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土服苓有什麼作用
應該是``土茯苓吧```有解毒,除濕,利關節
② 龜苓膏的作用
可以改善體內陰虛內熱的狀態,對皮膚乾燥、痤瘡、口腔潰瘍、口燥咽干、失眠多夢、便秘、尿路感染及婦科炎症等都有較顯著的改善作用。
從龜苓膏的成分來看,龜板性味甘、寒,有滋陰潛陽、補腎健骨、養血補心和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盜汗遺精、手足震顫、腰膝酸軟、驚悸、失眠健忘,婦女崩漏及月經過多等。
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歸經:有解毒除濕、利關節的功效。生地黃,味甘、苦,性微寒;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主治溫病發熱,熱毒癰瘍等症。火麻仁性味甘,平,有潤燥通便之效;用於血虛津虧,腸燥便秘。
拓展資料:
龜苓膏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葯膳,因為其有滋陰清熱功效,在炎熱的廣東一帶特別流行。
龜苓膏主要由龜板、土茯苓、生地黃、綿茵陳、金銀花、甘草、火麻仁熬制而成,有清熱解毒、拔毒生肌、滋陰補腎、保健養顏功效。
③ 金剛根的功效與作用
金剛根的功效和作用:
1、補充人體營養元素,同時幫助調理身體的各個機能。
2、祛風利濕,解毒消腫。
3、其根狀莖能夠能夠治療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胃腸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乳糜尿,白帶,癌症;
4、其葉外用能夠治癰癤疔瘡,燙傷。
(3)菝葜的功效與作用擴展閱讀:
葯用種類及地理分布
「金剛根」葯名菝葜,主要產於重慶市北碚、潼南、合川、銅梁、大足、雙橋、榮昌、永川、璧山、墊江、梁平。有以下種類:
1、銀葉菝葜,別名「白背金剛根」,產於重慶市北碚,生於海拔500—700m的溪谷雜林下或灌叢中。
2、光葉菝葜,中葯名「土茯苓」,產於重慶市北碚、潼南、合川、銅梁、大足、雙橋、榮昌、永川、璧山、墊江、梁平,生於海拔450—1450m的山地雜林下或灌叢中。
3、馬甲菝葜,別名「白茯苓」,產於重慶市北碚、潼南、合川、銅梁、大足、榮昌、永川,生於海拔600—1200m的溪谷雜木林下或灌叢中。
4、小葉菝葜,中葯名「烏魚刺」,別名「刺瓜米草」,產於重慶市北碚、潼南、合川、銅梁、大足、雙橋、榮昌、永川、璧山、墊江、梁平,生於海拔500—1200m的山地雜木林下或灌叢中。
5、黑葉菝葜,中葯名「鐵絲靈仙」,別名「黑葉金剛藤」,產於重慶市合川、大足、永川、墊江、梁平,生於海拔900—1400m的陰濕林下或灌叢中。
6、短梗菝葜,中葯名「鐵絲靈仙」,別名「黑刺菝葜、金剛刺」,產於重慶市墊江、梁平,生於海拔400—1200m的溪邊雜林下或灌叢中。
參考資料:網路——金剛根
④ 牛尾菜的功效有哪些
別 名:馬尾伸根、過江蕨,老龍須(《江西草葯》),金剛豆藤(《貴州草葯》),草菝葜、大伸筋草(《陝西中草葯》),千層塔、鯉魚須、山豇豆(金華《常用中草葯單方驗方選編》)。
商品名稱:牛尾菜
功能主治:
補氣活血,舒筋通絡。治氣虛浮腫,筋骨疼痛,偏癱,頭暈頭痛,咳嗽吐血,骨結核,白帶。
①《江西草葯》:"祛風散瘀。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②《貴州草葯》:"清熱止咳,補虛益損。"
③《陝西中草葯》:"祛風濕,活血通絡,消炎鎮痛。治風濕性關節炎,筋骨疼痛,高血壓所致之偏癱,骨髓炎,骨結核。"
④金華《常用中草葯單方驗方選編》:"治白帶過多,淋巴結炎。"
⑤《湖南葯物志》:"舒筋活血,補氣通絡。"
⑤ 過山龍的功效與作用
為葡萄科植物
烏頭葉蛇葡萄
的
根皮
。全年可采,剝去表層栓皮,鮮用或干用。
【原形態】
落葉木質藤本。根外皮紫褐色,內皮淡粉紅色,具粘性。莖圓柱形,具皮孔,髓白色,幼枝被黃絨毛,卷須與葉對生。葉互生,廣卵形,3~5掌狀復葉;小葉片全部羽裂或不裂,披針形或菱狀披針形,邊緣有大圓鈍鋸齒,無毛,或幼葉下面脈上稍有毛:葉柄較葉短。聚傘花序與葉對生,總花柄較葉柄長;花小,黃綠色;花萼不分裂;花瓣5;花盤邊平截;雄蕊5;子房2室,花柱細。漿果近球形,直徑約6毫米,成熟時橙黃色。
【生境分布】
多生於路邊、溝邊、山坡林下灌叢中、山坡石礫地及砂質地。分布陝西、甘肅、寧夏、河南、山東、河北、山西等地。
【性味】
《陝西中草葯》:"辛,熱。"
【功能主治】
《陝西中草葯》:"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長骨,除風祛濕。治跌打損傷,骨折,瘡癤腫痛,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外用:搗敷。
