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三角包括哪些地區
長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共41個城市;以上海市,江蘇省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鎮江、鹽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27個城市為中心區。
長三角地區處於亞洲太平洋海岸的中心地帶。根據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長江三角洲」從一個長江入海口的地理概念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區域規劃的概念。長三角位於中國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與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眾多,是長江入海之前形成的的沖積平原。
從全球視野看,大城市群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動力區域,決定著未來全球政治經濟發展的版圖。根據國際公認的標准,世界級城市群由面積、人口、GDP總量、對外貿易、國際化程度等標准加以評定。
長三角城市群已躋身國際公認的六大世界級城市群,是其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世界級城市群,也是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科技、文化和教育最為昌盛、國際貿易和國際合作最為活躍的地區,是中國文化產業的核心承載區之一。
長三角地區在歷史上就是地理、經濟和人文緊密聯系的地區。自明清以來,長三角地區逐步形成了大規模的城市群。進入改革開放的歷史時期以來,長三角成為我國區域發展一體化建設啟動最早、發展最為成熟的區域。
2010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將長三角的范圍確定為江浙滬三省(市)。2014年,《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了安徽作為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16年5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把長三角培育成為更高水平的經濟增長極。
❷ 長江三角洲包括哪些城市
原來的長三角: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揚州、泰州、南京、杭州、寧波、紹興、嘉興、台州、鎮江、湖州、舟山。
新的大長三角加上:溫州、鹽城、連雲港、蕪湖、馬鞍山、合肥、銅陵
參考資料:http://news.sohu.com/20060329/n242524489.shtml
地理概念:長江入海的地方,由於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斷淤積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陸地。萬里長江由西向東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斷淤積,滄海桑田,歷經千萬年,終於形成坦盪、寬闊的三角形的陸地。
工業經濟概念:以上海為龍頭的蘇中南、浙東北工業經濟帶。這里是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2004年度統計數據表明,長三角地區佔全國土地的1%,人口佔全國5.8%,創造了18.7%的國內生產總值、全國22%的財政收入和18.4%的外貿出口。
城市經濟概念:就是蘇浙滬毗鄰地區的17個市組成的都市群。長三角城市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8個市:南京、蘇州、揚州、鎮江、泰州、無錫、常州、南通;浙江省的7個市:杭州、寧波、湖州、嘉興、舟山、紹興、台州。
加上新進的7個城市:溫州、鹽城、連雲港、蕪湖、馬鞍山、合肥、銅陵。
總共24個城市群。
❸ 長三角是指哪幾個城市
上海、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杭州、溫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為副中心,包括江蘇、安徽、浙江、上海三省一市,囊括揚子江城市群、杭州灣大灣區和皖江城市帶,亦涵蓋溫台城市群和浙中城市群的部分地區。
2019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國大陸最大的經濟圈,其經濟總量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20%。長江三角洲的進出口總額,財政收入,消費品零售總額均居全國第一。
201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把長三角的發展定位為經濟快速增長和繼續推動對外開放。
長三角城市群大中小城市齊全,擁有1座超大城市(上海)、1座特大城市(南京)、3座I型大城市(杭州、蘇州、合肥),10座II型大城市(溫州、寧波、常州、無錫、南通等)。
9座中等城市(鎮江市、湖州市、嘉興市、馬鞍山市、安慶市、金華市、舟山市等)和42座小城市(銅陵市、滁州市、宣城市、池州市、天長市、溧陽市等),小城鎮星羅棋布,城鎮分布密度達到每萬平方公里80多個,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左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8%。
城鎮間聯系密切,區域一體化進程較快。2019年,中心區相比之前的主要城市增加了溫州市。
經濟
長三角(GDP)達237300億人民幣,佔中國的24%(2019年),其中:
1、第一級產業產值為9308.98億人民幣,佔中國的13.2%。
2、第二級產業產值為96474.57億人民幣,佔中國的24.98%。
3、第三級產業產值為131365.41億人民幣,佔中國的22.00%。
❹ 長三角城市群包括哪些城市
包括上海,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等26市。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簡稱:長三角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位於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面積 21.17萬平方公里,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12.67萬億元,總人口1.5億人,分別約佔全國的2.2%、18.5%、11.0%。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4)長三角包括哪些城市擴展閱讀: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位於北緯32°34′至29°20′,東經115°46』至123°25′,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與東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眾多,是長江入海之前形成的的沖積平原。
公元前四千至五千年之前,長江三角洲是一個三角形港灣,長江河口好似一隻向東張口的喇叭,水面遼闊,潮汐作用顯著。
太湖平原是長江三角洲的主體,太湖平原以太湖為中心,狀如一隻大盤碟,地形呈周高中低。長江三角洲頂點在南京市、揚州市(高郵)、儀征市一線,北至小洋口。南臨杭州灣。
長江三角洲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年均最高和最低氣溫都顯著增加,增溫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較高,夏季最低。
❺ 長三角是指哪幾個城市
摘要 珠三角是指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九個城市;長三角是指上海及江蘇、浙江、安徽的全部區域。
❻ 長三角包括哪些城市
「長三角」是長江三角洲的簡稱,是「一帶一路」於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平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長江經濟帶的引領者,是中國城鎮化基礎最好的地區之一。長三角地區是我國三大經濟帶之一,擁有現代化港口、機場、公路、鐵路系統,面向中國腹地,是未來引領中國經濟的重點地區之一!
