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灣當局是什麼黨
國民黨,老大馬英九
㈡ 台灣當局目前控制的區域都有那些地方介紹下。
包括台灣省全部、福建省金門縣全部、福建省連江縣的馬祖島、東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太平島。
㈢ 美國和台灣當局簽署《共同防禦條約》是在哪一年
美國和台灣當局簽署《共同防禦條約》是在1954年
《美台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USA and ROC)是美國與台灣當局在1954年間簽訂的正式國際條約,該條約是以軍事為基礎、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等合作的多目標條約,至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時發布聲明自動失效,不過隨後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系法》取代之。
㈣ 台灣當局什麼時候開放大陸探親的
台灣當局於1987年開放大陸探親,相關的歷史內容如下:
1987年初,蔣經國指示有關部門研議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的可能性。7月15日,台灣當局宣布解除實施了長達39年之久的「戒嚴」,並廢除因實施「戒嚴」而制定的30種相關「法規」、「條例」。「戒嚴令」的廢除,為兩岸關系的解凍提供了可能。7月27日,台「交通部」、「內政部」聯合宣布,解除自1979年4月實行的不許台灣同胞以港澳作為出境旅遊第一站的限制,允許台灣民眾可以前往香港旅遊,但仍不準進入大陸。此舉使兩岸離散的親人紛紛前往第三地區會面。
1987年10月14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了台灣居民赴大陸探親的方案,指出「基於傳統倫理及人道立場的考慮,允許民眾赴大陸探親;除現役軍人及公職人員外,凡在大陸有血親、姻親、三等親以內之親屬者,均可申請到大陸探親」。次日,台灣當局「內政部」宣布有關台胞赴大陸探親的實施細則:從自1987年11月2日起凡符合規定條件者均可向紅十字會登記赴大陸探親,探親每年以一次為限,除有特殊原因外,每次停留不得超過3個月,須經由第三地轉赴大陸探親。邁出了台灣當局調整大陸政策的第一步。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ta/440737.htm
㈤ 台灣當局「內政部」是幹嘛的
「內政部」的業務過多,它包括:社會治安與公共安全、警察隊伍管理、出入境管理、婚姻喪葬事務、徵兵事務、社會福利
㈥ 在台灣(或其他地區)為何把「政府」稱作「當局」
把「政府」稱作「當局」是站在外部地區的角度來說的,而不是自稱。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媒體在報道新聞時也有這樣稱呼我國政府的。
但根據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習慣,當局者迷,所以當局不是啥好話,有貶義。例如對台灣就叫他台灣當局。以前還有港英當局。有不承認的含義。
對美國這樣的,好的時候,就是美國政府,不好了,例如賣武器給台灣,邀請大和尚等等,就可能會說美國當局。這里無所謂承認不承認,但是肯定有貶義。
「當局」是執政者、主持者、負責者的意思。「行政當局」當然就是行政機關或行政負責人的意思。它可以是指政府,也可以指政府部門,還可以指政府或政府部門的負責人。
通常,用「當局」或「行政當局」來稱呼某個地方的政府機關,帶有一些貶義,有點不太承認這個政府機關的合法性,起碼也是不太喜歡這個政府機關的。
所以,我們常常會說「台灣當局」。以前我們也說香港政府是「港英當局」。台灣有時稱我們是「中共當局」。
㈦ 什麼是台灣當局
中國台灣當局的政治體制:中國國民黨去台灣後仍沿用大陸時期的政治體制。其政權機構由「台灣當局領導人幕僚機構」及「台灣行政部門」、「台灣立法部門」、「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組成。
其政制採用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院分立、相互制衡形式。民進黨上台「執政」後,仍維持了原政權體制。
所謂的「總統」是台灣當局的最高領導人。國民黨當政時,名義上實行五權分立,蔣介石時代實際是獨裁統治。李登輝主政後,「總統」許可權不斷增大,最後實際已形成所謂的「總統制」。「總統」的辦事機構稱「總統府」。
㈧ 翻譯:台灣當局
Taiwan authorities
㈨ 台灣當局政府駐地在哪裡
台北「中華民國總統府」位於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2號。
㈩ 台灣當局形勢簡介,最好是個人觀點,不需復制官方。
漂泊在海上的孩子,自己認為自己能自理自立,但是沒有安全感。遠受美國軍備遙控,近怕中國經濟壓迫。民心搖擺,像海上的漁船。台灣局勢動盪是經常的是,原因之一是沒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