⑥ 菝葜的作用
【功效與作用】祛風濕、利小便、消腫毒。屬祛風濕葯下屬分類的祛風濕清熱葯。
【臨床應用】用量9~15克,煎服。用治關節疼痛、肌肉麻木、泄瀉、痢疾、水腫、淋病。外用適量,煎水洗,用治療瘡、腫毒、瘰癧、痔瘡。
⑦ 知母的功效與作用一
功效與作用:
(一)知母有較弱的解熱作用, 能增強生石膏的退熱效果、有效成分為硭果苷。
(二)對陰虛模型的影響
知母水煎液和菝葜皂苷元能調節陰虛動物模型向正常轉化。菝葜電苗元是Na、K-ATP酶的抑制劑。在用甲狀腺素所致大鼠甲狀腺功能亢進和Na、K-ATP酶顯著升高時,菝葜皂苷元使甲亢症狀改善,使Na、K ATP酶恢復至正常水平,並使大便於結、小便短黃等類似陰虛內熱的症狀改善。
(三)對皮質激素的影響
家兔灌服地塞米松的同時,服用單味或復方知母、生地、甘草,都可使血漿皮質酮含量明顯上升,尤以知母和知母總皂苷作用為強。但如無皮質激素存在,則知母就無此作用。知母的作用與抑制皮質激素在肝中的分解代謝有關,是減緩了皮質激素在肝中的破壞失活。
知母還可減輕腎病患:者服用地塞米松所致的滿月臉和興奮失眠等不良作用。
(四)對交感神經系統的影響
知母和知柏復方能抑制大鼠交感神經-腎上腺系統,使心率減慢,腎上腺重量減輕,使血清、腎上腺內和腦內多巴胺一β- 羥化酶的活性降低,出現與寒證相似的表現。
(五)降糖
知母對家兔糖尿病有降糖作用,可使小鼠血中酮體減少。在白虎湯中能使整方降糖作用增
強。
(7)菝葜的功效與作用擴展閱讀:
主治:熱病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6-12g。
禁忌:本品性寒質潤,有滑腸作用,故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炮製方法:除去須及泥沙或外皮,曬干。切片入葯,生用,或鹽水炙用。置通風乾燥處,防潮,以備切片入葯,生用或鹽水炙用。
生理特性:適應性很強,野生於向陽山坡地邊。草原和雜草叢中。土壤多為黃土及腐殖質壤上。性耐寒,北方可在田間越冬,喜溫暖,耐乾旱,陳幼苗期須適當澆水外,生長期間不宜過多澆水,特別在高溫期間,如土壤水分過多,生長不良,且根狀莖容易腐爛。土壤以疏鬆的腐殖質壤上為宜,低窪積水和過勁的土壤均不宜栽種。
⑧ 金剛刺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功效:固精、澀腸。
作用:除風濕,活血,解毒,鎮驚息風,抗癌。治風濕腰腿痛,小兒驚風,腸炎,瘡癤,瘰癧,癌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大劑可用至一兩);或浸酒。外用:研粉、磨汁調敷或煎水洗。
化學成分:含三種甾體皂甙元為替告皂甙元、新替告皂甙元及拉肖皂甙元。後來經證明為3β-羥基一25D-5-α-螺烷一6-酮。
性狀鑒別
1、根表麵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細小的鉤狀刺及少數須根。
2、根莖橫向延長,略彎,具針狀小刺,下側著生多數細根。
3、質韌,富彈性,不易折斷,斷面外側為淺棕色環(石細胞),導管小孔狀,排成一圈。
4、氣無,味淡。
金剛刺,生於低山灌叢或山谷溝岸。分布陝西、甘肅、湖北、四川、貴州等地。為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的根莖。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攀援狀木質藤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金剛刺 (百合科植物)、網路-金剛刺
⑨ 拔契的功效
有利濕去濁、祛風除痹,解毒散瘀的功效。
菝葜有利尿、解毒的作用。25%與50%的煎劑,不論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暫時抑制馬疫錐蟲的繁殖,延緩小白鼠的死亡時間,但不能清除血中錐蟲使小白鼠得以治癒。其水煎液6%濃度,醇浸液3%濃度,平板法試驗對炭疽桿菌有抑菌作用。
(9)菝葜的功效與作用擴展閱讀:
菝葜的養殖注意事項:
1、葉片發黃:菝葜植株出現葉片發黃的情況,很可能是光線太強導致的,需要將植株移植涼爽的地方緩一段時間,等緩過來以後就可以正常養殖了。
2、爛根:出現根條腐爛的問題,可能是澆水過多的導致的,需要挖出來將爛掉的根條去掉,給切口消毒後再重新栽種。
3、分株以後需要盡快的定植,定植應該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的泥土。按照行距五十厘米的距離開穴。開穴時使用豬糞作為基肥,然後放入植株,將植株的根散開來,壓上土,最後澆一次定根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