工業革命之後,雖然國力日弱,但是科技大發展,商品經濟大發展,促使長三角地區成為全國的貿易重鎮,由早期的「內循環」轉向外循環,由此長三角地區逐漸成長為工業中心、貿易中心、經濟中心,而隨著交通的大發展,長三角城市群也開始全面擴充,截至目前,已經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城市,輻射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寧波都市圈等六大都市圈,合計26座城市的超級城市群!
❼ 大長三角包括哪些城市
1:大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揚州、鎮江、南通、泰州市,浙江省的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舟山、台州市,溫州、鹽城、連雲港、蕪湖、馬鞍山、合肥、銅陵。
2:大長三角的形成,首先開始於長江三角州,如下:
根據《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2006-2010):長江三角洲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揚州、鎮江、南通、泰州市,浙江省的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舟山、台州市,共16個市。
2010年後重新劃分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就是所指的大長三角,也可以稱之'泛長三角",也包括溫州、鹽城、連雲港、蕪湖、馬鞍山、合肥、銅陵。
2:長江三角洲是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中國第一大經濟區,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中國率先躋身世界級城市群的地區,已是國際公認的六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並致力於在2018年建設成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
3:長江三角洲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年均最高和最低氣溫都顯著增加,增溫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溫率明顯高於小城鎮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應對大城市氣溫基本上都是增溫作用,其中對平均最低氣溫的增溫率及貢獻率最大,對平均最高氣溫都最小。長江三角洲氣溫變化趨勢和增溫率、城市化效應的增溫率及增溫貢獻率與其他地區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❽ 長三角地區包括哪些城市
長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蘇省的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8)長三角包括哪些城市擴展閱讀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簡稱:長三角城市群)位於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根據2016年5月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長三角城市群國土面積 21.17萬平方公里,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12.67萬億元,總人口1.5億人,分別約佔全國的2.2%、18.5%、11.0%。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長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和江蘇、浙江、安徽三省部分城市范圍內,由以上海為核心、聯系緊密的多個城市組成,主要分布於國家「兩橫三縱」城市化格局的優化開發和重點開發區域。
❾ 長三角包括哪些城市
長三角是一個具有三重意義的概念。
地理概念:長江入海的地方,由於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斷淤積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陸地。萬里長江由西向東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斷淤積,滄海桑田,歷經千萬年,終於形成坦盪、寬闊的三角形的陸地。
工業經濟概念:以上海為龍頭的蘇中南、浙東北工業經濟帶。這里是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2004年度統計數據表明,長三角地區佔全國土地的1%,人口佔全國5.8%,創造了18.7%的國內生產總值、全國22%的財政收入和18.4%的外貿出口。
城市經濟概念:就是蘇浙滬毗鄰地區的17個市組成的都市群。長三角城市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8個市:南京、蘇州、揚州、鎮江、泰州、無錫、常州、南通;浙江省的7個市:杭州、寧波、湖州、嘉興、舟山、紹興、台州。
❿ 長三角地區包括哪些城市
上海市+江蘇省(全省)+浙江省(全省)+安徽省(2個地級市)=長三角
上海市
江蘇省: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鎮江市、揚州市、南通市、泰州市
、鹽城市、淮安市、連雲港市、宿遷市、徐州市。
浙江省:杭州市、寧波市、衢州市、紹興市、嘉興市、台州市、湖州市、舟山市、金華市、麗水市、溫州市。
安徽省:合肥市、馬鞍山市。