅計算器,不就自動出現了。
㈣ 北京地區工作,用網上提供的2012最新個稅計算器,計算我的工資在扣除五險一金後,只需要再上交611元
網上計算器扣五險一金是按最高基數扣的,你單位給你扣除的五險一金可能不是按最高其數所以不一樣。
㈤ 個稅計算器怎麼查看
個稅計算器可以通過網路APP查看,用戶下載網路APP,搜索個稅計算器,找到個稅精靈計算器小程序,輸入稅前收入等信息,就可以計算稅後收入了,步驟如下:
1、打開手機中的網路APP。
注意事項:
1、應納稅所得額=累計稅前工資收入-累計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減除費用;
2、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稅率-速算扣除數;
3、當月應納稅額=應納稅額-累計已繳納稅額。
㈥ 2012年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百練會計
老師為您解答:個稅計算方法步驟一:
2012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3500元/月,在下表列示的7級中,找到自己相對應的稅率及對速算扣除數。
級數 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元)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1 <4500元 5 0
2 4500元-7500元 10 75
3 7500元-12000元 20 525
4 12000元-38000元 25 975
5 38000元-58000元 30 2725
6 58000元-83000元 35 5475
7 >83000元 45 13475
個稅計算方法步驟二:
算出自己的應納稅額=本人月收入(扣除三險一金後)-個稅起征點(3500元)
個稅計算方法步驟三:
算出自己的個稅=應納稅額×對應的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計算方法舉例:
某公司職員在扣除三險一金後的月收入為10000元,位於上表中的第3檔。
對應的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為525,
則應納稅額為(10000元-個稅起征點3500元)=6500元
個稅=6500×20%-525元=775元。
㈦ 2012年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的個稅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免徵額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扣除標准: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個人所繳納的社會保險金額數—3500)×3%—0=個人應繳納所得稅金額數。
㈧ 哪位高人可以提供2012年1月發放2011年終獎個稅扣除計算器或詳細的計算公式
第一人的是24000/12=2000對應的稅率為10%
則應納個稅為24000*10%=2400
和個稅變化沒關系,只和十二月份的工資有關,且十二月份的工資夠扣除費用。因為5000>3500
同樣第二個人36000/12=3000對應稅率也為10%
應納個稅為36000*10%=3600
㈨ 2012年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新個稅稅率表
起征點是3500元。
級數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不超過1500元的部分 3% 0
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超過80000的部分 45% 13505
計算公式:(應發工資額 - 代扣的社保醫保等5險1金-3500元)× 對應稅率 - 對應速算扣除數(0)
舉例:1、(某人7月份應發工資5500元-代扣的5險1金1000元-3500起征))=1000元× 對應稅率3% - 對應速算扣除數(0)=30元
2、(某人7月份應發工資6500元-代扣的5險1金1000元-3500起征))=2000元× 對應稅率10% - 對應速算扣除數105=95元
㈩ 2012年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7級超額累進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後,也就是2012年現在實行的7級超額累進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個稅免徵額3500元(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級距)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1,500元 不超過1455元的 3 0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過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過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過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過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超過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勞務費的個人所得稅:
收入不到4000的扣800的費用稅率為20%,收入4000以上的扣除20%的費用後所得在20000以下的稅率20%,20000-50000的30%速算扣除數2000,50000以上的40%扣除數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